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江西多方易貨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鴉片戰爭1過程)

时间:2024-05-28 07:14:16 编辑: 来源:

鴉片戰爭1過程

1840年6月,侵華英軍總司令懿律率艦只40余艘、士兵4000多名,陸續到達中國南海海面。6月28日英艦封鎖珠江海口,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英國侵略中國的戰爭正式開始。

7月初,英軍侵占浙江定海,8月初到達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連忙撤去林則徐的職務,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年底,琦善在廣州與英國侵略者談判。

英軍卻于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發動進攻,攻陷沙角、大角炮臺。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國全權代表義律提出的割讓香港、賠償煙價600萬元、開放廣州等條件。

琦善私允英軍條件,違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后來受到嚴懲。但在26日,英軍卻不待中國政府同意就占領香港。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臺失守后立即對英宣戰。

2月下旬,英軍攻陷虎門炮臺,水師提督、愛國將領關天培與守軍數百人壯烈犧牲。5月,英軍逼近廣州城外,清軍全部退入城內。

下旬,新任靖逆將軍奕山向英軍乞和,與英國訂立了可恥的城下之盟——《廣州和約》,規定由清朝方面向英軍交出廣州贖城費600萬元。

英國政府不滿足義律從中國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增調援軍,擴大侵華戰爭。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艦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廈門。9月英軍侵犯臺灣。

10月攻陷定海、鎮海、寧波。1842年5月,英軍繼續北犯,6月攻陷長江口的吳淞炮臺,寶山、上海相繼失陷。接著,英軍溯江西上,8月5日到達江寧(南京)江面。

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將軍耆英趕到南京,于29日與璞鼎查在英國軍艦上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到此結束。

擴展資料:

影響:

鴉片戰爭的資料

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是封建的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的轉折點。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英國開始把鴉片大量輸入中國,并逐年增多,由于鴉片輸入猛增,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并使吸食鴉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極大的摧殘。于是,清政府決定嚴禁鴉片入口。

1839年3月,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通知外國商人在三天內將所存鴉片煙土全部繳出,聽候處理,共繳獲各國商人煙土237萬多斤,從6月3日至 25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英國資產階級特別是其中的鴉片利益集團,立即對此掀起一片侵華戰爭叫囂。英國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國出兵的決定。

1840年6月,侵華英軍總司令懿律率艦只40余艘、士兵4000多名,陸續到達中國南海海面,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7月初,英軍侵占浙江定海,8月初到達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連忙撤去林則徐的職務,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1841年1月,琦善被迫答允英國全權代表義律提出的割讓香港、賠償煙價600萬元、開放廣州等條件。

英國政府不滿足于此,繼續擴大侵華戰爭。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艦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廈門。9月英軍侵犯臺灣。10月攻陷定海、鎮海、寧波。 1842年5月,英軍繼續北犯,6月攻陷長江口的吳淞炮臺,寶山、上海相繼失陷。接著,英軍溯江西上,8月5日到達江寧(南京)江面。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將軍耆英趕到南京,于29日與璞鼎查在英國軍艦上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到此結束。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果,外國資本主義從中國得到了割讓香港,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協定關稅權、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特權,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獨立主權。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經受更加深重的苦難,中國人民面臨著更為復雜曲折的斗爭。

1858年4月,英法艦隊到達大沽口外海面。5月20日,聯軍發動進攻,大沽炮臺在經過頑強抵抗后失陷。英法艦隊隨即到達天津。清政府慌作一團,立即派大學士桂良等趕往天津議和。6月下旬分別與英、法簽訂了可恥的賣國條約--中英、中法《天津條約》。

1859年初,英、法政府分別任命普魯斯和布爾布隆為駐華公使。6月中,英法公使率軍艦到達大沽口外,拒絕清政府從北塘登陸的指定,蠻橫地要經大沽口溯白河進京換約。6月25日,英法軍艦向大沽炮臺發動進攻。經過整頓的大沽守軍奮起反擊,擊沉擊傷英法兵艦十余艘,斃傷侵略軍四、五百名。英法聯軍狼狽撤出大沽口。

1860年4月,英、法全權代表額爾金和葛羅率大批軍隊再度開到中國。5月下旬,英軍占領大連灣。6月初,法軍占煙臺。8月1日,英法聯軍在北塘登陸, 21日陷大沽炮臺,24日占領天津。咸豐皇帝聞訊倉皇逃往熱河。10月初,聯軍占領圓明園,在恣意搶劫破壞之后,又放火焚燒,一座世界上最瑰麗多姿的宮苑杰作就這樣毀于英法侵略軍之手。10月下旬,清政府代表、恭親王奕欣與英、法代表先后交換《天津條約》批準書,并訂立《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至此結束。

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再一次向外國侵略者屈服,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后果,中國在半殖民地道路上陷得更深了。但是,廣大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斗爭從未停止過。他們在英法聯軍所到之處,奮起進行保衛祖國的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鴉片戰爭的資料

中國歷史共有兩次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

第一次鴉片戰爭簡介

日期: 1840年6月28日 - 1842年8月

地點: 中國

結果: 英國勝利

起因: 虎門銷煙

領土變更: 割讓香港島予英國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國發動了一次侵略戰爭。由于這次戰爭是英國強行向中國傾銷鴉片引起的,所以歷史上叫做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華民族開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難、探索、斗爭的歷程。

嘉慶中葉后,清朝的統治日趨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國”自居,虛驕自大,閉目塞聽。而同一時期的歐美列強已有長足發展,并把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作為他們擴大海外市場的目標。而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農業國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國”思想,一直以來中國人對外來的產品的需求很小。外國商人為攝取暴利,從華南將大量鴉片走私輸入中國,鴉片的輸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已猛增到四萬零二百箱。鴉片的泛濫,影響了民眾的身心健康,使吏治敗壞導致中國白銀外流,政府財政收入短絀。道光延續自雍正以來的禁煙政策,但鴉片走私不但不見收效,反而日益猖獗。事態的發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覺。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討論禁煙的看法,朝野對禁煙的看法不一,最終打動道光帝的是當時湖廣總督林則徐的禁煙奏折。林則徐一針見血地指出:鴉片不禁,幾十年后會弄的國貧民弱“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這種局面顯然是道光帝無論如何也不想看到的,“兵”“銀”是封建統治的兩大死穴。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

林則徐1839年3月抵達廣州,隨即開展禁煙,嚴查煙販,整頓水師,曉諭外商呈交鴉片。同年6月3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二萬余箱(200多萬斤)鴉片。中國的禁煙措施,遭遇英國政府的強烈反對。1840年6月(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艦船和四千余名官兵組成的英國遠征軍封鎖了廣州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清軍武備廢弛、敵情不明、指揮紊亂,因此屢戰屢敗。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軍攻陷鎮江,切斷京杭大運河南北交通,繼而直抵南京城下。清政府已無力再戰。1842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軍的炮口下,被迫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中國的主權。他規定中國割讓香港,賠償二千一百萬銀元,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個口岸城市對外通商,此外英國還享有協議關稅,而由于清政府官員長期以天朝自居,不熟悉國際關系,在隨后的《南京條約》兩個補充文件談判中遭受了進一步的利益損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的簽訂使英國得到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優惠國待遇和開設租界等特權。

鴉片戰爭的結果是使中華帝國關閉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門,從此被英國的尖兵利炮打開。從此再也不能復合,美國總統泰勒隨即派全權大使乘軍艦到廣州,清政府已成驚弓之鳥,急忙跟他簽訂《望廈條約》。

法國軍艦開到廣州海面示威,宣稱將北上攻擊舟山群島,道光帝連忙跟他簽了《黃埔條約》。幾個中國人聽都沒聽過的西方國家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普魯士(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荷蘭,丹麥,瑞典等等,“一些中國曾經聽說過,或從沒有聽說過的彈丸小國,在過去就是前來進貢也不夠資格的,現在排隊而來。”(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下卷)他們一一和中國簽訂了條約,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條約》中英國人一樣享有的特權。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驅逐中國在澳門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強占了澳門。中華帝國頓時陷入半殖民地狀態。五千年來,從未受此侮辱。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編輯本段]

一、鴉片戰爭前的國際國內形勢

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劃時代的重大事變。中國近代歷史就是以此為開端的。鴉片戰爭為什么爆發?中外史學界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的西方學者認為這場戰爭爆發是由于“商務上的誤會”,有的認為是導源于“東西方文化之間的沖突”。有的說這是一個純偶然性的事件。鴉片戰爭的爆發絕非偶然,我們可以在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發展、演變中考察一下它的歷史背景,也就是戰前世界和中國的社會歷史概況。

(一)國際

1、英國

英國是世界資本主義的發祥地。繼17世紀40年代最早爆發資產階級革命之后,18世紀又率先實現“工業革命”,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工業園。到鴉片戰爭前后這個時間,英國每年的煤產量達到3000多萬噸;生鐵產量達到140萬噸;機械紡紗業所用的棉花量達到5億二千多萬磅;筑成鐵路數千公里。當時英國已有2/3的勞動人口從事工業生產,有許多巨大的工業城市,首都倫敦的人口發展到二百幾十萬。從對外作戰所必需的海軍力量看,到1836年時,英國已擁有大小船艦500余艘。

2、法國

法國當時是僅次于英國的第二號資本主義強國。18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在資產階級時代最大、最徹底的一次革命,它一掃法國先前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資產階級政權,工業生產也得以比較迅速地發展。不過,鴉片戰爭前夕,從工業的一些主要指標看,還遠遠落后于英國。

3、德國

德國從19世紀30年代起資本主義工業也有較快地發展,但直到50年代德國還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德意志聯邦中包括普魯士等三十多個獨立國,各自為政,這樣又使資本主義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4、美國

美國是一個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它在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前夕,即1775-1783年取得反對英國殖民主義革命戰爭的勝利,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從它建國到進入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鴉片戰爭爆發之時),僅短短的五、六十年的時間,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速度是迅猛可觀的。特別是在19世紀初葉,迅速發展商業,獲取巨額利潤。在1805年,美國商人曾經掌握國際貿易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美國善于把握時機進行競爭之一斑。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