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對外貿易與國內貿易一致性表現在()(中國對外貿易近五年的貿易結構和規模是什么樣的)

时间:2024-05-17 15:46:58 编辑: 来源:

規模變化情況和進

出口商品價格指數的浮動狀況以及其貿易條件的好壞。(1992年)

①貿易值 ②貿易量 ③貿易值和貿易量

答案:③

2.與直接出口相比,間接出口的主要優點是( )。(1991年)

答案:①

3.通過下列哪一種分析,可以了解一國的技術水平、生產能力和它在國際貿易中的實

力地位和貿易效益。(1990年下半年)

一 ①出口商品結構 ②進口商品結構 ③進出口商品數量

答案:①

四、同步強化練習題

(一)名詞解釋

1.總貿易

2.專門貿易

3.轉口貿易

(二)判斷題

1.過境貿易的貨物價值應統計在該國的進出口貿易值內。 ( )

2.一國在同類商品上既有出口又有進口,在一定時期內,將某類商品的進出口加以比

較,如這類商品的出口額大于進口額,該國為這類商品的凈出口國,反之為凈進口國。( )

3.復出口是指從國外進口的產品在該國內經過加工改制后再出口。 ( )

4.凡是通過第三國和地區轉運出口的商品,對第三國而言,均稱為轉口貿易。 ( )

(三)單項選擇題

1.在國際貿易統計中,凡是以商品進出關境為標準計算的進出口貿易值稱為( )。

①專門貿易 ②總貿易 ③轉口貿易

2.意大利1990年進口小汽車10 000輛,出口小汽車12 000輛,1990年對于意大利來說,是小汽車——國。

①凈出口國 ②凈進口國 ③貿易順差

(四)多項選擇題

1.對外貿易的產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①有可供交換的產品 ②社會實體之間 ③可供交換的剩余產品

④在各自為政的社會實體之間進行產品交換 ⑤國家的出現

2.對外貿易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表現為( )。

①可以充分利用外國資源②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 ③積累的重要源泉

④帶動經濟發展 ⑤對外斗爭的有效方式

3.貿易條件一般分為以下幾類( )。

①凈貿易條件 ②收入貿易條件 ③單方面因素貿易條件

④雙重因素貿易條件 ⑤出口貿易條件

五、同步強化練習題答案及解析

(一)名詞解釋

1.答案:總貿易是以國境為標準劃分進口與出口。凡進入國境的商品一律列為進口;

凡離開國境的商品一律列為出口。前者叫做總進口,后者叫做總出口。

2.答案:專門貿易是以關境為標準劃分進口與出口。凡進入關境的商品一律列為進口;

凡離開關境的商品一律列為出口。

3.答案: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通過第三國所進行的貿易就是轉口貿易。

(二)判斷題

1.答案:× 過境貿易的貨物價值不統計在該國的進出口貿易值內。

2.答案:√

3.答案:× 復出口是指從國外進口的產品在該國內未經加工改制后再出口。

4.答案:× 轉口貿易的商品可以通過第三國和地區轉運,也可以直接從生產國運至

消費國,只要是第三國轉口商分別與生產國與消費國發生交易關系,均為轉口貿易。

(三)單項選擇題

1.① 2.①

(四)多項選擇題

1.③④ 2.①②③④ 3.①②③④

國際貿易的選擇題

CBCCCCDBDBACCAAAB

中國對外貿易近五年的貿易結構和規模是什么樣的

外貿運行機制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市場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財政、金融和產業政策等已經上升為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單一、封閉的外貿經營格局已經改變,經營主體多元化為外貿發展帶來了活力,成為中國外貿、特別是出口的主要推動因素之一。這些已經和正在構成中國未來對外貿易長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但另一方面,正如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的那樣,中國的對外貿易還存在發展不穩定、結構調整緩慢、缺乏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等許多問題和矛盾。這些以進出口貿易質量等外在形式表現出的不足,有著外貿調控和經營機制不夠完善等體制性原因,其根源在于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粗放型外貿增長方式的影響。

從國際環境來看,在即將到來的21世紀,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中國的對外貿易也將面臨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首先,由于發達國家的經濟穩定增長,中國將在優勢互補和水平分工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國際貿易的有利條件;其次,日趨活躍的國際資本流動必將帶動世界進出口貿易的持續增長,為中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創造良好機會。但是,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蓬勃發展、南亞經濟的崛起和拉美地區經濟的上升將會進一步改變世界經濟格局,與中國發展出口形成強烈競爭,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也將進一步加劇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程度。因此,如何進一步完善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外貿調控體制和經營機制,培育具有長期發展潛力的主導產業,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促進進出口貿易的較快增長,為中國經濟的長期持續快速發展創造條件應該成為跨世紀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結構調整的重要課題。

1.加快對外貿易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和國際通行規則的外貿調控體系。多年來中國的外貿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就,但由于受過去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依靠行政手段和計劃經濟方法決定外貿經營的現象依然存在,尚未完全形成有效運用匯率、利率、稅率等經濟杠桿的外貿調控體系,外貿宏觀管理的規范化、法制化水平不夠高。因此,今后幾年中,加快外貿體制“兩個轉變”的進程,推動匯率、利率和關稅稅率的市場化,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外貿運行機制,仍然是中國外貿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政府的管理職能應當進行徹底轉換,而且需要加強商業外貿中介機構以及行業協會、商會等民間市場協調機構服務功能,促進管理、經營、服務三方面的配套改革和協調發展。

4.積極有效地利用國外資源,促進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開拓新的國際市場。80年代以來日趨活躍的直接投資是促使整個世界國際貿易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近十幾年中國對外貿易的增長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商直接投資的帶動作用。但是,目前中國企業向海外的投資發展緩慢,在充分利用國外資源發展國民經濟、通過國際化生產擴大進出口、開拓新的國際市場方面只是剛剛起步。應當看到,中國和南亞、非洲、南美洲、東歐、中亞地區各國之間具有較強的經濟互補性,許多發展中國家所需要的技術和設備已經成為中國的一種比較優勢,而中國的工業化發展急需的能源、原材料等資源正是其中一些國家的優勢所在,這些充分說明了中國發展海外投資生產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得天獨厚的條件。中國企業向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有利于促進中國的技術和機械設備出口,有利于實現部分面向西方市場而在國內已經失去成本優勢之出口型產業的轉移,同時有利于開發海外資源、增加有效進口以滿足國內日益擴大的生產需求。可以預見,隨著面向上述地區發展中國家投資的增加將會大大提高中國同這些地區之間雙邊貿易的市場份額,并為下一世紀中國對外貿易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5.加快加工貿易向能夠有效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值含量的貿易方式轉化,促進上游工業發展和中西部地區開發。加工程度較低、附加值含量不高的加工貿易出口在全部出口中占有較大比重是目前中國對外貿易結構中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如果不能在盡可能短的時期內,實現加工貿易中間投入品進口替代,帶動相關工業的發展,并以逐漸成熟的整體性生產和技術能力保持加工產品的競爭力,將可能使加工工業成為一種“無根工業”,隨時由于勞動力成本和政策性優勢的消失而導致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嚴重下降、喪失加工產業的發展條件和貿易機會。因此,促進貿易方式結構的升級轉換應當是跨世紀時期對外貿易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這方面政策引導的作用不容忽視。目前情況下,造成貿易方式向加工貿易傾斜的原因主要包括國內上游產業技術水平較低、產品質量不夠穩定,產業政策過多向下游產業傾斜,一般貿易出口商品含稅,信息、中介功能薄弱等幾個方面。由此可見,制訂合理的產業發展政策,對上游工業的技術進步實行鼓勵政策,盡快調整貿易政策,解決出口商品含稅問題,支持和鼓勵各種信息、中介商業機構的發展和壯大等應當說是行之有效的政策選擇。貿易方式的轉換有利于原材料等上游工業的發展和成熟,不僅如此,由于中西部地區具有資源富集、勞動力豐富的相對優勢,中國的資源性加工產業也大多集中在這些地區。對國內資源和資源加工產品的巨大需求,將促使上游加工產業鏈條向中西部地區延伸,帶動中西部地區開發,并為該地區產品直接進入國際市場開辟新的途徑。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有必要構筑貿易政策、產業政策和地區開發政策相結合的政策體系,形成促進上游加工產業和中西部地區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

6.深化進口體制改革,有序開放國內商品和服務貿易市場,建立規范化的市場運行機制。中國進口體制改革的方向就是適應發展開放型經濟、與國際經濟接軌的需要,逐步開放國內市場,最終建立以匯率關稅等經濟手段為主、以幼稚產業扶持等產業政策為輔、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統一規則的進口體制,為中國早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并通過引入激烈競爭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和技術升級創造條件。按照這些目標,中國已經在開放國內市場、逐步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多次大幅度自主下調進口關稅,短短幾年時間使平均關稅水平降低到了17%,同時還取消了許多非關稅貿易壁壘,服務領域的市場開放也在逐步展開。但是,目前中國在世界各國仍然屬于關稅較高國家的行列,關稅水平甚至高于發展中國家15%的平均水平,由于進口增長緩慢而帶來的巨額貿易順差已經成為引發貿易摩擦的主要原因,過多的非關稅壁壘和服務貿易市場準入限制還在成為影響多邊或雙邊貿易談判順利展開的負面因素。因此,今后幾年內中國開放商品和服務貿易市場的任務仍非常艱巨。應提前實現將關稅降低到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市場開放目標,加快撤銷非關稅壁壘和開放服務貿易領域的步驟,促進進口貿易的健康發展,消除新的貿易不平衡,強化中國在參與多邊或雙邊貿易談判方面的有利地位,爭取在本世紀內實現加入世貿組織的愿望。在開放市場的同時,必須注意建立規范的市場運行機制,完善反傾銷、反補貼、反不正當競爭等法律制度,創造公平、合理的自由競爭環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