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河南省外貿學校新校區在哪里(2007 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什么)

时间:2024-05-21 15:45:57 编辑: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學怎么樣?

河南科技大學在河南的洛陽市,當初去洛陽看牡丹花的時候,順道去了河南科技大學看我的表妹,個人覺得這個學校還是很美的,學校的建筑設施是非常不錯的,而且是真正的適合生活學習的地方。

河南科技大學分為四個校區,這里開元校區有特別大特別美的琴湖,西苑校區有特別大特別大的體育場,而每個校區里最多的就是牡丹花,一到四月份的時候,大朵大朵的牡丹花真的是格外的漂亮。

但是學校有一點不好,那就是宿舍還是比較老式的,六人間或者八人間,而且每一層才有洗漱間,洗澡間,而且沒有空調,沒有暖氣,住著可能就不怎么美麗了。

學校的圖書館很大,喜歡看書的同學,不需要提前去占位就可以有位置,而且學校的食堂伙食也挺好,主要是消費不高,這對于學生黨來說,這是很重要的,消費不高,但是吃的還能很好,這點我很喜歡。

最重要的是交通相當方便,想去哪里學校門口都有公交車,而且洛陽最多的就是免費的美麗公園,公園里都是牡丹花,就連路上都是以牡丹花為主,真真的是覺得洛陽是一個花的海洋,而在花的海洋學習真的很是享受。

2007 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什么

一、總體情況

材料所反映的特定事實是近年來我國土地資源的征用流轉和可持續利用問題。與06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相比,07年的申論考試材料難度降低,但題目難度提高。下面我講結合

我們在輔導當中的解題技巧和套路做具體分析:

1.材料之間的邏輯構成及其基本內容

我們一直強調,戰勝申論考試最大的技巧就是吃透材料,用材料說話。根據申論考試的特點,我們認為考生只有在閱讀材料的基礎上,通過勾畫關鍵詞和關鍵句(例如首尾句、關聯詞、常見詞),概括段落大意,分門別類等步驟系統地把握材料的基本內容和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才能從整體上應對試題,從而有可能實現申論考試的高分突破。這是因為,歷年的申論材料都在命題專家的精心設計下,具有相對清晰的邏輯層次,而今年的申論材料的邏輯層次尤其清晰。

泛泛地講是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流轉和利用問題,但是具體來說,通過仔細地閱讀材料,我們應當看到,所有的材料實際上可以清楚地分為兩部分:

第1、2段材料介紹的是我國土地資源,尤其是農村的土地資源在征用流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第3、4、5、6、7段材料講到是我國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即循環利用的問題。

這兩個部分之間是并列關系,實際上關于我國土地資源如何妥善地使用和保護現有土地存量和如何通過循環利用有效擴大土地增量兩個問題。

與第一個大問題——農村土地的征用流轉問題相關的第1、2段材料,我們又可以按照社會現象的問題表現、問題原因和解決問題的對策的邏輯關系對材料進行概括和歸納。

不難發現,在這一部分,特定的社會事實就是農村土地的征用流轉問題。

問題主要表現: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民集體用地被國家征用,城郊耕地被占用面積過大,造成耕地荒廢。同時,農民利益得不到滿足,引發了農民上訪,甚至對抗事件。該問題能否妥善解決直接影響到農民生活、農村發展、農業穩定。土地征用過程中可能產生尋租,導致腐敗。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

政府低價征收、高價出售,從中獲利;村委會賤賣土地,農民沒有權利為自己的土地定價;補償不足以農民創業、政府沒有為他們建立合理的就業安置和社會保障制度。

有學者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要區分兩種市場。這是因為,我國目前土地征用存在一個重要的問題,土地征用過程中存在兩級市場,首先是政府征用,然后轉給其他企業,導致社會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

與第二個大問題——我國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相關的第3、4、5、6、7段材料,我們也可以按照社會現象的問題表現、問題原因和解決問題的對策的邏輯關系對材料進行概括和歸納。

很明確這一部分的特定事實就是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問題。

問題表現:

土地重復利用率低,“地荒”假象,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力度不足。

原因:

土地的大量閑置;建設用地的不斷擴大,圈地現象嚴重;農藥、化肥、灌溉的過度投入破壞了土地的質量和利用率。

對策措施:

無錫、首鋼和河南在土地復墾中取得的成績和經驗。以排土場、尾礦庫的綠化,“空心村”、磚瓦窯場和工礦廢棄地的整治為例。

控制土地建設總體規模,積極復墾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制定和完善“土地持續利用管理”評價標準

2.試題的難度分析

緊扣大綱出題,突出了2007年考試大綱新增加內容的考查。考試大綱新增加的內容主要是“申論材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要求報考者能夠準確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準確流暢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

下面我結合具體的題目,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1)關于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能力——要明確意識到是在考查科學發展觀

在今年的考試中,對“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能力要求有明顯提高。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能力實際上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通過上面我們對申論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今年申論考試的材料延續了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材料的一貫風格——密切聯系熱點理論,以點帶面,反映復雜而又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

今年的申論材料盡管從表面看起來是反映了土地資源的征用流轉和可持續利用的問題,但實際上考查的是科學發展觀的相關理論和實際問題。

第一,農村土地征用過程中出現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在地方利益的驅動和扭曲政績觀的指導下對農民土地的低征高售。我們都知道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因此這個問題與科學發展觀密切相關,并且處于科學發展觀的政治維度。

第二,征地過程中出現的上訪、群體性事件是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因此,這個問題又和和諧社會密切相關,涉及科學發展觀的社會維度。同時,材料中提到失地農民得到的補償不足以創業、政府也沒有為他們建立合理的就業安置和社會保障制度,這涉及到了農民的民生問題,也與和諧社會的理論密切相關。

第三,第3-7段材料中關于可持續利用土地的問題,實際上是通過減少污染等措施對土地資源進行高效和循環利用,這就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思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自然和科學發展觀密切相關。這實際上科學發展觀的經濟維度。

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個人認為,今年的申論命題是近幾年來最為經典的一次,今年的申論命題緊跟中央,關注現實,但又含而不露,很有味道。

不言而喻,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通過土地征用流轉和可持續利用問題揭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旨和精神是突破今年申論考試最后一個題《命脈》的關鍵所在。

(2)關于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關鍵是“從材料中來,到材料中去”

我們一直強調,“材料是根。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夯實基礎,穩如泰山。”這句話在今年的申論考試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今年的無論是第二題的“評價”、第三題的“目的、意義”,還是“名詞解釋”都需要考生具備極強的根據材料,分析問題的能力。看起來,這些題目有些無從下手,實際上,這些問題的答案都隱藏在材料里,解題的關鍵是“從材料中來,到材料中去”。

第二題,要求結合“給定資料3-7”,談談對“持續土地利用管理”應從哪些方面評價。實際上,這里的“評價”可以理解為“認知”或“觀察”的意思,因為問題問的是“從哪些方面”進行評價,而不是如何評價。因此,這里完全可以做這樣的置換。那么理解了這一條,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那么這個題的答案都能夠在材料中找到,實際上也就是對材料3-7的概括。第3段材料講的是江蘇省經驗,主要采取的辦法是土地復耕的問題,控制大戶采取低密度,堅決制止別墅。實際上還是采取復耕的辦法,控制土地的量。第4段材料強調土地的再利用和再調整。第5段材料講控制土地閑置。第6段材料強調建設用地的控制問題。

第三題,讓你談“目的和意義”,實際上就是讓你談“排土場、尾礦庫的綠化,‘空心村’、磚瓦窯場和工礦廢棄地的整治”的原因,也就是談“排土場、尾礦庫的綠化,‘空心村’、磚瓦窯場和工礦廢棄地的整治”的好處。這個從材料當中也很容易概括,在此不贅述。解釋“土地存量”和“地荒”其實也不難,關鍵還是在閱讀分析材料。

(3)關于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加具體和務實,關鍵是找到問題的根源

例如第四題第1個問題是“給定資料2”提到“把土地轉讓市場區分為兩大類進行交易”,請進一步說明這兩大類市場怎樣區分,并談談在這兩大類市場中怎樣解決“農民沒有權利為自己的土地定價”的問題。

這兩個問題是密切相關的。關于第一個問題,通過材料我們知道:有學者指出,要區分兩種市場,同時指出,我國目前土地征用存在一個重要的問題,土地征用過程中存在兩級市場,首先是政府征用,然后轉給其他企業,導致社會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知道,農民在土地出讓中利益受損的原因:一是當前政府土地一級市場里保持著絕對的壟斷,企業無法進入土地的一級市場,只能在土地的二級市場里進行土地交易。因此,部分地方政府通過低征高售的辦法將土地轉給企業從事商業運作,從中漁利。二是,在當前我國農村,土地的使用權(流轉權和收益權)被固化到了集體(村民小組)身上,農民個人缺乏對土地的定價權利。那么,我們就應當想到,解決這個問題辦法就是應當區分征、占土地的用途。如果是公益性用途,必須提高征占用地的補償標準;如果是商業性用途,必須引入市場機制。也就是說,按照材料中學者的觀點,應當把土地市場區分為商業性用途的土地市場和公益性用途的土地市場。允許企業進入到土地一級市場進行商業性用途土地的交易,從而打破政府的壟斷。并且要把土地的使用權固化到農民個人身上,使農民在轉讓土地時有討價還價的定價權利。

那么理解了一點,這個題的答案就有了:

l、兩類市場是公益性用途的土地市場和商業性用途的土地市場

措施

①打破農村集體對土地的壟斷,把土地使用權固化到農民個人身上,使農民在轉讓土地時有討價還價的定價權利。

②打破政府對土地一級市場的壟斷,允許企業進入到土地一級市場進行商業性用途土地的交易,使農民在轉讓土地時有討價還價的機會。

實際上這個題目的答案在我編著的《申論萬能寶典》的第134頁有明確的解釋。

第四題的第2個問題:假如中央有關部門成立聯合檢查組,對地方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請列出此項檢查所查的主要內容。(15分)

土地補償費應當是“土地面積×每畝單價”,那么這里就涉及了兩個方面:一是在征用土地時,對農民土地的面積核算是否準確;二是每畝土地近幾年的平均產值以及補償標準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故意壓低標準的問題。

補償費是否發放到位的問題又涉及幾個方面:一是補償費是否發出;二是補償費是否按標準發出;三是補償費是否真正發到了農民手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