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 介紹(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屬于哪個區)

时间:2024-06-07 16:33:10 编辑: 来源:

廈門自貿片區打造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目的是什么?

廈門自貿片區(云創智谷)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11日下午揭牌并正式投入運營,這是福建省內首個在自貿試驗區內建立的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

這一創新創業基地將面向海外人才,尤其是臺灣人才提供離岸創新創業服務資源,打造具有引才引智、創業孵化、技術轉移、專業服務保障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化綜合性創新創業平臺。

基地負責人蔡弼凱介紹,基地將采用全新的“區內注冊、海內外經營”協同創新創業新模式,向海外人才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高起點的創新創業空間,將在開展“海外預孵化”、促進海外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引進和集聚海外高端人才以及探索離岸研發、離岸貿易和離岸金融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基地還緊扣“一帶一路”倡議,突出“海絲”元素和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為人才、技術、項目提供前置性、專業化的成果預孵化和技術轉化服務,積極開展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各類制度和政策的先行先試。

目前,廈門自貿片區(云創智谷)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以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為依托,已建立“馬來西亞・征陽”特色科技小鎮等項目。同時,基地已和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美國硅谷以及臺灣地區的企業、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將在新興應急產業、高精視覺識別等新興科技領域展開技術和項目離岸落地轉化。

基地還將在臺灣設立離岸創新創業預孵化基地。

內容來源:鳳凰網

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屬于哪個區

企知道數據顯示,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截止目前園區內共有企業198家,包括山東眾友鴻運經貿有限公司、山東華創正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星智鏈(山東)科技有限公司等。

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內企業有17.7%分布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5.2%分布在商務服務業。其中,注冊資本超千萬的企業有山東眾友鴻運經貿有限公司、山東華創正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星智鏈(山東)科技有限公司、中安財大城市更新發展(山東)有限公司、山東廣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

為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泰安高新區將打造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為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泰安高新區將打造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近年來,泰安高新區始終把人才工作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和系統工程來抓,不斷健全完善引進各類高端人才的政策措施,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千方百計地聚集人才,不遺余力地引進人才,傾力打造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為加快實現“四區”戰略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目前,區內主導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6家,從業人員2萬余人,僅高端經營管理人才就達1000余人。

高新區清醒地認識到,人才是強區之本

為此,他們認真落實各項人才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圍繞重點發展的汽車及零配件、輸變電設備等主導產業,發揮項目建設對引進人才的推動作用,創新引進人才、培育人才新機制,提出并實施了“招一個項目引進一批人才,建一個項目培育一批人才”的人才發展戰略。去年以來,先后引進和確定投資過億元的項目29個,其中過10億元的項目5個,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引進培育各類高端創新創業人才2000余名,高新區人才聚集“強磁場”作用逐步顯現。

為聚集高端創新創業人才,高新區非常注重平臺載體的打造

一方面,做強自主創業載體,聚集高端創業人才。以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為創業孵化載體,泰山科技城、星火科技園為自主創業載體,構筑了從企業初創期到成長期再到發展期“接力式”創業環境。目前,三大創業載體共擁有創業孵化場地12.5萬平方米,在孵企業107家,其中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8家,30家孵化畢業企業在高新區投資建廠并進行產業化生產。在此基礎上,還著力打造了“中國院士泰山創業基地”和“中國泰山留學人員創業園”兩大特色創業園。中國院士泰山創業基地已聘請5名中國科學院、3名中國工程院和1名俄羅斯工程院院士為發展顧問;中國泰山留學人員創業園自成立以來成功吸引10多個國家的海外高層次人員歸國創業,留學人員新領辦、創辦高科技企業4家。另一方面,高新區做強研發機構載體,聚集高端創新人才。積極引導企業發揮主體作用,鼓勵和支持企業在高新區實行產學研聯合方式共建高水平研發機構,以產學研聯合共享人才、以企業研發機構吸引人才。區內近50%的高新技術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進行了合作,僅山東科技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泰山醫學院等泰安高校或科研院所創辦、聯辦的企業就達20多家。在加強與“兩校一院”合作的`基礎上,鼓勵引導企業廣泛發掘資源,增加科技投入,建立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集聚了一大批科研人才。目前,高新區擁有企業技術中心19家,其中省級以上技術中心11家。

“栽下梧桐樹,方能引得鳳來棲”

在搭建服務平臺的基礎上,高新區積極開展“人才進區幫服務、人才創業幫協調、人才創新幫政策、資金困難幫融資”全方位無縫隙服務,“只要你來干,手續我來辦”成為高新區為高端人才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的理念。高新區先后制定出臺了財政扶持政策、科技資金扶持政策、歸國留學人員優惠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設立了企業扶持資金,吸引各類專業技術人才2萬多名進區,一批70后、80后的青年科技人才,成為創新創業的骨干力量。在營造優美生活環境上,高新區著力打造設施功能完善配套的創新創業體系。新區建設8年間,已累計投入15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進行了綠化、美化、亮化,實施了鳳凰河生態景觀帶建設工程,完善了商貿、金融、餐飲賓館等服務體系。去年新建道路里程8.5公里,新增水、電、氣、熱等各類管網34公里,新增城市綠地面積3.1平方米;投資建設的一期2.4萬平方米職工公寓已投入使用,集居住、商務、娛樂等多項服務于一體,共安置區內10余家企業 1000余名職工。

;

2022年河北省重點科技任務確定

1月26日,河北省召開全省 科技 工作會議,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河北省經濟 社會 發展需要,為全年 科技 創新發展謀篇布局。

會上提出,2022年,全 社會 研發投入增長10%, 科技 資源配置更加精準,產學研用融合創新更加高效, 科技 創新支撐產業轉型更加有力, 科技 治理體系更加完善,高新區發展能級進一步提升。

在新一輪 科技 革命與產業變革的發展中,河北如何在挑戰中搶抓 科技 創新機遇,下好“先手棋”?這場匯聚全省 科技 系統“治力”的會議給了我們答案。

抓政策落實,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關鍵要靠落實, 科技 創新尤其如此。正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 科技 政策要扎實落地”。

“我們把今年確定為 科技 政策落實年,把推動 科技 政策扎實落地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省 科技 廳黨組書記、廳長龍奮杰說。

制定和實施 科技 體制改革行動方案。強化資源統籌配置,落實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放管服”改革,深化“揭榜掛帥”等新型項目組織方式,持續推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在 科技 項目評估和成果評價方面開展先行先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河北省將首次推行企業研發投入后補助制度,對 科技 型企業的實際研發投入新增部分予以10%、最高1000萬元的補助。建立國有企業研發投入剛性增長機制,實現國有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加大對高校院所 科技 經費支持力度, 探索 建立省屬重點高校院所研發投入通報制度。

此外,河北省還將加大政策宣傳推動力度。加強省 科技 政策培訓服務中心建設,在各市培育一批專業、規范、高效的“ 科技 服務驛站”,形成覆蓋全省的 科技 政策培訓服務體系。

抓 科技 項目,推進“卡脖子”環節攻關

切實抓好裝備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22個 科技 創新專項實施;穩定支持20個高水平種業創新團隊;17項技術成果獲國家 科技 獎勵,262項 科技 成果和個人獲省級 科技 獎勵……過去一年,面對突破“卡脖子”瓶頸的迫切需求,河北取得較明顯成效。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今年河北省 科技 創新怎么干?原始創新、關鍵技術、實施重點項目“揭榜掛帥”……這些成為今年全省 科技 工作“計劃表”中的高頻詞。

打好核心技術攻關的攻堅仗,河北省采取“誰被卡誰出題、誰出題誰出資、誰能干誰來干”新型項目組織方式,由 科技 領軍企業、產業龍頭企業研究提出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形成“榜單”, 科技 部門進行“發榜”,吸引國內外優勢創新資源“揭榜”攻關,集中解決一批河北省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難題。

基礎研究是 科技 創新的源頭。河北省將著力在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上有更大突破。一方面鼓勵自由 探索 ,強化對冷門學科、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長期穩定支持;另一方面強化需求導向,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從制約河北省重點產業創新和經濟 社會 發展中凝練基礎科學問題,弄通“卡脖子”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底層技術,提升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能力。

落腳在產業, 科技 創新才能“擲地有聲”。河北省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聚焦全省12個主導產業和107個縣域特色產業,精準實施重大 科技 專項。

抓重大平臺,優化 科技 資源配置效率

重大 科技 創新平臺是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提升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支撐。

2021年,河北省聚焦優勢創新資源,著力建設高水平創新平臺載體:5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獲批國家級;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研發平臺總數達到1451家;衡水高新區列入 科技 部以升促建名單……

2022年伊始,河北省 科技 園區建設再迎喜訊:河北灤平、辛集2家國家農業 科技 園區獲評優秀。

接下來,河北省平臺建設還將大手筆不斷——

謀劃組建省實驗室。各地牽頭組織、聯合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協同共建,在鋼鐵、新能源與智能電網等領域謀劃布局河北省實驗室。

加快推進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圍繞河北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吸引高端創新資源來冀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 科技 成果轉移轉化,打造京津冀 科技 創新協同發展新樣板。

整合基礎學科領域 科技 教育資源。依托重點高校,在數學、物理等領域組建一批河北省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培養一批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打造前沿科學領域創新高地。

推動省級 科技 平臺賦能重點產業發展。建設創新資源集聚、組織運行開放、治理結構多元化的高能級省技術創新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龍奮杰透露,河北省將全力抓好重大平臺建設,今年預計年度新增省級以上 科技 研發平臺80家。

抓創新主體,夯實高質量趕超發展根基

一組數據揭示了河北省 科技 工作喜訊連連的緣由:2021年,全省 科技 型中小企業新增5300家,總數達9.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1萬家, 科技 領軍企業達44家。

亮眼的數據背后是不懈的努力。去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關心 科技 企業培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