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流落海外的國寶回國路線(國寶大熊貓為什么回國?)

时间:2024-06-09 07:58:19 编辑: 来源:

流失海外的國寶有多少回國了

如下:

1、2018年12月11日,國家文物局劃撥中國國家博物館青銅“虎鎣(yíng)”入藏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至此,流失海外百余年的圓明園青銅“虎鎣”終于重回祖國的懷抱。

青銅“虎鎣”為西周晚期文物,頂蓋內鑄有“自作供鎣”銘文,因其精美獨特的造型、罕見的虎形裝飾而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相關資料顯示,青銅“虎鎣”原為清宮皇室舊藏,1860年被英國軍官哈利·埃文斯從圓明園劫掠獲得,此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

2、2019年8月23日深夜, CA168次航班緩緩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終于回到祖國懷抱,于8月24日凌晨安全入庫。

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的回歸,是我國政府在國際公約框架下成功追索流失到日本的文物,具有重要的開創性意義。更加令人振奮的是,這組青銅器將會出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于9月17日舉辦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上。

介紹

由于歷史的原因和現實的誘惑中國文物流失的數量非常驚人。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因戰爭、不正當貿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國珍貴文物流失海外。

在此期間,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余萬件。其中,僅在世界各大博物館展出的可以看到的中國文物就有448件(組),涉及書畫、青銅器、陶瓷器、玉器、金銀器等9大門類。

趙泰來是怎樣讓國寶回國的?

趙泰來賣掉了倫敦的4處別墅,用賣別墅的錢把這些文物一一運回國內。1991年,趙泰來首批向江蘇省鹽城博物館捐贈各類文物共853件,又向中國歷史博物館捐贈清代名家書畫作品32件,包括乾隆親筆御書《孫子兵法》竹簡、明代文徵明所繪《百美圖》畫軸、圓明園的菊花石等國寶級的文物。趙泰來后來又陸續向廣州藝術博物館捐贈藏品1萬多件,其中近千件是國家一級、二級文物。

在廣東番禺寶墨園,他捐贈的文物和藝術品的數量達20個集裝箱,其中不乏金縷玉衣、王子午鼎等珍貴文物,其年代可追溯至商、周、春秋戰國至明清。趙泰來無償捐贈給祖國的文物,藏品數量多達5萬件,香港媒體估計總價值超過8億元人民幣。整理10年,又運了10年,變賣了4棟別墅,趙泰來終于讓這些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回到了祖國。

趙泰來,生于1954年,祖籍廣東東莞,旅英華僑,是近代著名外交家伍廷芳的外曾孫,為著名畫家、收藏家、鑒賞家、慈善家。為中華文化產業集團主席、香港祖國雜志社社長。1992年他從香港移居英國清理遺產。多年來,他先后向中國歷史博物館、新華社書畫院、北京唐風美術館、廣州市美術館和廣州市藝博院等捐贈了6萬多件古代藝術珍品,總價值超過8億元。他先后兩次榮獲世界杰出華人獎,08月被評為首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十大年度杰出人物。趙泰來大力支持潮汕星河事業,早在星河大廈建設期間就給予熱情幫助,其后又無償捐贈大批文物建立了星河趙泰來文博藝術館。

趙泰來,廣東東莞人,1954年出生于廣東東莞一個名門望族之家,旅英華僑,著名文物與藝術收藏家。為近代著名外交家、民國司法總長、外交總長伍廷芳的曾外孫。其叔公趙聿修是太平紳士、元朗富豪。祖父和父親在香港掛牌行醫。新中國成立后,父親攜家眷老小回到東莞,在虎門鎮醫院當起了普通醫生。1969年,在“文革”中失去雙親的趙泰來投奔香港的大姨媽,15歲的趙泰來得以成為趙少昂的入室弟子。

趙泰來從事古今中外各種文物與藝術品收藏活動30多年,積累了大批中國書畫、唐卡、陶瓷及外國工藝品等文物。身為億萬富翁,他連一臺像樣的小車也舍不得買;他向祖國捐贈文物、藏品5萬余件,僅首批捐贈七千多件估值總價值超過8億元(這是趙泰來先生在央視4套“華人世界”中親口所說),其中僅國家三級以上的文物就多達150件。其中包括贈給廣州藝術博物院藏品1萬多件,捐給番禺寶墨園的文物和藝術品達40個集裝箱。為了讓文物漂洋過海回到中國“娘家”,他賣掉倫敦的4處住宅當作運費。

主角把國寶偷回國的小說名字叫什么?

主角把國寶偷回國的小說是《我帶國寶回家,被全世界通緝》。

楚曉楠穿越而來,發現自己覺醒了一個帶國寶回家系統。世界各地,一件件文物被盜的消息,伴隨著視頻傳播開來。他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帶日不落博物館中展覽的那幅敦煌壁畫。

日不落博物館館長難以置信,是我親手把敦煌壁畫真跡和‘偷盜者’送上的返回九州的飛機。

精彩片段:

每一個觀看直播的觀眾,都是心潮澎湃,熱血在翻涌。遙遠西北邊陲,無數荷槍實彈的戰士紛紛站了起來,對著熒幕敬禮。正在站崗的戰士,得知個消息后,紛紛不約而同的想著西方敬禮,那是日不落國的7向。每一個城市的消防隊中,消防戰士也同樣站了起來敬禮。

那坐在熒幕前,早已經年過百歲身披軍裝老戰士,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他眼中含淚,對著熒幕敬禮,這一刻站的筆直,猶如西北大地狂風刮不倒的白楊!這一刻,九州大地再次陷入了沉默。每一個人,都在心中默默想著之前的事情。

從國外拍賣的到一級文物要上交國家嗎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從國外拍賣行購買的文物屬于國有文物,應該上交給國家。但是,如果該文物是一級文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國家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

具體來說,如果從國外拍賣行購買的文物是一級文物,那么國家可能會給予一定的獎勵,具體獎勵金額和獎勵方式由文物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但是,如果該文物不是一級文物,那么就不屬于國有文物,應該由購買者自行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從國外拍賣行購買的文物屬于國有文物,那么應該及時上交給國家,不得私自處理。如果私自處理,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包括罰款、沒收文物等。同時,如果該文物屬于珍貴文物,還可能涉及到刑事責任。

因此,從國外拍賣行購買的文物應該及時上交給國家,不得私自處理。如果私自處理,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包括罰款、沒收文物等。

國寶大熊貓為什么回國?

大熊貓回國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1. 種群保護: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物種,且處于瀕危狀態。為了保護大熊貓的種群和棲息地,中國政府積極開展大熊貓保護工作。一部分大熊貓被借出給其他國家的動物園,通過繁育計劃增加種群數量,而幼仔通常在3至4歲時會被要求返回中國,以參與種群的擴散和保持基因多樣性。

2. 科學研究:大熊貓是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對于了解其行為、生態習性、繁殖方式以及適應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將大熊貓帶回中國,可以為科學家提供更好的研究條件和資源,促進對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科學研究。

3. 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國將大熊貓作為一種珍稀的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并通過向其他國家借出大熊貓,推動國際間的友好交流與合作。大熊貓的返還也是一種文化和外交手段,能夠增進中外之間的理解和友誼。

總的來說,大熊貓回國是為了保護物種、進行科學研究和促進文化交流。中國一直致力于大熊貓的保護與管理,并通過國際合作共同努力,確保大熊貓在適宜的環境中生存和繁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