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對外貿易成熟理論(通過學習比較成本論和李斯特保護貿易論,怎樣認識中國的對外開放)

时间:2024-05-20 02:55:31 编辑: 来源:

面:

統一協調的經濟效益

有效差別價格的經濟效益

消除買方市場不確定的經濟效益

消除國際市場不穩定性的經濟效益

保持技術優勢的經濟效益

避免各國政府干預的經濟效益

(2)市場內部化的成本

資源成本

通訊成本

國家風險

管理成本

6,內部化理論區別于壟斷優勢理論的特點

首先,壟斷 市場不完全為跨國經營的前提

內部化 消除市場的不完全性;

其次,市場不完全 壟斷排斥競爭

市場不完全 市場失靈

再次,技術壟斷優勢 跨國經營的重要意義

交易成本最小 保證跨國經營的優勢

最后,壟斷優勢理論適用于發達國家

內部化理論既適用于發達國家,也適用于發展中國 家,即可適用于國內,也可適用于國外。

7,對內部化理論的評價

積極的方面:目前較為流行,較有影響的國際 直接投資理論之一,有人把它推崇為一般理論或通論。

消極的方面:對外投資的區位選擇未作解釋。 小島清的比較優勢理論或邊際產業擴張理論

(一)該理論產生的背景

微觀的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基本都可以得出結論:

只有擁有雄厚資本和高技術的大企業才能擁有獨占市場的優勢,才能有能力從事對外投資。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學界開始對壟斷優勢理論提出異議。從日本的情況分析,對外投資的主體大都是中小企業,所擁有的是易為發展中國家所接受的勞動密集型技術優勢。

至70年代以來,日本留英,美學者,日本國立一橋大學,著名的國際經濟學家——小島清教授提出了邊際產業擴張理論,該理論不僅在日本,而且在歐美產生了巨大的反響,被認為是“小島設想”,“小島主張”|,“小島方案”,“小島清模型”。

(二)理論核心

對外直接投資應該從本國(投資國)已經處于或即將處于比較劣勢的產業—邊際產業—(這也是對方國家具有顯在或潛在比較優勢的產業)

依次進行,所以該理論又稱邊際產業擴張理論。

(三)比較優勢理論的推論

推論一:可以將國際貿易和對外直接投資的綜合理論建立在“比較優勢(成本)原理”的基礎上。國際貿易是按既定的比較成本進行的(擴大比較優勢),而國際直接投資則可以創造新的比較成本(擴大比較成本)。

推論二:日本式的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的關系不是替代關系,而是互補關系,體現在對外直接投資創造和擴大對外貿易,日本的對外直接投資是導向順貿易型的。

推論三:對外經濟應當立足于“比較成本原理”進行判斷,即運用“比較之比較公式”進行判斷與決策。

推論四:在國際直接投資中,投資國與東道國從技術差距最小的產業依次進行移植,由投資國的中小企業作為這種移植的承擔者(這類企業與東道國的技術差距較小)

推論五:國際直接投資可以為投資國與東道國雙方產生比較優勢,可以創造更高的利潤。

(四)比較優勢理論的應用主張

主張一:日本資源開發型直接投資政策—非股權安排方式;

主張二:日本向發展中國家工業進行直接投資政策—“教師的作用”;

主張三:日本向發達國家直接投資政策—“協議性的產業內部交互投資”

(五)對比較優勢理論的評價

1,比較優勢理論所分析的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以垂直分工為基礎的國際直接投資,不同于海默和維農等人所分析的發達國家之間,以水平分工為基礎的國際直接投資;

2,所研究的對象是日本跨國公司,反映了日本在國際生產領域尋求最佳發展途徑的愿望,而且,該理論比較符合60—70年代日本對外投資實踐;

3,該理論無法解釋發展中國家的對外投資行為,也無法解釋80年代之后日本對外的直接投資實踐(此時日本的對外投資是貿易替代型而非投資與貿易互補型) 鄧寧的國際生產折衷論

(一)該理論的代表人物—J。H。Dunning

是國際直接投資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著名學者。他于1957年獲得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美國在英國制造業中的投資》。他除擔任里丁大學的教授外,還擔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西安大略大學,波士頓大學和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等院校的客作教授以及聯合國,世界銀行和跨國公司的經濟顧問等。

他在1977年《貿易,經濟活動的區位與多國企業:折衷理論的探討》一文中提出了——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二)該理論產生的背景

基于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戰后國際直接投資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主體多元化

投資部門分散化

資金流向多元化

直接投資形式多樣化

二是缺乏具有普遍意義的國際直接投資理論。

(三)理論核心

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區位優勢=對外直接投資

鄧寧認為,所有權優勢只是進行直接投資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于是他把內部化優勢加到所有權優勢之中。他認為,內部化的目的也只是為了保持和擴大壟斷優勢,把兩組優勢結合起來還是無法解釋直接投資動因。因此,他引入一組區位因素,并認為區位因素制約著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選址及其國際生產布局。區位優勢構成對外投資的充分條件。

也就是說,只有當三種優勢具備時,才能進行對外直接投資;如果只有前兩項優勢,則選擇出口貿易方式;如果只有所有權優勢,則選擇技術轉移方式。

(四)三個重要的基本概念

所有權優勢——指一國企業擁有的,國外企業沒有或無法獲得的資產及其所有權。包括: 技術優勢,企業規模優勢,組織管理優勢,金融與貨幣優勢。

內部化優勢——指跨國公司能夠且原因建立公司內部市場愿意取代原來固定的外部市場,降低交易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優勢。

區位優勢——是東道國不可或不易流動的要素稟賦優勢以及東道國政府鼓勵或限制政策等優勢。

包括:

勞動力成本

市場需求

關稅與非關稅壁壘

政府政策

(五)對國際生產折衷理論的評價

1,被認為是迄今最完備的,被人們最廣泛接受的國際生產模式,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2,被認為是集各家之長,真正的建立一個通論;

3,“創建一個關于國際貿易,對外直接投資和國際協議安排三者統一的理論”;

但是,這種兼收并蓄的理論,也有許多缺點:

1,該理論以利潤最大化為跨國公司的目標,這與跨國公司的多元化目標有矛盾;

2,該理論僅以私人作為研究對象,不能對官方投資活動的科學解釋;

3,巴克利和卡森評論:三優勢的相互關系及其在時間過程中的發展沒有交代清楚,要素的分類體系缺乏動態的內容,而且把所有權優勢分離出來是不科學的。

根據小島清的理論,美國和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資有何不同,你認為中國應該主要發展何種類型的海外直接投資?

小島清的主要理論:美國以制造業為主的大型跨國公司利用其壟斷優勢進行對外直接投資不同,日本的對外直接投資以中小企業為主體,投資主要集中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資源開發工業或勞動力密集工業,這是符合國際分工和比較成本原則的。他認為日本具有比較優勢的部門或企業,原本可以通過出口貿易的發展保持其海外市場的占有份額。但當某些部門或企業的出口貿易已經失去這種比較優勢,而東道國的資源豐富、勞動成本低,只是由于缺乏資金、技術和管理技能,使其資源開采和勞動力密集的部門的比較優勢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時,日本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不僅有利于利用東道國的比較優勢,而且也有利于日本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把處于比較劣勢的生產活動轉移到國外,并推動這些企業運用其新的比較優勢發展新的出口,從而使日本企業的比較優勢持續不衰。

個人不懂經濟學,或許你認為一個不懂經濟的人沒有發言權,但是不懂經濟學不代表觀點就是錯誤的,是川銀藏何嘗不是門外漢,馬云一樣不懂經濟學…… 當然我也并非我的觀點就是正確的,我只是想說如果我說的對與錯,請先聽完我所想說的…… …… 對于小島清的理論,個人覺得十分不切實際,完全就是脫離現實的空想型理論…… 小島清的理論成就于霓虹20世紀60年代,在當時無論小島清的理論是對還是錯,霓虹的經濟快速發展都是注定了的,但事實上霓虹70年代80年代的對外投資是完全錯誤的,雖然是《廣場協議》令霓虹經濟提前崩潰,但造成史上最大的經濟,失落二十的根本原因就是“霓虹經濟自身存在嚴重缺陷”,這也是為什么10年后霓虹政府提出“50年內獲得30個諾貝爾獎”以提倡國民加大科研力度,這與后來安倍經濟改革,令霓虹轉型成為產業鏈上層有直接的關系…… 無論一國產品在市場占有率有多高,都難免是“鏡花水月”,一國產品橫掃世界根本就是不切實際的……而霓虹史上最大的經濟危機,基本最致命的就是當時霓虹的“對外投資”的負作用,大量資金撒出去,結果卻成了石沉大海有去無回,銀行瞬間縮水60%的資產,企業因資金鏈突然斷裂大量倒閉…… …… …… …… 將對外投資,單純看純獲利的手段,這個觀點就是“錯誤”的根本,對外投資就當效仿歐美“融入”當地企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樣才能避免“直接利益沖突”,避免降低投資風險,不應該是與當地企業搶飯吃,而是和當地企業捆綁在一起…… 想做到這點,就唯有利用“科技”的力量,無論是什么樣的合作關系,唯有“核心技術”“產品創新與設計”這些核心部分掌握在手中,企業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市場是有限的,處于產業鏈底端永遠無法脫離“價格戰”(紅海戰)…… 暢銷世界的產品要做到獨一無二,如果沒有獨一無二的產品就做獨一無二的平臺,如果沒有獨一無二平臺就做獨一無二的設計,如果沒有獨一無二的設計就做“核心專利”(基礎專利不行)…… 總之,就是科研創新…… 總之,就是盡量避開“紅海”(產品獨特,企業獨特)…… …… …… …… 紅海里掙扎的企業無論表面多風光,都不過是“鏡中月水中花”…… …… …… …… 東道主國家經濟崛起后勞動力成本自然會上升,管理也不可能永遠比東道主國家更強……小島清的理論只不過是經歷了世界大戰,世界各國經濟還沒有崛起前的理論,在小島清的理論中從一開始就將東道主國家“看貶”了,如果按照小島清的理論去做,早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落后的國家不代表是愚蠢的國家,如果想保持自己的優勢,首先就要正視東道主國家會利用外資和技術的崛起,然后再去思考如果令自己的投資更加安全更加高效(忽悠了風險的高回報投資僅僅是“賭徒行為”而已),如何保持自己的企業優勢才是真正該“關心與思考”的問題

……

歐日美對外直接投資大同小異,側重的行業有所不同而已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光基建一項就高達5000億美元,主要就是房地產投資、高鐵投資、基建投資、體育俱樂部(國務院發文限制境外投資體育俱樂部,所以這個現在不行了)等投資……

歐日美英主要是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入股他國企業成為股東,在他國合資、建立子公司等

歐日美英等國的對外投資屬于企業行為,其中以美國為最

華爾街投資專家、華爾街投資金融財團與銀行……都是震驚世界的存在,說華爾街控制著全球經濟一點也不夸張

任何國家的大型投資、任何國家的大型企業的背后總能看到華爾街的背景

說美國拿走了全球40%的凈利潤,那么美國是如何做到的呢?美企雖然強大,但還不可能做到這么恐怖,因為美國資金投資遍布全球任何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