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外倉儲的不足之處在于(供應鏈對企業的作用)

时间:2024-05-20 06:00:31 编辑: 来源:

跨境電商物流的運作模式是什么呢?

跨境電商物流運作模式一:郵政包裹模式

郵政網絡基本覆蓋全球,比其他任何物流渠道都要廣。這主要得益于萬國郵政聯盟和卡哈拉郵政組織(KPG)。萬國郵政聯盟是聯合國下設的一個關于國際郵政事務的專門機構,通過一些公約法規來改善國際郵政業務,發展郵政方面的國際合作。萬國郵政聯盟由于會員眾多,而且會員國之間的郵政系統發展很不平衡,因此很難促成會員國之間的深度郵政合作。于是在2002年,郵政系統相對發達的6個國家和地區(中、美、日、澳、韓以及香港)的郵政部門在美國召開了郵政CEO峰會,并成立了卡哈拉郵政組織,后來西班牙和英國也加入了該組織。卡哈拉組織要求所有成員國的投遞時限要達到98%的質量標準。如果貨物沒能在指定日期投遞給收件人,那么負責投遞的運營商要按貨物價格的100%賠付客戶。這些嚴格的要求都促使成員國之間深化合作,努力提升服務水平。例如,從中國發往美國的郵政包裹,一般15天以內可以到達。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出口跨境電商70%的包裹都是通過郵政系統投遞,其中中國郵政占據50%左右。中國賣家使用的其他郵政包括香港郵政、新加坡郵政等。互聯易專注于跨境電商物流供應鏈服務,是一家集全球郵政渠道于一身的企業。

跨境電商物流運作模式二:國際快遞模式

指四大商業快遞巨頭,即DHL、TNT、FEDEX和UPS。這些國際快遞商通過自建的全球網絡,利用強大的IT系統和遍布世界各地的本地化服務,為網購中國產品的海外用戶帶來好的物流體驗。例如通過UPS寄送到美國的包裹,最快可在48小時內到達。然而,優質的服務伴隨著昂貴的價格。一般中國商戶只有在客戶時效性要求很強的情況下,才使用國際商業快遞來派送商品。以下是四大巨頭的比較:

跨境電商物流運作模式三:國內快遞模式

國內快遞主要指EMS、順豐和“四通一達”。在跨境物流方面,“四通一達”中申通圓通布局較早,但也是近期才發力拓展,比如美國申通2014年3月才上線,圓通也是2014年4月才與CJ大韓通運展開合作,而中通、匯通、韻達則是剛剛開始啟動跨境物流業務。順豐的國際化業務則要成熟些,目前已經開通到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國家的快遞服務,發往亞洲國家的快件一般2-3天可以送達。在國內快遞中,EMS的國際化業務是完善的。依托郵政渠道,EMS可以直達全球60多個國家,費用相對四大快遞巨頭要低,中國境內的出關能力很強,到達亞洲國家2-3天,到歐美則5-7天左右。

跨境電商物流運作模式四:專線物流模式

跨境專線物流一般是通過航空包艙方式運輸到國外,再通過合作公司進行目的國的派送。專線物流的優勢在于其能夠集中大批量到某一特定國家或地區的貨物,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因此,其價格一般比商業快遞低。在時效上,專線物流稍慢于商業快遞,但比郵政包裹快很多。市面上普遍的專線物流產品是美國專線、歐洲專線、澳洲專線、俄羅斯專線等,也有不少物流公司推出了中東專線、南美專線、南非專線等。

跨境電商物流運作模式五:海外倉儲模式

海外倉儲服務指為賣家在銷售目的地進行貨物倉儲、分揀、包裝和派送的一站式控制與管理服務。確切來說,海外倉儲應該包括頭程運輸、倉儲管理和本地配送三個部分。

跨境電商物流運作模式六:頭程運輸

中國商家通過海運、空運、陸運或者聯運將商品運送至海外倉庫。

跨境電商物流運作模式七:倉儲管理

中國商家通過物流信息系統,遠程操作海外倉儲貨物,實時管理庫存。

跨境電商物流運作模式八:本地配送

海外倉儲中心根據訂單信息,通過當地郵政或快遞將商品配送給客戶。

大家對市場營銷有何看法和感想?

市場營銷是作為一種計劃及執行活動,其過程包括對一個產品,一項服務、或一種思想的開發制作、定價、促銷和流通等活動,其目的是經由交換及交易的過程達到滿足組織或個人的需求目標。

此外,我們還可以這樣理解:

1.市場營銷是一種企業活動,是企業有目的、有意識的行為。�

2.滿足和引導消費者的需求是市場營銷活動的出發點和中心。 企業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面對不斷變化的環境,作出正確的反應,以適應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不僅包括現在的需求,還包括未來潛在的需求。現在的需求表現為對已有產品的購買傾向,潛在需求則表現為對尚未問世產品的某種功能的愿望。企業應通過開發產品并運用各種營銷手段,刺激和引導消費者產生新的需求.

3.分析環境,選擇目標市場,確定和開發產品,產品定價、分銷、促銷和提供服務以及它們間的協調配合,進行最佳組合,是市場營銷活動的主要內容。市場營銷組合中有四個可以人為控制的基本變數,即產品、價格、(銷售)地點和促銷方法。由于這四個變數的英文均以字母“P”開頭,所以又叫“4Ps”。企業市場營銷活動所要做的就是密切注視不可控制的外部環境的變化,恰當地組合“4Ps”,千方百計使企業可控制的變數(4Ps)與外部環境中不可控制的變數迅速相適應,這也是企業經營管理能否成功、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4.實現企業目標是市場營銷活動的目的。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經營環境,不同的企業也會處在不同的發展時期,不同的產品所處生命周期里的階段亦不同,因此,企業的目標是多種多樣的,利潤、產值、產量、銷售額、市場份額、生產增長率、社會責任等均可能成為企業的目標,但無論是什么樣的目標,都必須通過有效的市場營銷活動完成交換,與顧客達成交易方能實現。

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市場營銷于20世紀初到20世界20年代在美國創立,源于工業的發展,這時的市場營銷所研究的范圍很窄,只是研究廣告和商業網點的設置。并在伊利諾等洲的大學開設相關課程。并由“美國廣告協會”改為“全美廣告學與市場營銷學教員協會”,給市場營銷學的研究提供了組織保證。市場營銷學的研究特點是:a. 著重推銷術和廣告術,至于現代市場營銷的理論、概念、原則還沒有出現;b. 研究活動基本上局限于大學的課堂和教授的書房,還沒有得到社會和企業界的重視。

第二階段,20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為發展階段,此時初具規模,美國國內企業開始大規模運用市場營銷學來運營企業,打開海外市場,歐洲國家也紛紛效仿。1931年成立“美國市場營銷協會”,宣講市場營銷學,并于1937年上述兩組織合并,廣泛吸收學術界與企業界人士參加,市場營銷學開始從大學講臺走向社會。此階段市場營銷的發展表現在應用上。因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空前的經濟危機,經濟出現大蕭條、大萎縮,社會購買力急劇下降,市場問題空前尖銳。危機對整個資本主義經濟打擊很大。個階段,市場營銷學的研究特點是:a. 并沒有脫離產品推銷這一狹窄的概念;b. 在更深更廣的基礎上研究推銷術和廣告術;c. 研究有利于推銷的企業組織機構設置;d. 市場營銷理論研究開始走向社會,被廣大企業界所重視。

第三階段,20實際50年代至80年代為市場營銷學的發展階段,美國軍工經濟開始轉向民眾經濟,社會商品急劇增加,社會生產力大幅度提升,而與此相對應的居民消費水平卻沒有得到多大的提升,市場開始出現供過于求的狀態。此時美國市場營銷學專家W.Aderson與R.Cox提出“廣義的市場營銷學,是促進生產者與消費者進行潛在商品或勞務交易的任何活動。”此觀點使營銷會開始步入全新的階段。原先認為市場是生產過程的終點,現在認為是生產過程的起點;原先認為市場營銷就是推銷產品,現在認為市場營銷是通過調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欲望,而生活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和欲望的商品或服務,進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欲望;從而使市場營銷學擺脫企業框架而進入社會視野。

并有明顯的管理導向。

第四階段,80年代至今,為市場營銷學的成熟階段,表現在:一、與其他學科關聯,如經濟學、數學、統計學、心理學等;二,開始形成自身的理論體系;

80年代是市場營銷學的革命時期,開始進入現代營銷領域。使市場營銷學的面貌渙然一新。

新定義的推出

2004年8月,美國波士頓。在AMA(美國市場營銷協會)夏季營銷教學者研討會上,AMA揭開了關于市場營銷新定義的面紗,以此更新了近20年來AMA對營銷的官方定義。此后,關于市場營銷的新定義在美國的市場營銷理論界、實踐界都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這次公布的市場營銷新定義是在整合了來自全球的理論界和實踐界眾多營銷者的貢獻基礎之上而修訂出來的。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郭國慶教授建議將這次的新定義完整的表述為:

市場營銷既是一種組織職能,也是為了組織自身及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創造、傳播、傳遞客戶價值,管理客戶關系的一系列過程。

推動重新審視和修訂AMA關于市場營銷的官方定義的主要力量之一是來自于AMA的CEO丹尼斯·杜蘭普。關于市場營銷的第一版官方定義是1935年由AMA的前身——美國營銷教師協會所采用的,1948年被AMA正式采用。1960年,當AMA重新審視第一版定義時決定依然保持不變,不做任何修改。就這樣,關于市場營銷的最初的定義一直沿用了50年,直到1985年的時候被重新修訂了。修訂后的定義也就是當今我們見到的關于市場營銷最普遍的定義:

市場營銷是計劃和執行關于商品、服務和創意的觀念、定價、促銷和分銷,以創造符合個人和組織目標的交換的一種過程。

這個定義一直沿用至今,直到今年夏天才被重新修訂。這次新定義是近20年來關于市場營銷定義的首次修訂,無怪乎引起了廣大營銷者的普遍重視。當然,引起大家關注的原因也還在于AMA的地位。因而,由她來做出如此之修訂,自然會引起各方面的關注。

職能體系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市場營銷部門應當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那么,市場營銷部門究竟需要做些什么呢?

1934年美國全國市場營銷教師協會定義委員會提出,市場營銷的職能包括商品化、購買、銷售、標準化和分級、風險管理、集中、融資、運輸和儲存等9項,它們又被歸納為三類,即交換職能(購買和銷售);物流職能(運輸和儲存);輔助職能(融資、風險承擔、溝通和標準化等)。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激烈化,市場營銷實踐也在不斷創新。一些市場營銷學者通過總結實踐經驗,又提高了若干新的市場營銷職能。例如,1942年克拉克(FredE.Clark)提出,銷售要以創造需求為先。50年代末霍華德(JohnA.Howard)提出,市場營銷應當能夠讓企業“創造性地適應”動態環境。進入80年代以后,“內部市場營銷”、“關系市場營銷”又先后被提出來,大大地豐富了市場營銷的職能體系。

那么,現代的市場營銷職能體系的框架是什么呢?按照現代市場營銷環境的要求,現代市場營銷職能體系應當是包括商品銷售、市場調查研究、生產與供應、創造市場要求和協調平衡公共關系五大職能。現將各項職能具體介紹如下:

一、 商品銷售

研究市場營銷職能,經驗的做法是從商品銷售入手。美國市場營銷協會定義委員會1960年曾發表過這樣一個定義:“市場營銷是引導商品或勞務從生產者流向消費者或其使用者的一種企業活動。”這個定義雖不承認市場營銷就是銷售,但是認為市場營銷包含著銷售,也包含著對商品銷售過程的改進與完善。許多學者認為這個定義過于狹窄,不能充分展示市場營銷的功能。然而,不論其是否恰當,這個定義清楚地揭示了市場營銷與商品銷售的關系。

二、 市場調查與研究

企業銷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