01 疫情背景下國際貿易發展現狀ppt(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时间:2024-05-18 05:12:24 编辑: 来源:

疫情三年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有一點非常清楚,雖然很多國家仍然不幸地深受疫情困擾,但是此次危機確實將極大地加速經濟、社會、文化等體系的數字化進程。這當然會在不同方面影響貿易,比如3D打印,很顯然會促進企業回流,特別是把制造業設置在離本土不遠的地方。

從另一方面看這也會加速服務貿易的數字化,比如金融服務、醫療、休閑娛樂等等。總體而言,從中長期來看,經濟的數字化將增加全球貿易的總量,盡管其中的部分因素會導致國際貿易的減少。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勢必還將產生地緣政治影響,而且恐怕是負面的。疫情暴發前業已存在的中美競爭因疫情而加劇,并且會伴隨我們很多年。盡管相比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可能會更少地利用貿易作為攻擊手段,尤其是針對中國。因此,可以預期,中美之間會繼續競爭,并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脫鉤,尤其是在科技領域。此次疫情的危機不單單引起了東西方之間的矛盾,在危機的推波助瀾下,南北矛盾還將加劇,尤其是因為疫情對南北經濟體造成的沖擊不對稱。北方經濟體顯然有能力制定龐大的復蘇計劃來促進經濟復蘇。這些資金來自于財政舉債或者是央行不斷地印錢。當然,許多貧困國家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他們將更受其害,這是本次疫情帶來的一個影響

中美貿易戰疊加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我國如何穩定和加大吸引國際投資?

要穩定和加大吸引國際投資我覺得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與周邊國家共同維護好穩定的政治、經濟局面

二、逐步放開之前對外資未開放的領域

三、進一步降稅降費,吸引外資到國內建廠,長期深耕國內市場

四、通過自貿區試驗適當開放外匯管制領域

疫情下對國際貿易進行研究的意義

1、疫情下對國際貿易進行研究,有助于推動我國經濟將步入新的階段、大國博弈開啟新征程。

2、疫情下充分了解國際貿易的趨勢和走向,才能夠在經濟復雜多變環境下,使我國經濟貿易水平穩步提高發展。

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必須認清世界局勢,既要看到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又要看到其挑戰。這樣相信祖國的發展,展望祖國的未來。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應采取的政策和建議:

經濟全球化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已經被世界經濟發展的事實所證明。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隨著社會交往的擴大,社會生產單靠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已不行了,須靠世界力量,建立在機器化生產和世界市場形成基礎上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同世界歷史進程是一致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經濟都面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嚴峻挑戰。

當前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知識與技術更新周期大大縮短,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與速度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世界市場對各國經濟的影響更加顯著,國際競爭與合作進一步加深。思想觀念不斷更新,各種文化交流日益擴大,開放意識、競爭意識和效率意識明顯增強。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指責經濟全球化本身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因為它是一種趨勢,如果我們不融入這一發展過程,自己將永遠落后。唯一的辦法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使自己成為競爭的強者。具體來說,應采取以下對策和措施:

一、必須堅定不移、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當中去。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必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歷史潮流,它不是某個國家或者某類國家的政策選擇,而是跨世紀國際經濟關系變化的總體趨勢。如果我們否認乃至拒絕它,既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會給我們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閉門自守必然導致落后,我國在這方面有過慘痛的歷史教訓。因此,我們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順應歷史潮流,積極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目前,我國已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貿易大國,但是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發展卻比較緩慢,對外投資量尚不到世界對外投資的1%,這既與我國經濟的總體發展和引進外資的規模不相稱,也表明我國在國際分工中處于不利地位。因此,我們應一方面要發揮現有技術優勢,擴大對有關國家的直接投資;另一方面,對發展成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考慮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去生產。我們參與經濟全球化應對它的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要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

二、注重科技發展和人力資源培養戰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科學技術在全球的高速發展和加速傳遞,為發展中國家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機會。發展中國家可以從發達國家那里吸取技術發展的寶貴經驗和教訓,可以根據客觀需要和現實可能。

匯豐銀行在中國現狀

成立于1865年3月3日的匯豐銀行(HSBC),正面臨其成立以來在和平時期的重大風險之一。它因為涉及美國政府打壓華為,而成為中美地緣政治博弈中一個難以回避的棋子。

匯豐銀行與中國的淵源頗深,其英文名稱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顯示了與香港和上海的緊密關系。匯豐最初的中文名稱是“香港上海匯理銀行”,1881年改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據稱,“匯豐”二字是由華人買辦古應春在測算過筆劃吉兇之后建議的,取其“匯款充裕”之意。20世紀初,匯豐已成為遠東地區第一大銀行,由匯豐經手買賣的外匯經常占上海外匯市場成交量的60%-70%。從晚清至民國,匯豐上海是中國政府償還外債和賠款的主要經收機關、代總稅務司收存保管中國內債基金、收存中國關稅的主要銀行。1915年上海所有中外金融業的庫存金銀合計8099萬兩,其中華商銀行和錢莊占17.3%,其他9家外國銀行占44.3%,匯豐一家即占38.4%。從成立到抗日戰爭,上海一直是匯豐在全球最為重要的市場。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匯豐在中國大陸的分行相繼關閉,只有在上海分行繼續運作,是少數在中國大陸未中斷業務的外資銀行。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于2007年4月2日正式開業,總行設于中國上海。至2014年,匯豐中國共有135個網點,29家分行設于北京、上海、廣州等29個城市。目前,匯豐近170家網點覆蓋57個城市,其中約三分之一位于廣東,是唯一一家在廣東全部地級市設有網點的外資銀行。目前,匯豐是內地規模最大、網點最多的外資銀行。

不過,與中國市場淵源極深的匯豐銀行,現在卻深陷與中美地緣政治博弈之中,其配合美國打壓華為就是一個焦點。

今年5月28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裁定孟晚舟案的本質是“欺詐罪”。7月24日上午,該法院公開了孟晚舟引渡案下一階段庭審的證據材料。從公開證據看,匯豐銀行有參與構陷、“做局”的嫌疑,它提供了關于華為在伊朗業務的材料作為證據,換取了美國對匯豐違規的赦免。

在美國向加拿大法院提交的《案件起訴記錄》中,一個關鍵證據是華為CFO孟晚舟對匯豐“隱瞞”了華為與香港星通技術有限公司(“香港星通”,即Sky買粉絲)的關系,“誤導”匯豐繼續向華為提供銀行服務,導致匯豐違反了美國對伊朗制裁法案。這意味著,孟晚舟對匯豐構成了“欺詐”。此案的“唯一關鍵證據”是孟晚舟交給匯豐的一份PPT文件,包括PPT全文以及匯豐與華為的業務郵件記錄。不過,在自稱不清楚華為與Sky買粉絲的關系這個關鍵點上,匯豐撒了謊。從華為發給匯豐的香港星通2009/2010財報可知,匯豐完全了解Sky買粉絲在伊朗的業務情況。匯豐聲稱,只有“初級”員工清楚華為與香港星通的關系,但這些“初級”員工沒有將相關信息傳遞給“高級”管理者,導致匯豐高管只能依賴孟晚舟提供的PPT判斷風險。

這一說法顯然站不住腳。2012年12月,匯豐因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規定,與美國司法部簽署《延期起訴協議》。匯豐向美國司法部保證,針對全集團客戶開展審視和清理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匯豐仍然未能識別華為和香港星通的關系,顯然不合邏輯。2013年2月,香港星通關閉了匯豐賬戶,華為與匯豐關于伊朗業務的合作到此結束。但在此之后,匯豐仍要求與華為進行“溝通”。2013年8月,孟晚舟應邀與匯豐高管會面,陳述了華為在伊朗的業務情況,所提供的PPT被匯豐轉交給美國方面,成為美國打擊華為的關鍵證據。

匯豐配合美國打擊華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利益——通過舉證孟晚舟來換取美國對匯豐的赦免。2012年,美國政府就嚴重洗錢和資助國際恐怖主義行為指控匯豐,匯豐為此支付了19.2億美元罰金,并與美國司法部達成為期5年(2012-2017)的《延期起訴協議》。匯豐同意“在任何調查中配合美國司法部”,如果未能履行相關要求,美國司法部有權撤回該協議,并向匯豐提出刑事指控。

2016年9月,美國司法部就是否撤回《延期起訴協議》以及是否以刑事罪名起訴匯豐進行討論。同年底,匯豐開始秘密對華為賬戶進行調查。據路透社當時的報道,匯豐“配合”向美國提交對華為的調查結果,“湊巧”就在匯豐與美國司法部協議到期前。路透社的報道明確指出:匯豐在2016年底到2017年開始“配合”美國司法部對華為發起的調查,是為了換取美國司法部對匯豐銀行的寬恕,因為匯豐本身還涉及其他違反美國制裁禁令的案件。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2月到7月,匯豐積極配合美國對華為的調查,主動向美國司法部至少做了4次陳述,內部上千人被美國司法部約談。2017年12月,盡管美國司法部合規監管員認為“匯豐的合規仍有很大缺陷”,但美國檢方卻“出人意料”地撤銷了對匯豐的全部刑事指控,并結束了對匯豐的監管。從時間線和事件線來看,自2013年約見孟晚舟,到2016年內部啟動對華為的調查,直到2017年8月終止與華為合作……匯豐通過一系列操作,在保留華為這個大客戶的同時,通過向美國提供華為的證據,換取了美國撤回對其的指控。

從一般的商業邏輯來看,一家追逐利益的全球性金融機構在主觀上不應該去“構陷”自己的大客戶。但匯豐的現實情況是,它因為一系列違規事件被美國政府拿住了“把柄”,不得不配合美國司法部對華為進行調查,來換取美國政府“放匯豐一馬”。站在美國立場上,需要匯豐銀行扮演“污點證人”。眾所周知,美國政府在全球調查和打壓華為,早已不是商業利益或違背制裁禁令,而是美國調整對華戰略并對中國進行長期遏制的一場特殊“戰斗”。換句話說,打壓華為是美國針對中國地緣政治行動的一部分,而匯豐銀行已經深深卷入其中。

面對中國媒體指責其“構陷”華為,匯豐在該行(中國)的買粉絲賬戶上發布聲明稱,它沒有參與美國司法部調查華為的決定,“華為事件發展的背景清楚地表明,美國對華為的調查并非是由匯豐銀行觸發的”,“匯豐銀行對華為沒有惡意,也沒有‘陷害’華為”。聲明還稱,“為響應美國司法部的信息要求,匯豐僅提供了事實信息。匯豐銀行沒有‘捏造’證據或‘隱瞞’事實,也不會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而歪曲事實或損害任何客戶。”

不過,匯豐的聲明回避了重點。美國司法部發起對華為的調查,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用不著匯豐解釋。匯豐在此事中的角色、動機和利益交換才是重點,匯豐的積極配合對于美國司法部實施打擊華為的行動,并以此為理由借加拿大之手逮捕孟晚舟,無疑起到了關鍵的支撐作用。

在這個敏感時點,深圳銀保監局于7月24日公布了一份批復——同意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關閉深圳龍崗支行(巧合的是,華為公司總部正好也在龍崗)。市場高度關注的是,匯豐銀行的未來命運將會如何?它在中國市場會受到什么影響?對此,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有如下個人判斷:

第一,匯豐銀行難以離開中國市場。與其他西方金融機構不同,匯豐控股的注冊地雖在倫敦,但其“歷史和文化注冊地”卻在中國香港,其市場深深根植于中國市場(包括香港和內地)。據匯豐年報,2019年匯豐銀行經調整的收入為554億美元,經調整的稅前利潤為222億美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