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對外貿易的概念和意義(什么是進出口貿易?)

时间:2024-06-01 09:32:34 编辑: 来源:

各大類商品或某種商品貿易額與整個世界出口貿易額相比,以比重表示。為便于分析比較,世界各國和聯合國均以聯合國《國際貿易商品標準分類》(SITC)公布的國際貿易和對外貿易商品結構進行分析比較。

一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可以反映出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狀況、科技發展水平等。

國際貿易商品結構

可以反映出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狀況和科技發展水平。

知識產權貿易

根據關貿總協定烏拉土回合達成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知識產權包括如下內容:版權、專利、商標、地理標志、工業設計、集成電路、外觀設計(分布圖)等,是一種受專門法律保護的重要的無形財產。

服務貿易

根據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達成的“服務貿易總協定”,服務貿易是指:“從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境內提供服務;在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員境內以商業存在提供服務;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員境內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務。”服務部門包括如下內容:商業服務,通信服務,建筑及有關工程服務,銷售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與旅游有關的服務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運輸服務。

貿易差額

貿易差額(Balance of Trade)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之間的差額。當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相等時,稱為“貿易平衡”。當出口總值大于進口總值時,出現貿易盈余,稱“貿易順差”或“出超”。當進口總值大于出口總值時,出現貿易赤字,稱“貿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貿易順差以正數表示,貿易逆差以負數表示。

一國的進出口貿易收支是其國際收支中經常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一個國家國際收支的重要因素

進出口貿易業務管理系統

隨著中國加入WTO,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加速進行,中國的貿易企業明顯感受到競爭的壓力日漸提升。傳統的管理方式、溝通手段已經無法適應當前形勢,貿易企業急需結合信息化手段改變現有管理模式、業務流程,提高核心競爭力。

為此,公司結合多年的數據挖掘、報表引擎、電子商務的經驗,針對大型貿易集團的實際業務運作情況,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全面的規劃、嚴密的設計,推出融物流管理、資金流管理、信息流管理、工作流管理于一體,項目管理方式為基礎的大型貿易集團業務管理系統。

二、系統特點

a) 涵蓋多種類型的貿易業務,包括內貿、進口、出口、轉口、代理等各種類型的業務。

b) 直觀的項目動態跟蹤,執行中的項目動態(包括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工作流)能及時反映。

c) 強大的自定義功能,組織機構、權限設置、預警設置、模塊設置、合同模板、測算模板等多項自定義功能,以滿足業務拓展的需要。

d) 多公司、多地點的支持,采用B/S架構,支持異地辦公、移動辦公;數據集中管理;無須安裝客戶端。

e) 及時實用的預警機制,可以根據業務單據自定義預警的條件、預警的顯示,及時推動業務的進展。

f) 強大的數據統計功能,充分發揮數據挖掘的優勢,多角度展現業務數據,為輔助決策提供依據。

g) 靈活且嚴謹的工作流,可根據企業需要自定義業務審批流程,同時又可設置流程中的監控點,從而實現靈活又不失嚴謹的工作流程。

h) 健全的安全機制,用戶的多重身份校驗,并可結合硬件設備;操作權限、數據權限的細化控制,最大限度地維護企業的商業機密;用戶操作的記錄備案,隨時可查。

三、系統功能:

審批管理:待辦審批 、項目審批 、物流審批 、資金審批、信息審批、

項目管理:項目一覽 、合同管理

物流管理:單證管理(進口裝船通知單、內貿到貨通知單、提貨單、報關單)、庫存管理、許可證及配額管理、保險管理

資金管理、收付款管理、發票管理、信用證管理、收付匯管理、額度管理、核銷單管理、貸款管理:資金計劃 、預警管理、預警條件設置、風險預警

報表系統:業務報表、財務報表生成;報表自定義與生成

基礎信息管理:客戶信息維護、商品信息維護、數據字典維護、模板定義

系統管理:機構管理、人員管理、模塊管理、角色管理、數據權限定義、流程管理、授權管理、操作日志維護、個人資料維護

財務接口:接口定義、憑證導出

完善的制約機制功能

項目狀態的制約:項目的不同階段對應不同的操作內容和權限

成本測算的制約:成本測算的數據作為項目用款審核的參考依據

“外經”是什么意思? “外貿”是什么意思? “外經”“外貿”有什么區別,聯系?

外經是對外國際經濟,外貿是對外貿易金融。

拓展資料: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的區別

1、概念不同

國際經濟是指在開放經濟條件下,為了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和全球利益的均衡化,國家之間的商品、資本、其他生產要素的流動所形成的經濟聯系。

貿易金融是銀行在貿易雙方債權債務關系的基礎上,為國內或跨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提供的貫穿貿易活動整個價值鏈的全面金融服務。它包括貿易結算、貿易融資等基礎服務,以及信用擔保、保值避險、財務管理等增值服務。

2、課程不同

國際經濟主要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計量經濟學、管理學等等,總的來說,這都是一些比較基礎的課程。而金融學和國際經濟與貿易是以經濟學為基礎的分支學科,是它的一個下級課程,用經濟學來解決某一專業領域里的問題。

金融學主要是研究資金融通的有關問題。主要學習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證券、投資、保險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相關業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金融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

國際經濟與貿易主要是研究國際間、地域之間的經濟貿易的往來。它主要學習以下課程:宏觀與微觀經濟學、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投資與信貸、國際營銷學、國際貿易實務等。

3、操作和工作內容不同

貿易是有錢有貨,是對錢貨交易的操作。金融主要是管理錢財,是對金錢的操作管理。國際貿易主要是實踐從事經營性的商務活動,是傳統意義上的買賣、交易過程。金融主要是幕后操作,對金錢的觀察、操作,更加傾向于理論。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