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信集團海外投資現狀(如何看待海信收購東芝電視業務?)

时间:2024-05-20 03:16:15 编辑: 来源:

海信集團是國企嗎

1. 海信集團簡介

海信集團是一家集電子、家電、信息、房地產、貿易和金融等多種業務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創建于1969年,總部位于中國青島。經過近50年的發展,海信已經成為中國知名的電子家電企業之一,在海內外擁有廣泛的業務和影響力。

2. 國企定義

國企(國有企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出資創辦或購買各種生產、經營、服務型企業,或以投資形式參股的企業。同時,國家通過國有企業來實現國家經濟發展和調控的功能,以提高國家經濟實力和維護國家安全。

3. 海信是否為國企

根據以上國企定義,可以得出結論:海信集團是一家部分國有資本控股的公司。截至2019年,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接持有海信集團股權的比例為23.93%,是海信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4. 國企的影響力與發展

作為國家投資和經濟發展的重點,國企在中國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中國的國有企業在國內經濟中擁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和資源優勢,并憑借著政府支持和優惠政策得到持續的發展和壯大。然而,也面臨著過度擴張、管理不規范和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

5. 海信集團的發展現狀

海信集團是一家跨行業、跨地域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其主要業務包括電子、家電、信息、房地產、貿易和金融等方面,其中以電子和家電為主導業務。在電視、冰箱、空調等家電領域,海信都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在未來智能家居和消費電子等領域加大了投入。然而,海信在某些業務領域中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和發展壓力。

6. 海信集團的未來展望

作為中國知名的電子家電企業之一,海信集團將在未來繼續發揮其市場優勢和技術優勢,加強創新和研發,不斷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時,在未來,海信集團也將繼續加大對智能家居、5G應用、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投入,并積極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和轉型升級。

7. 總結

盡管海信集團是一家部分國有資本控股的企業,但其作為中國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電子家電企業,未來的發展仍將受到廣泛關注。海信將通過不斷持續的創新和技術投入,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價值,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海信為何選擇收購虧損的東芝?

文︱泥石流

海信電器于11月14日發布公告稱,海信電器于當日與株式會社東芝共同簽署了《關于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之股權轉讓協議》,擬以自有資金129.16億日元(約人民幣7.98億元)受讓東芝所持有的TVS公司95%股權,東芝保留5%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TVS公司將成為海信電器的控股子公司(TVS 公司主營從事電視機及相關周邊設備、商用顯示器、HomeIOT 等多媒體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云服務等業務),海信將獲得東芝電視40年全球品牌授權。

海信電器表示,此次收購將進一步拓展公司在電視業務的研發、品牌和營銷的全球布局,通過整合雙方的研發、供應鏈和全球渠道資源,并在顯示技術上相互取長、相互借力,可以向全球提供有競爭力的智能電視內容運營服務,全面提升公司的全球影響力與綜合競爭力,加速國際化進程,對公司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受核電業務投資失敗和財務造假丑聞的影響,東芝在近兩年進行了大幅裁員并且開始對業務進行重組。并且,東芝的財務問題非常嚴重,按照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規定,其必須在2018年3月底前扭轉資不抵債的狀態,否則將被強制退市。該公司已將電視、白色家電(可以替代人們家務勞動的電器產品)、醫療設備等非核心業務出售,將經營資源投入社會基礎建設、能源、電子元器件、ICT解決方案等重點業務領域。

東芝是日本第一家推出彩色電視的企業,電視曾經是其主打產品。但在中韓品牌的沖擊下,日系家電品牌的市場表現日益下滑,東芝電視業務也每況愈下。2015年后,東芝已經將海外的電視業務改為品牌授權模式,專注于日本本土的開發與銷售。此次出售TVS公司意味著東芝全面撤出電視市場。

雖然東芝深陷危機,但數據顯示2016年東芝電視銷量仍位居日本市場前三位。收購TVS公司有助于海信提高在日本電視市場的影響力,對海信在國內和海外的品牌形象也有好處。

有業內人士指出,海信電器此次收購東芝電視,或許是為了進軍OLED電視領域。

海信在激光電視、ULED電視和智能電視領域中均有不錯的技術積累,但在逐步崛起的OLED電視和QLED電視兩個領域卻并無優勢。東芝獨有的OLED 畫質引擎技術、超解像技術在日本電視行業位列前茅,其高端OLED電視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有望加強海信在這方面的技術實力。

海信集團總裁、海信電器董事長劉洪新也表示,“收購后,海信將整合雙方研發、供應鏈和全球渠道資源,快速提升市場規模,加快國際化進程。”

不過,也有人對此次收購表示了擔憂,認為海信收購東芝電視跟曾經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有類似之處。兩筆交易都是從陷入財務危機的國際公司手中收購一塊業務以及若干年商標使用權。

夏普因財務危機在2015年將夏普的墨西哥工廠以237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海信,并且將夏普液晶電視在北美市場的5年商標使用權給予了海信,雙方約定使用權有效期到2021年1月5日為止。

但是,夏普被富士康收購,度過財務危機后立即在美國起訴了海信集團,認為海信違反合同銷售低品質商品,要求收回其在北美的商標使用權。夏普同時還斷掉了海信集團的面板貨源。目前,海信集團與夏普的這場海外官司仍在進行中。

受消息影響,海信電器今天高開,最高時觸及16.26元,隨后走低,最終微漲0.45%

相關個股:海信電器(SH.600060)

我國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 近兩年的 ~~急用 謝謝

一、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現狀

隨著我國民營企業規模的逐步壯大,對外直接投資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涉及的領域也在不斷增多,投資區域已達到160多個國家,投資方式也日趨增多。目前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主要表現如下:

(一)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偏小

我國民營企業中90%以上屬于中小型企業,加上我國的對外投資還處于剛起步階段,所以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民營企業數量偏少,規模也不大。我國走出去的民營企業中,注冊資本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較少。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主要有北京聯想集團公司、浙江萬向集團、北大方正公司、四川新希望集團等。再以民營企業占很大比重的浙江省為例,浙江省境外平均規模僅為58.78萬美元,中方獨資的平均投資規模僅為9.67萬美元。這樣的投資規模大大低于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國外子公司約600萬美元的平均規模,也低于其他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國外子公司約260萬美元的規模,可見我國民營企業海外投資的資金實力有限、規模偏小。

(二)對外直接投資市場偏窄并集中

據統計,我國民營企業設立的海外企業已經遍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無論是歐美還是亞非均有分布,但具有高度的地域集中性,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國家、俄羅斯、東歐及少數西方發達國家。其中,生產加工類境外投資主要集中在東南亞等周邊國家;貿易型和研究開發型境外投資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如美國、日本和德國等。

(三)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領域以貿易型、服務型為主

目前,我國企業對外投資涉及的領域已從貿易、餐飲逐漸發展到漁業、能源、紡織服裝、商業零售等行業,但主要集中于貿易行業、服務性行業。從2005年中國FDI存量的行業分布情況看,商務服務業(主要為投資控股)165.5億美元,占28.9%;批發和零售業114.2億美元,占20%;采礦業86.5億美元,占15.1%;交通運輸和倉儲業70.8億美元,占12.4%:制造業57.7億美元,占10%;房地產業15億美元,占2.6%,電信和其他信息傳輸業2213.2億美元,占2.3%;建筑業12億美元,占2.1%。其中民營企業對外投資多數分布于進出口貿易和加工貿易行業,主要以輕工、紡織、家用電器等機械電子類和服裝類為重點。

(四)對外直接投資模式以合資、收購為主

我國民營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上存在著多元化特征,包括設立新的公司,收購、兼并既成公司,與國外企業合資、合作等方式。由于我國民企缺乏核心競爭力、資本和資源有限、防御風險的能力差、國外市場差異大等因素的客觀存在,為了規避風險大多數民營跨國公司選擇以合資、收購的方式來實現跨國經營。目前,只有少數具有人才優勢及國際管理經驗的企業可以在國外設立新公司,或收購、兼并既成的公司,采取“買殼上市”這種方式。如浙江萬向集團,目前已在美國、德國、加拿大等歐美7個國家設立、收購、參股了18家公司,并于2001年購買了美國一家上市公司,成立“萬向美國公司”,全面實行“本土化”經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如海信在南非投資3745萬元建立合資工廠,此外還在印尼投資100萬元合資建立電視機生產廠;康佳在印度投資900萬元組建合資企業。

民營企業雖然在對外直接投資上還存在上述情況,但是不管從規模上、市場區域上、投資領域上和投資方式上都在不斷擴大和提高。

二、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依據

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理論主要有威爾斯的小規模技術理論、勞爾的技術地方化理論、小島清的邊際產業擴張理論。

小規模技術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具備來自于生產低成本的對外投資競爭優勢,這種低生產成本是與母國的市場特征緊密聯系的。威爾斯認為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主要有3個方面的比較優勢:一是擁有為小市場需要服務的小規模生產技術的優勢。低收入國家制成品市場的需求量有限,大規模生產技術無法從這種小市場中獲取規模收益,而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正好可以利用這種市場空檔,獲得競爭優勢。二是就地取材和同種族的優勢,發展中國家在民族產品的海外生產上更具優勢。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很多都是頗具其文化特色的民族產品,可以利用母國的當地資源在生產成本上占有優勢。三是接近市場優勢和低價產品營銷戰略。物美價廉是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占領市場的秘密武器。此外,小規模技術理論認為,由于世界市場的多元性和多層次性。即使那些技術不夠先進、經營和生產規模不夠大的中小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也有很強的經濟動力。該理論對于指導發展中國家進行“走出去”的實踐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勞爾的技術地方化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能產生特有的技術地方化優勢,“特異優勢”的產生是基于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在發展中國家中,技術知識當地化是在不同于發達國家的環境下進行的。這種新的環境往往與一國的要素價格及其質量相聯系。第二,發展中國家生產的產品適合于他們自身的經濟條件和需求。換言之,只要這些企業對進口的技術和產品進行一定改造,使他們的產品能夠更好地滿足當地或鄰國市場需要的話,這種創新活動就會產生競爭優勢。第三,發展中國家企業競爭優勢不僅來自于其生產過程和產品與當地的供給和需求條件的緊密結合,而且來自于在新的創新活動中所產生的技術在小規模生產條件下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第四,在產品特征上,發展中國家企業仍然能夠開發出與名牌產品不同的消費品,特別是當國內市場較大,消費者的品位與購買能力有很大差別時,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產品仍然有一定的競爭能力。勞爾的技術地方化理論揭示了落后國家以比較優勢參與國際直接投資的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