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外僑胞和海外華人的區別(華人和華僑的區別是什么?)

时间:2024-06-07 02:49:25 编辑: 来源:

海外華人和華僑有什么區別?

華人指中國人到了外國工作或定居,但沒有外國戶口

華僑是擁有外國戶口的那部分華人 1.華僑

《辭海》的注釋是:“僑居國外的具有中國國籍的人。不包括出國旅行訪問人員,政府派在他國協助建設的工人和技術人員,國家派往外國的公務人員和在國外學習的留學生。已經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人是外國公民(亦稱中國血統外籍人),不是華僑”。根據這一概念本人這樣理解:長期僑居國外,一直保留中國國籍;而且又一直未加入外國國籍的中國人才可稱華僑。對于生活在香港、澳門地區的中國人,他們本來就不是僑居國外,而是居住在中國領土上的中國人,所以根本就不能稱華僑,而只能稱“港澳同胞”;況且他們早已回到祖國的懷抱。因此,“港澳同胞”這個稱呼是否可以繼續沿用,值得商榷。

2.華人

《辭海》的注釋是:“中國人的簡稱。亦指已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外國公民。”根據這一概念本人理解為華人必須同時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長期僑居國外;二是必須加入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人才可稱為華人。因此長期僑居國外的中國人可能有這樣兩種情況:一種是仍然保留中國國籍的中國人即華僑;另一種是已經加入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人即華人。如加入了美國國籍的中國人就稱為美籍華人。那種“長期僑居國外的中國人都是華人”的說法是錯誤的,沒有把華僑與華人區別開來。

3.華裔

《辭海》的注解是:“在國外的中國人的后裔的簡稱。有的習慣于稱華僑在僑居國所生的而又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國國籍的子女有中國血統的外籍人為華裔。”根據第一句話,我個人理解為:僑居海外的華僑與華人的子孫后代,或與中國人有血緣關系的人群稱為華裔。海外不少華裔科學家頗有建樹,在世界科技界享有崇高威望,各種媒體時有報道。如世界聞名的丁肇中、楊振寧就是美籍華裔科學家。

我國僑胞遍布世界各地,人數達3700多萬。廣大僑胞熱愛祖國,關心祖國,為祖國建設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關懷和保護海外華僑是我國政府的一貫政策。當他們的財產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時,我國政府會立即作出反應,替他們說話。如果他們愿意回國,國家將提供各種方便,讓他們盡快回到偉大祖國的懷抱。如去年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的騷擾華僑事件,我國政府采取果斷措施就是一例。

華僑和僑胞的區別

一、二者對象不同

華僑:僑居國外的具有中國國籍的人。不包括臨時到國外工作、訪問、學習和旅行的人員,以及國家派駐外國的公務人員。已經參加或取得外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人,是外國公民,不是華僑。特指中國人。

僑胞:居住在國外的同一國家的人,指同一國家。

二、二者的來源不同

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華”與“僑”,就其中一詞的含義來說是明確的。“華”是中國的古稱,“僑”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國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鄉的人稱為“僑人”和“僑士”。隨著移居國外人數的激增,“華”“僑”二字就被聯系在一起,用來稱呼在國外寄居、客居的華人。1878年,清駐美使臣陳蘭彬在奏章中就把中國寓居國外的人稱為“僑民”。

“僑民”便成為一種專稱。1883年鄭觀應在給李鴻章的奏章中使用了“華僑”一詞。1904年,清政府外務部又在一份奏請在海外設置領事館的折子里提到“在海外設領,經費支出無多,而華僑受益甚大。”從此以后,“華僑”一詞普遍成為寄居海外的中國人的一種專稱了。中國僑胞原籍最多的省份是廣東和福建。

三、二者歸屬關系不同

華僑指僑居國外的具有中國國籍的人。僑胞指僑居國外的同胞。僑胞包含華僑。

華人和華僑的區別是什么?

華人、華僑的區別:華僑是有中國國籍,但居住在外國或在國外長期生活的人 。華人是國籍是外國的,但骨子里是中國人 ,華人在另一種角度也是所有中國人的統稱。

拓展資料:

華人:古代指漢族,是對民族概念上中國人的另一個稱呼,從20世紀開始代指中華五十六個民族全體。分為海內華人和海外華人。

相關史料

《明實錄太祖洪武九年》曾秉正上疏曰:“........近來蒙古色目之人多改為漢姓與華人無異........”

《朝鮮王朝實錄世宗實錄卷九十六》申槪在推斷仇赤羅的族屬時說:“ 仇赤羅之言,固未可信。其稱本名仇所時沙,亦是野人之名,似非華人。且轉賣,尤不可信其為漢人,不問漢人與否,實告為限,拘留為便。”

海內華人:居于中國大陸及港、澳、臺等傳統中國固有領土之上的華人。

海外華人:移居國外的華人及其后裔,“海外華人”有時被簡稱為“華人”,但語境中須有“在中國以外”的情形才準確。

華裔:取得中國(含兩岸四地)的以外國家國籍的華人后裔在法律意義稱為華裔;華裔本身同屬于海外華人的一部分。

引證解釋

僑居國外的中國人。

老舍 《二馬》第五段五:“ 中國留英的學生也分兩派:一派是內地來的,一派是華僑的子孫。”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十:“我們不能把華僑估計太低,他們在海外親身受到壓迫和痛苦,老實說,比我們工商界還要愛國。”

僑胞、華人、華裔有什么區別?

他們的區別是:

1、華僑是有中國國籍,但居住在外國或在國外定居長期生活的人,華裔和華人是有中國血統,但是國籍不是中國的人。

2、華人在另一種角度也是所有中國人的統稱,而華裔則是有著中國血統額度外國人,華僑是中國國籍的中國人在國外定居的人。

3、華僑因國籍的問題,主要還是受中國的法律所約束,而華裔因國籍的原因,只要不在中國境內違法,是不受中國法律約束的。

4、華人是除華僑外,尚包括歸化為外國國民以及移民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中國人,華僑則單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中,所謂華人指帶有前述中華民族血緣而國籍非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人。

源遠流長,在唐宋以前,移居國外的華人,沒有固定的稱謂。唐宋以后,由于經濟文化的發展交流、對外貿易的擴大、交通的發達,移居國外的人數急劇增多,他們多被居住國的人民稱為唐人。明清時期,也有的稱為華人,中華人、粵閩人等。

海外華人主要生活于當地為相對多數民族的新加坡及在當地為相對少數民族的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與越南。

這些地區的海外華人主要是在十六到十九世紀福建省與廣東省,以及后來的海南省,而從十世紀到十五世紀的移民主要是前往馬六甲與東南亞。

海外喬胞和海外同胞兩者怎么區別?

概念又稱僑胞或華僑

指定居在海外的保留中國國籍的中國公民

而如果華僑加入僑居國國籍的則稱為外籍華人(有時亦簡稱“華人”)

[編輯本段]人數與分布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許又聲2010年6月16日在杭州舉行的“第16屆浙江旅外鄉賢聚會暨‘相聚長三角’海外華僑華人專業協會會長世博行開幕式”上表示,中國海外僑胞超4500萬,絕對數量穩居世界第一

在4500萬僑胞中,很多是新僑

他們主要分布在歐洲地區

[1] [編輯本段]國家政策海外僑胞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他們四海為家,是發展我國同世界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

長期以來,海外僑胞在僑居國同當地人民和睦相處,共同辛勤勞動,用血和汗水開發了當地的資源,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在中國革命的各個時期,華僑為支援祖國人民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包括科學家和知識分子在內的廣大海外僑胞紛紛回到祖國懷抱

華僑、歸僑和僑眷是我國革命和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黨和國家對歸僑、僑眷的政策,即國內僑務政策是:“一視同仁,不得歧視,根據特點,適當照顧”

國外僑務政策是:贊成和鼓勵海外僑胞根據自愿原則選擇居住國的國籍;對于海外僑胞,我國政府要求他們遵守居住國的法律、法令,不干涉居住國的內政,尊重居住國人民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學好居住國的語言文字,同當地人民友好相處,向當地人民學習,同時為居住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促進我國同居住國政府和人民的友誼而努力

對于海外僑胞的正當權益,我國政府有責任加以保護,也希望居住國政府保障華僑的正當權利和利益,尊重華僑的民族傳統和風俗習慣

海外華僑華人是什么意思?

海外華人又稱華裔,指生活在中國國外(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和香港澳門地區之外)擁有華人血統的人,大部分情況下此詞是指沒有中國國籍(包括大陸,臺灣)的華人,但是有些時候包括海外華僑

海外華人主要是近現代從中國移民國外的華人及其后裔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