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碳關稅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碳關稅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时间:2024-05-19 06:08:55 编辑: 来源:

碳關稅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發達國家實施碳關稅征收政策,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將被實施強制減排約束,碳關稅征收使中國能源密集型出口產品面臨嚴峻挑戰。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全球氣候變暖嚴重影響了人類自然生存環境,控制碳排放、緩解氣候變暖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歐美發達國家以保護全球氣候環境、防止碳泄漏為名提出碳關稅征收政策,強調通過對高耗能產品征收碳關稅能夠減少或避免碳泄漏、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及碳減排問題。

二、分析

對于非必要產品或奢侈品得進口制定更高的關稅,達到限制甚至禁止進口的目的。

對于本國不能生產或生產不足的原料、半制成品、生活必需品或生產的急需品的進口,制訂較低稅率或免稅鼓勵進口,男足國內的生產和生活需要。通過關稅調整貿易差額。當貿易差額過大時,提高關稅或征進口附加稅以限制商品進口,縮小貿易差額。當貿易順差過大時,通過減免關稅,縮小貿易順差,以減緩與有關國家的摩擦與矛盾。

三、碳關稅的征收對象是什么

碳關稅的征收對象是高耗能產品,碳關稅是指對高耗能產品進口征收特別的二氧化碳排放關稅。

碳關稅的對中國影響

“碳關稅”開征對我國的影響

(一)我國將面臨新一輪的貿易保護主義

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出現抬頭趨勢,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家,深受其害。截至2009年11月初,全球共有19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了101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額超過116億美元。若歐美國家再借氣候環境問題,征收“碳關稅”,中國將面臨新一輪的貿易保護主義。由于目前國際上并沒有一個統一的碳排放量標準,歐美等國一旦開征“碳關稅”,實施符合自己利益的碳標準,那么其他國家也可以按自己的標準征收“碳關稅”,這勢必會引發貿易大戰。

(二)中國高能耗的出口產品將成為“碳關稅”的課稅對象

目前,提出開征“碳關稅”的國家主要是歐美等發達國家,而中國對歐美國家出口的商品不僅量大,且集中于高能耗產品。2008年,中國對美國、歐盟出口的商品以機電產品、家具玩具和紡織品及原料為主,出口總額分別為2254.5億美元、2431億美元,占中國對美國、歐盟出口總額的66.8%、67.3%,這些出口產品大多是高耗能、高含碳而低附加值的產品,極易成為“碳關稅”的課稅對象。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稱,如果“碳關稅”全面實施,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制造可能將面臨平均26%的關稅,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

(三)“低碳”標準的實行,將淘汰我國不能達標的企業

碳風險,將是未來企業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目前,跨國公司已率先行動,通過各種方式降低自己的碳排放。沃爾瑪公司已經要求10萬家供應商必須完成商品碳足跡驗證,并貼上碳標簽,這將影響全球超過500萬家工廠,其中大部分在中國。這意味著,中國大量相關企業必須進行碳足跡驗證,承擔減排責任,否則跨國公司的訂單將與你無緣。可見“低碳”標準一旦實行,不僅增加我國企業生產成本,削弱產品競爭能力,一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還將被淘汰。 從中國對美貿易的總體情況來看,美國“碳關稅”的征收,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均將產生負面影響,比較而言,對美出口的影響要略大于進口的影響。

出口方面,若征收30美元/噸碳的關稅,將會使得中國對美國出口下降近1.7%,當關稅上升為60美元/噸碳時,下降幅度增加為2.6%以上;

進口方面,若征收30美元/噸碳的關稅,將會使得中國對美國進口下降1.57%,當關稅上升為60美元/噸碳時,下降幅度增加為2.59%。

除卻直接影響產業發展外,美國對華征收碳關稅還將對中國就業、勞動報酬以及居民福利造成負面效應。 商務部2009年7月3日表態稱,在當前形勢下提出實施“碳關稅”只會擾亂國際貿易秩序,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征收“碳關稅”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規則,是以環境保護為名,行貿易保護之實。這種做法違反了WTO基本規則,也違背了《京都議定書》確定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變化領域“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嚴重損害發展中國家利益。

商務部稱,中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一向持積極主動和負責任的立場。

我國應對措施

(一)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推動中國綠色貿易發展

一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呈現粗放式特點, 單位GDP能耗和主要產品能耗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現在每百萬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美國的3倍、日本的6倍。我國出口產品也以高能源投入、低附加值產品為主, 面對“碳關稅”問題,能源瓶頸及減排壓力,都要求我國必須轉變外貿經濟增長方式,走綠色貿易發展之路。目前我國已取消“兩高一資”產品出口退稅,有的還要加征出口稅,引導這些外貿產業向“低碳”方向發展。

(二)國內開征碳稅,建立綠色政策法規體系

為推動國內節能減排,我國可以考慮在國內開征碳稅,同時實施相應的綠色稅收、綠色信貸等配套措施,最終形成一個綠色政策法規體系。另外,如果國內征收了碳稅,進口國再征收“碳關稅”就變成了雙重征稅,是違反WTO協議的。當然,碳稅征收會增加國內企業的生產成本,削弱產品出口競爭力,但與其讓其他國家征收“碳關稅”,去補貼他們的企業,不如自己先征碳稅,所得的稅收再用于自己企業的碳減排工作。

(三)積極開展“環境外交”,利用CDM機制爭取節能減排資金和技術

由于目前國際上并沒有一個統一的碳排放量參照標準,所以我國應當積極開展“環境外交”,推動和參與制定國際碳排放量參照標準的國際談判,發揮發展中大國的協調作用。通過清潔發展機制(CDM)機制爭取到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目前中國是最大的CDM 碳交易量國家,占到60%的份額。這些CDM項目換回的設備和技術在中國風電和建筑節能等方面的低碳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此次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我國提出發達國家應向發展中國家進一步提供節能減排資金和技術,我國也可充分利用CDM機制,開展國際碳排放交易, 吸引國際資金、技術進入減排項目。

(四)堅決反對歐美國家開征“碳關稅”,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研究表明,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80%是發達國家在以前工業化進程中所排放的。而且,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發達國家已將本國高污染、高排放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現在發達國家想通過“碳關稅”讓發展中國家承擔碳減排責任是不合適的,違背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原則,事實上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借口,嚴重損害發展中國家利益。

碳關稅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法律分析:

3、出口貿易增加。我國可獲得多邊、穩定、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并以發展中國家身份獲得普惠制等特殊優惠待遇,有利于實現市場的多元化,使我國出口貿易有較大的增加,短期內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將受益最大。

4、有利于引進外資。中國的國內市場,尤其是服務市場將更加開放,外國直接投資的總量將大幅增加,投資方式實現多樣化,從而大大活躍投資市場,擴大生產規模,有力地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5、利于激發中國企業的競爭意識。由于進口原材料價格的下降,有利于降低某些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提高他們的競爭能力。競爭的壓力會促使國有企業加快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加速改制、重組、聯合、兼并的進程。

6、機遇與挑戰并存。加入了WTO就是意味著與世界市場有著進一步的關聯,國內經濟相對于以前更容易受到國際經濟發展情況的影響。

【法律依據】: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第七條(1)在解釋本公約時,應考慮到本公約的國際性質和促進其適用的統一以及在國際貿易上遵守誠信的需要。(2)凡本公約未明確解決的屬于本公約范圍的問題,應按照本公約所依據的一般原則來解決,在沒有一般原則的情況下,則應按照國際私法規定適用的法律來解決。

碳關稅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政策建議|貿易公司怎么找客戶

貿易與氣候變化問題掛鉤已成為全球的焦點問題。歐、美等經濟體為補充其國內已經或即將實施的溫室氣體減排政策及措施,提出了實施單邊邊界碳調節貿易措施,意圖通過該措施彌補減排政策對其國內產業競爭力造成的潛在不利影響,避免產生“碳泄漏”的風險。2003年,英國學者首次提出采取邊界碳調節貿易措施,以使國內企業競爭力免受實施減排政策帶來的損失。美國國會眾議院于2009年通過的《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規定,美國有權對不實施碳減排限額國家的進口產品實施邊界碳調節。可以肯定,這一措施一旦實施,將對國際貿易格局及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產生重大影響。

一、我國外貿進出口現狀

2010年全球主要三大貿易國——美國、中國、德國的貿易額已占全球貿易總額的28%,其中中國為出口第一大國,年出口額15778億美元,占全球出口總額的10.4%,其次為美國12782億美元,德國12690億美元及日本7700億美元。相應地,美國為第一大進口國,進口額19692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12.8%,而中國以13951億美元位居第二,隨后依次為德國、日本和法國。

2001—2010年間,我國進出口總額與全球貿易總額趨勢類似,總體快速增長,出口年均增長率21.9%,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倍之多。從貿易伙伴來看,我國近一半的出口商品出口至亞洲其他國家,其次的主要出口地為歐洲和北美洲,分別占出口總額的23%、19%。

從產品分類來看,我國出口貨物以工業制成品為主,占出口總額的94.8%,其余為初級產品。在工業制成品中,主要是機械及運輸設備出口,占我國出口總額的50%;其次為輕紡織、橡膠制品、礦冶產品及其制品。2010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紡織品出口國,占全球紡織品出口總額的37%。同時,2010年,中國超過歐盟成為全球電信設備的第一大出口國(WTO《2011國際貿易統計》)。在我國進口產品中,初級產品占進口總額的31.1%,工業制成品占68.9%。具體來看,機械及運輸設備進口總額最大,占總量的39.3%,其次為食品及供食用的活動物、非食用原料、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化學品及有關產品等。

二、我國外貿出口的內涵排放

模型測算結果顯示,2007年、2008年我國出口內涵排放分別為16.4億噸和19.2億噸二氧化碳,扣除進口產品內涵排放,承擔轉移排放分別為8.9億噸和11.1億噸二氧化碳,占當年排放總量的14.8%、17.6%。2008年,出口至歐盟、美國的商品占出口總額的38%,而出口到歐美產品的內涵排放約占整個產品內涵排放的比重為33%。

一方面發展中國家需要依靠出口帶動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國際產業分工導致發展中國家以出口技術含量低、能耗污染高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從而承擔較高的轉移排放。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使得出口產品的排放強度更高于發達國家。2005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額為進口額的1.2倍,而出口內涵排放則為進口內涵排放的2.6倍。

國際產業分工、貿易地位和能源結構決定了我國在今后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承擔較高的轉移排放,轉變發展模式和優化升級產業結構,提高能源效率和優化能源結構,轉變出口產品結構,向價值鏈高端發展,提升我國產業結構向高端發展還需要一定時期的努力過程。

三、碳關稅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在35$/t CO2、50$/t CO2、60$/t CO2三種稅率假設情景下,測算歐美實施邊界碳調節措施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