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年貨節數據化運營流程(如何做好淘寶天貓2020年度運營計劃?)

时间:2024-06-03 01:48:13 编辑: 来源:

級的大型活動中才需要將活動節奏列入到活動方案中。天貓、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每年雙十一活動前都會出一套作戰地圖(京東是618),指導商家策劃活動。作戰地圖將活動節奏拆成了籌備期、蓄力期、預熱期、引爆期和收尾期5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工作安排、注意事項,這就不展開了,需要了解的可以聯系我索要電子版。日常活動中也要主要把握活動的節奏,只是不用這么細,什么時間秒殺、什么時間放券、什么時間返場把握好即可。⑨活動形式:活動形式也就是活動開展的方式,需要根據活動主題展開策劃。不同類型活動的活動形式在策劃方案中呈現的方式也不同,這里從玩法、規則、流程、政策四個方面對活動形式進行一下拆解。同樣未必所有的活動都要湊全這四項,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a、玩法:玩法就是用戶參加活動的方式,活動進行時用戶需要做什么。集五福、免單抽獎、集贊送好禮、好友領紅包等都是社交裂變常用的玩法。活動玩法的創意與活動主題一樣,也是一個燒腦的時刻,創意的好壞決定了杠桿的大小和活動的效果。如何產生新的創意呢?大家可以記住這個六字訣:【舊元素新組合】。元素可以從營銷工具、使用場景、內容生產、時下熱點等角度尋找。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可以關注同行業TOP10的對手,搜集對方的活動玩法并進行拆解,拆解到最小的活動元素,分門別類后放到自己的活動素材庫里方便工作時調用。組合的方式有四種,分別是替換、疊加、

電商運營的活動設計

本文將會從“新人”的角度,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電商運營中的設計,以及與其他設計相比,電商運營的活動設計有何不同,更需要注意什么。 每年大家都經歷過“618”、“11.11”、“12.12”等電商購物狂歡日,這些狂歡的活動設計與其他設計有哪些不同,這篇文章將結合筆者的經歷去闡述二者的差異化。有不同的理解的小伙伴,歡迎大家在文章留言區交流。PS:筆者曾經負責工具類、運營類、O2O等上線產品多達20+的設計師(非電商行業里面)轉到電商行業里面,下面將會從另外一個“新人”的角度去聊一聊關于電商里面的運營設計。本文的結構如下:什么是電商運營;與其他設計的差異化;電商運營更關注什么。預計閱讀5分鐘。什么是電商運營想想,什么是活動設計?搞清楚這個,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電商運營。引用“2013年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電子商務運營》定義——電子商務運營-ElectronicCommerceOperation(ECO)最初定義為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網站、論壇、博客、微博、商鋪、網絡直銷店等)建設,各搜索產品優化推廣,電子商務平臺維護重建、擴展以及網絡產品研發及盈利”這種比較學術的定義,在沒有理解上下語境就很難搞懂,總之那是一種頗為裝X的感覺,所以不去過深解讀。那么筆者換一句通俗易懂的話就是:“在線上(通過網絡)買東西的過程中,使用某種手段、方式或者方法來給商品獲取更多的價值”稱之為“電商運營”。線下活動運營的方式與線上活動運營的促銷方式、場景基本類似。下圖是某超市關于水果罐頭的“促銷”(圖片來源網上僅為示意),是不是感覺與線上的“買3減1”促銷類似,線上促銷就是來源線下真實的促銷場景。 但線上的運營又分很多種,不僅僅有關于商品運營、品牌運營、內容運營、還有用戶運營、平臺運營等,所以本次聊的主要是電商運營中的活動運營;大家熟悉的并可能都剁手過的“11.11”、“618”、“12.12”等電商節日,與其他產品在設計的時候有什么差異化,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關注角度的傾向是什么?與其他設計的差異化設計程序與方法的流程中都包含:設計目標、設計分析、設計方案、設計上線、設計驗證,如果筆者從這個流程上講,可能有點死板了;所以筆者就按照自己體會“侃侃而談”,也就煩請各位小主細心體會呀。1.整體迭代節奏不同非電商行業運營設計,比如筆者拿自己做過的社區產品(目前該社區月活(MAU)約1.2億的活躍度),這個社區在2015年的MAU只有約4000w,經歷過三年2016、2017、2018增長到了1.2億,該社區產品的數據增長是經過一個一個迭代來的,通過功能設計、架構設計、運營設計等其他設計來慢慢打磨,因為一個功能或者運營方式可以持續為用戶服務好幾個月,甚至主要核心功能都有可能是幾年不變的;如下圖2019年迭代規劃。 每一次電商活動周期多則15天,少則3-5天,所以電商里面活動設計的產品迭代周期的節奏和方式大不相同,比如雙十一活動,各個電商節奏有:預熱期、高潮期、返場期等等時間段,而每個時間段又有不同的定位與理解。比如京東的活動預熱期主會場活動的同時有專場期“家電日”、“神券日”、“大牌日”等等分會場的活動補充;可能有人問,下一次“11.11”或者大型電商活動可以迭代呀,理論是可以迭代的,但每次的活動或者電商營銷的資源內容都相對不同的,排除其他因素的復雜程度比較難(關于設計迭代以后專門時間可以交流),因此節奏與非電商運營設計還是差異很大。 2.聚集設計方向不同傳統的設計關注更傾向用戶本身的體驗及產品的可用性及易用性。比如工具類產品——天氣App設計,需要考慮大多數用戶查看天氣的哪些內容,內容對用戶的優先級順序是什么,什么樣的方式呈現更好等等用戶體驗維度的。 電商活動中的運營設計,不僅僅關注這些體驗維度的,更關注是GMV、轉化率(數據)等,如活動中什么樣的頁面承擔什么價值,頁面是否能承接這么大的流量分流、比如主會場的價值就是為各個分會場分流,那么就要考慮什么樣的分流方式最大化,能為整個大盤的最后成交提升帶來最大化(真金白銀),換句話說就是電商的運營活動更關注是商業維度設計。3.目標凸顯價值不同非電商運營的設計價值凸顯隱形價值:比如日活、月活、留存、次日留存、周留存、月留存、UGC數量、PGC數量、拉新比例、新老用戶比例、渠道端來源、付費率等等維度,這些都是中長期或者長期目標,然后這些數據提升了,最后才有所謂的商業化變現或商業模式的可持續盈利。而電商運營中活動設計的價值是凸顯顯性的商業價值——亙古不變的大目標就是GMV,一切一切都是圍繞著這個千年目標。比如說今年天貓2018年雙十一期間下單金額2135億元,那么2019年天貓雙十一目標應該不會低于這個(拭目以待),目標的更高,那么所有角色(運營、產品、設計、招商等)都要圍繞著這些目標進行各自領域的奮斗,設計的角色就要圍繞這個商業目標進行,將目標進行到底電商運營活動設計更關注什么電商運營活動設計中更關注:用戶瀏覽路徑、運營節奏設計、主題文案、運營場景策劃等貫穿大維度,這些大的維度里面有很多細分因素。 從用戶瀏覽路徑去看,每一個大的維度都有很多值得關注的細分因素,每個因素環節都可以深入去分析然后與大家去交流,這次僅僅簡單的交流一下。1.主題文案運營的主題文案,一個活動的靈魂就是主題文案,文案又有主標題和副標題。比如說京東的雙十一主標題是“好物好玩,上京東”貫穿整個活動,副標題是“xxx神券日”、“萬店滿減”等等隨著每天主打進行變化,主次表達有序。2.運營節奏運營的節奏有三個因素:時間節奏、內容節奏、優惠力度節奏;結合起來就是要告訴用戶:在什么時間段有什么樣的促銷力度的商品,圍繞這三個節奏因素進行設計。3.場景策劃場景的策劃是一種類似場景打包的方式。比如常見的雙十二場景可能與圣誕節結合,也可以與雙旦結合形成一些購買場景。還有一種是構造一些場景的榜單,比如年貨節榜單、酒水節榜單、折扣榜、好物榜單等等,這些都是結合大量的用戶自己數據及平臺的內容資源構建的購買場景;4.瀏覽路徑 在電商運營活動中“用戶瀏覽路徑”是設計師最為關心的,因為這些直接影響到整個頁面層級深度及頁面內容。但在活動設計中有“瀏覽動線”,在雙十一電商活動中都有一個活動主頁面(術語-主會場),在這個頁面上(主會場)用戶瀏覽沒有深度路徑(路徑是指層級深度),只有扁平層級所以叫“用戶瀏覽動線”,這個“用戶瀏覽動線”直接影響主會場頁面的布局及頁面的運營節奏。那么瀏覽動線設計是如何設計的,文案、節奏、場景是如何融進動線里面的等等,之后會繼續圍繞著電商運營設計的四個貫穿維度去寫。最后再次謝謝大家圍觀本文,也歡迎對電商感興趣的小伙伴一起交流。作者:彬彬,買粉絲:未知素設計

如何做好淘寶天貓2020年度運營計劃?

想要做好電商年度的運營規劃,上一年的總結經驗是非常重要的,下一年度的運營規劃在此基礎上產生。

年度規劃對商家提綱挈領,最近不少商家提交規劃,看了之后和預期有偏差,不能稱為規劃。很多算是推廣費用表。如何做好一個規劃,大致可以參考。

一個有基礎的老店,想要做好年度的運營規劃,上一年的總結經驗是非常重要的,兩個大的版塊。一個是2018年度的復盤總結,一個是2019年度的運營規劃。

一、年度復盤總結工作的復盤應該是在固定時間節點內一個不斷學習、總結、反思、提煉和持續提高的過程,就像運營的進化式道路,深入的復盤工作展開來講有很多的內涵,結合電商銷售的特點,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是重點。

1、目標與偏差 首先我們要回想當初的目標或期望是什么?上一年定下的銷售任務是多少?完成了多少?要積累的老用戶?想觸達到的新用戶是多少?實際完成的增長率是多少?

這些目標包含但不局限于銷售績效、市場份額,經營利潤、團隊穩定等。通過回顧這些目標與目前實際狀況結果的對比,量化的數據可以告訴我們這一年的任務完成得如何。

在對比分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實際結果和原定目標相比有哪些亮點和不足。一般事情成功和失敗的根本原因,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進行分析。通過分析找到運營過程中解決問題更有效、更符合平臺規律的做法,可以讓我們明確需要實施哪些新措施,需要改變那些錯誤的措施,需要繼續哪些措施等。

2、投入與產出:

投入與產出是當老板的最關心的數據之一,投入與開銷包括人力工資、產品成本、平臺傭金、營銷推廣成本、物流成本、售后成本等。而產出從銷售上看就是營業額數據,除此之外,店鋪層級的提高、信用分的提升、老客戶的積累、團隊經驗的提升等這些也可以視為是一種“產出”。有了上一年投入與收獲的比較,心里就會有一桿秤,在接下來的規劃中如何投入就會更有信心與把握。

3、時間線梳理

對于一年度的事情,可以以時間線的形式來做梳理,好處是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我們還是會在同樣的時間節點上遇到相同或類似的問題,這個時候對應的經驗總結就能為下一年的策劃、執行提供很好的幫助或借鑒。

比如以平臺的官方營銷活動為時間線,元旦節---年貨節---3.8女王節---春夏新勢力---520---6.18---造物節---秋冬新勢力---雙十一---雙十二---圣誕節,通過對自己店鋪參與平臺活動的表現,總結經驗,歸納出的不足可以在下一年避免,亮點可以在下一年考慮繼續。

除了以平臺活動為時間線,還可以以自己店鋪的產品上新節點為時間線,以店鋪主要品牌內容產出為時間線,以常規的月份經營產出為時間線等來梳理一年的工作內容、經驗。

全年活動獻給大家

二、年度運營規劃

1、年度目標

目標的制定應不僅僅局限于營業額,推廣成本的控制、毛利率的指標、轉化率、客戶數量目標、復購率指標,團隊成員的穩定等等都可以作為目標,要注意的是這些目標需要是合理的、可執行的,并且最好有具體的量化數據。同時,建議為年度的目標設置階段性的績效考核。

2、市場分析

年度目標如何制定,是否合理,除了對自身店鋪發展的分析判斷,很大一部分的數據支持來源于對行業市場的分析。店鋪經營的類目在大行業里的增長趨勢、店鋪自身STOW分析、消費者分析、產品需求發展方向、主要競爭對手的分析,這些都是需要在做年度規劃確定目標以及運營策略時綜合考量的。

3、運營規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