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比亞迪汽車海外版與國內版區別(法國建廠成了比亞迪剛需,不是因為在國內卷不下去了?)

时间:2024-05-29 07:55:29 编辑: 来源:

國產車和進口車,合資車有什么區別

合資車與進口車在零件供應商、質量、核心技術等方面都有區別。

詳細區別:

1、零部件的供應商

合資車,是指國外品牌在國內生產的成品。即使是made in China的產品,可是在設計、技術、生產線等方面都是應用了國外品牌的“招數”。

另外,就連零件部位也有很多都是國外生產的呢。實際上,純進口車型的零件也是從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工廠生產而來的,質量當然是國際一流的。

2、質量工藝

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進口車的質量肯定高于合資車的。目前國內的汽車生產廠商,使用的生產工藝、工具及防錯措施等等也都是國際標準化的,質量把關流程也是全套的。因此,不見得合資車的質量工藝就差過進口車了。

3、核心技術

發動機、底盤、變速箱等等組成了一輛車的核心部件和技術。很多人竟然認為,當前國內的合資車企就是拿零件來組裝的。其實,這想法是片面的。

因為國內的合資車企生產都是步驟化的,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等步驟環環相扣。部分多數合資車企在國內,也有自己的發動機、變速箱工廠等,引進的都是國外品牌技術,因此,核心技術也不會太差。

4、合資車的“中國特色”

眾所周知,外國品牌在進入中國后,保險杠、日間行車燈、ESP等配置都會遭到無法避免的“減配”。但可以放心的是,即使是車輛減配了,車輛的安全性、操控性與乘坐感等還是可以保障的。因此,具有“中國特色”的合資車,并不比進口款的遜色太多。

百度百科:合資車

法國建廠成了比亞迪剛需,不是因為在國內卷不下去了?

全世界都在惦記比亞迪,都想讓比亞迪到自己的本土建廠。

我們的鄰國印度,為了讓自己的電動車市場迅速發展,想讓比亞迪來建廠;歐洲國家的德國和法國也在爭搶比亞迪,想讓其到本土建廠。最近半年比亞迪的動向,五月份去了一趟越南談了投資計劃;七月,在巴西投了45億元要建立大型生產基地。

在東南亞市場建廠之后,歐洲市場成了比亞迪關注的市場。其實這事從去年就開始傳出,先是傳出比亞迪在荷蘭有相關事宜的調查,但隨后也沒有落地;今年從五月份開始,傳出比亞迪和法國之間的建廠可能性,隨后也沒有下文;但最近七月份,又傳出了比亞迪正在考慮法國建廠的事宜,而且正在尋找合適的地點。

比亞迪在法國建廠的可能性大么?為什么,一定要在海外建廠?

不敢去印度,但能去法國

比亞迪的印度建廠計劃,大概是10億美元的規模,和當地一個基建企業準備合資建廠。然后這份方案被印度政府拒絕了,而且是基于對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的安全擔憂所拒絕的。就有了最近傳出的比亞迪放棄考慮印度建廠的消息。

在印度建廠這個難題,至少目前比亞迪和長城,都沒搞定。

一方面,是印度高稅收和復雜的法律結構長期對海外汽車制造商造成困擾;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在印度建廠有小米這種前車之鑒,最后賺到的錢還還是得“如數奉還”給印度政府。所以,比亞迪的合資建廠,是給自己留足了一定的后路,否則也不會遭到印度政府拒絕,這其中可能關于核心技術以及供應鏈的問題沒有談妥(具體細節沒公布)。

目前來看,比亞迪去印度建廠(乘用車)的可能性已經非常渺茫了。

在印度之外的選擇里,法國最近變的格外的搶眼。原因是法國經濟和財政部表示,法國對中國汽車完全放心,希望看到一部分在法國生產。這也算是透露了一種“友好”的信號,但建廠與否,比亞迪的決定是最重要的,不過能左右比亞迪做決定的條件,是法國推動歐盟發起的反傾銷。

先看幾個要點:

法國促進歐盟對中國的電動汽車企業開展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并借此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減少對歐盟本土電動汽車企業的威脅;預計中國企業出口的電動汽車在2025年將占到歐盟電動汽車市場的15%,在2022年的時候,這個比重還低于10%;2022年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歐洲市場銷量為15.4萬輛,占比6.1%(不包含國產特斯拉)。

法國的小心思,其實很容易讀懂。一直以來,法國都是主張對中國向歐盟出口電動車施壓的一方,而同為歐盟的德國就很保守、克制,在這件事上保持中立。法國2023年的第一季度,電動車的購車補貼中,有大概40%左右是流向了中國企業的產品。當然了,法國政府肯定不希望法國納稅人的錢來加速歐盟以外地區工業化的進步,所以,受到這一點的影響,法國把電動車補貼的實施條件變成了僅惠及歐盟本土的電動汽車產品。

然后,法國推動歐盟對中國電動車企業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提高對中國電動車產品的關稅,這一做法的目的,是在于促進中國電動車企業為繞過關稅壁壘并享受財政激勵而在法國投資建廠。如果,車企帶有歐資或者歐洲品牌背景,且在歐洲具備產地,較難發起反傾銷(基本上可以說是繞過了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全球的電動車品牌都來建廠的話,法國就能趕超其他歐盟國家,成為歐洲電動汽車行業的中心。至少馬克龍在6月份還呼吁過特斯拉,讓其來法國建廠。

歐洲建廠,怎么就成了比亞迪剛需?

而歐美國家就不一樣了,他們把中國企業視為競爭對手。

去年,中國品牌車企的出口區域更偏向于東南亞市場,例如比亞迪、長城、江淮以及小鵬等,主要出口市場是東南亞市場,對歐洲的出口比例相對較低,只占了0.3%左右。那么,在歐美國家建廠的關鍵,是為了繞過一些法規上的限制。

如果比亞迪順利在法國建廠,就可以繞過雙反政策。雖然現在雙反還沒真正實施,但思考一下,當中國汽車品牌在歐盟銷售的占比突破了一定的比例之后,雙反是遲早的事。

現在,吉利領克、上汽MG、吉利smart,這些品牌在歐洲市場的認可度比較高,今年第一季度的車型銷量占到了歐洲市場的8%左右。之后如果再加上其他中國品牌,這個銷量占比突破20%左右的話,雙反可能就會來了。其實明白一個道理之后,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國產電動車行業“必須”得在歐洲建廠。

國產電動汽車,現在的技術應當屬于全球比較領先的地位,至少國內頭部企業有這樣的水平。然后即便加上運費、關稅等,在歐洲本土的價格也相對來說比較高(政策補貼不到,屬于歐盟外的品牌)。然后歐洲當地給了國產品牌銷售市場,反之企業需要給當地帶來一定的就業機會,就是建立工廠拉動就業需求的同時還能提供一些稅收。

當然,無論是對于國內車企還是當地政府,在海外建廠都是必須的,關于后者的好處上面說了。對于前者而言,首先是省去了運費和關稅,還能更好的實施本土化的一些設計,能更貼合當地市場的需求。

而且,在當地鋪設線下的銷售渠道,仍然需要當地的一些支持,沒有比建廠(帶動就業和稅收)更好的“敲門磚”來的方便。因為線下渠道非常依賴當地的財團,當地政府的影響也會非常大,這時候,如果你在當地有工廠,合作的難度可能有著明顯的區別。

接下來,比亞迪肯定要加快布局歐洲這個全球主要之一的汽車大市場。建廠的選址,肯定會是歐洲比較大的經濟體,一些小市場沒必要建廠,可以依靠中國或者歐洲當地的工廠產能覆蓋到就可以。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路咖汽車,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買進口車 與 合資車的區別?

1、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合資車是國外品牌,但是車子是在國內生產的,只有外觀和國外的一樣,所以內部配置發動機等配件也是國內生產的。而進口車無論是設計生產組裝都是在國外完成的,質量是按照全球統一標準生產,在質量上往往都會比合資的好。

2、合資車的“中國特色”

外國品牌在進入中國后就會“減配”,無論是保險杠、防撞梁,還是日間行車燈、ESP等配置,都會不同程度減掉。而這些車減配后,無論會影響車輛安全性,還會影響一輛車的操控性與乘坐感。所以,在這點上,合資車要比進口款差很多。

3、款型配置更豐富

能夠購買中國沒有的海外車型,也是平行進口車的一項優勢。一般為了符合中國市場定位策略,汽車廠商在將海外車型進口到中國后都會進行一定調整、改裝。而平行進口車直接從北美、中東等地區進口,款型與中規車并不一定一致。而合資車,例如奔馳GL350,在國內的奔馳4S店中未銷售柴油版車型,而通過平行進口,就可以買到柴油版。

4、價格優勢

平行進口車繞過了總經銷商、大區經銷商、4S店等銷售環節,省去了不少中間環節。且平行進口車經銷商定價不受廠商限制,比較自由,因此在價格上有較大優惠,通常平行進口車比中規的合資車價格要低10%~20%。

擴展資料:

百度百科-合資車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