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武漢網紅小吃一條街(2021武漢美食街哪里最出名)

时间:2024-06-07 02:41:30 编辑: 来源:

武漢吃貨的三大圣地

武漢吃貨的三大圣地是:戶部巷、武漢天地和吉慶街。

1、戶部巷

武漢最經典的美食街,里面的小吃多如牛毛,商鋪百花齊放,讓人眼花繚亂。可以說戶部巷是武漢美食街里人流量最密集的,如果是周末或節假日,戶部巷基本是人山人海。

戶部巷集齊了武漢甚至是湖北的各種街頭美食,還有來自湖南、河南等周邊省份的美食,比較出名的有老謙記豆絲大王、石記石太婆熱干面、江明混沌、成明記一根排骨、徐嫂糊湯粉等。

2、武漢天地

武漢出名的小資美食圈,也是武漢的美食地標之一,屬于漢口區消費偏高的地方,這里聚集著許多知名的美食連鎖品牌,周末這里停滿了豪車,武漢的小資人士都會來這里喝個下午茶,吃個網紅店,顏值碾壓其它的武漢商業街,既有高檔的西式料理,也有精致的粵式料理,很多人都喜歡來這里探店,比如有北京羲和雅苑烤鴨坊,愛么泡芙,青瓦碳等。

3、吉慶街

吉慶街和戶部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街上美食多如牛毛,不過更受到本地人的歡迎。如果說白天到戶部巷去吃,那晚上的夜宵一定是吉慶街,如今它也成為武漢美食街的代名詞。以前這里還有很多人文習俗的表演,各種各樣的吹拉彈唱,充斥著街頭巷尾。

而這里最大的優勢就是價格便宜,比起前兩個簡直就是白菜價,所以也是很多武漢人喜歡的原因,比較出名的有蔡林記,老通城豆皮,冠生園等。

武漢有哪些旅游景點好?

1、曇華林

位于老武昌的東北角,地處城墻內的花園山北麓與螃蟹岬南麓之間,全長1221.23米,是明洪武四年武昌城擴建定型后逐漸形成的一條老街。曇華林有50多處百年以上的近代歷史建筑。老教堂、老醫院、老學校、老民居、老城墻……1861年漢口開埠后,曇華林一代逐漸形成華洋雜處、比鄰而居的地域特色。因此曇華林建筑中西風格多元。

2、黃鶴樓

黃鶴樓與鸛雀樓、岳陽樓、滕王閣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樓。歷代屢建屢毀,1884年被火焚毀,1985年在今址重建。相傳故址始建于三國,唐時名聲始盛。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武漢天地御江苑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吉慶街

武漢糧道街6家必吃美食推薦

      糧道街現在已經快要成為武漢最火的美食街了,到了這里每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家店門前排著長龍,想要把糧道街好吃的都吃一遍,那可以一個星期不重樣。對于還沒去過糧道街的朋友,下面是介紹了6家必吃的美食,想去的話一定別錯過。

趙師傅油餅包燒麥

      位于糧道街139號的趙師傅,是這里最具人氣的網紅店了。

      這里的招牌油餅包燒麥堪稱一絕,一個剛從油鍋里炸好的油餅,切開再包上4個燒麥,松脆的油餅搭配著軟糯的燒麥,一口咬下去回味無窮。

      這里的紅油熱干面,面很勁道,芝麻醬夠味兒,23年來征服了這里的大街小巷。

國民豆皮

      開店有20年了,已成為無數人念念不忘的武漢味道。

      他家的豆皮用雞蛋皮裹著糯米,配以豆干香菇和肉塊,非常不錯。

陳大焱大連鐵板魷魚

      這家店位于糧道街248附2號,烤魷魚已有十多年了。

      幾平米的小店,中午還沒開門,門口就聚集起了一堆人。

      他家鐵板魷魚好吃的秘訣在于秘制醬汁,濃稠咸香,辣中微甜,魷魚厚實脆嫩Q彈。

覃肥叔桂林米粉

      這家開店已有20年,憑借著一碗桂林米粉擠進了武漢,在這條街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名店了。

      這里的米粉,料厚實,粉夠味兒,從學生到大人們都愛來這里吃。

洛蘭西點

      這里的泡芙,是無數學子的青春回憶。

      在一眾鮮香爆辣,油水碳水的美食里,它成為了很多女生心目中的最愛。

熊太婆原湯水餃

      這家是武漢本土老字號水餃店,四代人堅守了近百年。

      他們家的水餃里,湯底湯色清亮,水餃皮薄餡兒大,分量也是超足。

      除了以上6家,事實上,糧道街上好吃的店是一家挨著一家的。

      很多店門前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如三胖腰子粉、亮芳炸炸、豐一、重慶牛雜粉面、廁所雞排、楊記愛情麻辣燙等都推薦去試一試。

2021武漢美食街哪里最出名

武漢這座城市可以說是有著太多好玩的地方,而且武漢市民吃夜宵,愛美食,也是有名的,在武漢最具人氣并且最出名的美食街也就4條,空閑的時候去感受老武漢的宵夜風情,也是非常不錯滴。

吉慶街

提起武漢宵夜,吉慶街算是響當當的老字號。擁有悠久歷史和濃郁漢味個性的它,讓武漢人喜歡,也是四方游客必逛之地。

白天和夜晚的吉慶街,呈現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景觀。白天的她,安安靜靜,熱鬧屬于各式老字號。一到晚上,吹拉彈唱,美食排擋不知道從哪里蜂擁而至,伴隨著叫賣聲、吆喝聲、武漢這座城市夜晚的熱潮由此展開。

在室外大排檔里,剛一落座,老板們已端上地道的紅燒臭鱖魚、炒豆絲等江城特色美食。民間藝人背著樂器,身懷絕技,穿梭在大排檔中,時不時高歌一曲。開心的客人加入合唱,把空氣中的熱點炒成沸點,匯成夜晚大party。

獨特的市井文化此刻被點燃。

戶部巷

擁有“漢味小吃第一巷”的戶部巷,無論白天或黑夜,總是一派游人如織,人聲鼎沸的景象,江湖地位從未動搖。

短短150米的小巷,各式小吃林立,四季美湯包、蔡林記熱干面、老通城豆皮、陳氏紅油牛肉面、荊楚湯包、徐嫂糊湯粉、李桃燒麥、謝家面窩、如來福鴨脖粉、鮮魚糊湯粉、談炎記水餃??種類齊全,讓人目不暇接。

在這里,就算最挑剔的胃也只想挨個店嘗遍。一進門口,色香味俱全的洪湖大田螺、個頭結實的皮皮蝦、蟹膏肥美的大蟹鉗??從眼花繚亂到尋尋覓覓,再到喂飽肚子所花的時間不會超過半小時。

一路走到底,邊吃邊逛,不知不覺已到武昌江灘邊。拍拍吃的圓滾肚皮,吹著江風,兩江四岸的燈光秀化作背景,對于武漢夜的喜愛,無法抵抗。

雪松路

如果有人問起武漢宵夜第一街,毫無疑問那條單行道的雪松路是漢口最知名的美食地標。

這里的店鋪都是小小一家,門面不大,卻是武漢人心中的美食圣地。老店十幾年屹立不倒,也有各式網紅店接二連三出新,讓夜晚的下班族從不寂寞。

從雪松路入口走起,看著月光下熙來攘的街頭,深吸一口空氣中裹挾著食物及香料的味道,食欲的味蕾即可被調動起來。先來一碗“榴蓮飄香”的甜品漱漱口,就趕緊去名震三鎮的元老級龍蝦店“靚靚蒸蝦”或“巴厘龍蝦”排隊入座。靚靚主打蒸蝦,巴厘則以油燜聞名。即使入秋,“小龍蝦+毛豆+涼面”也依舊是武漢人心中的宵夜王牌。

想再添點主食,“沈記燒烤”的蟹腳熱干面不容錯過。爽滑的熱干面拌上香辣鮮香的蟹腳醬料,一口面,一口蟹吸吮著濃郁的湯汁。

玫瑰街

武漢之大,三鎮都有自己的美食王國。而漢陽宵夜的代名詞玫瑰街,則已一己之力媲美另外兩鎮,個中美味不可小覷。

晚上如約而至,滿街的飄香喚醒著身體每一個感官,讓人只想快步入店,大快朵頤。

第一首選是“彎彎火鍋城”,很多人知道玫瑰街,最初都是因為這家特色火鍋豬彎彎。

彎彎,特指豬的膝蓋骨,皮多油少,膠原蛋白滿分,配上熬制數小時的藕湯,最能慰藉深夜嗷嗷待哺的空胃。吃著熱氣騰騰的火鍋,每桌必備的“七七餃子”不能錯過。煎餃皮薄料實,底部金黃酥脆,一口咬下去,滿口爆汁。

離開之前,打包一份王家灣家喻戶曉的“黃毛鴨脖”,骨頭連著肉香,越嚼越有味。

比起店鋪不斷更迭,網紅店扎堆的新潮美食街,這里偏安一隅,如同漢陽人一般,不急不躁,看著窗外的沉浮,享受著自己的老派和自在。

來源: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長江網

武漢吃貨的三大圣地是哪里?

武漢吃貨的三大圣地是糧道街、仁壽路、復興村。

一、糧道街

糧道街上,人最多的店莫過于趙師傅家了,因為油餅包燒麥而鼎鼎有名,無疑是家網紅店了。比起一般過早店子,他家的門店算大的,但環境卻依舊保持著武漢過早的傳統。

雖是網紅,但說起歷史悠久,這家店也是當仁不讓,1988年就開店的趙師傅夫婦,光算在武漢糧道街開店的歷史,就有十幾年了。右邊主賣紅油熱干面,左邊經營油餅包燒麥,中間擺了個的小臺,一位阿姨坐在那手腳麻利的收錢撕著小票,頗有種老國營的懷舊感。

二、仁壽路

暑假的仁壽路,即使沒了扎堆的學生,依然生命力無限,街街巷巷尋吃覓食的人群是這里最生動最煙火的圖景。“排隊”是在這過早的最佳注解,若是哪天過早沒有排隊,反而有點悵然若失的感覺。

煥章牛肉粉面館是這一帶的老字號,算是伴隨著一代人成長的老店,每天早上排隊最夸張的應該就數他們家吧。

三、復興村

沿著復興村公交站再往前走個30米,就到了過早巷子,這里早上跟晚上是完全不同樣子。掛著燒烤的招牌,攤位上卻是熱干面、糯米包油條、酥餃、燒梅、油條、綠豆湯、千層餅、米發糕等等,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甚至有些很難找到的過早品種這里也都有。

復興村的精髓,在于宵夜。到了晚上,就會發現復興新村小區和復興村小區之有一條燈火通明的小巷,不用懷疑,這就是白天的過早一條街,在振興路上的宵夜攤子出現之前,等不及的人都在這條巷子里來覓食。

武漢黃鶴樓周邊有什么小吃街

黃鶴樓是來武漢游玩必打卡的地方之一,然而爬黃鶴樓也是比較耗體力的一件事,在黃鶴樓游玩過后,想吃東西的話應該去哪里呢?其實離黃鶴樓不遠的地方有許多小吃街,來看看這些小吃街里都有什么好吃的。

大成路

在武昌,離著戶部巷很近,在大成路過早的本地人很多,這里的早點攤子有些已經開了很多年了。

推薦:

小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