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福建省第一個海外中醫藥中心是什么(福州師大是什么學校)

时间:2024-06-10 17:50:19 编辑: 来源:

福建省中醫藥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繼承和弘揚中醫藥,保障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建設中醫藥強省,保護人民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中醫藥事業發展以及相關監督管理等活動。第三條發展中醫藥事業應當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

堅持中西醫并重的方針,鼓勵中西醫相互學習,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發揮各自優勢,促進中西醫結合。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中醫藥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統籌推進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適應中醫藥發展的多元投入機制,在衛生健康投入中統籌安排中醫藥事業經費,將中醫藥事業經費納入預算并加大支持力度,保障中醫藥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中醫藥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與中醫藥管理相關的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名院、名科、名醫、名藥建設,推動中醫藥與養生、保健、養老、旅游、文化等產業協同發展,積極發展中藥生態農業。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中醫藥事業的宣傳,通過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網絡等媒體弘揚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提升中醫藥文化影響力。

每年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藥日所在周為全省中醫藥文化周。第二章中醫藥服務第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將中醫醫療機構建設納入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合理設置中醫醫療機構,扶持和促進有中醫藥特色優勢的醫療機構發展,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中醫藥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供覆蓋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藥服務。

中醫醫療機構的用地、業務用房、醫療設備等應當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對社會力量舉辦只提供傳統中醫藥服務的中醫門診部、診所,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和區域衛生發展規劃不作布局和數量限制。第九條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舉辦公立中醫醫院。

政府舉辦的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和有條件的專科醫院等非中醫類醫療機構應當設置中醫藥科室。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支持中醫區域醫療中心、特色重點醫院、名醫堂建設,支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藥科室或者中醫館等中醫綜合服務區。第十條政府舉辦的中醫醫療機構不得擅自合并、撤銷或者改變其中醫醫療性質。

合并、撤銷政府舉辦的中醫醫療機構或者改變其中醫醫療性質的,應當征求上一級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的意見,并按照規劃的要求重新設置。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對縣級人民政府舉辦的中醫醫療機構合并、撤銷或者改變其中醫醫療性質的意見,應當報送省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一條支持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醫療機構,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中醫藥服務。社會力量舉辦的中醫醫療機構在準入、執業、等級評審、購買服務、公共衛生、基本醫療保險、科研教學、醫務人員職稱評定和繼續教育等方面享有與政府舉辦的中醫醫療機構同等的權利。

鼓勵有資質的中醫醫師通過開辦中醫門診部、診所等方式提供中醫藥服務。第十二條舉辦中醫醫療機構應當經依法批準,遵守醫療機構管理的有關規定。

舉辦中醫診所的,將診所的名稱、地址、診療范圍、人員配備情況等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備案后即可開展執業活動。中醫診所應當將診療范圍、中醫醫師姓名及其執業范圍等備案信息在診所的明顯位置公示,不得超出備案范圍開展醫療活動。第十三條舉辦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提供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的企業登記經營范圍應當使用“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非醫療)”的規范表述,不得開展中醫醫療活動,不得使用帶有“中醫醫療”“中醫治療”等中醫醫療特征的名稱,不得進行帶有中醫醫療性質的宣傳。第十四條從事中醫醫療活動的人員應當依法取得中醫醫師資格,并進行執業注冊。

福建省中醫藥學會是幾級學會

一級

《福建中醫藥》創刊于1956年,屬于一級學會,曾用刊名《福建中醫藥雜志》,是由福建中醫藥大學主管,福建省中醫藥學會、福建中醫藥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

《福建中醫藥》編委會有編委18人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地鐵那里下

您問的是到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坐地鐵在哪里下嗎?在地鐵1號線下。

根據百度地圖了解到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地鐵在地鐵1號線下,然后沿五四路往北走200米,即可到達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體檢中心。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又名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福建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成立于1990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

福建醫科大學怎么樣啊

福建醫科大學創建于1937年,其前身是福建省立醫學專科學校。成立伊始,抗戰爆發,隨即遷址閩中山城沙縣。1939年改名為福建省立醫學院,1946年初遷回福州。1949年改稱福建醫學院。“文革”期間,與福建中醫學院、華僑大學醫療系合并,成立福建醫科大學,遷址泉州,所有附屬醫院被撤銷,直到1978年遷回福州,學校才逐步走上穩定發展的道路。1982年更名為福建醫學院。1996年4月改為現名。

在6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多次經受住嚴重曲折的考驗,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奮斗,發展成為一所以臨床醫學為重點,預防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形成學士—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優良校風,集教學、科研、醫療、預防和社會服務為一體的省屬醫科大學,是福建省重點建設的8所高校之一。2003年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學校有交通路和大學城兩個校區。交通路校區座落在福州市中心烏山南麓,占地255畝,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是學校目前本部所在地。大學城校區占地1060畝,規劃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一期已投資1.7億元,完成5.6萬平方米;二期10.8萬平方米已動工,預算投資3.5億元。

學校現有14個學院,即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醫學技術與工程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協和臨床醫學院、省立臨床醫學院、福總臨床醫學院、成人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2個系(部),即人文社會科學系(馬列部)和體育教研部;14個本科專業,即臨床醫學(七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眼與視光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醫學檢驗、護理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藥學、康復治療學、應用心理學、公共事業管理和社會工作;10個高職專業;博士點12個,碩士點45個、碩士專業學位2個。學校是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和對臺灣單獨招生學校,可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基本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和長學制教育,適度開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辦學格局。

學校目前在校研究生99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7人),七年制本科生381人,普通本科生5479人(其中外國留學生8人,港澳臺僑學生50人),高職高專學生896人(其中校外辦學點445人),成人教育學生3300人(其中校外辦學點563人)。現有教職醫護員工5359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901名,博士146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103人。在502名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占43.62%。具有研究生學位占59.23%,其中醫藥類學科教師具有研究生學位占70.96%,35歲以下青年教師具有研究生學位占61.84%。博士生導師42名,碩士生導師424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93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福建省優秀專家16人,“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3人,第三層次人選49人。

學校有附屬醫院(含臨床醫學院)7所,其中綜合性附屬醫院(含臨床醫學院)6所,即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附屬協和醫院、省立臨床醫學院(省立醫院)、福總臨床醫學院(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和附屬廈門第一醫院;附屬口腔醫院1所。除新建的附屬廈門第一醫院外,其余綜合性醫院均為三級甲等醫院。此外,有臨床教學醫院23所,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臨床教學與實踐教學基地網絡。

學校圖書館面積9165平方米,藏書93萬冊,是福建省醫學圖書中心館,開通電子書刊閱覽室和醫學文獻檢索系統。大學城新校區圖書館規劃2萬平方米,將于2004年底動工興建。

目前,學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等科研機構56個,福建省“211工程”重點學科2個,省教育廳重點學科3個,省科技廳優先發展學科8個,學校重點學科8個,省醫學重點專科6個,省領先醫療特色專業5個,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3個,承擔著大量的科研任務,成果顯著,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等一些領域開始走向國內外學術舞臺,如學成回國的我校3名教師在美從事科學研究期間,分別以并列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在《Science》、《Nature Medicine》和《Nature Neuroscience》雜志上發表了3篇論文。易自翔教授主持的《耳硬化癥的臨床和基礎系列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學校編輯出版的學術刊物《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科版)》、《高血壓雜志》和《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等,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加強國際間學術往來和科技合作。近五年派出350多人次赴美、英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考察、講學、進修;同時,接受了來自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160多批700多人次來校訪問、講學、科研及開展其他學術活動。學校聘請了20多位旅居海外、學有所成的校友兼任學院、系、部或研究所的副職,70多位外國專家、海內外校友為客座教授。還與美國、日本、瑞典、丹麥、芬蘭、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家多所醫學院校建立了協作關系。

進入新世紀后,我校把發展作為辦學第一要務,堅持走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之路,力爭到2010年,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跨入國內省屬同類高校先進行列。

苦是相對的,當看到自己的所得,就不會覺得了,而且,如果你所作的事是自己喜歡的,這便不會覺得苦了,你會感到充實的快樂!我是中醫的,我熱愛中醫,喜歡醫生這個職業!救死扶傷沒有國界,中醫師我們的祖國醫學,他更是一種文化,一種跟中國文化血脈相連的文化!我想醫大有很多人很不屑中醫,但我相信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喜歡中醫的。

都是為了病人,這種門戶之爭實在沒有必要,何不各取所長,補己之短,共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福建十大特產是什么

福建十大特產是什么

福建有很多好吃的,那么福建十大特產是什么?以下關于福建十大特產是什么是我為各位讀者們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歡迎閱讀與借鑒。

福建十大特產是什么

1、安溪鐵觀音

安溪是中國烏龍茶的主產區,種茶歷史悠久,唐代已有茶葉出產。安溪境內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山巒重疊,林木繁多,終年云霧繚繞,山青水秀,適宜于茶樹生長,而且經過歷代茶人的辛勤勞動,選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樹良種,目前境內保存的良種有60多個,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大葉烏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