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泉州什么時候成為重要的對外貿易港(葡萄牙是何時占領澳門的)

时间:2024-06-02 06:38:27 编辑: 来源:

海上絲綢之路最興盛在什么時候

海上絲綢之路最興盛在宋元兩代。

海上絲綢之路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歷史階段。一是唐代中期以前為形成時期,隋唐以前,海路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二是唐中晚期是轉型時期;三是宋元兩代為極盛時期。四是明朝時期為衰落期。

宋代

宋朝商業科技高度發展,指南針和水密封艙等航海技術的發明和之前牽星術、地文潮流等航海知識的積累,加上阿拉伯世界對海洋貿易熱忱,使海上絲綢之路達到空前繁盛

。據文獻記載,在宋元符年間(1098年~1100年),中國海船已經用羅針導航,到了明代海船普遍用羅針導航;當時掌管船只航行方向的舟師都備有秘密的海道針經,詳細列出從廣州或泉州往返西洋各地的針路。宋朝先後在廣州、杭州、寧波、泉州、膠州、嘉興府(秀州)華亭縣(今松江)、鎮江府、蘇州、溫州、江陰、海鹽等地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其中廣州為當時的第一大港,泉州在南宋后期躍成為世界第一大港之一、東方第一大港。

與中國通商的國家:占城、真臘、三佛齊、吉蘭丹、渤泥、巴林馮、蘭無里、底切、三嶼、大食、大秦、波斯、白達、麻嘉、伊祿、故臨、細蘭、登流眉、中理、蒲哩魯、遏根陀國、斯伽里野、木蘭皮等總計五十八個國。出現了《嶺外代答》、《諸蕃志》,記載與中國通商國家情況的專著。

泉州的海外交通,起源于南朝而發展于唐朝。唐宋之交,中國經濟重心已開始轉到南方,東南地區經濟快速的發展。宋朝有

三大對外貿易主港,分別為廣州,寧波,泉州。港口的地理便利因素對海外客商很重要,北邊日本和朝鮮半島客商希望宋朝主港口盡量靠北,而貿易量更大的阿拉伯

世界和南海諸國則希望港口盡量靠南,兩股方向的合力點便平衡在當時地處在南北海岸中點的泉州,正是這一南北兩面輻射的地理優勢使得泉州在設立市舶司(1087年)正式開港后,迅速先超越明州港(寧波),后追平廣州并在南宋晚期反超,成為第一大港。

元代

元世祖忽

必烈在位時由于連年對外征戰和失敗,因而先后進行了四次海禁。第一次“海禁”發生在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年初。第一次海禁從公元1292年到

1294止。第二次海禁1303至1308年止。第三次海禁從1311年到1314年止。第四次海禁從1320年到1322年結束。1322年復置泉州、

慶元(寧波)、廣州市舶提舉司,之後不再禁海。中國大航海家汪大淵,由泉州港出海航海遠至埃及,著有《島夷志略》一書,記錄所到百國。

刺桐古城花欲燃

*如何寫好作文?閱讀、理解、思考、練習、反省、提高。

*中國文脈: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近現代雜文、小說、現代詩各種形式的發展。當代:音頻、廣播劇、朗誦、視頻、影視劇、舞臺劇、音樂劇…

*,如何積累素材?默讀、摘錄、朗誦、理解、交流、提高。成為畢生的興趣。應試教育以外,心懷文學夢,為自己的日后鑄造精神花園。遇到生字丶難字。短篇默讀時先做記號。整篇讀完一并查找。不影響興趣

朗誦比閱讀的優勢:加深記憶、深刻理解。但有的作品不適合朗誦交流:比如木心作品、一些小說…適合的: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現代詩、民國的魯迅、張愛玲散文。林徴因、徐志摩代表、舒婷代表詩。經典如:論語、道德經、大學、中庸、心經。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經典。思想的引路人。

身為泉州人所需要了解的本土文化名篇。

龍一《刺桐古城花欲燃》龍一《潛浮》劇作家偶然得知,泉州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刺桐城”,今年元宵節到泉州逛燈會,未能見到刺桐開花。離開泉州時,齒頰留有茶韻,心中留有疑問:公元946年,割據泉州的留從效,為什么會選擇“刺桐”這個樹種遍植新城內外?

留從效是泉州本地人,在“殘唐五代”的亂局中,以泉州刺史和清源軍節度使的身份,據守泉州、興化和漳州三地,形成一個政治、軍事、經濟完全獨立的小小“王國”,表面上,他卻是南唐皇帝李璟的臣子。留從效,在十七年短暫的割據時間里,為中國打造了一座名城和名港。

此前唐朝主要貿易港廣州因為戰亂幾近斷絕,新興的泉州港成為最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留從效非常清楚,掌握了泉州港,便等于掌握了中國南方的經濟命脈。他著力美化全城,高大壯美的刺桐樹成為綠化泉州的首選。留從效當年的理想是將泉州建造成為城墻堅固,濃蔭遍地,美麗開放的國際化港口城市。他的努力沒白費,泉州以“刺桐城”和“刺桐港”之名,遠播歐亞非大陸,這座東方遙遠城市的富足與美麗,流傳在各地人民的言語書信中。我們今天站在這里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泉州成為世界著名港口城市,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它的進出口貨物。與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繁榮的時代相似,除了傳統的絲綢之外,還有引領世界潮流的唐代的陶瓷器。擁有上千年的青銅鑄造技術和陶器窯燒技術,還帶動了中國冶鐵技術的高速發展。

在南唐五代那個大分裂大戰亂時代,留從效確是憑借他個人的智慧和才能,率領泉州軍民開展對外貿易,使得一方百姓不單單遠離戰亂之苦,而且過上了富有生機充滿希望的生活。

歷經陳橋兵變,轉眼便到大宋。留從效治下的泉州發生內亂,他被屬下劫持,背疽發作去世,終年56歲。“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不知道留從效去世的時候,泉州滿城的刺桐花可曾為他開放?“刺桐古城花欲燃,舊游人物想依然。”出發吧,再不要錯過這場歷時千年,流傳萬里的花事。

影視舞臺作品的經典臺詞。曹禺代表作《雷雨》《簡愛》莎翁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

《無問西東》獻給每一個珍貴的你

當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有段時間,遠離人群,獨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某日,我偶然去圖書館,聽到泰戈爾的演講,而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人,是當時最出名的學者。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叫我心生羨慕。

把自己交給繁忙,得到的是踏實而不是真實。什么是真實?真實就是:“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里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看到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了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么,才能被愛。

等你們長大,你們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贊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己的珍貴。

愿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女:愿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合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古典詩詞。李煜代表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后一位國君。雖然李煜是一個失敗的皇帝,但他確實是一個偉大的詞人。坐上皇帝的寶座讓李煜有些意外,他本無心于權力的追逐,卻偏偏善詩文、工書畫,豐額駢齒、一目雙瞳,因為外貌奇偉,遭長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為避禍,醉心經籍、不問政事,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李煜,政治不修,縱情享樂亡國降宋,屈辱度日。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葬送一座江山,換得一冊千古絕唱,他的詞拜托了花間的浮靡,毫不晦澀,用典不多,卻使一段悵然的南唐往事濃墨重彩,宋朝亡了他的國,他卻用詞征服了整個宋朝,情濃千載。適合學生閱讀的讀本,短小精悍。

建議:用聽書軟件提高閱讀量。自己試試朗讀軟件

葡萄牙是何時占領澳門的?

一、是在1533年;

二、公元153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前去澳門的外國商人借口商船遇到風浪,海水打濕了貢物,要求上岸晾曬。葡商乘機混入其中,并冒用外國商人名義,以千兩銀子的代價買通廣東海道官員答應他們上岸的要求。葡人才能登岸「暫住」,但卻從此「常駐」下來到了公元一五五四年,葡國船隊司令蘇薩對廣東海道副使汪柏行賄后,葡人進入澳門的活動開始增多,葡船抵泊澳門日益頻繁,并企圖將澳門作為固定停泊地。葡萄牙人運來磚瓦木石,蓋屋成村。至一五六四年,葡人蓋建的住所已有千間以上,在澳葡人也近千人。至一五七0年,葡人在澳門又興建了三座教堂、一家醫院和一間仁慈堂。使澳門由臨時泊口變成了葡萄牙人在中國進行商業貿易和停泊船只的永久居留地。

葡萄牙人在澳門站住腳后,就加緊賄賂握有軍政實權的廣東海道副使汪柏等人,每年饋贈白銀五百兩,以鞏固葡人在澳門的地位。直到汪柏調離廣東,接任的海道副使才發現其前任受賄事,并將葡人交來的五百兩賄銀作為地租上繳國庫。自此,葡萄牙人每年向明朝政府交納地租銀五百兩,不久又另加火耗銀十五兩。

葡萄牙人向明朝政府交納地租,表明他們承認澳門是中國領土,他們不過是租居而已。與此同時,明朝官府接納這筆租金,而將之載入萬歷年間刊行的《廣東賦役全書》,則表明中國官方已正式允準葡萄牙人租居澳門。

公元1578年,明政府重新開放廣州的對外貿易,澳門一時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隨著葡萄牙人定居澳門日眾,勢力漸強,別國商人相繼離去,澳門遂為葡人所占據。他們在此筑城建寺,獨享其利。于是,澳門已由原來的各國船只停泊交易之所變成了葡萄牙人在東方的貿易基地,被劃入了葡萄牙的勢力范圍。一六二三年葡萄牙任命了首任澳門總督;賦予其統治澳門的權力,但仍向中國繳交地租。一八四二年,中英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葡萄牙人也以中國軟弱可欺,從此不再向中國繳交地租。一八四五年,葡萄牙女王更片面宣布澳門為葡萄牙殖民地自由港。

三、、葡萄牙是一個面積不到10萬平方公里的歐洲小國,而一度卻成為面積相當于其本土上百倍的殖民大帝國。它是憑借一支強大的船隊,橫闖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征服非洲、亞洲和美洲大片土地,一躍成為世界海上霸主。

中國古代海外貿易止于什么時候?

止于1840年鴉片戰爭前

鴉片戰爭后,外國資本主義勢力侵入,中國古代獨立自主的海外貿易逐步變為半殖民地性的海外貿易。

中國古代海外貿易

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歷代經海路同外國所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它是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造船航海業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的,成為古代中國對外經濟聯系的一個主要渠道。

歷史沿革 中國的海外貿易歷史悠久。早在秦漢之前,中國已同近海國家有了貿易往來。漢代商船已遠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