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流失海外的書畫真跡(中國有什么流落外國又回到中國的寶物)

时间:2024-05-02 01:30:35 编辑: 来源:

現在清明上河圖的真跡在哪里?故宮博物館里的那個是真跡么?

1

北京的是假的,就連臺灣的也是假的,真正清明上河圖早已經不知去向, 2

還有一種說法是嚴嵩是明代大奸臣之一

他與其子嚴世蕃依仗權勢,巧取豪奪了大批書畫古玩

明代李日華《味水軒日記》載:陸完死后,他的夫人將《清明上河圖》縫入枕中,不離身半步,視如身家性命,連親生兒子也不得一見

陸夫人有一娘家外甥王某,言辭乖巧,非常會討夫人歡心

王某擅長繪畫,更喜歡名人書畫

便挖空心思向夫人央求借看《清明上河圖》

反復懇請后,夫人勉強同意,但不許他帶筆硯,只許他在夫人閣樓上欣賞,而且不許傳給別人知道

王某欣然從命,往來二三個月,看了十余次以后,竟臨摹出一幅有幾分像的畫來

當時專橫跋扈的嚴嵩正四處搜尋《清明上河圖》,都御史王忄予得知后,便花800兩紋銀從王某手中購得贗品,獻給嚴嵩

嚴嵩府上有一裝裱匠湯臣,認出畫是假貨,便以此要挾王忄予,令其出40兩銀子賄賂自己,但王忄予對其不予理會

湯臣惱羞成怒,在嚴嵩設宴歡慶時,將圖上舊色用水沖掉,嚴嵩在眾人面前大為窘迫,以后便尋機將王忄予害死,臨摩此畫的王某也因此受到牽連,被抓去餓死獄中

明代另一人沈德符所著《野獲編補遺》中卻是另一種說法:嚴嵩黨羽鄢懋卿總理淮、浙鹽政,胡宗憲總督吳、越兵事,他們都為嚴嵩搜羅名字畫

他們得知《清明上河圖》在已故內閣首輔王鏊家時,便去索購,但王家富甲一方,不為錢財所動

無奈之中,二人找嚴嵩府上裝裱匠湯臣商議,湯與當時鎮防薊州的王忄予素有來往,對王忄予之子世貞、世懋有仇,因此鼓動王忄予買畫,但王忄予亦購不來

湯臣便設計讓王忄予把蘇州人黃彪臨摹本買來獻嵩,又在嚴嵩高興時將真情告知,嚴嵩窘怒,遂殺王忄予

清代人《清夏閑記》上又載:太倉王忄予收藏有《清明上河圖》,嚴嵩子嚴世蕃知道后強行索要,王忄予便送去摹本,當時湯臣恰好在旁

從前王忄予巡撫兩浙時,見湯貧困潦倒,便將他推薦給嚴世蕃

湯臣不思報恩,反想構陷王忄予以求發達,便對嚴云:此畫他曾在王忄予家中見過,王忄予送來的是贗品,如若不信,只看屋角雀是否一腳踏二瓦便可證實

嚴世蕃細看,果如其言,心中深恨王忄予

恰好此時俺答部進犯中原,王忄予為薊、遼總督,嚴嵩父子乘機將他害死

后人曾據此寫過《一捧雪傳奇》一戲,只是將《清明上河圖》改成了“一捧雪”白玉杯,王忄予改成了莫懷古

以上幾種說法雖然各執一詞,但都與事實有些出入

實際上,陸完死后,其兒子急等錢用,便將《清明上河圖》賣至昆山顧鼎臣家,后被嚴嵩父子強行索去

這之前嚴嵩確曾托王忄予買過“名畫”,王忄予也確曾買蘇州人王彪之摹本獻給嚴嵩,后被識破

只是南方人“王”、“黃”不分,黃彪應是王彪而已

隆慶時,嚴嵩父子被御史鄒應龍彈劾,終于官場失勢,嚴世蕃被斬,嚴府被抄,《清明上河圖》再度收入皇宮

度盡劫波終得歸宿 《清明上河圖》到清朝后先由陸費墀(安徽相鄉人)收藏

陸費墀是乾隆時進士,他得圖后也在上面矜印題跋

后被畢沅購得

畢沅(1730—1797),鎮洋(今江蘇太倉)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進士

畢沅生平喜愛金石書畫,家中收藏頗為豐富

他得《清明上河圖》以后,與其弟畢瀧(清代收藏鑒賞家)同賞,現今畫上有二人印記

畢沅在關中任職時,對地方上的文物盡心修繕保護,不料這些卻成了他的“罪行”

畢沅死后不久,湖廣人民反清,清廷認為畢沅任湖廣總督期間,“教匪初起失察貽誤,濫用軍費”,不但將畢家世職奪去,而且將其全家百口全部殺掉,家產也被抄沒入宮

清廷將《清明上河圖》收入宮以后,便將它收在了紫禁城的迎春閣內

嘉慶帝對其珍愛有加,命人將它收錄在《石渠寶笈三編》一書內

此后,《清明上河圖》一直在清宮珍藏,雖然經歷1860年英法聯軍以及1900年八國聯軍兩度入侵北京,洗劫宮室,但居然逃過了劫難,均未受損

1911年以后,《清明上河圖》連同其他珍貴書畫一起,被清末代皇帝溥儀以賞溥杰為名盜出宮外,先存在天津租界內的張園內

1932年,溥儀在日本人扶植下,建立偽滿洲國,于是這幅名畫又被帶到長春,存在偽皇宮東院圖書樓中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日本侵略者的末日也到了

溥儀和他的日本主子一見大事不好,便乘飛機逃往大栗子溝,偽滿皇宮因失火而一片狼藉

混亂之中,有不少人便趁機進宮“搶洋撈”,偽皇宮的大批珍貴之物便在這場動亂中流散到了民間,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圖》

194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長春

解放軍干部張克威同志,通過當地干部收集到偽滿皇宮流散出去的珍貴字畫十余卷,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圖》

1947年,張克威同志調到東北行政委員會工作,臨行前他將這十余幅卷軸交給了當時開辟東北革命根據地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林楓同志

《清明上河圖》經林楓之手進了東北博物館,后來又調到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存

從那以后,這兒便成了它的最后歸宿地

圓明園流失國外的文物有哪些?3件

12生肖像,至今有三個未找到……算不?

不過,流失的寶物真的很多,不計其數,比如,清代乾隆帝的心愛藏品、東晉顧愷之 《女史箴圖》 唐代摹本最為引人注目,而精美的商周青銅器和上世紀由斯坦因(被指“敦煌盜寶第一人”)帶往英國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是極其重要的珍品。

書畫:顧愷之《女史箴圖》唐代摹本、李思訓《青綠山水圖》、巨然《茂林疊嶂圖》、李公麟《華巖變相圖》、范寬《攜琴訪友圖》、燕文貴《群峰雪霽圖》、蘇軾《墨竹圖》、馬遠《山水再游圖》等。(自己挑一些吧)

英法聯軍真可惡!

望采納

王羲之有書法真跡留傳到現在嗎?

在中國書法史上,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譽為書圣,他的墨跡受到歷代書家的推崇。

王羲之《干嘔帖》紙本

《干嘔帖》,又名《如常帖》、《昨還帖》。縱14.1厘米,橫26.4厘米,共4行36個字,五代至北宋時期的臨摹本。國家一級文物。是王羲之病中寫給友人的短信。該帖筆意神采超逸,書風沉著勁健,曾刻錄于《淳化閣帖》之中,是流傳有序的藝術品。

據史書上記載:王羲之的真跡早已失傳,傳世的王羲之的書法墨跡都是后世的臨摹本,但就是這極為稀少的臨摹本留傳到今天已經都是稀世珍寶了。除海外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外,今天所知道留在內地的只有《蘭亭序》、《姨帖》、《初月帖》、《上虞帖》、《寒切帖》和《干嘔帖》等幾件。

偽滿時期,溥儀到將《干嘔帖》帶到東北,后來,流落到民間。四十多年前,正是文革動亂時期,劉光啟在堆積如山的大紙堆中發現了一卷黃黑色的舊紙卷,他抽出打開一看,眼前展開的是一件年代久遠的草書紙本書帖,憑著多年鑒定書畫的經驗,劉光啟讀出該帖的內容為:“ 足下各如常。昨還殊頓。胸中淡悶,干嘔轉劇,食不可強,疾高難下治,乃甚憂之。力不具。王羲之。”眼前的東西竟是文物界苦苦尋覓了30多年的故宮流失國寶、書圣王羲之的《干嘔帖》。

現在這件從紙堆里偶然發現的王羲之的《干嘔帖》和《寒切帖》一起成為天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中國有什么流落外國又回到中國的寶物?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流失到境外的中國文物約164萬件,分散在全世界47家博物館,而海外民間的收藏預計是館藏的10倍。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因戰爭、不正當貿易等原因,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其收藏中國文物的歷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館時期,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長期陳列的約有 2000件。從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到明清瓷器等。

2009年05月30日晚,北京亞洲大酒店三層的拍賣大廳已是人頭攢動,座無虛席,保利集團正在這里舉行中國繪畫藝術拍賣專場,這次拍賣會上珍品云集,清代順治、康熙等八位皇帝的15件書法作品,從日本回流,集體在京亮相,但是最引人關注的拍品,是宋徽宗的真跡--《寫生珍禽圖》,據專家介紹,宋徽宗存世的作品很少,已知的只有十余件,而這件也是目前被發現的存世最為完整的一幅。這幅稀世珍品在7年前,以2530萬元創造當時中國繪畫拍賣成交的世界紀錄,當年拍得此畫的比利時收藏家尤倫斯夫婦,委托保利拍賣公司,在這次春季拍賣會上進行拍賣。

馬未都,最珍貴的中國文物為什么都流失在西方嗎?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流失到境外的中國文物約164萬件,分散在全世界47家博物館,而海外民間的收藏預計是館藏的10倍。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因戰爭、不正當貿易等原因,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其收藏中國文物的歷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館時期。

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長期陳列的約有 2000件。從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到明清瓷器等。2009年05月30日晚,北京亞洲大酒店三層的拍賣大廳已是人頭攢動,座無虛席,保利集團正在這里舉行中國繪畫藝術拍賣專場。

這次拍賣會上珍品云集,清代順治、康熙等八位皇帝的15件書法作品,從日本回流,集體在京亮相,但是最引人關注的拍品,是宋徽宗的真跡--《寫生珍禽圖》,據專家介紹,宋徽宗存世的作品很少,已知的只有十余件,而這件也是目前被發現的存世最為完整的一幅。

這幅稀世珍品在7年前,以2530萬元創造當時中國繪畫拍賣成交的世界紀錄,當年拍得此畫的比利時收藏家尤倫斯夫婦,委托保利拍賣公司,在這次春季拍賣會上進行拍賣。當晚11點42分,宋徽宗的《寫生珍禽圖》以3800萬元的起拍價開始競拍,最終由572號買家以5510萬元競得該畫。

這件國寶幾經周折,終于回到了故鄉。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流失到境外的中國文物約164萬件,分散在全世界47家博物館,海外民間的收藏預計是館藏的10倍,約1700萬件。

這些曾經代表著中華民族輝煌的珍貴文物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其中,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