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武漢富貳林貿易有限公司(余集鎮的商貿重鎮,豫南“漢口”)

时间:2024-05-17 14:34:10 编辑: 来源:

余集鎮的商貿重鎮,豫南“漢口”

余集鎮交通發達,地處安徽通往湖北武漢的咽喉。商貿興隆,歷史上有“小漢口”之譽。所產白布粉、魚秧被評為“三大樁”,名揚廣州、漢口。“德字粉遠銷東南亞。近年來,鄉鎮企業發展較快,經濟實力逐年增強,板栗、茶葉、桑蠶、竹木、大理石、花崗石材、魚秧、豬鬃制品等產品享譽中南各省。其中豬鬃制品遠銷歐美。2000年全鎮企業收入1.8億元,完成利稅1200萬元。鎮區商貿繁榮,資源充足,市場日均流動人口1.8萬人次,年交額突破1億元,集鎮人均純收入6000元。民辦企業有:農具廠、皮毛皮革廠、制漆廠、加油站、農蠶站等。其中,制漆廠的建筑防水冷結膠和農具廠的三線包縫機等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支柱產業有:茶葉、板栗、蠶桑和魚秧。余集集市貿易繁盛,日高峰期流動人員2萬余人,年交易額5000多萬元。1992年該鄉在原有基礎上,擴建興建8個市場。其中新建的大型綜合集貿市場占地40畝,門面房屋800余間,成為豫南地區較具影響的省際邊界地區大型綜合貿易市場。農業有水稻、小麥、紅薯、茶葉、桑蠶、板栗、芝麻、花生、油菜、棉花等。有小型水庫14座,塘堰1185處。有效灌溉面積13500畝。該鎮糧食產量穩步增長,畜牧業、林果業、蔬菜業、農產品加工業,通過“公司+農戶”、“公司+基地”雙路子實現多層次增值。目前,5000畝茶葉基地、5000畝桑蠶基地,5000畝板栗基地已見成效;1998年,糧食總產量1050萬公斤,生豬出欄1.3萬頭,家禽存欄11.8萬只,蠶繭13萬公斤。

明清時期余集鎮四周筑有高4米,底寬2米,長500米的石寨。四門設置炮樓,街頭有哨門。主街長600米,寬4米,房屋1600余間,沿街門市300余間,全集占地面積6.2萬平方米,多為磚瓦結構房屋。明清時期余集為豫南地區商貿重鎮,有“北林州,南余集,西社旗,東周口”之稱,徽商、晉商云集,晉商興盛時期在余集建有山陜會館。

余集鎮內上市貨物有土布、絲絹、葛麻、茶葉、竹木、土紙、鐵鍋、藥材等。商品輸出或經淮河運至淮北,或以人力擔挑至漢口,時有“跑漢口”之說。棉花、細布、食鹽、白糖等商品多從麻城、漢口、鎮江、蕪湖等地購進。 余集鎮物產豐富,商業文化興盛,有熟語可以做證“余集三大樁,土布、板粉和魚秧”

(1)土布。余集鎮的織布業(木織機)、印染業在明清時期發展較快。因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洋布曾一度脫銷,業得到迅速發展,在1940年前年木織機近千架,紡紗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印花布以它特有的裝飾趣味和濃重的鄉土氣息,倍受人們的喜愛,目前這一傳統手工業仍然保存下來。

(2)板粉。“德”字粉亦稱板粉、湯粉,主產于余集、湯泉池等地。該產品明代開始生產,至清末全鎮有近50家粉坊制作,其中以粉商張德興監制者最優。張以“德”字為商標,故稱“德”字粉。“德”字粉以優質豌豆為原料,用當地清涼純凈的泉水洗漂粉絲,工藝精湛,制作考究。成品壓成長34厘米‘寬30厘米,厚5厘米,重5斤的板塊,四周束以烙有花紋的竹片,竹絲捆扎,層次分明,美觀雅致。“德”字粉絲品細清白,久煮不碎,烹炒燴拌皆宜,堪稱席上佳肴。此品清代即遠銷兩廣、福建、港澳及南洋群島。1914年于美國舊金山“萬國商品賽會”展出,聲譽更著。民國時期,“德”字粉遠銷漢口,多為外商購買,轉銷國際市場。1964年秋在廣州交易會上,外商訂購10萬斤。文革期間,“德”字粉停產。80年代,余集等地開始恢復“德”字粉生產。

(3)余集魚苗孵化源遠流長。明清之際,轉向商品生產,余集成為大別山地區最大的余苗集散地。魚秧與土布、板粉并稱為余集“三大樁”而聞名遐邇。江販、何沖、朱販、打兒窩等地養魚戶占居民的70%以上。20世紀初,余集魚苗暢銷于阜陽、六安、界首、潁上、羅山、固始、淮濱、光山、息縣等豫皖10余縣。1948年,余集年銷魚苗2.7億尾。1959年,余集第一養殖廠在黃洼成立。1978年,余集有1820戶從事魚苗生產,建魚池1238口,面積263.2畝。多為長江魚苗,以青、草、鰱、鳙為主。 舊時余集貧窮落后,交通不便,那時余集鎮土特產全靠我們祖先肩挑手提送往百里外的漢口,他們從漢口回來再挑上當地人生活急需品,這種運輸方式(跑漢口)在我鎮延續幾十代人,至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才被車輛所替代。余集人“跑漢口”,與山西人“走西口”和山東人“闖關東”一樣悲壯。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