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沒收俄羅斯海外資產6000億(比亞迪口罩事件,錯在美方。不退貨款又能怎樣?)

时间:2024-06-02 07:23:18 编辑: 来源:

西方國家在俄羅斯的資產有多少

超過6000億美元

西方在俄羅斯的各種資產總額已經超過6000億美元,在之前美西方沒收了俄羅斯在海外的資產,而俄羅斯以更大的力度一一還回去

在經濟全球化,國與國之間特別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之間的各種經濟往來十分頻繁,經濟利益也總是復雜交織,俄羅斯作為能源大國,其對外貿易政策自然會引起全球的連鎖反應

俄外長:美國和北約直接參與了俄烏沖突

據報道,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周四在新聞發布會上指責西方試圖徹底摧毀俄羅斯,并明確表示美國和北約直接參與了俄烏沖突。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資料圖據ICphoto

拉夫羅夫指出,美國及其盟友本質上已經向公眾表態——他們不僅尋求俄羅斯在戰場上的失敗,還希望其“徹底被摧毀”。這位外交官還補充說,甚至西方已經有一些關于如何劃分俄羅斯領土的討論。

“別說美國和北約沒有參與這場沖突,你們直接參與其中。”拉夫羅夫說,并指出西方不僅向基輔提供武器,其唯一目的是殺死俄羅斯人,而且還在英國、德國和意大利積極訓練烏克蘭軍隊。他補充說,除了大量雇傭軍外,還有越來越多的西方教官直接在烏克蘭實地訓練烏軍部隊,向部隊演示如何發射他們供應給該國的武器。

另有報道指出,美國目前正考慮繼續擴大為烏軍提供的訓練。該報道援引多名美國官員的話稱,該計劃可能包括每月在德國美軍基地指導約2500名烏克蘭士兵。報道稱,如果該計劃落地,美國不僅會增加接受訓練的部隊人數,而且還將改變他們接受指導的類型——這意味著將會進行更大規模的團體訓練,涉及到更復雜的戰術,包括在炮兵支援下進行的演習。

據悉,自2月下旬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近200億美元的安全援助。上個月,俄羅斯召見了英國駐俄大使,聲稱英國曾向在克里米亞襲擊俄羅斯黑海艦隊的烏克蘭軍隊提供訓練,而英國國防部否認了這些指控。

延伸閱讀:

歐盟吞下俄羅斯3000億歐元俄方:必將反制后果自負

當地時間11月3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表聲明稱,已經凍結了俄羅斯中央銀行共3000億歐元儲備,還凍結了俄羅斯寡頭的190億歐元資金。她強調,俄羅斯必須為其造成的破壞付出經濟上的代價,“據估算,烏克蘭遭受的損失約為6000億歐元”。

馮德萊恩表明,歐盟將創建一個機構來管理這些資金并用于投資,且將其收益用于烏克蘭。不過她的另一句話就有點意思了:一旦反俄制裁被解除,這些資金應當被用于“俄羅斯完全賠償其在烏克蘭造成的損害”。

馮德萊恩

這里有兩個關鍵點,第一點,歐盟表示未來會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只不過能解除多少,歐盟肯定會采取最低限度的行動,尤其是那些對歐盟造成反噬效果的制裁,肯定會被列入第一批名單,同時也算是以“大義”的名分,給歐盟松了一口氣。

特別是在能源制裁上,歐盟曾在5月意氣風發地表示,會在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而最近幾天,歐盟卻在討論給俄羅斯石油設定價格上限,絲毫不提禁止石油的往事。

這說明什么?說明歐盟仍然想要俄羅斯的石油,相比于波蘭強烈要求的每桶石油30美元,歐盟預計設定的上限為60美元,在波蘭的價格錨定套路下,60美元一桶看起來反而顯得還算“合理”。順便一提,美國原油目前約為一桶80美元。

石油

第二點,因為俄羅斯不可能接受歐盟的賠償要求,歐盟就只有強制俄羅斯賠償。歐盟聲稱“俄羅斯必須‘全額賠償’烏克蘭的損失”,言下之意,預估的6000億歐元損失還只是保底情況,而實際上的損失有多少,我們無從知曉。

那么出現了一個問題,俄央行的儲備只有3000億歐元,加上俄羅斯寡頭的那點“零頭”,也遠遠達不到估算的金額。于是歐盟想了個什么辦法呢?那就是“用俄羅斯的錢搞投資”,將近3000億歐元的缺口就用“錢生錢”的辦法解決。

唯一明確的是,這個缺口數字越大,歐盟的強制行為就越顯得“正義”。這樣一來,就算被收走3000億歐元,俄羅斯也沒辦法“抱怨”吧?此外,歐盟還提議設立一個以聯合國為靠山的特別法庭,用以調查和審判俄羅斯的侵略罪行。

歐盟

盡管我們知道歐盟現在面臨著資金匱乏的窘境,但采取沒收他國資產的做法來填補資金空白,仍是一個危險的舉動,這勢必會嚴重損害到相關國家間的關系,而且會給海外投資者蒙上一層心理陰影。

對于歐盟領導人的聲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如果歐盟真的做出沒收俄羅斯資產的行為,俄方必將采取反制措施。她強調,若俄方的反制措施對歐洲企業造成損害,其后果將完全由歐盟負責。

顯然,在支持烏克蘭這一點上,歐盟說一不二。即便俄烏沖突結束了,歐盟仍將繼續充當烏克蘭的“后盾”,并以各種形式讓烏克蘭沖上反俄的第一線。

俄所有導彈部隊換裝!導彈部隊裝備

視頻截圖

主持人:“伊斯坎德爾-M”導彈系統是俄軍現役最先進的戰術導彈系統,俄羅斯導彈部隊在換裝前配備的是哪型戰術導彈系統?

曹衛東:

俄羅斯導彈部隊此前配備的是“奧卡”導彈系統。“奧卡”導彈在射程上、精度上、使用的彈藥上,都不如“伊斯坎德爾”導彈。射程方面,“伊斯坎德爾”導彈標準型的射程在500公里左右;精度方面,“伊斯坎德爾”導彈如果使用慣性制導,大約是30米的誤差,如果使用綜合制導,誤差僅有2到3米;彈藥方面,“伊斯坎德爾”導彈的彈藥種類非常多,有鉆地彈、子母彈、高爆彈、燃燒彈等。俄羅斯導彈部隊換裝將使其突防能力和打擊能力有大幅度提升。

主持人:“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有哪些型號,各自有怎樣的特點?

曹衛東:

“伊斯坎德爾”導彈是“奧卡”導彈的升級型,在升級的過程中有不同的變化。“伊斯坎德爾-E”是出口型,受國際上相關協議的限制,射程在300公里以內。俄羅斯自己使用的“伊斯坎德爾-M”和“伊斯坎德爾-K”,射程在500公里左右。“伊斯坎德爾-M”是標準型,主要使用地對地慣性制導,慣性制導的好處是不太受外界的干擾,但精度沒有“伊斯坎德爾-K”好。“伊斯坎德爾-K”主要是搭載巡航導彈,實際打擊距離可能要超過500公里。

主持人:在具體的軍事行動中,“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曹衛東:

以俄烏沖突為例,俄羅斯在今年2月24日開展特別軍事行動的當天,短短幾個小時就發射了超過100枚“伊斯坎德爾”導彈,摧毀了烏克蘭大量的軍事基礎設施,比如防空設施、軍用機場等高戰略價值目標。機場毀了,也就使烏克蘭變相失去了制空權;防空導彈或雷達沒了,就沒法攔截和攻擊俄羅斯的飛機。7月12日,俄羅斯使用“伊斯坎德爾”導彈摧毀了位于烏克蘭敖德薩州的美國“魚叉”反艦導彈裝置;10月5日,俄羅斯又用“伊斯坎德爾”導彈打擊了烏克蘭尼古拉耶夫州的沃茲涅先斯克軍用機場。

可見,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大量使用“伊斯坎德爾”導彈,嚴重遲滯了對方反擊的時機,改變了戰場態勢。

主持人:11月19日,俄羅斯對外發布消息稱,俄羅斯武裝力量的所有導彈部隊都裝備了現代化導彈系統“伊斯坎德爾-M”。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曹衛東:

11月19日是俄羅斯武裝力量導彈部隊和炮兵日,除了向外宣布導彈部隊換裝“伊斯坎德爾-M”外,俄羅斯也給炮兵更換了一些裝備。比如將原有的“冰雹”火箭炮升級,換成了“龍卷風-G”,這樣射程就可以從原來的不到20公里增加到40公里。另外,“伊斯坎德爾”導彈的最遠射程可以達到500公里,這就意味著在遠中近不同的距離上,俄羅斯可以用火箭炮和導彈打擊不同的目標。

由此可見,俄烏沖突加速了俄羅斯武器裝備更新的速度,俄羅斯陸上突擊能力和火力覆蓋能力將得到大幅度提升。

主持人:據俄羅斯媒體消息,俄方將在12月啟動3款新型武裝無人機量產工作,俄方計劃將其配備給在烏克蘭執行特別軍事行動的俄軍部隊。俄羅斯近期的一系列軍事動作會對俄烏局勢產生怎樣的影響?

曹衛東:

軍事行動是武器裝備發展的牽引力。俄羅斯把“白鸛”“大胡蜂”等無人機一起投向前線,體現了軍事行動中的體系化作戰。比如導彈中的鉆地彈主要用于打擊地下的堅固目標,子母彈用于打擊培訓中心的人員,燃燒彈用于打擊重要設施。同時,可以通過無人機進行打擊先期的偵察、中間的引導以及打擊之后的評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打擊作戰鏈。

延伸閱讀:

媒體:俄軍正在調整策略俄終于要上先進武器了

俄對烏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后,俄軍并沒有上利器,一大原因是俄作戰之初對拿下烏克蘭的時間估計不足,另外,是俄不想大殺器造成大殺傷。所以,俄烏沖突多是以火炮為主。不過,對于纏斗式的拉鋸戰,俄軍正在調整策略。策略之一是換軍事指揮官,在10月換上蘇洛維金上將后,效果明顯;策略之二是換先進武器,在近日,俄防長紹伊古表達了這一點。

11月30日,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在國防部董事會會議上表示,在俄對烏特別軍事行動過程中,有必要使用先進的武器系統。他說:“有必要繼續現代化和創建有前途的系統,并隨后在特殊軍事行動中使用它們。”

紹伊古補充說,目前,俄軍正在測試使用火炮和導彈部隊進行戰斗的新方法。據他說,俄軍主要談論偵察和打擊火力系統,其中包括無人機。

這位部長強調,考慮導彈防御系統的經驗,反炮兵作戰也正在改進,作為擊敗敵人的主要任務之一。

紹伊古此前表示,俄羅斯部分動員初期出現的物資和津貼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根據合同軍人的規范,為部隊提供規定類型的津貼、制服、裝備和食品。

而可以預測,如果俄軍加大先進武器的投入,俄烏沖突很可能會很快結束。但是,美國也在不斷向烏克蘭援助更先進的武器,所以俄烏沖突勢必將是一場持久戰。

俄羅斯陸軍上將、前地面部隊總司令弗拉基米爾·博爾德列夫近日預測稱,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特別行動不會在未來幾個月內結束。

他說,“我知道特別行動的持續時間會很長。這不是一個月,也不是兩個月,甚至不是六個月。”他還強調,現在俄軍在特別行動期間“在被占領的戰線上誓死挺身而出,做好成群結隊”很重要。

早些時候,俄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將在這次特別行動中實現其目標。

不過,美國的動作讓俄不快。

11月30日,美國國防部稱,當局與領先的國防公司雷神公司簽署了一項合同,為烏克蘭購買NASAMS機動防空導彈系統,其成本達12億美元。

延伸閱讀:

歐盟吞下俄羅斯3000億歐元俄方:必將反制后果自負

當地時間11月3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表聲明稱,已經凍結了俄羅斯中央銀行共3000億歐元儲備,還凍結了俄羅斯寡頭的190億歐元資金。她強調,俄羅斯必須為其造成的破壞付出經濟上的代價,“據估算,烏克蘭遭受的損失約為6000億歐元”。

馮德萊恩表明,歐盟將創建一個機構來管理這些資金并用于投資,且將其收益用于烏克蘭。不過她的另一句話就有點意思了:一旦反俄制裁被解除,這些資金應當被用于“俄羅斯完全賠償其在烏克蘭造成的損害”。

馮德萊恩

這里有兩個關鍵點,第一點,歐盟表示未來會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只不過能解除多少,歐盟肯定會采取最低限度的行動,尤其是那些對歐盟造成反噬效果的制裁,肯定會被列入第一批名單,同時也算是以“大義”的名分,給歐盟松了一口氣。

特別是在能源制裁上,歐盟曾在5月意氣風發地表示,會在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而最近幾天,歐盟卻在討論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