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社交媒體怎樣影響中國年輕人的生活好處(社交媒體對青少年影響的利弊)

时间:2024-05-29 04:36:33 编辑: 来源:

中國社交媒體怎樣影響中國人的生活

調查發現,“80后”對視頻/直播平臺的社交功能的評價得分高達78.2,一線城市用戶對新聞的社交功能評價得分最高,為82.3。

多數受訪者認為社交媒體讓生活變得更好

中國人滿意社交媒體對他們生活的影響嗎?報告顯示,受訪者對社交媒體總體上持正面態度,認為社交媒體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了。

調查顯示,人們對社交媒體對自己生活的影響打的總分為79.8分。按年齡段來看,90后對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有更強烈的感受。調查顯示,被提及最多的社交媒體正面影響是熟人社交和知識獲取,例如“隨時了解朋友的動態”(70%)和“讓我與家人/朋友的溝通更便捷”(70%),以及“方便我更快地了解社會熱點”(69%)和“增長了我的知識面”(61%)。

報告同時顯示,社交媒體在幫助女性緩解壓力、提升社交自信以及進行購物決策方面有很強的作用。

受訪者對社交媒體的負面評價也不少。有48%的受訪者認為,社交媒體“減少了閱讀紙質書籍的時間”。社交媒體對使用者造成了健康方面的明顯困擾,48%的受訪者指出它“讓我視力變差”,42%的受訪者認為它“減少了我的睡眠時間”。另外,43%的受訪者提到“我的個人信息安全,隱私缺乏保障”。

中國年青一代更擔心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

報告顯示,年輕用戶對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感知更為深刻。虛擬社交所帶來的浮躁感、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網絡負面價值觀的影響,年輕人都有更深的體會。 比如,“90后”受訪者提及“社交媒體讓我空虛浮躁”(31%)、“不能集中注意力”(34%)和“受到負面價值觀的影響”(29%)的比例,都是各人群中最高的。他們也更愿意采取果斷措施抑制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有39%的“90后”受訪者表示已關閉了社交媒體的推送提醒。

社交媒體向大齡群體滲透

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玩”起了買粉絲,他們的生活因社交媒體而改變。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新增的社交媒體用戶以40歲以上人群為主,與年輕人更依賴借助社交媒體緩解壓力不同,他們更看重社交媒體在與家人和朋友溝通中的作用。

數據顯示,社交媒體向大齡群體滲透,中老年人使用社交媒體的比率大大提升。20-29歲社交媒體用戶數量增長僅為1.9%,50-59歲用戶數量增長28.3%,而60歲以上用戶數增長高達38.2%。中國社交媒體用戶的平均年齡由2015年的31.2歲上升至33.1歲。

另外還有重要發現

1、買粉絲的滿意度得分最高,并且在各細分人群中都得到了高分。微博在年輕人群中滿意度較高;

2、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年輕人的警惕性尤其高;

3、Papi醬是2017年第一季度排名最高的社交媒體意見領袖;

4、交友類社交媒體使用率和滿意度最低。

ps:本文數據來源:凱度

轉自教頭學院

社交媒體對青少年影響的利弊

這幾年來我們經常在媒體聽到這樣一種論調,那就是像Facebook、Instagram、買粉絲、微博這些社交媒體正在毀掉年輕人,因為有不少研究證據表明,頻繁的使用社交媒體會損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比如說就在不久前,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的子刊《兒童與青少年健康》就刊登了一篇研究論文,科學家追蹤了1萬多名13~16歲的英國青少年,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使用情況,與心理健康數據,結果發現社交媒體的使用頻率與心理健康程度呈負相關,也就是使用社交媒體的頻率越高,就越有可能面臨心理困擾。

尤其對于女孩子,這種關聯就更加顯著了。這項研究最近也被國內外媒體都報道過,可能就是在這類報道的影響下,不論是中國還是國外的父母,都越來越把社交媒體,還有它的載體智能手機都當成洪水猛獸。

在一些敏感的父母眼里,給孩子一部智能手機可能無異于扔給孩子一包毒品。但是刊登在科學美國人網站上的一篇報道,卻對這種社交媒體毀掉年輕人的論調提出了強烈的質疑。

文章的作者就是科學作家李蒂安德姆斯,他就指出,對社交媒體的這些指控都是建立在非常不可靠的證據基礎之上的,證據的不可靠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指標的采集很不精確。

比如說現在有的研究,大多是讓被調查者自己報告,使用多少時間的社交媒體,但事實上這種測量很不精確,而且里面還會有系統偏差。

比如說一個人心情越好,就會越低估自己在社交媒體上花了多少時間。那么這樣采集到這個數據,就一定能夠得出社交媒體用的越少,心里越健康這樣的結論,但是這樣的結論顯然不可信。

第二,幾乎所有的研究都只評估了社交媒體的使用頻率和持續時間,而沒有考察媒體的內容。

你在微博上刷了一個小時小貓小狗的照片,而我在微博上花了同樣的時間學完了一節名校公開課,同樣的媒體因為內容不同,對你我的心理影響可能完全不一樣,但現有的研究卻幾乎完全抹掉了,瀏覽內容上的差異。

第三,也是最要命的一個缺陷,因果關系不明確。

在這些關于社交媒體的研究里面,80%都是基于相關性的,比如說一邊計算出你每天多少時間刷微博,另一邊測量出你的焦慮水平,然后計算它們的相關系數。可即便得到這個結果是兩者相關,比如說刷微博時間越久越是焦慮,這也不能說明到底是誰導致了誰。

事實上,有一組加拿大的研究者,曾經對600多名青少年和1000多名成年人進行了一項持續很多年的跟蹤研究,其中一個發現社交媒體的使用情況,并不能預測一個人多抑郁,但抑郁癥狀卻可以預測出一個青春期女孩在未來更可能頻繁的使用社交媒體。

也就是說,即便在心理健康與社交媒體使用,有直接的因果關聯,也有可能是心理健康狀況下滑,導致了人們更愛去使用社交媒體。正是因為現有的研究里有這樣一些相當嚴重的缺陷存在,所以即便其中有一些結果,他暗示社交媒體會給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我們也不能據此輕易得出社交媒體正在毀掉年輕人這種論斷。

那么可靠的結論可能是什么呢。

科學美國人這篇文章里又提到,針對上面說的這些缺陷,有幾組科學家最近正在開展幾項方法上更加嚴謹、漏洞更少的新研究,而他們得到的初步結論是社交媒體的使用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既可能有正面的,也可能有負面的影響。

當然但是很重要,影響非常微小。比如說其中有一篇論文就發現數字技術使用情況的變化,僅能預測青少年幸福感變化的0.4%。另一篇論文的作者則說,一年內社交媒體使用的變化情況,只能預測生活滿意度變化的0.25%左右。

換句話說,人的心理狀態受到生活里很多因素的調節,而社交媒體調節幅度微乎其微。事實上是否接觸毒品、是否受到欺凌,這樣的因素與幸福感的負面聯系要遠超過社交媒體的影響。

而充足的睡眠和定期吃早餐,這些積極行為,對提升幸福感的作用也比社交媒體大得多。所以目前我們可以給出的建議是,擔憂社交媒體像毒品一樣毒害青少年的家長們,成年人們,你不妨放松一點,社交媒體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可能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他只不過是影響孩子成長的成千上萬個因素中并不十分特殊的一個。

只不過對于不少成年人來說,社交媒體是一個在自己成長過程里不曾存在過的全新事物,于是就不由自主的多看了他一眼。當然了,相關的研究仍在進行之中,所以你也不妨持續關注相關的科學進展。

感謝點贊+評論+轉發,我們下期見!

當下年輕人回避社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年輕人回避社交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內向性格:有些人天生就比較內向,可能更喜歡獨處和思考,而不是社交活動。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喜歡與人交往,只是他們更傾向于在更少的社交場合中深入思考和自我反省。 2.

社交媒體的使用:現代社會的社交媒體使得人們可以與朋友和家人保持聯系,而不需要面對面交流。一些人可能會利用社交媒體來避免面對面的社交活動,例如在社交媒體上與朋友聊天,而不是去參加聚會或活動。

3.個人空間的保護:有些人可能更喜歡保護自己的個人空間和隱私,避免過多的社交活動。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與人交往,只是他們更傾向于在更少的社交場合中保護自己的隱私。 4.

壓力和焦慮:社交活動也可能帶來壓力和焦慮。有些人可能會因為擔心自己在社交場合的表現而回避社交活動。 5.

缺乏興趣:有些人可能對社交活動不感興趣,更喜歡獨處或從事其他個人興趣愛好。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喜歡與人交往,只是他們對社交活動不感興趣。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原因并不適用于每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背景,因此回避社交的原因也可能因人而異。

網絡對我們有哪些壞處?

網絡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

網絡,一個科技發展的產物,也是信息時代的標志。作為我們中學生,理所應當對其進行追求、探索。

但又有許多人認為中學生上網弊大于利,的確網絡是一個復雜的東西,它的內部充滿各種信息,像反動、暴力、黃色,這類魚龍混雜的東西太多了,我們中學生自主能力有限,實在難以抵御網絡驚人的吸引力。

但網絡是一個新生事物,的確中學生的自制力和網絡的吸引力,可以說兩者根本是無法匹敵的。網絡的吸引力是無窮的,而中學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不完全統計,以學習為主要目的上網的中學生,美國占總數的20%,英國為15%,中國僅僅為2%。這驚人的對比,恰如其分地說明了中學生的自制力不如網絡的吸引力,。它好象剛出生的嬰兒,終究是需要細心的扶持的,在正確的教育、指導下,長大成人,建設國家、作出貢獻。但偌是像現在這樣,抑制了學生上網,不就好象將這嬰兒殺死在搖籃里嗎?中學生上網的人數很多,部分人受到不良影響,這正說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響取決于自身的素質與意志。俗話說得好:“人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們有不靠近這種沉溺人思想的網絡傳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會受到其影響了。

利弊的區別在于你如何運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時間。如果是用于成天打電子游戲,不分晝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學習:利大于弊。如果用于聊天、游戲:弊大于利。

上網的諸多有利之處

第一、可以開闊視野。上網可以及時了解時事新聞,獲取各種最新的知識和信息,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上網可以充實頭腦,只要留心就可以學到許多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鼠標一點,大千世界便盡收眼底。

第二、可以對外交流。學生的一個被人經常提及的缺點就是缺乏信心,不敢與外界對話、交流。現在有了互聯網,他們可以徹底克服這個心理障礙,并且在對外交流的過程當中,又開闊了自己的視野。網絡為教育資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僅老師,而且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登錄各類教育網站獲取學習資訊。

第三、可以促進青少年個性化發展。消除心理障礙,可以沒有顧忌地向網友傾訴心事,減輕課業負擔所造成的心理壓力;可以在各個BBS里張貼自己對各種問題的看法和見解,一來可以鍛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