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外廣告投放工作前景(SEM工作的發展前景如何?)

时间:2024-06-03 06:45:31 编辑: 来源:

廣告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怎么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廣告業有很大發展。既宣傳具體商品,又反映了體現人們價值觀的廣告,不但得到了商家的青睞,而且還點綴了廣大群眾的生活。中國 1979 年初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恢復了廣告業務,至今 20 年來,我國廣告業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廣告媒介的發展也極為迅速。據不完全統計,僅北京市大大小小的廣告公司就有 3000 多家。時代呼喚高質量的廣告和高質量的廣告人才。

廣告在經濟至上的社會,一定是非常熱門的專業。但廣告學畢竟跨眾多學科,而且入門門檻又低,這里可以提到的就是只要和營銷相關就需要廣告,簡單的來說,只要賣貨,起碼你都要發傳單吧,但企業的體量大小又參差不齊。所以可以說廣告好做,又不好做。好做是因為這個行業里一定是需要源源不斷的人才,基本不會因為經濟沖擊或者政策受到影響。而不好做是也是因為行業門檻低,魚龍混雜,想在眾多人才中脫穎而出十分困難。我學姐們有的跨行進了房地產、有的呢進了互聯網,還有一些在報社工作。但是她們的相同之處就是,加班。

中國廣告制作行業的前景如何?

廣告業是創意工業中最為核心的行業,近年來外資公司對國內廣告市場逐步深入,國內企業趨向國際化,網絡等新媒介在廣告方面廣泛運用。曾經是廣告公司整體運作的靈魂,創意部門正面臨著全新變革的考驗。為了解中國廣告行業創意活動的基本狀況,本刊特別面向國內150家最大廣告公司的創意部門,組織了此次全國問卷調查。

外資助推本土創意

外資公司對提升整體創意水平作用顯著。本次調查發現,認為本土公司在創意水平上高于或等于外資公司的被訪者合計約占48.1%;認為外資水平更高的約占51.9%.問卷要求被訪者分別列舉創意水平最高的中、外資廣告公司各一家。中資公司中,廣東省廣告公司、葉茂中策劃和梅高廣告公司創意水平最高,填答率皆為10.9%超過三分之一的被訪者認為奧美在外資公司中創意水平最高,填答率為33.8%;智威湯遜和盛世長城等兩家外資公司入選,分別得到約有18.2%和14.3%的創意人士的認可。近年來,任職外資公司的本土創意人才紛紛自創事業,如奧美員工創辦的上海同盟廣告;或回流本土公司,葉茂中表示目前廣告業的人才互通已完成。很多本土公司大量從4A引進人才,帶來先進的理念和操作手法,逐步縮小了本土與跨國公司之間的差距。在普及創意觀念、培養創意人才、促進行業認可創意的價值和引入創意理論等四個方面,外資公司對國內廣告行業作出的歷史貢獻,都得到了四分之三以上被訪者的認可,其中前兩項的中選率都達到了82.3%.全球化創意當與本土需求相結合。超過六成的創意部門負責人認同外資在與國際潮流同步、創意人才多、經費充足等方面的優勢,選擇此三項的被訪者分別約占65.4%、64.1%和62.8%.奧美最近獲得新聯想的全球推廣大單,就是這一優勢的體現。另一方面,跨國運作特性不可避免存在與中國國情不相適應的地方,正如戛納2004年評審團主席Piyush Pandey所言,全球化創意就是對創意最大的威脅。超過半數的被訪者認為,外資創意的兩項最突出劣勢分別是:創意者不考慮國內廣告受眾的接受狀況,創意不適合國內客戶的文化品位,分別約有55.4%和52。7%的被訪者選擇;同時外資創意也存在過于理想化、不了解客戶真正需求等弊端。即將全面放開的內地市場上,外資廣告公司正加大對本土客戶的爭奪力度,電通公司是這方面的先行者。目前北京電通經營總額中,中國客戶比例已超過50%,主要客戶包括聯想、海爾等。

告別創意主義

高達80.3%的被訪者認為成功公司應該首先具備一流的創意水平,但是領先的經營業績、擁有行業內最主要客戶和作品廣為傳播等三項商業化指標也受到極大的關注,其中選率分別約占7 5.0%、64.5%和50.0%;良好的業內口碑約占67.1%,但僅有約36.8%的被訪者認為獲得過國外的廣告大獎是成功公司的主要標志。創意水準仍被視為定義成功廣告公司的最主要指標,但廣告經營的硬性指標更受到被訪者看重,考慮到被訪者都是創意主管,這表明國內廣告界對廣告的產業屬性具有相當清晰的認知。

調查發現參與調查的廣告公司的主營業務中,廣告策劃和廣告創意居于前兩位,分別約占55。1%和47.4%,媒介廣告代理及銷售約占42.3%,設計制作約占34.6%.被訪廣告公司中,創意部門規模相對較小,半數公司的創意員工不足10人,約占49.4%;擁有11-30人的公司約占43.0 %,而30人以上的公司合計僅占7.6%.在占用經費方面,創意部門經費超過五成以上的約占16。4%,經費占三成至五成的合計約為39.7%;一成至三成經費的公司合計約為37.0%;約6.8%的被訪公司創意部的經費不足一成;經加權計算,創意部平均占用公司經費總額近三分之一,約占32.5%.創意部門能創造公司五成以上收入的被訪公司約占27.5%,三成至五成來自創意的公司約占30.4%;一成至三成約為30.4%;約有11.5%的被訪公司創意部的收入不足一成;經加權計算,平均而言,公司總收入的三分之一來自創意部,約占36.8%.創意部門的產出-投入比約為1.13,對公司總體盈利而言,創意部門已經不能提供超越一般部門的業績支撐。

創意部門在公司內部的地位與影響趨于弱化,約79.7%的被訪者表示,其所領導的部門不再是公司唯一的核心競爭力;約12.7%的公司中創意部已不是核心競爭力,仍然認為該部門是核心競爭力的被訪者僅占7.6%.隨之而來的,近半數創意負責人認為本公司創意部門在未來的2-3年存在被削弱的可能性,其中可能性較大和很大的合計約占11.6%;有一定可能性的約占32. 1%;認為不可能被削弱的被訪者僅占56.4%.創意部門在內部的價值定位,其業務屬性越來越被文化屬性所掩蓋,成為業界競爭的某種軟力量。約83.1%和80.5%的被訪者表示創意部的主要價值在于提升公司整體聲譽和促進公司品牌塑造,而視為公司收入主要來源的僅占24.7%.

國內創意的新機遇

創意人士普遍對國內目前的創意水平評價不高。半數以上被訪者認為,目前國內廣告產品中,整體創意水平較高的作品所占比重不超過一成;約31.6%認為所占比重能達到一成至三成,認為所占比重能達到三成至五成的被訪者約占10.5%;認為水平較高作品的比重達到五成以上的被訪者合計約占7.9%.被訪者印象最深刻的廣告創意作品相對比較分散,填寫耐克的“恐懼斗室”的創意人士最多,約占被訪者總數的12.9%;其次是阿迪達斯,填答率約占8.1%;腦白金和MOTO的填答率分別約占6.5%.數據顯示,廣告客戶的認可和創意者的創造才能被視為影響廣告創意成敗的主要因素,分別約有52.0%和29.3%的被訪者選擇;業界的整體創意水平、公司內的重視程度和經費投入的中選率也都超過了10%;特別值得注意的,同行的創意水準被約17.3%的被訪者認為對本公司的創意水平產生影響。

創意人士的最大苦惱莫過于在反復的廣告比稿中,與客戶進行艱難的溝通。多數企業對廣告創意的價值認知水平尚待提高,約59.7%的被訪者表示他們的客戶認為創意成本過高,而表示多數企業不重視廣告創意、認為創意的價值不大和認為受眾接受水平低分別約占39.0%、37.7 %和32.5%.處于買方市場的國內企業對廣告創意的消極態度,加之往往比照競爭對手的廣告作品來制作廣告,導致廣告同行間較低創意水平的負循環效應,從而部分降低了創意人士的創意質量。

但是,超過三分之一被訪者認為他們所接觸的多數客戶開始希望創意與國際接軌,并具有本土特色。被訪者認為李寧、中國移動和聯想等三家國內公司推出的廣告在創意水平上高于其它企業,填答率分別為13.6%、13.6%和11.9%.這三家公司是目前部分體認到廣告創意價值的優秀中國公司的縮影,他們或因在國內市場直接參與全球競爭,或因目標受眾的特點,或已經實現跨國經營等。

被訪者認識到,以網絡、手機等為主導的新技術、新媒體正促進廣告創意活動產生一系列新變化。表示創意手法要創新的被訪者最多,約占81.7%;超過四分之三的創意人士認為將有更大創意空間,創意新穎性要求將更高、創意理念需要更新、創意對象發生變化等三項都得到半數以上被訪者的認可。需要新型創意人才和創意流程將發生變化等兩項的中選率分別約為40. 8%和38.0%.

部分知名廣告公司介紹

WPP

英國最大的廣告與傳播集團

全球廣告業收入排名:第3位

下屬主要公司:奧美(Ogilvy&Mather,O&M)、智威湯遜(J Walter Thompson,JWT)、電揚、傳力媒體、尚揚媒介、博雅公關、偉達公關

股權結構:WPP的股權結構相當分散,截至2002年5月,其主要股東與持股額為:WPPESOP占4.17%、Putnam Investment Management占4.10%、Legg Mason占3.77%、摩根士丹利占3.14%、巴克萊銀行占3.00%

年收入58億美元的WPP集團迫于市場壓力,積極開展對外并購。繼2000-2001年接連吞并揚雅(Young&Rubicam,世界排名14位,2002年收入4.42億美元)和Tempus廣告集團后,2003年又以極低的代價買下Cordiant。WPP旗下擁有60多家傳播服務公司,業務囊括了市場研究、公共關系、互動行銷、視覺管理和買粉絲等領域。

集團首席財務官PaulRichardson表示,Cordiant(2002年收入7.88億美元)的并入將給公司2004年的銷售收入增加3億英鎊。集團CEO馬丁·索瑞爾(MartinSorrell)認為,此次收購將有助于加強WPP與國際大客戶的聯系,實現公司在亞洲與拉美的業務拓展戰略目標。

2003年3月,WPP下屬廣告公司之一,即擁有“亞洲最佳創意公司”美譽的新加坡百帝廣告(BateyAds,1997年加入WPP)中國辦事處在上海開業;WPP同期在華開業的子公司還有上海同盟廣告公司。看來,WPP集團正以“松散”的管理模式全力推進其中國業務。

智威湯遜:品牌創建為先

中國業務主管:唐銳濤(TomDoctoroff)

唐銳濤履歷:現任智威湯遜東北亞區域總監兼大中國區CEO。1998年起負責上海分公司業務,2000年提升為大中國區CEO,此前曾擔任智威湯遜亞太區業務總監。唐畢業于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系,并獲得芝加哥大學MBA學位。

作為全球最老的一家廣告代理公司,智威湯遜擅長大眾品牌的創建與傳播。2002年公司以9.97億美元收入排名全球廣告代理公司第4名。

唐認為,同屬WPP集團的奧美廣告是公司在中國(尤其是北京地區)的主要競爭對手,為此該公司近期已將香港分公司創意總監調往北京,以加強北京公司實力。憑其對廣告行業的理解與“信仰”及在打造大眾品牌方面的優勢,智威湯遜對客戶的收費標準一般比同行高30%左右。目前,該公司正準備以收購的方式進一步加強在廣州市場的業務能力。唐銳濤指出,智威湯遜中國業務的發展目標是進一步擴大本地客戶的同時,實現收入來源多元化。

傳立媒體:

后來居上的在華媒介購買商

中國業務主管:華可風(ChrisWalton)

華可風履歷:現任傳立媒體中國區執行董事。1996年加入智威湯遜-中喬上海分公司,1997年調任傳立媒體;自2001年4月起擔任現職。華可風1992年畢業于英國利茲城市大學,獲商業研究學位和CIM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