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秘魯主要產品對外貿易(秘魯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6-02 08:58:34 编辑: 来源:

秘魯: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秘魯

秘魯位于南美洲西部,北鄰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東接巴西與玻利維亞,南連智利,西瀕太平洋,海岸線長2251千米。

秘魯的地形以山地為主,安第斯山脈縱貫秘魯南北,西部沿海地區為平原,東部有亞馬遜熱帶雨林。

秘魯境內的瓦斯卡蘭山海拔6768米,為秘魯最高峰。

秘魯的主要河流有烏卡亞利河和普圖馬約河。

秘魯面積約1285216平方公里,人口約3249.55萬(2019年數據)。

秘魯屬于熱帶氣候,從西向東依次為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氣溫和降雨變化較大。

※秘魯礦產資源豐富,是世界12大礦產大國,主要有銅、鉛、鋅、鉍、釩、鈾、鉬、銀、鐵和石油等,其中鉍和釩的儲量均居世界首位,銅儲量居世界第3位,銀和鋅的儲量均居世界第4位。

※2019年的時候,秘魯銀產量居世界第一位,銅產量居世界第二位,鋅產量居世界第二,錫產量居世界第三位,黃金產量居世界第六位。

附圖一,

附圖2,

附圖3,

秘魯森林覆蓋率高達58%,在南美洲僅次于巴西居于第2位,世界排名第10位。

※秘魯海洋資源豐富,這里有世界四大漁場之一的秘魯漁場,盛產鳀魚、鰣魚、鳳尾魚等800多種魚類,魚粉、魚油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附1,金雞納樹是一種常綠喬木,高約5 15米,原產于安第斯山區,樹皮和根皮是提取奎寧和奎尼丁的重要工業原料。

附2,古柯是一種灌木,生長在安第斯山脈地區,樹高1 3米,葉子含可卡因,有麻醉作用。印第安人常把古柯葉帶在身邊,以便隨時充饑御寒。

秘魯有人口3249.55萬(2019年數據),其中以印第安人、印歐混血人、白人為主。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另有30多種地區方言。

在秘魯,約96%的居民信仰天主教。

※早在1850年前后,已經有中國人移居秘魯,到2008年時秘魯有中國血統的華人約500萬,約占秘魯總人口的20%,多為廣東和福建等地移民。

秘魯是拉美地區華僑華人人數最多、移民 歷史 最悠久的國家。 早期華人在秘魯多從事礦工的工作,每天工作時長達12個小時,且沒有人身保險,受到秘魯方面的不公平對待。

※1873年,李鴻璋與秘魯使臣葛爾西耶就秘魯虐待華工之事進行交涉,最后清政府與秘魯締結《中秘天津條約》,規定在秘魯的華人可以自由選擇回國,李鴻璋要求秘魯政府給予華工人身安全保障。

秘魯實行自由貿易,主要對外出口礦產品和石油、農牧產品、紡織品、漁產品等,主要貿易伙伴是中國、美國、巴西和加拿大。

中國是秘魯全球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中國主要從秘魯進口魚粉、水果、咖啡和銅、鐵等等礦產品,秘魯主要從中國進口機電、高新技術產品、紡織品、服裝等。

秘魯人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甘蔗、玉米、馬鈴薯、麥類、棉花、咖啡、水稻。

秘魯目前是世界上第四大生姜出口國,排名僅在中國、泰國和荷蘭之后。

秘魯的農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中國、德國、荷蘭、西班牙、英國等國。

秘魯是世界第一大藜麥生產國和出口國,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國的藜麥產量占世界藜麥總產量的90%。

中國每年從秘魯進口的水果主要有藍莓、葡萄、柑橘、石榴、芒果等。

秘魯目前是世界上第三大鮮葡萄生產和出口國。

秘魯是全球第2大鱷犁出口國,占全球鱷梨出口總量的12.4%。

秘魯的工業則以采礦、冶煉、紡織、制糖為主。

秘魯的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公路貨運量占全國貨運總量的80%,外貿主要依靠海上運輸。

秘魯移民中有許多日本人后裔,1990年 2000年間的秘魯總統藤森就是日裔,日裔在秘魯的 社會 地位較高。

秘魯是拉美國家中接受日本援助最多的國家。

利馬是秘魯的首都,也是秘魯最大的港口,位于太平洋東岸,終年少雨或無雨,是世界上有名的“無雨城”。

秘魯一年四季沒有雷鳴電閃,沒有疾風暴雨。利馬是世界各國首都中降雨量最少的一個,年降雨量僅10 15亳米,街上沒有下水道,市民從不購買雨傘雨衣。

馬丘比丘是秘魯著名的游覽勝地,位于秘魯南部高原上,四周叢山峻嶺環抱,古城兩側為600米懸崖峭壁,下臨湍急的烏魯班巴河,海拔2280米,是秘魯著名的 旅游 勝地。

納斯卡地畫位于 秘魯首都 利馬以南300公里處,是散布在250平方公里干燥沙質地表上的幾何符號,有線條,有幾何圖形,有動物圖案,需乘飛機在高空才能看到全貌,被定為聯合國人類文化遺產。

阿雷基帕是秘魯第三大城市,位于米斯蒂火山山麓,這里有皚皚雪山,有蒼翠樹木,景色清幽。

亞馬孫河發源于秘魯,流經巴西,注入大西洋,全長6400多公里,最深處達240多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

秘魯的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之一,位于玻利維亞和秘魯兩國交界的科亞奧高原上。的的喀喀湖面積8330平方公里,其中秘魯境內占有五分之二。

“帕拉伊索”遺址是利馬最大和最古老的考古遺址,其中包括12座金字塔。經學者研究認為:秘魯的這些金字塔可能比埃及金字塔還要古老。

秘魯是一個文明古國,早在公元11世紀,印第安人就以庫斯科為中心建立了印加帝國。

秘魯主要港口有哪些?以及基本港?

秘魯主要港口有:卡亞俄、塔拉拉、派塔、伊基托斯港、莫延多。

基本港卡亞俄、利馬、派塔。

1、塔拉拉

塔拉拉,秘魯西北部太平洋岸港口城市,人口5.5萬(1981)。塔拉拉位于沿海沙漠-綠洲內,用水經40公里長的水管從奇拉河輸入。是石油產區及重要的煉油中心,并設有化肥廠。公路同附近的油田及其他城市相連。主要出口石油產品和魚。在城西南面的阿莫塔佩山麓,有秘魯1850年開鑿的第一口油井。

2、派塔

派塔秘魯西北部太平洋岸港口城市。人口約4.4萬。腹地為最重要的長絨棉產區和牧羊區。有制革、肥皂、巴拿馬草帽等小型工業。居派塔灣內,港口優良。

3、卡亞俄

卡亞俄灣內,里馬克河口南岸。外有圣洛倫索島、長岬屏障,并有防波堤保護,為優良海港。卡亞俄(Callao)秘魯第二大城市利馬-卡亞俄大都市區的一部分 。位于卡亞俄灣內,里馬克河口南岸。外有圣洛倫索島、長岬屏障,并有防波堤保護,為優良海港。

4、伊基托斯港

伊基托斯(Iquitos),是秘魯亞馬遜叢林地區最大城市,人口約44萬人,為洛雷托大區瑪雅瑙斯省省會。伊基托斯位于亞馬遜河岸邊,無公路或鐵路與外界連接(俄羅斯聯邦堪察加州首府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是另一個不能以公路到達的城市),對外交通完全依靠航空和亞馬遜河航運。

雖然離亞馬遜河河口有3700公里遠,但小型海輪還是可以逆流而上抵達伊基托斯,使該地成為世界上距離海岸最遠的海港。

5、莫延多

向為秘魯南部及玻利維亞的進出口貿易中心,主要輸出山區的畜產品和礦產品。1941年其西北11公里的馬塔拉尼港建成后,本港地位有所下降。附近灌溉谷地出產稻米、甘蔗、棉花、谷物和水果。工業有魚類罐頭、水泥、紡織、乳制品等。鐵路通阿雷基帕、庫斯科和普諾。海濱游覽地。

南美洲的秘魯是個窮國嗎?

和中國比較,差了不少的 。國家水平差吧!

不過 也如樓上所說的 國家的貧富都有并且相對的。

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693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948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8% 匯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2.8285新索爾

通貨膨脹率:11.84% 失業率:7%;半失業率:46%

經濟概況

傳統上為農礦業國,經濟在拉美屬于中等水平。礦產豐富,石油自給有余。古柯葉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60%。藤森執政后,實行私有化政策,相繼拍賣了數十家大中型國有企業。1993年,秘政府加快私有化步伐,并在物價、稅收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形勢逐步好轉。實現了重返國際金融體系,債務關系基本理順,資金來源逐步增多。國民經濟在連續幾年衰退后開始回升,1994年增長達12.7%,1995年增長7.5%。1996年由于社會總需求疲軟和發展資金不足,政府實行宏觀調控,壓縮公共開支,減少投入, 國民經濟僅增長2.8%,但外匯儲備持續增加,財政和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至1996年底引進外資累計達62.53億美元。

行業概況

(1).農業概況

農牧漁業是秘魯重要經濟部門,從業人數占全國就業人口的34%,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 秘魯耕地面積大約為294萬公頃,僅占全國面積的2.3%,大部分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區。秘魯在歷史上農業較發達,是玉米和土豆的發源地。主要農產品有玉米、土豆、稻米、棉花和甘蔗等。畜牧業產品包括家禽、牛肉、豬肉、羊肉、牛奶、蛋。駝羊是秘魯安第斯山高原地區特有的飼養動物,皮毛有很高經濟價值。

農產品產量統計

(2).工業概況

秘工業不發達, 以加工和裝配業為主。主要工業部門包括紡織、食品加工、造紙和水泥業。大部分工業部門由國家控制。

工業行業產值統計

(3).服務業概況

除了當地小型商業, 秘魯服務業不發達。90年代后,秘采用將服務業劃分為商業和其他服務業兩部分。其他服務業包括水電服務、為政府提供的各項服務、運輸服務和向私人企業提供的服務。服務業共有315家企業,擁有104800職工。1996年,其他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9.95%,商業占14.18%。

1.自然資源

秘魯礦產品資源豐富,是拉美主要礦產品出口國之一。主要產品有銅、鋁、鋅、銀、鐵,其中已探明銀、鋅儲量分別占世界第四。

2.經濟簡史

秘魯在歷史上是一個以出口礦產品為主的單一經濟制國家,戰后才逐步形成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在70年代中期以前,秘魯經濟發展較為穩定。60年代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 7%, 1970-1974年年均增長6%。此后發生經濟危機,在至80年代中期的一段時期,大多數年份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負增長。1985年7月阿普拉黨人阿蘭.加西亞上臺執政后,通過刺激消費和利用出口10%的收入償還外債等措施,實現了1986和1987年的高增長,但通貨膨脹嚴重。

1990年4月“改革-90”運動領導人阿爾韋托.藤森在大選中獲勝,7月就任總統。藤森執政后, 實行一系列新的經濟政策,如大力壓縮公共財政支出、精簡政府機構以減小行政和工資開支、放開物價、增加傳統產品出口、改善外資投資條件等等。與此同時,還盡可能多地償還公共外債,使秘魯重新贏得國際信譽,返回了國際金融體系。藤森政府經過了這一系列努力,終于為使秘魯擺脫戰后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創造了條件,1991年國內生產總值在經過連續多年的下降后獲得增長。

秘魯的主要發產哪個業

·工礦業

工業以加工和裝配業為主。2008年工業增長率為9.64%,礦產油氣業增長率為7.58%。

·農牧漁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