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外儲能市場分析(儲能上市公司有哪些?)

时间:2024-06-01 20:21:35 编辑: 来源:

儲能電池企業擴產出海忙大容量化正成升級主要方向

12月12日,證券時報記者從高工儲能年會獲悉,2022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到約125GWh,較上年度的48GWh大幅增長超160%。業內人士將2022年稱為電化學儲能的“真元年”。

展望未來三至五年,業內普遍預期行業整體規模將保持50%以上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安全與成本是行業關注的核心要素,擴產、出海和電池大容量化是企業經營的明顯趨勢。

電化學儲能高速增長

2022年,儲能電池行業繼續高增長,比亞迪儲能銷售中心常務總裁尤國表示,“今年是國內電化學儲能市場化發展真正意義上的元年”。

一方面,儲能電池總出貨量高增長。高工儲能董事長張小飛介紹,預計2022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約為125GWh,估算較2020年的16.2GWh、2021年的48GWh,分別大幅增長約670%、160%。

從市場結構來看,電力儲能仍然是行業最大下游,戶用儲能和便攜儲能表現亮眼。今年上半年儲能鋰電池出貨量44.5GWh,前述三大下游出貨量分別為30GWh、6GWh和2.5GWh;作為對比,2021年全年,三大下游出貨量分別為29.1GWh、5.5GWh和1.3GWh.通信儲能因運營商招標情況變動,預計全年出貨規模將出現負增長。

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加速出海,進入百兆級別訂單時代。尤國在2022高工儲能年會透露,公司產品覆蓋全球六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城市,在英國和美國的儲能市場占有率達80%和30%。寧德時代在年中也曾披露,將為美國Gemini光伏項目獨家供應電池、為美國FlexGen供應儲能產品,兩項目供應量將分別達到1.42GWh、10GWh。

高工儲能發布的《中國儲能鋰電行業藍皮書》(下文簡稱“《藍皮書》”)分析,一方面,俄烏沖突、海外能源通脹危機等外部因素共同促成了儲能市場的高速增長;另一方面,2022年以前占據海外市場主流地位的日韓電池品牌以三元儲能電池產品為主,采用這一技術路線的儲能電站爆炸起火事件屢禁不止,國內以磷酸鐵鋰為主的電池路線,逐漸獲得了海外集成商、業主的關注及認可。

最后,行業已經按下擴產快進鍵。據《藍皮書》統計,2022年儲能電池相關擴產項目已達26個,投資額超過3000億元,產能合計820GWh.大規模的跨界投資出現,2022年,包括永泰能源、美的集團、三一重工等企業,通過合作、收購以及自主建設等方式,進入儲能行業。

不過,在未來幾年內,儲能電池產能仍顯短缺。據GGII調研,部分儲能鋰電電池供應商2023年釋放的產能已經在2022年第二季度就被下游客戶鎖定,許多中小型企業主和系統集成商,明年均面臨不同程度的電池斷供風險。《藍皮書》預計,擴產大概率仍是未來2-3年電力儲能電池企業必選的經營策略。

高速增長維持可期

展望未來,企業普遍看好在未來數年內,儲能行業繼續維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長。

海辰儲能總經理王鵬程表示,至2027年,全球新增儲能出貨規模預計達到678GWh,2022年至2027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4%。億緯儲能總裁陳翔同樣認可年均復合增長率約50%的增速判斷,并預期全球儲能需求將在2030年前后進入TWh時代。最為樂觀的是鋰電設備企業思客琦,該公司董事長付文輝預計,2025年儲能出貨量將達到600GWh,在2026年就或將進入TWh時代。

各家企業預計,五年后,中國、美國以及歐洲仍是最大的增量市場,大致均分全球約八成的市場份額。陳翔提示,可以關注新興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澳大利亞、印度、中東及非洲等或將實現更高的增長速度。

細分結構方面,《藍皮書》預計“十四五”期間,電力儲能(發電側+電網側+工商業用戶側)仍將是國內儲能電池最大的需求下游,單項目裝機規模大,基建屬性強是該領域最顯著的特征;戶用儲能在未來2~3年仍有望維持高速增長態勢,并在“十四五”期間替代通信儲能成為第二大應用下游。

降成本是關鍵

雖然儲能電池與動力電池均采用鋰電池,兩者的主材、輔材、產線設備和電池產能均可共享使用,不過兩者邏輯不盡相同。

王鵬程解釋,動力電池作為新消費,消費者更關注體驗感;儲能電池作為新基建,其初始投資成本高的特性,使投資者對度電成本、回本周期更為關注。二者有明顯不同定位,儲能行業應該,也必然是一條獨立發展的賽道。陳翔亦指出,安全性與經濟性是儲能發展的關鍵,安全性是天然屬性,經濟性是發展動力。

目前,國內儲能業主對儲能電池的初始投資成本關注度較高。

根據億緯儲能統計,截至2022年12月初,儲能中標項目累計274個,規模約52.7GWh,中標單價約1.29元/Wh至1.75元/Wh,且普遍價格低于1.5元/Wh,業主關注投資成本,價格競爭激烈。而在另一端,碳酸鋰等上游原材料持續漲價,《藍皮書》統計截至2022年三季度,國內儲能鋰電池均價已經達到0.95元/Wh,甚至1元/Wh以上。

陳翔介紹,相比之下,海外業主更關心儲能產品的度電成本,并綜合考慮安全、經濟的循環發展,經濟效率相對合理。《藍皮書》也顯示,目前國內儲能電池產品毛利和海外相比,存在10%至20%的較大差距。

為了實現安全性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電池大容量化正在成為電力儲能領域產品升級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280Ah已經成為集中式儲能和工商業儲能項目的主流電池,《藍皮書》透露,部分企業已推出升級版本,新一代主流電池容量將向350Ah以上進發,將推動疊片工藝滲透率提升。

目前,抽水儲能在度電成本0.4元/Wh以下的情況下,使用壽命達到30年~60年,儲能電池距離這一水平仍有一定差距。部分頭部企業預期,大容量電池的主流水平將在未來數年內達到560Ah,在5年后儲能電池成本將降至目前的一半,技術的升級迭代將推動儲能電池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鋰電池行業發展前景和趨勢

2019年,仍然有兩個行業依然強勢,還在增長:鋰電池和光伏

鋰電池的生產是日本索尼第一次克服困難,造出了用于汽車工業的18650電池

(18表示直徑18mm,65表示長度65mm,0表示圓柱形電池

)真正發展起來的是日本的松下,它為最熱門的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提供18650圓柱形電池模塊

只是現在逐漸改成21700

未來10年,鋰電池將是移動設備無可爭議的電源

十年并不遙遠

為什么需要鋰電池?電池本身的發展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

電池有很多種

我們經常接觸的干電池,紐扣電池,手機電池,電動自行車都是電池

有多少種電池?粗電池分為七類

鉛酸蓄電池是目前電動自行車使用的主要電池

重而低的能量密度

但好處是技術成熟安全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在充電過程中,由于接觸不當形成短路,鉛酸電池即使變形也不會出現爆炸等安全問題

這主要是由于鉛酸蓄電池的結構,主要由鉛網隔板和電解液填充物組成

早年拆過walkman手機充電器的人,應該對其結構有所了解

(私自拆卸有風險,不建議兒童操作)鉛酸蓄電池最大的特點是能量密度低,放電情況隨溫度變化不穩定

任何試圖在寒風中超載騎電動自行車的人都應該知道,冬天電池很快就會沒電

所以在東北,電動車基本都是用來睡地下室的

鋰電池是能量密度的選擇,也是能量密度的限制器

自鉛酸電池發展至今,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最高

而且經過多年的努力,價格已經很低了

目前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滿足續航500~750km的電動汽車的需求

目前做的最好的就是特斯拉

那就是整個汽車底盤就是一個汽車電瓶的時候

這個密密麻麻的圓柱形電池底盤,只是一個圓柱形電池,分包出去后組裝在一起

所以,如果需要更高的需求容量,達到1000km甚至2000km的續航,就需要提高鋰電池的能量密度

因此,三元電池在鋰電池細分領域逐漸取代成熟穩定的磷酸鐵鋰電池

成為新一代的首選

鋰電池用在哪里:電動汽車、儲能電站、電子產品、光伏電站、通訊設備、基站鋰電池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

在我們的手機、筆記本電腦、新型電動自訂車、電動汽車(目前消費量最大、市場潛力最大)、儲能電站

而且各種通信基站都需要鋰電池

(1)動力電池市場:汽車行業動力電池裝機量

中國是世界上推動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國家,電動汽車是中國下一步產業轉型的籌碼

詳見文章:微利的中國汽車工業路在何方?新能源汽車可能顛覆汽車產業鏈格局2

儲能電池在通信基站領域的應用,中國將建設640萬個5G宏基站

3

儲能電站:據中關村儲能聯盟(CNESA)不完全統計,2000年至2018年底,全球電化學儲能累計規模為6

5GW,同比增長121%

其中,2018年新增電化學儲能規模3

5GW,同比增長288%

2000年至2018年底,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規模1

01GW,同比增長159%

2018年,我國新增電化學儲能規模0

6GW,同比增長414%

其中,電網側儲能應用的爆發是最重要的原因

全年累計投產儲能規模1

02GW/2

91GWh(規模/容量,不限于電化學),是2017年的2

6倍

目前全球儲能市場主要采用水儲能

蓄水蓄能本身對地理條件要求極高

所以電化學儲能不僅要刻意移動而且要方便組裝

中國擁有全球最全的鋰電池產業在新一代能源市場,中國唯一搶占和占據強大議價權的就是鋰電池

國內鋰電池行業比較全面

雖然有些加工設備需要外接設備進行加工,但主要的正負極材料國內極其豐富

鋰電池的正負極材料、生產設備、生產企業都是中國市場最大的

對于這樣一個優勢行業,你認為中國會是主要發展方向嗎?國內最具代表性的企業,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都是鋰電池行業的巨頭

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排名第一,超過松下

同時中國電池廠商,比亞迪、郭萱高科、富能電池、李紳電池、BIC電池都在前十,有需求就會有發展

需求越大,發展前景越有潛力,尤其是新能源相關產品,比如動力電池

鋰電池未來幾年的發展前景如何?2015年動力鋰電池市場份額為47%,2016年達到52%

消費級鋰離子電池市場份額持續下滑,2016年約為42%

儲能鋰電池在光伏分布式應用和移動通信基站儲能電池領域的應用正在擴大

2016年,該比例達到6%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

鋰電池,其應用領域和比例都在不斷變化

未來前景應關注電動工具、新能源汽車、輕型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

這些地區的產業規模在未來幾年應該會保持翻番的增長趨勢

第一,鋰電池的優勢導致其持續增長,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鋰電池行業的深入發展

動力鋰電池的比重一直在增加

因為鋰電池相比傳統電池有很大的優勢,在相同體積下容量更大,生產、使用、回收過程更環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