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外李姓人口1850萬(世界上姓氏的排名)

时间:2024-05-18 04:21:54 编辑: 来源:

世界上姓氏的排名

本人來結合這一兩年最新中華姓氏人口,來估計排名一下中華姓氏在全球的前二十位排名。在這里,本人只是估計姓氏人口總數,畢竟海外華人姓氏人口并沒有明確數據。

1.李姓:中國大陸10090萬,港澳臺160萬稍多,海外華人250——300萬,海內外越南裔50多萬,海內外高麗人1300左右,全球李姓約1.2億左右。

2.王姓:中國大陸10150萬,港澳臺100萬稍多,海外華人250萬左右,海內外越南裔幾萬,海內外高麗人更是忽略不計,全球王姓約1.05億多。

3.張姓:中國大陸9540萬,港澳臺150萬左右,海外華人200——250萬,海內外越南裔少于10萬,海內外高麗人至少160萬,全球張姓約1.01億多。

4.陳姓:中國大陸6330萬,港澳臺330萬多,海外華人500——600萬,海內外越南裔近1200萬,海內外高麗人20萬左右,全球陳姓近8400萬。

5.劉姓:中國大陸7210萬,港澳臺90萬左右,海外華人至少200萬,海內外越南裔太少,海內外高麗人40萬稍多,全球劉姓近7600萬。

6.楊姓:中國大陸4620萬,港澳臺近80萬,海外華人100——150萬,海內外越南裔100萬稍多,海內外高麗人不足20萬,全球楊姓近5000萬。

7.阮姓:海內外華人不足100萬,海內外高麗人實在太少,但是海內外越南裔至少4300萬多,全球阮姓4400——4500萬。

8.黃姓:中國大陸3370萬,港澳臺近200萬,海外華人250萬以上,海內外越南裔450萬多,海內外高麗人50萬多,全球黃姓接近4400萬。

9.吳姓:中國大陸2780萬,港澳臺110萬左右,海外華人150——200萬,海內外越南裔近150萬,海內外高麗人100萬左右,全球吳姓3300萬多。

10.趙姓:中國大陸2860萬,港澳臺不足20萬,海外華人50——100萬,海內外越南裔太少,海內外高麗人近200萬,全球趙姓3150——3200萬。

11.周姓:中國大陸2680萬,港澳臺接近50萬,海外華人接近100萬,海內外越南裔幾乎忽略,海內外高麗人5萬多,全球周姓不到2900萬。

12.金姓:海內外華人低于500萬,海內外越南裔忽略不計,但是海內外高麗人至少1800萬多,全球金姓2300——2400萬。

13.徐姓:中國大陸2020萬,港澳臺30——40萬,海外華人50——80萬,海內外越南人太少,海內外高麗人120萬左右,全球徐姓接近2300萬。

14.林姓:中國大陸1420萬,港澳臺接近250萬,海外華人300——400萬,海內外越南裔太少,海內外高麗人近150萬,全球林姓接近2200萬。

15.孫姓:中國大陸1940萬,港澳臺10萬稍多,海外華人不足50萬,海內外越南裔幾乎忽略,海內外高麗人70萬左右,全球孫姓接近2100萬。

16.馬姓:中國大陸1910萬,港澳臺不足10萬,海外華人不足50萬,海內外越南裔和高麗人都太少,全球馬姓不足2000萬。

17.朱姓:中國大陸1810萬,港澳臺20多萬,海外華人不足50萬,海內外越南裔忽略不計,海內外高麗人20多萬,全球朱姓1900萬稍多。

18.胡姓:中國大陸1650萬,港澳臺20萬左右,海外華人不足50萬,海內外越南裔150萬左右,海內外高麗人太少,全球胡姓近1900萬。

19.鄭姓:中國大陸1280萬,港澳臺60多萬,海外華人150多萬,海內外越南裔忽略,海內外高麗人350多萬,全球鄭姓1850——1900萬。

20.郭姓:中國大陸1580萬,港澳臺接近50萬,海外華人100——150萬,海內外越南裔20多萬,海內外高麗人近40萬,全球郭姓1800萬稍多。

關于姓氏的問題

中國最多的姓氏前五,1李 2王 3張 4劉 5陳

李姓,人口總數超過1億,占中國總人口的7.19%多

王姓,是我國第二大姓,有9288.1萬人

張姓,有8750.2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6.83%

劉姓,約有6500萬,世界劉氏人口總數應該在8千萬以上

陳姓,總人口達七千余萬,

~~~李姓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李姓人口總數超過1億,占中國總人口的7.19%多。河南鹿邑是李姓的發源地,李姓從形成時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帶,春秋時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傳的第一個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陽,外字聃,號老子,生于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書的史官),是春秋時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創始人,傳為《老子》一書的作者

李氏在歷史上有過很多望族,名氣最大的主要有兩個。

一是秦朝發源於隴西郡的李家。他們的始主是李崇,秦朝隴西守。第四代孫子叫李仲翔,是河東太守,征西將軍,后戰死沙場

~~~王姓,

王姓是占我國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復雜。

據《通志·氏族略》載:在京兆、河間一帶的王氏族人,據說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個兒子畢公高的后代,因此這一支系乃是出自于姬姓;在北海(今山東境內)、陳留(今河南開封附近)一帶的王姓則傳說是帝舜的后代,這一支系出自于媯姓之王;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鄉一帶)的王姓,則稱自己是王子比干之后,出自于子姓;以上三支都與“王”的本身含義有關。王氏的眾多分支中數來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

王姓的起源相當久遠,在歷史的變遷中形成了眾多的源頭。除了源自王室之外,還有不少人是賜姓王氏或冒姓王氏的,如燕王丹之玄孫嘉,獻符命于王莽,賜姓王氏;如隋末地方割據者王世充本西域胡支氏,冒姓王;南朝梁將領王僧辯本烏丸氏,屬鮮卑族,被完顏氏金朝封為王,故易名王罕。不僅華夏族的王室之后不少是以王為姓,許多少數民族的部落首領、執政者的后代也有以王為姓的,其意與上述出自姬姓、媯姓、子姓的王氏大致相同。 因此就形成了“王”姓源頭眾多,分布廣泛,人丁蕃盛的局面。

王昭君,西漢元帝時宮女。生卒年月不詳,約生活在公元前1世紀下半葉。字嬙,晉人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妃,又作明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秭歸)人。元帝時被選入后宮。竟寧元年(前33)入匈奴和親。在匈奴幾十年,結束了長期以來漢同匈奴之間的戰爭局面,起到安定邊疆,增進民族團結的進步作用。

王莽(前45-后23),新王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年在位。字巨君,漢元帝皇后侄。公元8年代漢稱帝,國號新,公元23年在綠林軍攻入長安時被殺。

王充(27-約97),東漢思想家。字仲任。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少時受業洛陽太學,師事班彪。歷任縣、郡功曹,州從事、治中等職,后辭官家居。漢章帝曾特詔公車征聘,因病未行。晚年生活潦倒。王充在哲學上認為物質性的“元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元素,否定天人感應說。在倫理思想上認為道德起源于人類物質生活的進步。主張人性有善有惡,但強調人性可以通過教育而改變。王充是先秦以后對中國古代邏輯有貢獻的思想家,他較全面地闡述了論證問題,提出基本論證規則是:切忌“失之所對”,偷換概念,轉移論題;不能“首尾相違”,自相矛盾;要文顯言明,“言無不可曉,指無不可睹”。著有《譏俗》、《政務》、《論衡》、《養性》,僅存《論衡》。其思想對以后唯物主義思想的發展很有影響。

王符(約85-162),東漢哲學家。字節信。安定臨涇(今甘肅鎮原)人。一生未仕,隱居著述。在認識論上反對圣人先知說,強調“國以民為基”。在經濟方面提出富民說,認為農、工、商各有其本末,在中國經濟思想史上影響很大。著有《潛夫論》等。

王祥(184-268),晉瑯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字休徵。漢末,隱居廬江(治今安徽舒城)二十年。后任溫(今河南溫縣西南)令,累遷大司農、司空、太尉。晉代魏,官至太保。事后母孝,民間有王祥臥鯉求冰故事。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東晉書法家。字逸少。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自幼學習書法,曾師從衛鑠,后遍學眾家,在漢魏質樸淳厚書風的基礎上,博采眾長,創造出一種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書風。對后世具有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書圣”。真跡無存,唯有唐人雙鉤廓填的行書《姨母》、《奉橘》、《喪亂》、《孔侍中》及草書《初月帖》等。王羲之亦長于文學,原有文集10卷,已佚,明人輯有《王右軍集》2卷,見于《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王獻之(344-386),東晉書法家。字子敬。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王羲之第七子。曾任中書令,為新安公主駙馬。自幼隨父學習書法,后又師法張芝草書,形成自己獨特書風。擅長各種書體,尤精于行草書,書風筆跡流澤,婉轉妍媚,為世人所重,與其父并稱二王。書法墨跡傳至今日的有行草書《鴨頭丸帖》、《中秋帖》、行楷書《廿九日帖》及小楷刻本《十三行》等。

~~~張姓

的起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

1、出自黃帝之后代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箭的發明者揮,其后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

2、出自黃帝姬姓的后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3、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世居云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于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后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后改為張氏。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姓張氏的。

4、其它姓氏改姓張。據《三國志·魏志》所載,三國時,曹魏名將張遼,改聶姓為張姓。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鮮卑、匈奴、契丹等眾多少數民族改姓張

姓張的名人很多

張 飛:三國時蜀漢大將,河北涿縣人。曾與劉備、關羽桃園三結義,為后世留下一

段佳話。

張 良:西漢謀臣,安徽毫縣人。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與蕭

何、韓信被譽為漢初三杰。

張 騫:西漢外交家,陜西城固人。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友好

往來。

張 衡:東漢科學家、文學家,河南南陽南召縣人。他提出"渾天說",繪制星象圖,發

明"渾天儀"、"地震儀"等 。

張仲景:東漢醫學家,河南鎮平人。勤求古訓,博采眾方,著《 傷寒雜病論》,造

福人民,為后人尊為醫圣。

張 旭:唐代大書法家,江蘇蘇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筆,逸

勢奇絕,連綿回繞,人稱"草圣"。

還有張作霖,

張道陵:(公元34~156年),張天師,字輔漢,又名張陵,沛國豐人(今江蘇豐縣),東漢建武十年農歷1月15日生于吳地天目山。其為創漢功臣張良(字子房)之八世孫,史籍又稱其名為張陵。。。。

~~~劉姓,

有四種解釋

1 出自伊祁氏,帝堯(伊祁放勛)之后,受封于劉(今河北省唐縣),建立祁姓劉國,后裔因以為氏。裔孫劉累,能馴化龍,侍奉夏后,被夏朝第十三帝孔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