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油管車爆炸(誰能告訴近30年的自然災害,越詳細越好,有照片就太感謝了,謝謝,回答詳細我給30分)

时间:2024-05-20 13:00:38 编辑: 来源:

誰能告訴近30年的自然災害,越詳細越好,有照片就太感謝了,謝謝,回答詳細我給30分

(natural disaster/natural hazard)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臺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復雜的相互聯系。人類要從科學的意義上認識這些災害的發生、發展以及盡可能減小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共同主題。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地不在發生,高低溫試驗箱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因為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包括以勞動為媒介的人與自然之間,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災害都是消極的或破壞的作用。所以說,自然災害是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所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世界范圍內重大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包括:旱災、洪澇、臺風、風暴潮、凍害、雹災、海嘯、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農林病蟲害等。

中國自然災害種類繁多。地震、臺風、暴雨、洪水、內澇、高溫、雷電、大霧、灰霾、泥石流、山體滑坡、海嘯、道路結冰、龍卷風、冰雹、暴風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塵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國和局部地區發生,造成大范圍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的形成與發展

凡危害動植物的各類事件通稱之為災害。縱觀人類的歷史可以看出,災害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自然變異,二是人為影響。因此,通常把以自然變異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自然災害,如地震、風暴,海嘯;將以人為影響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人為災害,如人為引起的火災、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自然災害形成的過程有長有短,有緩有急。有些自然災害,當致災因素的變化超過一定強度時,就會在幾天、幾小時甚至幾分、幾秒鐘內表現為災害行為,像火山爆發,地震、洪水、颶風、風暴潮、冰雹等,這類災害稱為突發性自然災害。旱災、農作物和森林的病、蟲、草害等,雖然一般要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成災,但災害的形成和結束仍然比較快速、明顯,所以也把它們列入突發性自然災害。另外還有一些自然災害是在致災因素長期發展的情況下,逐漸顯現成災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環境惡化等,這類災害通常要幾年或更長時間的發展,則稱之為緩發性自然災害。

許多自然災害,特別是等級高、強度大的自然災害發生以后,常常誘發出一連串的其他災害接連發生,這種現象叫災害鏈。災害鏈中最早發生的起作用的災害稱為原生災害;而由原生災害所誘導出來的災害則稱為次生災害。自然災害發生之后,破壞了人類生存的和諧條件,由此還可以導生出一系列其它災害,這些災害泛稱為衍生災害。如大旱之后,地表與淺部淡水極度匱乏,迫使人們飲用深層含氟量較高的地下水,從而導致了氟病,這些都稱為衍生災害。

當然,災害的過程往往是很復雜的,有時候一種災害可由幾種災因引起,或者一種災害因會同時引起好幾種不同的災害。這時,災害類型的確定就要根據起主導作用的災因和其主要表現形式而定。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的特征

突然、是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通常是劇烈的,其破壞力極大。持續時間有長有短。災難包括了很多因素,它們會引起受傷和死亡,巨大的財產損失以及相當程度的混亂。一次災難事件持續時間越長,受害者受到的威脅就越大,事件的影響也就越大。另一個影響災難程度的主要特征,是人們是否獲得了足夠的預警。

自然災害有許多重要的特征,它們突然、有力,無法控制,引起破壞和混亂,通常很短暫,有最低點,有時可以預報。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的影響

災難影響行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種:

⑴災難會帶來實質性的創傷和精神障礙;

⑵絕大多數的痛苦在災后一兩年內消失,人們能夠自我調整;

⑶由災難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礙非常少見;

⑷有些災難的整體影響可能是正面的,因為它可能會增加社會的凝聚力;

⑸災難擾亂了組織、家庭以及個體生活。

自然災害會引起壓力、焦慮、壓抑以及其它情緒和知覺問題。影響的時間以及為什么有些人不能盡快適應仍然是未知數。在洪水、龍卷風、颶風以及其它自然災害過后,受害者表現出惡念、焦慮、壓抑和其它情緒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持續一年。

一種極度的災難的持續效果,稱為創傷后應激障礙,即經歷了創傷以后,持續的、不必要的、無法控制的無關事件的念頭,強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礙,社會退縮以及強烈警覺的焦慮障礙。

[編輯本段]中國的自然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其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有七大類。

1、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有20余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干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干熱風:干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旋: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后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14)龍卷風:局部毀壞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臺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2)海嘯: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臺風浪、氣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堿化、海水污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3、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泥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災害

(1)構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礦山地震;

(4)水庫地震等;

5、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約8000多種;

(4)鼠害。

6、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5020種;

(3)森林鼠害:160余種。

7、森林火災

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七大類: 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但與我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災害主要有:

一、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巖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后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一) 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松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泥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二) 滑坡。滑坡上的巖石山體由于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巖、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三) 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巖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巖)的地質現象。

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巖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后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后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后。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于長期干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采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二、 洪澇及其它災害

(一) 雨澇。雨澇是指大范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二) 洪水。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并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三) 凌汛災害。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并引起災害的現象。

(四) 地震災害。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三、大風災害。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

大風的危害:危害性大風主要指臺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卷風。

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臺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四、熱帶氣旋災害。熱帶氣旋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旋性渦旋。

強烈的熱帶氣旋伴有狂風、暴雨、巨浪、風暴潮,活動范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旋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五、冰雹災害。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江寶還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六、海洋災害

(一) 風暴潮。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旋通過交互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

風暴潮的類型:臺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旋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旋型;強蒙古低壓型;

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臺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二) 災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

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臺風、溫帶氣旋、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并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

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臺風型;氣旋型;冷高壓與氣旋配合型。

(三) 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臺,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旋槳或船體,并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

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于結冰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四) 海嘯。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于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

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于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里氏震級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墻”,并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后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后漲,有時反復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五) 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值,引起一定范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后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后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后中毒死亡;在以下幾節中,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危害面積大的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同時介紹一些防災救災的措施。

七、其它災害

除了地震、洪水、臺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等其他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范意識,加強防范能力。

雷電

(一)雷電的形成

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天氣,氣象上成為雷暴。雷暴天氣時,當云層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發生放電想象,閃電擊到地面或擊中某些物體就造成雷擊。據研究,雷擊的電流強度通常可達幾萬安培,溫度可達攝氏兩萬度,如此強大的電流和高溫,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盡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盡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劃船,以方雷電通過水介擊中人體。

4、在野外遇雷雨時,盡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擊,應及時進行搶救,救護方法同觸電急救相同,及時作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等,同時急送醫院。

自然災害有哪些

編輯本段中國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七大類: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

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有20余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干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干熱風:干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旋: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后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14)龍卷風:局部毀滅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酸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0) 沙塵暴: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農業減產、大氣污染、表土流失。

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臺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2)海嘯: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臺風浪、氣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堿化、海水污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8)拉尼娜的危害。

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泥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地震災害

(1)構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礦山地震; (4)水庫地震等;

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約8000多種; (4)鼠害。

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5020種; (3)森林鼠害:160余種。

森林火災

由于高溫引發的森林火災。 與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災害主要有7大類:

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巖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后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一) 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松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二) 滑坡。滑坡上的巖石山體由于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巖、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三) 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巖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巖)的地質現象。 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巖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后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后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后。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于長期干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采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洪澇及其它災害

(一) 雨澇。雨澇是指大范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二) 洪水。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并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三) 凌汛災害。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并引起災害的現象。 (四) 地震災害。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大風災害

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 大風的危害:危害性大風主要指臺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卷風。 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臺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熱帶氣旋災害

熱帶氣旋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旋性渦旋。 強烈的熱帶氣旋伴有狂風、暴雨、巨浪、風暴潮,活動范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旋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冰雹災害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江寶還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一)冰雹的概念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 (二)冰雹的危害 根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將雹害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冰雹對農作物的危害相當大,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地的國家之一。 (三)我國冰雹的地理分布特點 1、多雹區: 青藏高原多雹區、北方多雹區、南方多雹區。 2、少雹區: 我國的少雹區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3、冰雹的時間分布特征: 我國降雹集中的季節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時期。 根據各地降雹季節的變化特征,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雙峰型。 降雹日變化主要有幾種類型:午后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等。 (四)冰雹的強度特征 降雹范圍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續時間及堆積厚度。 (五)冰雹的預測和防御 1、冰雹是比較難以預報的災害性天氣,氣象臺以天氣雷達、氣象衛星監測和天氣圖等大量實時氣象信息對冰雹天氣進行追蹤和外推預報。民間也有許多預報經驗,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風,夏季多冰雹”“烏云寶塔形,下邊泛紅云,冰雹到眼前”等,總結起來預測的方法有六點: (1)感冷熱;(2)辨風向“不刮東風不天潮,不刮南風不下雹”;(3)看云色;(4)聽雷聲;(5)識閃電;(6)觀物象。 2、冰雹的防御: (1) 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后三項則需要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進行,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冰雹來時的應對: (1) 得知有關冰雹的天氣預報,應將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轉移到安全地帶。 (2) 冰雹來時盡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門時,應注意保護頭、面部。 (3) 若冰雹來時你正在室外,應馬上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堅固的建筑物。 (4) 若你正在駕駛汽車,或在車內,應立即將車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貿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5) 有時,冰雹會伴有狂風暴雨,需特別注意預防及躲避。

海洋災害

(一) 風暴潮。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旋通過交互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 風暴潮的類型:臺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旋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旋型;強蒙古低壓型; 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臺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二) 災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 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臺風、溫帶氣旋、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并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 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臺風型;氣旋型;冷高壓與氣旋配合型。 (三) 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臺,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旋槳或船體,并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 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于結冰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四) 海嘯。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于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 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于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里氏震級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墻”,并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后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后漲,有時反復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五) 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值,引起一定范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后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后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后中毒死亡;在以下幾節中,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危害面積大的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同時介紹一些防災救災的措施。

其他災害

除了地震、洪水、臺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等其他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范意識,加強防范能力。 雷電 (一)雷電的形成 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天氣,氣象上稱為雷暴。雷暴天氣時,當云層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發生放電現象,閃電擊到地面或擊中某些物體就造成雷擊。據研究,雷擊的電流強度通常可達幾萬安培,溫度可達攝氏兩萬度,如此強大的電流和高溫,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盡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盡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木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劃船,以防雷電通過水介擊中人體。 4、在野外遇雷雨時,盡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擊,應及時進行搶救,救護方法同觸電急救相同,及時作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等,同時急送醫院。 防濃霧 在近低層空氣中懸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視線模糊不清,當事人的水平能間距離下降到1000米以下時,就稱霧。霧有等級之分,能間距離小于1000米大于500米時稱為輕霧;能見距離不足500米時稱為大霧;能見距離不足200米時稱為濃霧。 霧災的防護措施: 1、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盡量少在霧中活動,不要在霧中鍛煉身體。 3、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 4、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乘車(船)不要爭先恐后,遇渡輪停航時,不要擁擠在渡口處。 自然災害及疫病 自然災害破壞了人與其生活環境間的生態平衡,形成了傳染病易于流行的條件,因而,控制傳染病便成為抗災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災害后,隨著舊的生態平衡的破壞和新的平衡的建立,災害條件所引起的傳染病流行條件的改變還將存在一個時期,這種災害的“后效應”使災害條件下的傳染病控制與其他的抗災工作不同的一個重要特征。當自然災害的直接后果被基本消除之后,消除其“后效應”將成為工作的重點,而且這種工作實際上將成為災害條件下傳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

編輯本段災害影響

對于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傳染病控制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在這個意義上,可將災害劃分為突發性災害,包括水災,地震、火山噴發、海嘯、臺風等在短時期內造成重大損害的自然災害;漸進性災害,包括旱災和現在已罕見的蟲災引起的饑荒等。后一類災害由于沒有對人類基本生活條件形成突然沖擊,傳染病防治工作可以更未有組織的展開。

對傳染病流行機制的影響

(1)飲用水供應系統被破壞 絕大多數的自然災害都可能造成飲用水供應系統的破壞,這將使災害發生后首當其沖的問題,常在災害后早期引起大規模的腸道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 在水災發生時,原來安全的飲用水源被淹沒、被破壞或被淤塞,人們被迫利用地表水最為飲用水源。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尸體以及被破壞的建筑中的污物所污染,特別是在低洼內澇地區,災民被洪水較長時間的圍困,更已引起水源性疾病的暴發流行。孟加拉國水災時曾因此造成大量的人群死亡。 在地震時,建筑物的破壞也會涉及供水系統,使居民的正常供水中斷,這對于城市居民的影響較為嚴重,而且由于管道的破壞,殘存的水源極易遭到污染。海嘯與風災也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災害時,由于許多飲用水源枯竭,造成飲用水源集中。在一些易于受災的缺水地區,居民往往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的飲用水。一旦這些水源受到污染,將會造成疾病的暴發流行。如四川巴塘曾因旱災而發生過極為嚴重的細菌性痢疾流行。 在一些低洼鹽堿地區,水旱災害還會造成地下水位的改變,從而影響飲用水中的含鹽量和PH值。當水中的PH值與含鹽量升高時,有利于霍亂弧菌的增殖,因而在一些霍亂疫區,常會因水旱災害而造成霍亂的再發,并且能延長較長時間。 (2)食物短缺 盡管向災區輸送食物已成為救災的第一任務,但當規模較大,涉及地域廣闊的自然災害發生時,局部的食物仍然難以完全避免。加之基本生活條件的破壞,人們被迫在惡劣條件下儲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變和腐敗,從而造成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腸道傳染病流行。 水災常伴隨陰雨天氣,這時的糧食極易霉變。最近發生的中國南方數省的一次大規模水災過程中,就曾發生多起霉變中毒事件。當災害發生在天氣炎熱的季節時,食物的腐敗變質極易發生。由于腌制食品較易保存,在大規模災害期間副食品供應中斷時,腌制食品往往成為居民僅有的副食,而這也為嗜鹽菌中毒提供了條件。 食物短缺還會造成人們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從而使各種疾病易于發生和流行。 (3)燃料短缺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中,燃料短缺也是常見的現象,在被洪水圍困的災民中更是如此。 燃料短缺首先是迫使災民和生水,進食生冷食物,從而導致腸道污染病的發生與蔓延。 在嚴重的自然災害后短期內難以恢復燃料供應時,燃料短缺可能造成居民個人衛生水平的下降。特別是進入冬季,人群仍然處于居住擁擠狀態,可能導致體表寄生蟲的孳生和蔓延,從而導致一些本來已處于控制狀態的傳染病(如流行性斑疹、傷寒等)重新流行。 (4)水體污染 洪水往往造成水體的污染,造成一些經水傳播的傳染病大規模流行,如血吸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等。但洪水對于水體污染的作用是兩方面的。在大規模的洪水災害中,特別是在行期間,由于洪水的稀釋作用,這類疾病的發病并無明顯上升的跡象,但是,當洪水開始回落,在內澇區域留下許多小的水體,如果這些小的水體遭到污染,則極易造成這類疾病的爆發和流行。 (5)居住條件被破壞 水災、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都會對居住條件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開始階段,人們被迫露宿,然后可能在簡陋的棚屋中居住相當長的時間,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擁擠。唐山地震時,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簡易棚屋綿延數十里,最長時間的居住到一年以上。即使遷回原居之后,由于大量的房屋被破壞,部分居住擁擠狀態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露宿使人們易于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襲擊。在這一階段,蟲媒傳染病的發病率可能會增加,如瘧疾、乙型腦炎和流行性出血熱等;人口居住的擁擠狀態,有利于一些通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流行,如肝炎、紅眼病等。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到冬季,則呼吸道傳染病將成為嚴重問題,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6)人口遷徙 自然災害往往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唐山地震時,傷員運送直達位于我國西南腹地的成都和重慶。在城市重建期間,以投親靠友的形式疏散出來的人口,幾乎遍布整個中國。而今現在的經濟條件下,災區居民外出并從事勞務活動,幾乎成了生產自救活動中最重要的形式。 人口的大規模遷徙,首先是給一些地方病的蔓延造成了條件,并使一些疾病大流行,如中世紀的黑死病,中國云南歷史上最近一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從人口流動開始的。 人口流動造成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當災區的人口外流時,可能將災區的地方性疾病傳播到為受災的地區。更重要的是,當災區開始重建,人口陸續還鄉時,又會將各地的地方性傳染病帶回災區。如果受災地區具備疾病流行的條件,就有可能造成新的地方病區。 人口流動到來的第二個重大問題,是它干擾了一些主要依靠免疫來控制疾病的人群的免疫狀態,造成局部無免疫人群,從而為這些疾病的流行創造了條件。 在我國,計劃免疫已開展相當廣泛,脊髓灰質炎、麻疹的控制已大見成效;傷寒、結核病和甲、乙型肝炎的發病率已開始下降。由于災害的干擾,使計劃免疫工作難以正常進行,人群流動使部分兒童漏種疫苗,這種情況均有可能使這類疾病的發病率升高。 一些在兒童和青年中多發的疾病,人群的自然免疫狀態的疾病的流行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災區的人口外流,還是災區重建時人口還鄉,都會使一些無免疫人口暴露在一個低水平自然流行的人群之中,從而造成這些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傳染病生物媒介的影響

許多傳染病并不只是在人群間碾轉傳播,除了人之外還有其他的生物宿主。一些疾病必須通過生物媒介進行傳播。災害條件破壞了人類、宿主動物、生物媒介以及疾病的病原體之間舊有的生態平衡,并將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生態平衡,因此,災害對這些疾病的影響將更加久遠。 (1)蠅類 蠅類是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他的孳生與增殖,主要由人類生活環境的不衛生狀況來決定。大的自然災害總是會對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條件造成重大破壞,蠅類的孳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震過后,房倒屋塌。死亡的人和動物的尸體被掩埋在廢墟下,還有大量的事物及其他有機物質,在溫度的氣候條件下,這些有機成分會很快腐敗,為蠅類提供了易孳生的條件。因而,向唐山地震那樣大的地震破壞,常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數量驚人的成蠅,對災區居民構成嚴重威脅。 洪水退后,溺死的動物尸體,以及各種有機廢物將大量地在村莊舊址上沉寂下來,如不能及時消除,也會造成大量的蠅類滋生。 即使在旱災情況下,由于水的缺乏,也會存在一些不衛生的條件,而有利于蠅類的滋生。因此,在災后重建的最初階段,消滅蠅類將使傳染病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2)蚊類 在傳播疾病的吸血節肢動物中,蚊類的最主要的,與災害的關系也最為密切。在我國常見的災害條件下,瘧疾和乙型腦炎對災區居民的威脅最為嚴重。 蚊的孳生需要小型靜止的水體。因而,在大的洪災中,行洪期間蚊密度的增長往往并不明顯。但在水退后,在內澇地區的低洼處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積水地區,雜草叢生,成為蚊類最佳繁殖場所。此時如有傳染源存在,就會使該地區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旱災可使一些河水斷流,湖沼干涸,而這些河流與湖泊中殘留的小水洼,也會成為蚊類的良好孳生場所。 在造成建筑物大量破壞的災害如地震與風災中,可能同時造成貯水建筑和管道的破壞。自來水的漫溢,特別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滯留,也會成為蚊類大量孳生的環境。 災害不僅會造成蚊類密度升高,還造成蚊類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被洪水圍困的居民,由于房屋破壞而被迫露宿的居民,往往缺乏抵御蚊類侵襲的有效手段,這也是造成由蚊類傳播的疾病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3)其他吸血類節肢動物 在災害條件下,主要表現為吸血節肢動物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蚊類有時會機械的傳播一些少見的傳染病如炭疽等。人類在野草較多,腐殖質豐富的地方露宿時,容易遭到恙螨、革螨等的侵襲,在存在恙蟲病和流行性出血熱的地區,這種對人類的威脅大量增加。發生在森林地區的災害如森林火災迫使人類在靠近灌木叢的地區居住時,會使蜱類叮咬的機會增加,并可能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如森林腦炎、萊姆病和斑點熱等的流行。 (4)寄生蟲類 在我國,現存的血吸蟲病的分布多處于一些易于受到洪澇災害的區域,而釘螺的分布,則受到洪水極大的影響。 在平時,釘螺的分布隨著水流的沖刷與淺灘的形成而不斷變化。洪水條件下,有可能將釘螺帶到遠離其原來孳生的地區,并在新的適宜環境中定居下來。因而,洪澇災害常常會使血吸蟲病的分布區域明顯擴大。 (5)家畜 家畜是許多傳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豬和狗是鉤端螺旋體病的宿主,豬和馬是乙型腦炎的宿主,牛是血吸蟲病的宿主。當洪水災害發生時,大量的災民和家畜往往被洪水圍困在其為狹小的地區。造成房屋大量破壞的自然還海,也會導致人與家畜之間的關系異常密切。這種環境,會使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易于傳播。 (6)家棲及野生鼠類 家棲的和野生的鼠類是最為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與密度受到自然災害的明顯影響。 大多數與疾病有關的鼠類,在地下穴居生活,他們的泅水能力并不十分強。因而,當較大規模的水災發生時,會使鼠類的數量減少,然而,部分鼠類可能利用漂浮物逃生,集中到災民居住的地勢較高的地點,從而在局部地區形成異常的高密度。在這種條件下,由于人與鼠類間的接觸一場密切,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于鼠類繁殖能力極強,在被洪水破壞的村莊和農田中通常遺留下可為鼠類利用的豐富的食物,因而在洪水退后,鼠類密度可能迅速回升,在其后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極高的種群密度,從而鼠類促使間疾病流行,并危及人類。 干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區干涸,成為雜草叢生的低地。這種地區為野生鼠類提供了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其數量高度增長。曾有報道說這種條件引起了人群流行性出血熱的流行。

液壓與氣壓技術

液壓是機械行業、機電行業的一個名詞。液壓可以用動力傳動方式,成為液壓傳動。液壓也可用作控制方式,稱為液壓控制。

液壓傳動是以液體作為工作介質,利用液體的壓力能來傳遞動力。

液壓控制是以有壓力液體作為控制信號傳遞方式的控制。用液壓技術構成的控制系統稱為液壓控制系統。

一個完整的液壓系統由五個部分組成,即能源裝置、執行裝置、控制調節裝置、輔助裝置、液體介質。液壓由于其傳遞動力大,易于傳遞及配置等特點,在工業、民用行業應用廣泛。液壓系統的執行元件(液壓缸和液壓馬達)的作用是將液體的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從而獲得需要的直線往復運動或回轉運動。液壓系統的能源裝置(液壓泵)的作用是將原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液體的壓力能。

氣壓傳動技術是以壓縮空氣為介質,以氣源為動力的能源傳遞技術,其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對環境沒有污染,所以在機械手的驅動系統中常采用氣壓技術。機械手一般由執行系統、驅動系統、控制系統和人工智能系統組成,主要完成移動、轉動、抓取等動作。與其它類型的機械手相比,氣動機械手具有結構簡單、造價較低、易于控制和維護方便的特點。

液壓傳動的發展史

液壓傳動和氣壓傳動稱為流體傳動,是根據17世紀帕斯卡提出的液體靜壓力傳動原理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1795年英國約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814),在倫敦用水作為工作介質,以水壓機的形式將其應用于工業上,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臺水壓機。1905年將工作介質水改為油,又進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后液壓傳動廣泛應用,特別是1920年以后,發展更為迅速。液壓元件大約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的20年間,才開始進入正規的工業生產階段。1925 年維克斯(F.Vikers)發明了壓力平衡式葉片泵,為近代液壓元件工業或液壓傳動 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礎。20 世紀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買粉絲)對能量波動傳遞所進行的理論及實際研究;1910年對液力傳動(液力聯軸節、液力變矩器等)方面的貢獻,使這兩方面領域得到了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1945)期間,在美國機床中有30%應用了液壓傳動。應該指出,日本液壓傳動的發展較歐美等國家晚了近 20 多年。在 1955 年前后 , 日本迅速發展液壓傳動,1956 年成立了“液壓工業會”。近20~30 年間,日本液壓傳動發展之快,居世界領先地位。

液壓傳動有許多突出的優點,因此它的應用非常廣泛,如一般工。業用的塑料加工機械、壓力機械、機床等;行走機械中的工程機械、建筑機械、農業機械、汽車等;鋼鐵工業用的冶金機械、提升裝置、軋輥調整裝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閘門及堤壩裝置、河床升降裝置、橋梁操縱機構等;發電廠渦輪機調速裝置、核發電廠等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機械(絞車)、船頭門、艙壁閥、船尾推進器等;特殊技術用的巨型天線控制裝置、測量浮標、升降旋轉舞臺等;軍事工業用的火炮操縱裝置、船舶減搖裝置、飛行器仿真、飛機起落架的收放裝置和方向舵控制裝置等。

液壓的優缺點

與機械傳動、電氣傳動相比,液壓傳動具有以下優點:

1、液壓傳動的各種元件,可以根據需要方便、靈活地來布置。

2、重量輕、體積小、運動慣性小、反應速度快。

3、操縱控制方便,可實現大范圍的無級調速(調速范圍達2000:1)。

4、可自動實現過載保護。

5、一般采用礦物油作為工作介質,相對運動面可自行潤滑,使用壽命長;

6、很容易實現直線運動/

7、很容易實現機器的自動化,當采用電液聯合控制后,不僅可實現更高程度的自動控制過程,而且可以實現遙控。

當然,液壓傳動也存在著一些缺點:

1、由于流體流動的阻力和泄露較大,所以效率較低。如果處理不當,泄露不僅污染場地,而且還可能引起火災和爆炸事故。

2、由于工作性能易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因此不宜在很高或很低的溫度條件下工作。

3、液壓元件的制造精度要求較高,因而價格較貴。

4、由于液體介質的泄露及可壓縮性影響,不能得到嚴格的傳動比。

5、液壓傳動出故障時不易找出原因;使用和維修要求有較高的技術水平。

液壓系統的組成及其作用

一個完整的液壓系統由五個部分組成,即動力元件、執行元件、控制元件、無件和液壓油。

動力元件的作用是將原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液體的壓力能,指液壓系統中的油泵,它向整個液壓系統提供動力。液壓泵的結構形式一般有齒輪泵、葉片泵和柱塞泵,它們的性能比較如1-1所示

執行元件(如液壓缸和液壓馬達)的作用是將液體的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驅動負載作直線往復運動或回轉運動。

控制元件(即各種液壓閥)在液壓系統中控制和調節液體的壓力、流量和方向。根據控制功能的不同,液壓閥可分為村力控制閥、流量控制閥和方向控制閥。壓力控制閥又分為益流閥(安全閥)、減壓閥、順序閥、壓力繼電器等;流量控制閥包括節流閥、調整閥、分流集流閥等;方向控制閥包括單向閥、液控單向閥、梭閥、換向閥等。根據控制方式不同,液壓閥可分為開關式控制閥、定值控制閥和比例控制閥。

輔助元件包括油箱、濾油器、油管及管接頭、密封圈、壓力表、油位油溫計等。

液壓油是液壓系統中傳遞能量的工作介質,有各種礦物油、乳化液和合成型液壓油等幾大類。

編輯本段液壓系統的三大頑疾

1、發熱 由于傳力介質(液壓油)在流動過程中存在各部位流速的不同,導致液體內部存在一定的內摩擦,同時液體和管路內壁之間也存在摩擦,這些都是導致液壓油溫度升高的原因。溫度升高將導致內外泄漏增大,降低其機械效率。同時由于較高的溫度,液壓油會發生膨脹,導致壓縮性增大,使控制動作無法很好的傳遞。解決辦法:發熱是液壓系統的固有特征,無法根除只能盡量減輕。使用質量好的液壓油、液壓管路的布置中應盡量避免彎頭的出現、使用高質量的管路以及管接頭、液壓閥等。

2、振動 液壓系統的振動也是其痼疾之一。由于液壓油在管路中的高速流動而產生的沖擊以及控制閥打開關閉過程中產生的沖擊都是系統發生振動的原因。強的振動會導致系統控制動作發生錯誤,也會使系統中一些較為精密的儀器發生錯誤,導致系統故障。解決辦法:液壓管路應盡量固定,避免出現急彎。避免頻繁改變液流方向,無法避免時應做好減振措施。整個液壓系統應有良好的減振措施,同時還要避免外來振源對系統的影響。

3、泄漏 液壓系統的泄漏分為內泄漏和外泄漏。內泄漏指泄漏過程發生在系統內部,例如液壓缸活塞兩邊的泄漏、控制閥閥芯與閥體之間的泄漏等。內泄漏雖然不會產生液壓油的損失,但是由于發生泄漏,既定的控制動作可能會受到影響,直至引起系統故障。外泄漏是指發生在系統和外部環境之間的泄漏。液壓油直接泄漏到環境中,除了會影響系統的工作環境外,還會導致系統壓力不夠引發故障。泄漏到環境中的液壓油還有發生火災的危險。解決辦法:采用質量較好的密封件,提高設備的加工精度。

另:對于液壓系統這三大頑疾,有人進行了總結:“發燒、拉稀帶得瑟”(這位總結者是東北人)

液壓系統

用于升降機,挖掘機,泵站,強夯機,起重機,等等大型工業,建筑,工廠,企業,還有升降機,升降平臺,登車橋等等行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