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社交媒體正在撕裂社會(社交媒體是否加劇了社會撕裂?)

时间:2024-06-10 04:21:50 编辑: 来源:

社交媒體是否加劇了社會撕裂?

社交媒體加劇了社會撕裂

謝謝主席,大家好

開宗明義,社交媒體是人們彼此之間用來分享意見、見解、經驗和觀點的工具和平臺;而社會撕裂指的是社會矛盾,社會矛盾指的是社會上的種種沖突。馬克思說過,社會矛盾無法消除,只能緩解。我方認為社交媒體的發展雖然有其積極作用,但在過去的不成熟的規則下發展,加劇了社會矛盾的激化,即加劇了社會撕裂。理由如下:

1、社交媒體并不能完全表達人民群眾的訴求,甚至扭曲誤導。由于部分掌管社交媒體發布權限的官員片面強調“報喜不報憂”,導致社交媒體不是千方百計表達群眾的利益訴求,反而堵塞了群眾的訴求表達渠道,甚至扭曲誤導。正如美國不發表關于疫情的正面報道,而是為了維護資本家的利益,將人民的性命拋置度外,那么此時社交媒體不正是加劇社會撕裂的幫兇?娛樂至死的背后,是百姓血淋淋的真相!你們又怎能視而不見?

2、社交媒體加劇了階級矛盾。社會矛盾的體現則集中于階級矛盾。階級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其他矛盾是階級矛盾的補充或延伸。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革命性成果,社交媒體已經成為塑造人們日常生活思維和行為模式的不可替代的工具。通過社交媒體對社會認可的渴望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基礎,特別是以擴大“逐利”范圍為目的的社交媒體商品交易在潛移默化中肢解了原有社會結構中人們的交往方式和與之相關的文化傳統。即人們的價值觀被社交媒體所影響,甚至為其所劃分,高尚的與卑賤的被社交媒體所定義,與大眾生活相違背,產生“何不食肉糜”的空談,加劇了階級矛盾。

如今,我們面對全球疫情的挑戰,而社交媒體則趁機將其丑陋的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在這一過程中,除了與事件有關的真實信息的傳遞外,社交媒體也成為散布錯誤信息和網絡謠言的渠道之 一。這些信息影響公眾的 科學認知,擾亂了正常的輿論秩序,對構建安全、健康、 清朗和有序的網絡環境形成了一定的威脅,與之同時,辟謠的難度就難以估量。就比如“雙黃連”事件,到現在為止,仍然有人家中儲備“雙黃連”。而這樣的后果,又何嘗不是在加劇地撕裂這個社會?

綜上所述,在未來,社交媒體會如何發展,我們難以估想,但從過去的總結來看,我方堅定認為社交媒體加劇了社會撕裂。

谷宜瞳在社交媒體道歉,所謂何事?

谷宜瞳在社交媒體上道歉,是因為在WCBA常規賽中,自己與江蘇隊選手孫麗發生墊腳事故。谷宜瞳的一個行為,有可能導致孫麗職業生涯中斷。且不說這一行為是有意無意,在賽后沒有主動道歉、相關學校人士在觀眾席嘲笑、在賽場上對受傷者置之不理,這三大行為已經足夠讓她被網友記住。如果不站出來道歉,WCBA聯賽將會遭到網友抵觸,整個FUSC聯隊都會受到影響。

 

1、墊腳事故

谷宜瞳是FUSC聯隊選手,孫儷是江蘇南鋼隊選手,她們在WCBA常規賽相遇。按道理來說,雙方只是正常較量,可是在比賽過程中谷宜瞳一個不小心,把腳放到了正在投三分的孫麗腳下。這一行為構成墊腳,孫麗當場倒地不起,最終比賽被迫停止。對于籃球選手來說,墊腳是一種惡性行為,雖然可能會在無意間發生,但大家都不想看到。而這一事故,也因種種原因上了熱搜。

 

2、谷宜瞳必須道歉

發生墊腳事故給選手道歉很正常,可谷宜瞳并沒有這樣做,當場除了江蘇南鋼選手和教練之外,其他人幾乎沒有反應。在觀眾席上,還有疑似谷宜瞳一方校友在發笑。這個時候無論如何解釋,大眾都會認為這是谷宜瞳故意墊腳。如果真是這樣,事情就會從事故上升到道德層面,整個FUSC聯隊都要受到影響。事情發生后,網友直接炸鍋,紛紛要求禁賽谷宜瞳。于是大眾就看到了谷宜瞳在社交平臺道歉。

 

3、WCBA調整

姚明現在是籃協掌門人,雖然這起事故與他無關,但是在網絡上引起了爭議。加上WCBA當場沒有救護車,大家都在吐槽聯賽不專業。在新一輪比賽中,姚明已經親自坐鎮,從這個角度看,WCBA應該會進行一次大調整。孫麗受傷一事,無形間推動了中國籃球發展,只希望她能安然無恙,后續能繼續參加比賽。

結合2020年世界政治局勢,談談經濟對政治的影響

疫情割裂下的世界經濟政治格局恐將改變

資管司南

04月07日 · 優質財經領域創作者

2個月前,我們正在討論著中國疫情何時才能夠真正得以控制;2個月后,全人類都加入了這場戰疫行動之中。

新冠病毒這只突發的黑天鵝,羽翼迅速擴大,遮蔽裹挾著全球,世界各國,包括經濟都面臨著一場“生存之戰”。

而在這場抗病毒的戰爭下,正在撕裂著我們此前所津津樂道的世界經濟格局。我們突然發現,此前強大和牢固的關系,在一個小小的病毒面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沖突與對抗的加劇,保守勢力迅速抬頭,使“地球村”的暢想變得越來越遙遠。

一場變局的序幕由病毒的突襲拉開序幕,誰又將會帶著希望的火種推動經濟不再“停擺”。

新冠病毒黑天鵝的翅膀吞噬世界

新冠病毒正在以我們肉眼所見的速度蔓延,連續多天全球單日確診人數在7萬以上,總人數早已經突破百萬,并且病毒的傳播,正在從2.0向著3.0形式發展。病毒,成為比二戰更可怕的破壞存在正吞噬著這個世界。

世衛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北京時間6日17:00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77125例,達到1127951例;中國以外的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808例,累計達到64254例。

在重點疫區中,美國新增確診病例33510例,累計確診達到307318例。

歐洲地區確診病例上升較快,西班牙新增6023例,累計確診達到130759例;意大利新增4316例,累計確診達到128948例;德國新增3677例,累計確診達到95391例。

中東伊朗新增確診2483例,累計確診達到58226例。

但這還遠遠沒有結束,病毒的傳播正在從2.0的模式向3.0的事態發展。

一些發展中國家和本身疫情控制較好國家的日度新增確診也在快速上升,例如東南亞、土耳其、澳大利亞以及南美等。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大范圍流行,在此前疫情中受影響相對較輕的國家,也面臨著抑制輸入性病例本地蔓延的壓力。

而隨著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其空氣傳播、長期潛伏、無癥狀傳播等特性,很多專家判斷:病毒很可能與人類形成一種長期共存的模式。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病毒學家維塔利·茲韋列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應當明白,這種病毒侵入人類種群不光是在今天,也不僅在夏天或秋天前,它將伴隨人類多年,甚至可能是永遠。”

他還強調說,假如對俄羅斯人普遍開展新冠病毒檢測,發現的病例數將會增多,但同時,死亡率也會下降。屆時,這個數字不會是5%,而是會低于流感死亡率。這是一種人類將與之共存的傳染病,就像與流感、腺病毒共存一樣。

那么在病毒的肆虐面前,世界各國面臨著一個二選一的難題:如果不打斷人們的社交、工作的鏈條,就難以防止病毒的隱蔽性傳播。而這一舉措,或將正在摧毀多年來形成的世界經濟格局,逆全球化勢力正在迅速抬頭。

世界經濟政治的格局恐將改變

近日,96歲的美國政治家、碩果僅存的國際戰略大師基辛格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稱:新冠肺炎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

1、新冠病毒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猛烈程度對人類發起襲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可能是暫時的,但它所引發的政治和經濟動蕩可能會持續幾代人。

2、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純粹依靠自己的努力戰勝病毒,獨善其身,各國必須在合作的基礎上解決當前的問題,否則將面臨最壞結果。

等到新冠疫情結束的那一天,很多國家的制度將被判定為失敗。這個判定是否客觀公正并不重要,經歷過這場疫情之后,世界將回不到從前的模樣。除了研發疫苗和修復經濟之外,美國不該忽略后冠狀病毒秩序。

另外,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也是多維度的。

根據中金的最新疫情推演報告顯示:全球經濟活動正陷入現代經濟史上前所未見的“停滯”狀態;我們的全球經濟活動指數顯示,3月11-25日經濟活動降速最快、且目前降幅已遠超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水平。

截至4月2日,全球已有54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同時197個國家停學——從經濟體量而言,因抗疫而導致其經濟活動基本“停滯”國家已占全球GDP的42%(不包括中國)、而停學國家的GDP總和已占全球98%。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進入更為嚴格的“隔離防控模式”,全球經濟活動快速放緩,中金全球經濟活動指數(GAT)在3月11-25日間每日下降約2.3個百分點,這一降速在現代經濟史上可謂前所未見。

根據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外貿下降9.6%。國際投資同樣面臨負面影響,聯合國貿發會議估計,受疫情影響,企業盈利下降,對經濟前景信心不足,投資意愿下降,因此,2020年國際直接投資或下降5%~15%。

有數據統計,全球前5000家(上市)跨國公司已因疫情將其2020年收益預期下調了9%。全球化時代,各國經濟因人員、商品、服務、資金等的跨國流動深度互聯,但因疫情面臨中斷風險,世界經濟增長蒙受額外陰影。

而疫情的沖擊并非如此簡單,正如開頭基辛格所言,我們正面臨這一場后疫情化政治經濟格局的考驗。對此中國保險學會劉延輝總結了一下幾點:

西方逆全球化勢力抬頭。

疫情是在全球逐步步入低利率周期、世界范圍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大環境下暴發的,疫情導致經濟雪上加霜、失業率上升與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等問題,少數別有用心者將反全球化作為誤導或轉嫁矛盾的工具,西方國家的保護主義、美國的新孤立主義等逆全球化勢力可能借機抬頭,這不僅不符合時代潮流,從長遠來看,對自身也有害無益。

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加劇,國際經濟秩序將有所調整。以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為主的發達經濟體與以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為主的欠發達地區的摩擦可能一定程度升級并持續較長時間。

西方國家重新評估“去工業化”利弊,世界經濟格局將有所改變。

西方國家尤其是一些歐洲國家“二戰”后逐漸將工業產能轉移至中國等國家,自身專注于研發、設計、文化等高附加值產業,高度依賴國際分工體系的協作“。去工業化”是一柄雙刃劍,疫情面前其物資供給有斷鏈危險,口罩、防護服等必需品缺乏。

這必促使其重新評估“去工業化” 利弊,尤其是在事關國計民生、國家安全等重要領域,啟動與吸引回流必要的工業化項目,同時在全球謀求供應鏈多元化。

第四,經濟全球化遭遇挫折的同時,區域經濟合作得到加強。

在此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擔心新冠病毒之后,帶給經濟的是無法修復的創傷,經濟全球化是否真的就此離我們越來越遠。

失業潮下的美國經濟

目前美國成為全球新冠病毒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人數已經超過了36萬之多。

剛剛過去的2019年,美國GDP增長了2.3%,不僅遠低于3%的預期目標,也創下3年來的新低。隨著特朗普的財政刺激和稅改紅利逐漸消退,美國經濟已經失去了增長動力。但新冠病毒的突襲,使下滑中的美國經濟雪上加霜。

據路透社4月3日報道,在過去兩周里,有1000萬美國人首次申請失業救濟,明尼阿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尼爾·卡什里稱,這個數字“令人震驚和不安”。

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羅伯特·卡普蘭4月2日早些時候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經濟已經陷入“嚴重萎縮”狀態,并預計失業率可能升至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