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社交媒體營銷理論模型(什么是數字化營銷?)

时间:2024-06-02 00:29:48 编辑: 来源:

新媒體營銷渠道有哪些?

渠道包括:

一、買粉絲平臺

買粉絲活躍用戶6.5億,巨大的用戶群體,就像一座巨大的富礦,引來眾多淘金者。具體而言,在買粉絲平臺上,企業常用的新媒體工具和資源包括:買粉絲公眾平臺、買粉絲個人號、買粉絲群、買粉絲廣告資源。

二、新浪微博平臺

近兩年,有觀點認為微博活躍度下降了,“周邊的好多人都玩買粉絲,都不怎么玩微博了”,這不過是假象。一方面,微博和買粉絲本就不同,微博是社交媒體,買粉絲是社交IM,所以,王寶強事件之后,“旅游觀光線”出現在微博上,而非出現在買粉絲之上。另一方面,持微博活躍度下降觀點的人,忽略了中國互聯網的分層和滲透速度。根據微博財報,自上市以來,微博活躍用戶連續九個季度保持30%以上的增長。微博和買粉絲各有其優劣勢。

具體而言,在微博平臺上,企業常用的新媒體工具和資源包括:微博企業自媒體和微博廣告資源。

三、問答平臺(知乎、分答、百度問答、360問答)

常用于新媒體推廣的問答平臺有知乎、分答、百度問答和360問答。百度問答、360問答被運用于網絡推廣已久,知乎和分答出現時間雖晚,但營銷勢能十足。問答平臺的功能定位如下:

四、百科平臺(百度百科、360百科、互動百科)

常用于新媒體推廣的百科平臺有百度百科、360百科、互動百科。百科平臺是新媒體中的”舊媒體“,但它的江湖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五、、直播平臺(映客、花椒、一直播)

網絡直播最大的特點即是,直觀性和即時互動性,代入感強。當網絡直播與互聯網金融結合,網絡直播便在信息披露,用戶溝通,宣傳獲客等方面大展身手。

六、視頻平臺(秒拍、美拍、優酷)

2016年,視頻內容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增長,但到目前為止,視頻內容的增長還未到達頂峰。根據有關數據預測,到2017年,將有69%的互聯網流量都來源于視頻消費。而如今,許多的品牌主也開始其視頻內容的戰略布局,這主要包括了:品牌介紹、品牌宣傳、產品促銷、增加用戶觸達、促進用戶參與度、業務推廣。

幾種方法:

病毒營銷:

病毒營銷是指企業的廣告像病毒一樣自動地擴散和傳播,其對應的另一個詞“自來水”,意思是有自然來的“水軍”自發幫我們擴散。每個企業都希望實現病毒營銷,病毒營銷的要訣是什么?鈦鉑新媒體有一個“創意魔方”的理論,它的核心是要想實現病毒式傳播,那么 “病毒”一定要設計得有創意,我們在實踐中研發出了創意魔方的模型,包括內容創意、話題創意、產品創意和資源創意四個層面。內容創意是指文案、圖片、視頻、長圖、動圖等,在這些方面,通過創意去驅動我們的受眾,讓他們自發地傳播;話題創意是指我們如何去創造話題,讓大家形成關注,甚至形成新聞報道的效應;資源創意是指我們如何去進行跨界合作,如何與企業聯合;產品創意是指在產品側如何去做改進和創新,讓產品本身具備廣告效應。通過這四個層面的思考,可以讓我們的企業廣告像病毒一樣自主地擴散下去。

事件營銷:

事件營銷(Event Marketing)是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利用具有新聞價值、社會影響以及名人效應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以求提高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樹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終促成產品或服務銷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口碑營銷:

口耳相傳贏天下,口碑營銷顯威力。口碑營銷,以智取勝。不管你是小企業還是大公司,有一種營銷方法可以讓人人都在談論你的產品或服務,而且所花成本只是傳統營銷經費的1/10,甚至連半毛錢都不需要就能產生3~6倍的成效。這種方法便是口碑營銷。

饑餓營銷:

“饑餓營銷”,運用于商品或服務的商業推廣,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制造供不應求“假象”、以維護產品形象并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營銷策略。

知識營銷:

知識營銷是通過有效的知識傳播方法和途徑,將企業所擁有的對用戶有價值的知識(包括產品知識、專業研究成果、經營理念、管理思想以及優秀的企業文化等)傳遞給潛在用戶,并逐漸形成對企業品牌和產品的認知,為將潛在用戶最終轉化為用戶的過程和各種營銷行為。

互動營銷:

所謂的互動,就是雙方互相的動起來。在互動營銷中。互動的雙方一方是消費者,一方是企業。只有抓住共同利益點,找到巧妙的溝通時機和方法才能將雙方緊密的結合起來。互動營銷尤其強調,雙方都采取一種共同的行為,達到互助推廣、營銷的效果。

情感營銷:

情感營銷是從消費者的情感需要出發,喚起和激起消費者的情感需求,誘導消費者心靈上的共鳴,寓情感于營銷之中,讓有情的營銷贏得無情的競爭。在情感消費時代,消費者購買商品所看重的已不是商品數量的多少、質量好壞以及價錢的高低,而是為了一種感情上的滿足,一種心理上的認同。

會員營銷:

會員營銷是一種基于會員管理的營銷方法,商家通過將普通顧客變為會員,分析會員消費信息,挖掘顧客的后續消費力汲取終身消費價值,并通過客戶轉介紹等方式,將一個客戶的價值實現最大化。與傳統營銷方式在操作思路和理念上有眾多不同。

“科學的廣告”—電商行業營銷模型匯總

編輯導語:營銷對于電商行業來說,是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忽略創新對于營銷的重要性以及不斷的學習對于營銷轉化的影響。本文作者對阿里、京東、美團、電通等電商行業的營銷模型進行了匯總,看看這些大廠是如何做好營銷的。

前段時間把霍普金斯的《科學的廣告》又看了一遍,霍普金斯是誰?

即使沒有學過廣告的同學也可能對“奧美廣告”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然后稍微熟悉一點的可能知道“現代廣告之父”是奧美廣告的創始人——大衛·奧格威;然后,大衛·奧格威的師傅就是“霍普金斯”。

霍普金斯第一次把廣告這個職業從一個野生的狀態拉向了正規軍,這也是《科學的廣告》寫作的初衷。做運營或者營銷相關的同學可能對“新品試用”、”優惠券”已經再熟悉不過了,而根據資料記載,這些也都算是霍普金斯的發明。

工作時間久了,不管是做產品經理也好,做其他行業也罷,我們會經常談到套路,其實“套路”就是對所做工作的一種高度概括而已,有些書上已經有人幫著總結了,有些“功夫在詩外”的東西其實需要自己去“悟道”。

《科學的廣告》雖然是講廣告行業和廣告策略的,但是里面許多的營銷思路現在讀來仍然是不過時的,按照霍普金斯的從業年代41歲從業算起,大概這些理論的總結應該成型于1920年代,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00年過去了,仍然振聾發聵。

同樣,在整個營銷界和營銷史上,“營銷模型”也是大家提及和使用比較多的工具,但是這個看似玄而又玄、虛而又虛的東西就跟霍普金斯的科學廣告理念一樣,雖然歷經時代的滲透和幻化,但其本質的東西其實也未曾改變。

一、美國廣告學家E.S.劉易斯:AIDMA法則

AIDMA法則是在1898年由美國廣告學家E.S.劉易斯最先提出,AIDMA法則的含義為:A(Attention)引起注意、I (Interest)產生興趣、D(Desire)培養欲望、M(Memory)形成記憶、A(Action)促成行動。

所謂AIDMA法則,是指在消費者從看到廣告,到發生購物行為之間,動態式地引導其心理過程,并將其順序模式化的一種法則。

其過程是首先消費者,注意到(attention)該廣告,其次感到興趣(in-terest)而閱讀下去,再者產生想買來試一試的欲望(desire),然后記住 (memory)該廣告的內容最后產生購買行為(action)。

二、日本電通:AISAS模式

AISAS模式是由電通公司針對互聯網與無線應用時代消費者生活形態的變化,而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消費者行為分析模型。

營銷方式從傳統的AIDMA營銷法則(Attention 注意、Interest 興趣、Desire 欲望、Memory 記憶、Action 行動),逐漸向含有網絡特質的AISAS(Attention 注意、Interest 興趣、Search 搜索、Action 行動、Share 分享)模式的轉變。

在全新的營銷法則中,兩個具備網絡特質的“s”——search(搜索),share(分享)的出現,指出了互聯網時代下搜索(Search)和分享(Share)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向用戶進行單向的理念灌輸,充分體現了互聯網對于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的影響與改變。

ISMAS模式,由北京大學劉德寰教授提出,根據移動互聯時代人們生活形態的改變(尤其是用戶主動性的增強),針對傳統的理論模型提出的改進模型,即:Interest(興趣)、Search(搜索)、mouth(口碑)、Action(行動)和Share(分享)。

三、社交媒體時代消費者行為模式:SIPS模式

2011年,日本電通公司提出的社交媒體時代消費者行為模式(Sympathize-Identify-Participate-Share&Spread,簡稱SIPS模式),將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分為四個階段:共鳴(Sympathize)、認同(Identify)、參與(Participate)、共享(Share&Spread)。

該模型深刻剖析了新時代消費者行為的發展與變化,為企業提供了更適用于社交媒體營銷創意、消費者行為分析和傳播效果評估的框架。

四、美團:基于生活方式的全新營銷模型LIIS(Lifestyle-Identify-Interaction-Share)

美團的這個營銷模型有兩個很大的不同點,一是強調大數據,二是強調人與商家的交互。

但是邏輯比較好理解:通過線上線下的接觸,我們獲取到用戶的身份信息,反過來我們也就更好地可以將與用戶匹配度高的內容推薦給消費者,而在整個過程中的任何節點都可以實現用戶的“分享”,從而保持整個流程的循環往復。

五、阿里:AIPL+FAST+GROW

AIPL:把品牌人群細分,將人群資產定量化,是品牌進行全域營銷最重要的一環,其中AIPL代表的意思為:

1. FAST

FAST指標主要是有四部分組成,分別是消費者資產中的人群總量(F)、加深率(A),也就是消費者從認知,到興趣,再到購買,并成為忠誠用戶各個階段轉化率;超級用戶數(S)是指對品牌而言具有高凈值、高價值以及高傳播力消費者,如品牌會員以及超級用戶活躍度(T)。

這四個指標不僅評估消費者資產的數量(F和S),也包含消費者資產的質量(A和T)。FAST指標體系能夠更加準確的衡量品牌營銷運營效率,同時FAST也將品牌運營的視角從一時的GMV拉向了對品牌價值健康、持久的維護。

2. F(Fertility)

可運營人群數量-活躍消費者:該指標主要幫助品牌了解自身的可運營總量的情況。

首先利用GMV預測算法,預估品牌消費者總量缺口,然后基于缺口情況優化營銷預算投入,站內外多渠道種草拉新,為品牌進行消費者資產擴充,并指導品牌進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