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貿易理論有哪些觀點(新結構主義經濟學的主要觀點有哪些)

时间:2024-05-19 08:37:04 编辑: 来源:

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觀點是什么

19世紀末20世紀初,新古典經濟學逐漸形成,在新古典經濟學框架下對國際貿易進行分析的新古典貿易理論也隨之產生。主要包括要素稟賦理論和里昂惕夫悖論

1、要素稟賦理論

1919年,瑞典經濟學家埃利·赫克歇爾(Eil F Heckscher)提出了要素稟賦論的基本觀點,指出產生比較優勢差異必備的兩個條件。 1930年代,這一論點被他的學生伯爾蒂爾·俄林(Beltil G Ohlin)所充實論證,其代表作《地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了生產要素稟賦理論,因而這一理論又稱為H-O理論。 與古典貿易模型的單要素投入不同,H-O模型以比較優勢為貿易基礎并有所發展,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產要素框架下分析產品的生產成本,用總體均衡的方法探討國際貿易與要素變動的相互影響。 其核心內容為:在兩國技術水平相等的前提下,產生比較成本的差異有兩個原因:一是兩國間的要素充裕度不同;二是商品生產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以換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這樣的貿易模式使參與國的福利都得到改善。 20世紀40年代,保羅·薩繆爾森(Palua A Samuelson)用數學方式演繹了H-O模型,指出國際貿易對各國收入差距的影響,將必然使不同國家間生產要素相對價格和絕對價格均等化,這也稱為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或H-O-S定理(赫克謝爾—俄林—薩繆爾森模型)。 這一定理潛在地認為,在沒有要素跨國流動的條件下,僅通過商品的自由貿易也能實現世界范圍內生產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和這一理論相關的還有另外兩個基本定理。 國際貿易對本國生產要素收益的長期影響,由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歸納為:出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國充裕要素)的報酬提高;進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國稀缺要素)的報酬降低;不論這些要素在哪個行業中使用。 羅勃津斯基定理認為,在兩種商品世界中,如果相對價格固定不變,一種生產要素增長會減少另一種商品產量。表明要素稟賦的變化決定著資源配置的變化。 這些定理均對H-O理論進行了重要拓展。

2、里昂惕夫悖論

按照H-O理論,美國是一個資本豐裕而勞動力相對稀缺的國家,其對外貿易結構應該是出口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 20世紀50年代初,美籍蘇聯經濟學家里昂惕夫(Leontief)根據H-O理論,用美國1947年200個行業的統計數據對其進出口貿易結構進行驗證時,結果卻得出了與H-O理論完全相反的結論,這一難題稱為里昂惕夫悖論。 里昂惕夫悖論雖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觀點,但它對原有國際分工和貿易理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引發了對國際貿易主流思想的反思,推動了二戰后新的國際貿易理論的誕生。

新貿易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新貿易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如下:

古典貿易理論以李嘉圖和亞當斯密為代表,分別是比較優勢理論和絕對優勢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主要包括,要素稟賦理論,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新貿易理論包括壟斷優勢理論,所有權還有區位優勢理論,還有需求偏好相似理論。

簡單來說,三者的區別在于:

2.古典貿易理論和新古典貿易理論,都解釋的是產業間貿易,認為產品是同質的。而新貿易理論解釋的是水平分工下的產業內貿易,認為產品異質。

3.古典貿易理論和新古典都認為是完全競爭市場。而新貿易理論則開始討論壟斷和寡頭市場。

內容概要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沒有對單獨企業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產業間貿易。在新古典貿易理論中,大多數研究都假定規模報酬不變的條件下,一般均衡模型只是限定了企業所在產業部門的規模,企業的規模則是模糊的。新貿易理論主要研究的是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產業內貿易。

雖然Helpman-Krugman差別產品模型對企業的規模做出了限定,但為簡化起見,選用的是典型企業,也不考慮企業間差異。近期的實證研究表明,考慮企業間的差異對于理解國際貿易至關重要,同一產業部門內部企業之間的差異可能比不同產業部門之間的差異更加顯著。

新貿易理論?

新貿易理論之內容發達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具有集中于規模經濟的行業和少數大公司支配的行業特征。對此新貿易理論從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的視角進行了解釋。規模經濟分為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規模經濟。內部規模經濟就是來自單個企業規模的擴大而帶來的收益增加。外部規模經濟來自企業的集聚,它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從而與要素稟賦差異一樣提供了國家貿易的基礎。為追求內部規模經濟。企業就要選擇專業化的方式以不斷地擴大生產規模,并保持在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這樣就產生了兩個結果:一是在國內市場上形成只有少數大企業存在的不完全競爭市場,二是生產的產品種類減少。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假定A、B兩個國家生產同一種產品,如果A國的生產企業少于B國,那么,在沒有貿易的情況下,A國的這種商品價格就會高于B國,如果發生貿易,A國就會從B國進口該產品,并同時加劇企業之間的競爭。大企業會采取傾銷的手段過模仿性出口,占領別國市場,從而引起國際貿易。可見不完全競爭市場成為國際貿易的一個基礎。另一方面,從市場需求來看,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表現出差異化和多樣化,一次,需要企業生產滿足其差異化和多樣化的產品。但是,對于企業而言,為獲得內部規模經濟,在生產差異化產品時,總是選擇性的生產少數幾種滿足國內多數消費者偏好的產品,并出口部分產品以滿足國外少數人的偏好,那么,國內少數人偏好的差異化產品就只有通過進口別國的產品來獲得滿足。這樣,在規模經濟的作用下,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就產生了。

由此可以看到,導致國家之間發生貿易,形成分工的原因既有比較優勢、要素稟賦的作用,也有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市場的作用。比較優勢、要素稟賦的差異導致了國家之間的產業間貿易,形成了產業分工。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市場導致了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形成了產業內分工。

新新貿易理論的主要內容

關于新新貿易理論的主要內容分享如下:

新新貿易理論是指有關于異質企業模型(Heterogeneity of new trade theory)和企業內生邊界模型(Endogenous boundary model)的理論。

主要區別:

從研究的范圍來看,傳統貿易理論主要研究產業間貿易,新貿易理論主要是研究在規模遞增和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產業內貿易,而新新貿易理論則是從企業的異質性層面來解釋國際貿易和投資現象。

新新國際貿易理論從更加微觀的層面——企業的角度來分析企業的異質性與出口和FDI決策的關系,關注企業國家化路徑方式的選擇問題。

新新國際貿易理論主要有兩個模型,一個是以Melitz為代表的學者提出的異質企業貿易模型,一個是以Antras為代表的學者提出的企業內生邊界模型。前者說明同產業的不同企業在是否出口問題上的選擇。后者說明一個企業在資源配置的方式上的選擇。

發展任何一種產業在某種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歷史偶然性,在不完全競爭和同類產品貿易的前提條件下,生產要素的需求和回報情況取決于生產技術條件的變化。

生產技術的變化,可以改變生產要素的需求結構和收益情況,并影響相似要素條件下的貿易,最終促成同類產品的貿易。

新結構主義經濟學的主要觀點有哪些

新結構經濟學提出的背景

任何一種新學說的提出,必定是出于對現有理論框架的不夠滿意。因此,在討論什么是新結構經濟學這一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簡要回顧一下發展經濟學的前兩波大的思潮以及相應產業政策帶來的效果。

發展經濟學的開端是在“二戰”之后,當時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許多獨立后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國家開展國家建設。此時出現了第一波發展經濟學思潮——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基于發達國家走過的路徑,結構主義給發展中國家開出的藥方是:發展現代化以及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但結果如何呢?——那些采納了進口替代政策的國家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由大規模投資拉動的高增長后,大部分遭遇了經濟危機,甚至長時間的增長停滯。面對這種令人沮喪的結果,當時的主流經濟學家將其歸咎于市場失靈,因此,相應的政策建議是政府應積極調配資源,通過進口替代政策大力發展大規模的現代化工業。但是,事后來看,經濟學界對于第一波發展經濟學指導思想的評價是“普遍失敗”(Krueger and Tuncer,1982)。

上世紀80年代,發展經濟學迎來了第二波思潮——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這一思想誕生的背景是:發達國家市場機制完善,同時政府干預較少;相比之下,發展中國家存在普遍的政府干預,同時尋租盛行、腐敗猖獗、資源配置低效。為了縮小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收入差距,新自由主義給出的建議是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而1989年提出的“華盛頓共識”中倡導的“私有化、市場化和自由化”可以看作這一思潮的具體政策建議。盡管新自由主義的出發動機是好的,邏輯上也沒有明顯破綻,但事實卻依舊殘酷——采納這些建議的國家大多遭遇了經濟停滯或是金融危機,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收入差距并沒有像預想得那樣縮小,反而是進一步擴大了。

現實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從上世紀60年代起,亞洲的經濟發展可以用“風景這邊獨好”來概括——尤其是“亞洲四小龍”的發展。不同于以往發展經濟學推崇的進口替代政策,亞洲新興經濟體憑借出口導向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自身的勞動力資源優勢,走出了一條勞動密集型的小規模產業路徑,并逐步向大規模、資本密集型的產業發展。

一邊是遵循傳統發展理論發展面臨的失敗,另一邊卻是“亞洲四小龍”另辟蹊徑取得的成功,在此背景下,新結構經濟學作為對以往發展經濟學的揚棄,試圖在結構經濟學的范式框架中給出結構經濟學的新的基礎理論。

新結構經濟學的核心思想

“新結構經濟學”的理論框架由三大基石組成:1)“要素稟賦”。在新古典理性選擇的范式下,新結構經濟學從稟賦結構約束出發,將最優產業結構內生化,考察經濟增長過程中的各種結構變化過程;2)“有效的市場”。市場在新結構經濟學中的作用是保證一個準確的價格機制,以實現最優資源配置結構;3)“有為的政府”。政府在產業結構變遷中應做到因勢利導——幫助企業克服外部性及協調問題。下面我們一一加以討論:

新結構經濟學的分析起點是一個經濟體的要素稟賦,包括可得的勞動力、資本和自然資源,這是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結構性約束。要素稟賦確定了一個國家潛在的比較優勢,并內生決定了一個最優的產業結構。該國企業只有發展符合自身比較優勢的產業才能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企業也才具有“自生能力”。以往發展中國家推動資本密集型行業的失敗,可以看作是違背自身比較優勢、盲目模仿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發展的后果。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一個給定的經濟體,其要素稟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隨著資本的積累,要素稟賦結構會不斷發生變化,相應的,最優產業結構也會隨之演變。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技術模仿獲得后發優勢,加快產業升級和結構變遷,而這一過程又會反過來促進稟賦結構的變化,后者的變化將進一步啟動產業升級和結構變遷,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但是,如何保證發展中國家沿著符合比較優勢的路徑發展呢?這就需要一個正確的價格體系。原因在于當要素的相對價格不發生扭曲時,企業在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下會自行進入符合比較優勢的行業。但是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