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山海經·海外北經的故事(山海經.海外北經里有什么故事)

时间:2024-05-19 18:01:23 编辑: 来源:

要喝水,于是喝黃河和渭河中的水,喝完了兩條河水還是不解渴,又要向北去喝大澤中的水,還沒走到,就渴死在半路上了。他死時所拋掉的拐杖,變成了鄧林。

(博)[夸]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鄧林在其東,二樹木。一曰博父。

【譯文】夸父國在聶耳國的東面,那里的人身體高大,右手握著青色蛇,左手握著黃色蛇。鄧林在它的東面,其實由兩棵非常大的樹木形成了樹林。另一種說法認為夸父國叫博父國。

禹所積石之山在其東①,河水所入。

【注釋】①禹所積石之山:是一座山,即禹所積石山。傳說大禹曾疏通積石山而導引黃河水流過。此積石山是另一座山,不是這里所說的禹所積石山。

【譯文】禹所積石山在博父國的東面,是黃河流入的地方。

拘(纓)[癭]之國在其東,一手把(纓)[癭]①。一曰利(纓)[癭]之國。

【注釋】①癭:因脖頸細胞增生而形成的囊狀性贅生物,多肉質,比較大。

【譯文】拘癭國在禹所積石山的東面,那里的人常用一只手托著脖頸上的大肉瘤。另一種說法認為拘癭國叫做利癭國。

尋木長千里,在拘(纓)[癭]南,生河上西北。

【譯文】有種叫做尋木的樹有一千里長,在拘癭國的南面,生長在黃河岸上的西北方。

跂(q@)踵(zh%ng)國在拘(纓)[癭]東①,其為人大,兩足亦大。一曰(大)[反]踵②。

【注釋】①跂踵:走路時腳跟不著地。②反踵:腳是反轉長的,走路時行進的方向和腳印的方向是相反的。

【譯文】跂踵國在拘癭國的東面,那里的人都是身材高大,兩只腳也非常大。另一種說法認為跂踵國叫反踵國。

歐絲之野在(大)[反]踵東,一女子跪據樹歐絲①。

【注釋】①據樹:據古人解說,是憑依桑樹一邊吃桑葉一邊吐出絲,像蠶似的。這大概是圖畫上的形狀。歐:同“嘔”。吐。

【譯文】歐絲野在反踵國的東面,有一女子跪倚著桑樹在吐絲。

三桑無枝,在歐絲東,其木長百仞①,無枝。

【注釋】①仞:古時八尺為一仞。

【譯文】三棵沒有枝干的桑樹,在歐絲野的東面,這種樹雖高達一百仞,卻不生長樹枝。

范林方三百里,在三桑東,洲環其下①。

【注釋】①洲:水中可居人或物的小塊陸地。

【譯文】范林方圓三百里,在三棵桑樹的東面,它的下面被沙洲環繞著。

務隅之山,帝顓頊葬于陽①。九嬪葬于陰②。一曰爰有熊、羆、文虎、離朱、(鴟)[鴟]久、視肉。

【注釋】①顓頊:傳說中的上古帝王。②九嬪:指顓頊的九個妃嬪。

【譯文】務隅山,帝顓頊埋葬在它的南面,九嬪埋葬在它的北面。另一種說法認為這里有熊、羆、花斑虎、離朱鳥、鷂鷹、視肉怪獸。

平丘在三桑東。爰有遺玉、青(鳥)[馬]、視肉、楊柳、甘柤、甘華①,百果所生②。(有)[在] 兩山夾上谷,二大丘居中,名曰平丘。

【注釋】①遺玉:據古人說是一種玉石,先由松枝在千年之后化為伏苓,再過千年之后化為琥珀,又過千年之后化為遺玉。甘柤:傳說中的一種樹木,枝干都是紅色的,花是黃色的,葉子是白色的,果實是黑色的。甘華:傳說中的一種樹木,枝干都是紅色的,花是黃色的。②百:這里表示很多的意思,并非實指。

【譯文】平丘在三棵桑樹的東面。這里有遺玉、青馬、視肉怪獸、楊柳樹、甘柤樹、甘華樹,是各種果樹生長的地方。在兩座山相夾的一道山谷上,有兩個大丘處于其間,叫做平丘。

北海內有獸,其狀如馬,名曰騊駼。有獸焉,其名曰駁,狀如白馬,鋸牙,食虎豹。有素獸焉,狀如馬,名曰蛩蛩。有青獸焉,狀如虎,名曰羅羅。

【譯文】北海內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馬,名稱是騊駼。又有一種野獸,名稱是駁,形狀像白色的馬,長著鋸齒般的牙,能吃老虎和豹子。又有一種白色的野獸,形狀像馬,名稱是蛩蛩。還有一種青色的野獸,形狀像老虎,名稱是羅羅。

北方禺彊①,人面鳥身,珥兩青蛇②,踐兩青蛇。

【注釋】①禺彊:也叫玄冥,神話傳說中的水神。②珥:插。這里指穿掛著。

【譯文】北方的禺疆神,長著人的面孔而鳥的身子,耳朵上穿掛著兩條青蛇,腳底下踐踏著兩條青蛇。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