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比亞迪海外布局最新消息(在幾幾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進入什么市場首站駛入哪里比亞迪全球化戰略持續提)

时间:2024-06-01 03:52:18 编辑: 来源:

比亞迪有意進軍歐洲市場,未來比亞迪發展會如何?

比亞迪有意進軍歐洲市場,未來比亞迪發展會如何?

比亞迪宣布與挪威當地領先的汽車經銷商集團RSA合作,雙方將為當地市場提供多款新能源車產品。此舉也標志著RSA將作為比亞迪在歐洲的首個乘用車獨家經銷商,負責比亞迪唐EV車型在挪威當地的銷售代理,挪威也成為比亞迪開拓歐洲乘用車領域的首個試點市場。

比亞迪全新一代唐EV

據了解,比亞迪與RSA共同制定了完善的銷售、售后及零部件服務體系,合作產品除了唐EV以外,還涉及多款純電動卡車產品,包括2.6噸廂式貨車、7.5噸輕卡、19噸重卡以及港口牽引車。

比亞迪19噸重卡

比亞迪歐洲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何一鵬表示,"就電動汽車的普及度以及充電網絡的完善度而言,挪威擁有獨特的優勢,已成為歐洲電動車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之一。作為擴充歐洲新能源乘用車版圖的第一站,我們將密切關注挪威市場表現,從長遠看,我們希望比亞迪的乘用車能銷往除挪威以外的其他歐洲國家。我們也有信心,比亞迪唐EV將憑借其獨特的外觀造型、良好的續航以及強大的產品性能,吸引眾多歐洲客戶。同時,我們更希望,比亞迪會以豐富的新能源產品矩陣繼續開疆拓土,加速駛入歐洲新能源出行'快車道',助力當地綠色可持續發展。"

比亞迪2.6噸廂式貨車

作為比亞迪唐EV在挪威的獨家代理商,RSA集團首席執行官Frank Dunvold補充說道:"雙方正式開啟合作,我感到非常高興。比亞迪的發展令人印象深刻,與其他汽車制造商不同,比亞迪是目前唯一一家同時研發并生產電池、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和軌道交通等全系列產品的汽車品牌。我們在2014年首次與比亞迪邂逅。很快,當我看到全新一代唐EV,并且深入了解比亞迪的全面電動化戰略后,我堅信,比亞迪是我們理想的合作伙伴。挪威是目前全球汽車電動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我們非常期待雙方的合作關系進一步發展,為當地帶來不一樣的新能源出行體驗。"

比亞迪港口牽引車

作為擁有25年電池研發經驗的汽車品牌,比亞迪以多年的技術沉淀與全產業鏈布局,現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商之一。截止目前,比亞迪新能源車運行足跡已遍及六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城市,并連續六年獲得中國銷量冠軍,其中新能源車乘用車累計銷量已突破77萬臺。自2013年推出純電動卡車以來,比亞迪也憑借其產品可靠性、經濟性和環保性在海內外市場屢獲好評。

在歐洲,比亞迪純電動大巴累計銷量已突破1300臺,占據當地20%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在全球范圍內,比亞迪已累計交付純電動客車超過5.5萬臺。秉承"用技術科技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品牌使命,未來,比亞迪將繼續憑借領先的核心技術、完整的產業鏈以及強大的產品矩陣,為全球客戶輸送新能源產品,讓中國品牌出海之路走得愈來愈寬,讓消費者的電動生活觸手可及

從上半年海外大動作聊比亞迪出海的“質變”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在比亞迪的官網上,它是這么介紹自己的:產業不只有汽車,業務不只在中國。

 

2023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125.56萬輛,穩居全球第一,國內市場占有率接近40%,亦是中國銷冠。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比亞迪締造了中國汽車競爭新格局。

對于目前的比亞迪而言,產品實力包括產品陣營已經足夠豐富,但關于出海,它仍需要加大在海外的投資,優化海外布局。

從汽車行業發展規律來看,汽車制造商要獲得持久的成功,國際化經營是必由之路,不管遇到多大困難也要艱定不移的走下去,目前全球三巨頭,豐田,大眾,現代,無一例外。

而國際化要取得成功,顯然不僅是負責國際業務的單個部門努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公司整體能力的漫長的持續提高過程。

唯有如此,才能成長為一家足以比肩豐田和大眾的全球性車企。

 

 

01

比亞迪上半年海外大動作盤點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市場,占據全球60%以上的份額。但,這只是暫時的狀態。全球其他汽車市場的新能源比重,一定會持續上升。如果按照目前中國市場新車銷售占全球市場比例預測,將來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占全球的比例,也大概率會在35%-40%區間。

因此,對比亞迪等國內車企來說,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全球還具備一定領先優勢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稍縱即逝的歷史性時間窗口,及時去開拓廣闊的海外藍海市場。

到目前為止,比亞迪已經進入歐洲、東南亞、中東、日本、澳大利亞、南美等多個主要市場。

2023年上半年,比亞迪在2022年的基礎上繼續優化布局。

 

2023年1月份,比亞迪用于生產動力電池的項目通過泰國投資委的審批,該項目計劃投資38.9億泰銖(約合7.98億人民幣)。

3月份,比亞迪位于泰國羅勇府的工廠正式奠基,該工廠年產能約15萬輛,產品主要投放泰國本土市場,兼顧東盟周邊國家以及部分歐洲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泰國工廠是比亞迪首個海外乘用車生產基地,計劃投資額36億元,預計將在2024年開始運營,屆時比亞迪在東南亞的本地化運營將正式落地。

 

在4月份的西班牙巴塞羅那新車發布會上,比亞迪宣布:海豚、海豹兩款車型將在年內進入歐洲市場,海豚則將率先在今年夏天開啟預售。

根據計劃,比亞迪預計2030年之前將歐洲市場的銷量提升至80萬輛,市占率提升至10%,類似于特斯拉目前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從而躋身歐洲前三大電動汽車品牌。

 

比新車上市更引人注目的,是比亞迪歐洲工廠的選址。

從3月份開始,歐洲媒體就不斷猜測比亞迪歐洲工廠的選址,一度還傳出了比亞迪收購福特德國工廠的消息。

到目前為止,比亞迪仍在尋找歐洲建廠的合適地點。

5月5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河內會見越南副總理陳紅河,表示將在越南當地建立電動汽車供應鏈。

 

7月5日,比亞迪與巴西巴伊亞州政府共同宣布,雙方將在卡馬薩里市建設由三座工廠組成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總投資額約為45億元。

 

該基地頗有些與眾不同。

首先,它的三個工廠分別負責電動客車和卡車底盤、新能源乘用車整車以及磷酸鐵鋰電池材料加工。

其次,新能源整車廠將同時推出純電動和插混車型,計劃年產能15萬輛,這在比亞迪的海外布局中并不多見。

根據巴西當地媒體報道,比亞迪巴西生產基地預計2024年下半年投產,將為當地創造5000個就業崗位。

 

02

從建網絡到建工廠,比亞迪出海發生“質變”

國際化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研究表明,從企業對本土的信賴程度,可以將國際化經營分為程度不同的四個階段,而出口貿易只是最初的第一階段。

事實上,比亞迪在海外的布局從2022年7月份就驟然加速。

不過2022年比亞迪的出海目標是先建立銷售網絡,讓當地消費者能夠買到比亞迪的車,而且是屬于廣撒網式的擴張,截止目前已經進入5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3年這一動作還在延續,但重點卻已經發生了變化。

從“賣車”進化到了“建工廠”。從比亞迪2023年代的海外布局可以看出,比亞迪不但在海外建廠,而且把東南亞、南美、歐洲定位三大重點區域。

比亞迪進入這3個重點市場是有理由的。

 

首先是歐洲。

歐洲與中國、美國并列為世界電動汽車三大重鎮,消費者對電動汽車接受程度高,政策支持力度也比較大,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也比較強。

無論比亞迪未來的發展目標是什么,歐洲市場都是必須要進入的。

 

其次則是東南亞。

東南亞距離中國非常近,勞動力和物流成本也比較低,經濟發展迅速。

除此之外,目前東南亞是日系車的天下,但日系車在電動汽車領域乏善可陳。

2023年1-5月份,比亞迪ATTO 3(元PLUS海外版)總上牌量達到9310輛,純電市場占有率達到驚人的38.6%,證明比亞迪大舉進入東南亞的正確性。

 

第三是南美。

巴西與中國關系良好,2022年乘用車銷量達到157萬輛,位居全球第7,是個比較大的汽車市場,值得比亞迪去開疆拓土。

除此之外,巴西還有大量的鋰礦,而且放開供應,這對比亞迪同樣有著比較強的吸引力。

比亞迪選擇在東南亞、南美、歐洲建廠,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和物流成本,有利于參與市場競爭。

從單純的擴張營銷網絡,到現在的建工廠,比亞迪海外業務已經實現了質變。

 

03

什么樣的海外成績,才能讓比亞迪滿意?

2023年6月份,比亞迪月銷量突破25萬輛,但海外銷量卻仍然停留在1萬輛出頭的水平上。

1-6月份比亞迪累計海外銷量7.43萬輛,與年初外界預測的年出口20萬輛還有一定的差距。

 

不過,這對比亞迪來說并不是什么大問題。

與長城、吉利等老牌廠商相比,比亞迪在海外乘用車市場上的起步本來就比較晚,乘用車生產基地、營銷網絡建設、本地團隊培養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但比亞迪有強勢的產品,這是它的王牌。

不出意外的話,2023年下半年比亞迪海外銷量將持續增長,但要想真正在海外市場稱雄,恐怕要等到各大海外工廠落地之后。

 

結束語

海外市場海闊天空,但競爭激烈程度一點兒也不弱于國內。比亞迪等中國車企的出海之路不會是一路坦途,而是要不斷的降妖打怪和升級!

對于比亞迪而言,在海外設廠,只是國際化運營的第二階段。下一階段的國際化的挑戰,不僅是整車廠單兵作戰,而要讓自己的整個供應鏈體系都能一起同步提高國際化競爭的能力。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西游社,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比亞迪有什么發展前途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不斷提升,主要原因在于國家層面和各省市都制定了明確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確立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有助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同時,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價格要比傳統燃油車低的多,使得眾多車主選擇價格更為實惠的新能源汽車,也是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的原因之一。

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的前提下,我國傳統汽車制造企業比亞迪在2020年的銷量打敗特斯拉,逐漸發展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主要上市企業有:比亞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