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直播帶貨公司合作有哪些坑(直播公司承諾幫商家一年帶貨1200萬,三個僅賣出690元!違約怎么賠?)

时间:2024-05-17 18:46:33 编辑: 来源:

直播帶貨的坑有哪些?為何消費者難以辨識?

嚴重的功利性思想、匱乏的專業知識與素養,甚至不乏蓄意欺詐,這些負面因素共同推動形成了商品售后、商品質量、虛假/誤導宣傳以及客服態度等四個方面的問題,成為了直播帶貨行業繁榮盛景下刺眼亂象。當前行業整體尚處于粗放式發展階段,“‘韭菜’隨意割”的亂象亟待相關部門和平臺加強治理,消費者和企業/商家同時也需要擦亮理性的雙眼,避免盲目入坑。

一、消費者角度

總體而言,這類直播帶貨以追求短期銷量為目的,以煽動消費者沖動購物情緒為手段。銷售過程中主播與客服相互“掩護”規避消費者所提出的關鍵問題,出現售后問題后,主播、客服以及平臺相互“踢皮球”推卸責任。

1、以“抽獎”形式誘惑消費者觀看直播。但抽中獎品后則以各種理由不愿兌現,客服不愿正面回復。

2、以“搶半價”商品為噱頭吸引消費者搶購,但消費者搶中商品后,則會以訂單異常等各種理由拒不發貨。

3、以“大折扣”“差價”為噱頭吸引消費者限時購買,直播過程中主播會引導消費者先截圖,后下單,最后找客服退差價。但消費者在購買后在“退差價”這一環節困難重重,接待消費者的往往是機器客服。最終消費者多因在“退差價”環節上“知難而退”,以原價購買商品。

4、諸如珠寶玉石、瓷器、文玩和手表等直播所售商品,經第三機構鑒定為假貨,但商家拒絕履行“假一賠X”承諾,退貨退款難以進行。商家多在協商過程中故作拖延,等過了“收割期”后便從平臺消失。

5、售后客服所述內容與直播間的承諾不一致,直播間推銷商品時選擇性忽略可能遇到的售后問題。而售后客服或狡猾辯解、或態度蠻橫,質疑消費者反饋、誹謗消費者人品,完全無視消費者提出的問題,甚至直接拉黑消費者。另一些情況則是售后只有機器客服在機械應付。

6、主播引導消費者繞開平臺私下交易,使交易完全脫離了平臺的監管,導致后期消費者售后無門。商品售完后直接下架,不能評論,無法退貨退款。

二、企業/商家角度

直播正在成為各行各業數字化升級的標配。企業/商家盲目相信“只要直播就能提升銷量”認為直播是場穩賺不賠的生意,因此跟風入場,對于MCN機構的資質并未加以審核,對于合作條款并未提出進一步的質疑,很多商家往往是在賠本賺吆喝,而網紅主播、MCN 機構等卻賺得盆滿缽滿。甚至很多商家賠本都未必能賺吆喝。

1、MCN數據造假。以刷流量的形式造假網紅粉絲數量、觀看數量、銷售數量、轉化率等關鍵數據。在通過刷單獲得可觀數據后,MCN機構、主播和平臺都能夠從中獲益,受損的只有“數字泡沫”下的商家。假如商家提出投資回報率(ROI)的硬性指標要求,MCN機構則會同直播方自行拍下商品并通過退貨渠道回流資金,從而制造虛假銷售數據。

2、服務費欺詐。MCN機構與商家簽訂對賭協議,承諾商家在一定期限內完成較高的ROI,收取商家較高服務費的同時承諾若無法完成預期銷售指標則全額退款。而MCN機構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無意銷售產品,僅僅是借由這部分資金另作他圖,如投資理財等。雖然在協議到期時將服務費全部返還商家,但是MCN機構通過多家商家服務費的倒轉,無形之中運作出了可供持續投資的資金量。

3. 沖動消費退貨率高。很多主播對商品特性并不了解,銷售素養也較低,在直播帶貨過程當中夸夸其談,過分渲染直播間氣氛,推動消費者沖動購買情緒。據統計,電商直播銷售退貨率在30%—50%之間。沖動購買最終導致消費者與商家均遭受損失,而帶貨主播以及平臺則相對受益。

直播公司承諾幫商家一年帶貨1200萬,三個僅賣出690元!違約怎么賠?

隨著科技不斷的發展,直播帶貨也越來越流行,很多商家為了推廣自己的商品,提高自己的銷售額,于是就選擇做直播帶貨,在重慶就有一商家以每月10萬元傭金請傳媒公司做直播帶貨,而該傳媒公司承諾在合作期內年度帶貨真實銷售額目標為1,200萬元,可是三個月后傳媒公司直播帶貨真實銷售額僅為690.88元。

很明顯這個傳媒公司極其的不靠譜,后續雙方經過協商再次簽訂了補充協議,可是到達約定的期限之后,傳媒公司仍然沒有完成規定的銷售額,而且也不退換傭金,直接躺平擺爛,商家催收多次未果,便向法院進行起訴。而最終法院要求傳媒公司退還商家預付的月度服務費10萬元,而且還支付了約定的違約金。

很多公司看見直播帶貨火了,能從中賺取大量的錢,于是便一窩蜂的鉆進去,而很多直播公司猶如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可是做直播帶貨真正賺錢的只是少數,而大多數直播帶貨都是處于虧損的狀態,而且直播也需要投入大量的廣告,也需要進行引流,其中的發揮也不是一筆少數,所以想要通過直播帶貨賺錢也不容易,而且整個直播市場亂象也極其之多。

有不少公司想要借直播帶貨推廣自己的商品,我覺得這種思路沒有問題,但也要謹慎一點,因為直播市場沒有我們想象那么簡單,多少傳媒公司和企業簽訂了直播帶貨對賭協議,而且還明確承諾完成規定的業績,可是最終卻徒有其表,甚至有一些直播公司弄虛作假,以此來騙取企業的傭金,所以我覺得對于企業來講,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產品做好,這樣做直播帶貨才更有吸引力。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