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大友南蠻貿易港(求日本歷史,不要網上搜的)

时间:2024-05-20 10:12:51 编辑: 来源:

田北鎮周的戰死,是大友軍總崩潰的開始。

大友軍上下兵無戰心,只顧逃命。津征久為了擴大戰果,命令部眾無需割取敵軍首級邀功,全軍俱有封賞!島津軍 士氣更加高昂。慌不擇路的大友軍士兵見包圍圈的東邊角竹鳩淵還有空隙,大半逃到此處渡河,打算從此處泅回北岸大營。不料 竹鳩淵 因最近連降暴雨,河水極深,潰兵被淹死不少。剩下的嚇得不敢再渡, 都被 島津軍 殺死在岸邊。佐伯惟教亦死在亂軍之中。

本朝太祖武皇帝曰:“宜將剩勇追窮寇!”旗開得勝的島津軍秉承這一語錄精神,馬不停蹄,接連踏平了 大友軍本陣與野久尾, 川原 、三座大營。至此,包圍 高城的大友軍被徹底擊潰,敗兵紛紛逃回 日向藩國。耳川一戰,大友軍 戰死者多達3000余人。一代軍師角隈石宗在此戰中慷慨赴死,壯烈犧牲

在 無鹿的大友宗麟聞知噩耗,也慌忙撤退,再也顧不得他那“日本第一天主教國”的計劃了。大友氏 周圍的各路豪強聽說大友宗麟 戰敗 也紛紛落井下石,起兵造反。肥前藩國的龍造寺氏更是躍躍欲試,要報數年前被辱之仇。一時間大友氏統治六國的政權在各方圍攻下已顯得日暮西山。

耳川之戰是大友氏由盛入衰的轉折點。從此大友軍再也擋不住島津軍北侵的步伐。總結此戰,大友宗麟 妄顧日本國情, 強行推廣天主教,還為此焚毀各地佛教廟宇,弄得民怨沸騰,甚至在耳川前線的大友軍 竟然出了不少暗通島津軍的內應。 不得民心,是戰敗的主因。至于遠征軍進兵拖沓,各路將領貌合神離, 造成在戰場上一敗便不可收拾,都是這畸形宗教政策的結果罷了。不聽下屬勸諫,剛愎自用,亦為一重大原因。

耳川大捷,島津在日向藩國的霸權確立。百余年來列祖列宗重新一統薩摩、 大隅 、日向三國的夙愿,終于實現。

求日本歷史,不要網上搜的

公元4世紀中葉,日本出現統一的國家——大和國。5世紀初,大和國發展到鼎盛時期,勢力曾擴大到朝鮮半島南部。公元645年發生大化改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起天皇為絕對君主的中央集權國家體制。公元12世紀末進入由武士階層掌握實權的軍事封建國家,史稱“幕府”時期。1853年7月8日,剛剛躋身于強國之列的美國,派出東印度艦隊司令佩理率領四艘全副武裝的黑色大船,闖入了橫須賀港。19世紀中葉,英、美、俄等國家迫使日本簽訂許多不平等條約,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激化,實行封建鎖國政策的德川幕府統治動搖,具有資本主義改革思想的地方實力派薩摩和長州兩藩,在“尊王攘夷”、“富國強兵”的口號下倒幕。1867年,27歲的澀澤榮一作為日本代表團的成員到了法國,參加巴黎萬國博覽會。1868年4月15日,明治天皇頒布了《五條誓文》,這是一個推動國家變革,開啟變法圖強大幕的總綱領。從此,日本進入了一個被稱為明治維新的時代。1868年,革新派實行“明治維新”,廢除封建割據的幕藩體制,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恢復天皇至高無上的統治。明治維新后,日本資本主義發展迅速,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1904年挑起日俄戰爭;1910年侵吞朝鮮。1914年8月8日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日軍向中國滿洲發動進攻,1932年1月2日完全占領滿洲

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

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30多萬南京人民被侵華日軍集體大屠殺

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5年8月 美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1945年8月15日 天皇向日本國民宣布日本戰敗(原聲)

1945年9月2日 日本在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簽署投降書

1926年,裕仁天皇登基,日本進入昭和時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戰后初期,美軍對日本實行單獨占領。1947年5月實施新憲法,由絕對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征的議會內閣制國家。20世紀50年代,日本經濟增長速度為22.8%,60年代為11.1%,70年代為5.3%,80年代為4.5%,1951—1977年間的平均增長速度為10%.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