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 福建人(為什么廈門大學排名不算高,但是錄取分數線特別高?)

时间:2024-06-07 18:49:27 编辑: 来源:

下工夫。

2、建設國際性港口大省

福建省海港具有獨特的優勢。海岸線長3324公里,擁有港灣125個,其中可供建設5-10萬噸級泊位的港灣有沙埕灣、三都澳、羅源灣、福清灣、湄洲灣、泉州灣、廈門灣、東山灣等天然良灣。2014年福建沿海地區已形成功能較為清晰的港口群,其中廈門、福州兩港是全國重要的主樞紐港,全省已建成投產340個碼頭泊位,其中萬噸以上的泊位占42個。經國務院批準,福建對外開放海港口岸有:福州港、松下港、廈門港、泉州港、肖厝港、漳州港、秀嶼港和城沃港等8個海港一類口岸。廈門港首次進入世界集裝箱港口50強行列。福州港完成國際集裝箱吞吐量41.78萬標準箱,列全國沿海港口第10位。泉州澆灌口岸正朝著恢復昔日“東方大港”雄姿而努力,建設中的肖厝港是國家規劃建設的全國四大國際中轉口岸之一,10萬噸石油專用碼頭和5萬噸級多用途碼頭已投產。隨著1996年廈門、福州、泉州作為兩岸間直航的試點口岸的進行,福建要建設成國際性港口大省,本身也必須具備在中國沿海港口進行調控的能力。

3、弘揚東方文化圣地的大省

福建以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藝術文化等為內容,形成世界多元文化的寶庫。素來是東方文化的圣地。自宋代起儒學興盛,名儒輩出。從進孔廟的閩人,上起宋楊時、游酢、胡安國、朱熹,下至明末的黃道周,以宋以后從進孔廟的人數論,居全國各省之首。“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說明宋代起儒學在福建相當興盛,執全國牛耳。各種宗教在福建也是十分盛行。泉州,素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的美稱,號稱“滿街皆圣人”,可見十足東方文化底蘊。泉州地面上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等史跡充分顯示福建作為一個沿海省份,在歷史上是如何地通過海洋外來文化。傳統道教文化在福建也十分普及,太姥山、霍童山、武夷山、莆田玄妙觀三清殿、仙游九鯉湖、泉州清源山與老君造像以及道教法事儀式等都是福建道教文化的重要參觀地。佛教文化也十分盛行。南安延福寺,創于西晉,屢毀屢興,在現存寺院中年代最久遠;寧德支提山是天冠菩薩道場;建陽佛跡嶺圣跡寺是禪宗南岳系馬祖道一大師出世傳法之地,后懷海傳法江西百丈山,創制[百丈清規];閩侯雪峰寺是晚唐名僧義存禪師傳法之地,為當時江南一大名剎,有“北趙州,南雪峰”之說,又為禪宗云門、法眼兩宗發源之地,南宋寧宗朝又被定為禪宗十剎之一;鼓山涌泉寺是明末清初曹洞宗的重鎮,元賢與道需主持期間形成曹洞宗的鼓山禪系;廈門南普陀是近代中國佛教復興基地之一,并創辦閩南佛學院,會泉、太虛、弘一、大醒、常醒等名僧都曾來此或住持或講學;泉州開元寺在歷史上禪、教、律名僧輩出,近代律學大師弘一法師曾駐此,創“南山律苑”,從事復興南山律學的教學與研究。上述例子足可佐證福建建設東方文化大省的條件,福建完全有實力成為世界多元文化傳媒、文明之都、光明之城。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