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江蘇貿易職業學校在哪里(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校在哪里)

时间:2024-06-03 07:55:46 编辑: 来源: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地址在哪里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地址在江蘇省南通市江通路48號。

學校占地面積502畝,規劃總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現設有會計與金融、經濟與貿易、電商與物流、電子與信息、建筑工程與管理、世博藝術與傳媒等6個二級學院和基礎教學部、社科教學部、體育教學部、繼續教育學院。

江蘇省物聯網與視覺智能處理工程技術硏發中心、高職發展研究所、合作經濟硏究所、農村合作金融研究所、通邦物流研究院等5個科硏機構。

現代教育技術、教師發展、學生發展、實驗實訓、藝術教育、通識教育等6個中心;開設的40多個高職專業,基本覆蓋了江蘇供銷合作社及區域現代服務業主要產業和行業。

師資力量:

截止到2022年8月,學院有教職工438人,專任教師405人,特聘教授8人,常駐外籍教師2名,中高級職稱占70%以上,“雙師型”教師占70%以上。

學校重點專業:軟件技術專業。

學校特色專業: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

學校示范專業:電子商務。

以上內容參考:江蘇商貿職業學院-學校簡介

江蘇金貿職業技術學院在哪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蘇省南京市。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簡稱江蘇經貿學院)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是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舉辦、江蘇省教育廳主管的全日制公辦高職院校,是江蘇省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單位、江蘇省高水平(卓越)高職院校建設單位、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

校訓為修德敏行、博學多才。截至2022年10月,學校共有江寧、光華兩個校區,設有13個教學機構;覆蓋管理學、經濟學、工學等學科門類;教職工近800人。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教學建設:

截至2014年9月,學院有省級品牌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專業1個,省五年高職示范專業1個;國家示范(骨干)重點建設專業4個,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2個,省財支持建設專業群4個,8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

有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精品課程2門,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課程3門,國家規劃教材18部,省級精品、重點建設教材(含立項)19部;建有2個國家級實訓基地,2個省級實訓基地,2個大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企業投入設備共建實訓基地。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校在哪里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注冊地位于淮安市枚乘東路8號,法定代表人為程淮中。經營范圍包括培養大專學歷財經人才,促進經濟發展。財經學科大專學歷教育、財經專業培訓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是2004年7月15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由原江蘇省淮陰財經學校和江蘇省淮海工業貿易學校兩所國家級重點中專校合并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隸屬于省教育廳。學校前身江蘇省淮陰財經學校和江蘇省淮海工業貿易學校分別由省財政廳和省糧食局主管,先后創建于1964年和1979年。前者原名為淮陰地區會計職業學校,1965年,學校更名為淮陰地區會計中等專業學校。受文革沖擊,1969年6月停辦。1971年復校后相繼更名為江蘇省淮陰地區會計學校、七·二一財經大學、江蘇淮陰地區財經學校、淮陰市財經學校和江蘇省淮陰財經學校。1977年恢復高考后曾一度與江蘇省銀行學校合署辦公,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后者更名為江蘇省淮陰糧食技工學校。1983年改名為江蘇省淮陰糧食學校。1994年學校又更名為江蘇省淮海工業貿易學校。56年來,學校為江蘇省乃至全國財政、稅務、金融、營銷、法律、糧食、機械等部門和行業輸送了近6萬余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其中有很多校友已經成為主政一方的黨政領導、成為行業和部門的領軍人物、成為企業和系統內的精英與骨干。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在哪里 附準確地址

一、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在哪里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地址在江蘇省淮安市高教園區枚乘東路8號,該校是教育部高職專科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江蘇省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

二、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介紹

目前,學校占地面積812畝,建筑面積24.7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6.36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1775萬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76.5萬冊、電子圖書16T。現有全日制在校生8845人,教職工453人,專任教師382人,正高職稱28人,副高職稱116人,博士后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256人,“雙師”素質專業教師比例為86%。其中包括“全國模范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省“333工程”科學技術帶頭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優秀青年骨干教師、淮安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一批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優秀教師;擁有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2個,省A類品牌專業1個,省高水平骨干專業5個,省級重點專業群3個和重點專業13個,省示范重點建設專業5個,省特色專業1個,高等職業教育“百門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在線開放課程)9門,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13部,省級精品教材6部,省重點教材5部。國家和省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共8項,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1個,省教育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級實訓基地(平臺)7個,省、市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10個,國家、省、市級培訓服務基地11個。主持教育部、財政部立項的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課程建設3門,能力測試中心1個,參與9門。牽頭主持和制定全國財指委財務管理專業、全國糧指委糧食工程專業的專業標準、課程標準、實驗實訓配置標準建設。在53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為社會輸送了5萬多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廣受社會贊譽。

近年來,學校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機制創新為重點,堅持“立足淮安、面向江蘇、突出財經”的辦學定位,著力調整專業結構。目前,學校設有會計學院、經濟貿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學院、人文藝術與法律學院、機械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糧食工程與食品藥品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基礎教學部等9個教學單位,開設會計、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工商企業管理、金融管理、法律事務、糧食工程技術等32個專業及方向,2009年以來先后開設了會計、工商企業管理、國際貿易等專業的“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開展國際合作辦學與交流。同時與 南京審計大學 、淮陰師范學院、淮陰工學院聯合開展“3+2”本科分段培養,與南京財經大學、江南大學、 蘇州大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等高校合作開展接本教育,與 山東大學 、蘭州大學合作開展現代遠程教育。在著力培養“腦子靈、懂管理、善經營、會動手、身心好、討人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實踐中,學校積極推進人人出彩的“1349”素質教育育人體系,系統打造“價值引領、文化育人”辦學特色,建有“周恩來文化館”、“淮商文化館”、“貨幣文化館”、“今世緣文化館”、“藝術文化館”、“物流文化館”、“汽車文化館”、“3D會計展示館”、“酒器藝術文化館”、“翔宇文化廣場”、“翔宇書齋”以及“清風苑”、“清風亭”、“清風墻”三位一體的廉潔教育基地。不斷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深入推進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辦學內涵質量,增強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淮安創業大學成功落戶我校,并先后建成智慧商科綜合實訓中心、翔宇思政體驗中心、ERP管理會計體驗中心、大學生服務中心、大學生素質定向拓展中心、大學生創業中心、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淮安市服務外包產業園以及淮安市人才市場大中專院校分市場,切實為學生辦實事,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社會競爭力。五年來,共有近千人次在省級以上技能競賽中獲獎,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學校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先后舉辦江蘇省高職專科會計骨干教師研修班、財務管理、市場營銷“雙師素質”教師培訓班、全國高職院校商科類專業骨干教師培訓班(國培項目),擁有淮安市中小企業服務基地、江蘇省飼料人才培訓基地、江蘇省糧油人才培訓基地、淮安市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淮安市財稅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淮安市金融從業人員考試培訓基地、淮安市人民調解員培訓基地、淮安市創業培訓基地。同時,與國內知名企業共建“今世緣營銷學院”、“中央新亞管理學院”、“京東電商學院”、“江蘇紫金保險學院”、“用友新道創新創業學院”和“中銳汽車商務基地”、“全國用友會計人才培養基地”。

建校以來,學校相繼以“優秀”格次順利通過教育部高職專科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和江蘇省委教育工委高職專科基層黨建考核,并榮獲省文明單位、省模范職工之家、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校、省體育工作先進學校、省園林式校園、省教育收費規范高校、省節水型高校、省“文明宿舍”、“文明食堂”先進單位、省對外宣傳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還先后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財政、金融、商業、統計、糧食、報關等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職財經教育分會常務副主任單位,中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單位、中國會計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中國商業經濟學會職業教育學會副會長單位、中國統計學會高職統計分會副會長單位、海峽兩岸高等職業院校校長聯席會(2016)輪值主席單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