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開創買粉絲買粉絲的艱辛(《大創業家》《Grinding It Out》)

时间:2024-06-02 05:41:12 编辑: 来源:

獨公司運作的,往往有比較快速的發展速度。

二、商品統一

對于傳統品牌來說,商品運作的核心問題是:線上線下的商品是做差異化還是延用線下?與線下相同的商品應該如何定價?在電子商務業務開創的初期,我們建議可直接用線下的商品在線上進行銷售,包括過季存量商品的打折清貨,但同時也需要為線上開發少量的特供款,以作為網購消費者的體驗款;在此階段,新品的線上線下需要定價一致,其它的商品在線上銷售的可以有一定折扣,以便于快速積累線上用戶。但步入發展的中期,線上線下商品應以差異化為主,差異商品一般占60-70%的比率,不然將受到線下價格體系和加盟體系的過度干擾,不利于快速發展;在此階段,對于非差異化商品,需要統一定價,以增強品牌真實感。

三、自建B2C

是只做渠道平臺分銷還是要自建B2C直營平臺?這個取決于傳統品牌對于電子商務的發展目標。如果僅僅考慮于賣貨,可以通過淘寶、京東、V+、卓越、當當等綜合購物類平臺進行分銷,實現銷售。但如果考慮未來有更大的發展,自建B2C直營平臺則是必然的選擇,通過運營B2C直營平臺不斷的積累自有用戶,做大規模,也使其具備單獨分拆上市的可能。我們建議此二種渠道模式都需要考慮,前期以渠道平臺分銷為主,在中后期將以自建B2C直營平臺為主。如:百麗的電子商務就以直營B2C平臺為中心,也在各個綜合購物平臺上開店,針對不同的資源和用戶群特性,提供不同的商品組合和促銷活動。

四、自建配送

我們在線下對商品的運作是批量采購批量出貨的模式(加盟商體系),而在線上則是批量采購單件出貨的模式(包括單件的退換貨)。這對于傳統品牌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初期我們往往選擇配送外包,但會發現配送的服務質量無法控制,所以為了穩定服務質量,提高用戶體驗,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都會考慮是否要自建配送。但從投入的角度考慮,在訂單量在達到1萬/天的才能有合理的成本平衡。可能在前期我們更需要加強用戶體驗,以便于快速突破1萬/天的瓶頸,此時可以采用的方式是與外包配送公司緊密協作,開發配送管理系統,對整個配送過程進行跟蹤和反饋,同時結合呼叫中心系統做好配送的回訪和管理。

五、品牌延展

傳統品牌企業最初的品牌針對性和影響力僅限于線下,但隨著線上業務的快速發展,消費者越來越呈現年輕化、個性化、時尚化的特點,對于這些新興消費者而言,傳統品牌對他們的影響僅限于知道,品牌所具有的風格、文化內涵、價值感傳遞對于他們形成不了網上購物的引導性和趨從性。所以,傳統品牌企業如要擴展網上市場,占有優勢地位,對品牌的延展就勢在必行,但很多傳統品牌都死抱著原有的定位不放,以原先的品牌定位去開拓網上市場,往往事倍功半。至于如何進行品牌延展,我們可以參考很多國際知名的企業的做法:隨著不同的市場環境和消費認知不斷的對品牌進行重新定義和演化。如聯想、李寧、可口可樂等,而國內比較常用的是做一個在線上的副牌,如羅萊的LOVO,短期內來看可以解決問題,但其實很難成功。

雖然傳統品牌面臨著沖擊和挑戰,但畢竟曾經也經歷過風風雨雨,傳統品牌也不是說倒下就能夠倒下的,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們相信,傳統行業能夠迅速的,拼盡全力的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傳統行業進入電子商務的未來將會更加美好。

《大創業家》《Grinding It Out》

2022年,一月讀書:《大創業家》《Grinding It Out》。

《大創業家》《Grinding It Out》是麥當勞品牌之父---雷克洛克RayKroc的自傳,講述了這位飽受爭議的傳奇人物是如何用漢堡包征服世界的。

這本書一開篇就讓我震驚了,因為真的完完全全沒有想到,雷,麥當勞商業帝國的創始人,竟然是個音樂人。

雷出生在芝加哥一個并不富裕的波西米亞血統家庭,他的爸爸在外打工,媽媽靠教鋼琴貼補家用。所以雷從小就跟他媽媽學鋼琴。

(引用書中原文)

【童年時,我和街區里的小伙伴觀看激烈的棒球比賽和有關棒球的爭論,對我來說真是一件無比甜蜜的事。

但令我最沮喪的事就是,當比賽激烈進行時,我媽媽卻站在后門口大聲向我喊:“雷蒙,該回家練琴了。”

這時,其他小伙伴們就會一齊起哄并模仿她的聲音來嘲笑我。

而我這個平時在人前非常自負的“棒球專家”,卻只能垂頭喪氣地一邊回應著“我來了”,一邊拖著步子走回家。】

雷也是一個“不愛學習”的聰明人。高中畢業時,他寧可上戰場也不想再念書了。

于是雷虛報了年齡,準備成為一名紅十字會救護車司機。可就在他即將登船去法國時,一戰結束了。

回到芝加哥,雷仍然不聽父母讓他繼續念書的建議,四處打零工和彈鋼琴。甚至在他結婚生子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以平日白天打工,晚上和周末,就去酒吧、電臺或教會彈鋼琴為生。

除了彈鋼琴,雷做的時間最長,也最成功的工作,就是賣紙杯。

到他50歲的時候,可以說已經把紙杯銷售做到登峰造極了。當時Lily-Tulip紙杯公司的營業額很大一部分就是雷貢獻的。

由于他的客戶多是快餐企業,于是雷又順理成章地做起了“自動奶昔機”的生意,也很成功。

雷終于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按理說,這時候他該考慮退休安享晚年了。

可就因為他的一個客戶,雷的人生在50歲以后,再次啟程,并一路開掛了。

1954年,雷聽說他有個客戶——麥當勞兄弟,他們在南加州開了個快餐店,并且一下子訂購了8臺自動奶昔機。

雷很奇怪,是什么樣規模的快餐店,需要同時制作那么多杯奶昔?

雷的好奇心驅動他打著飛機,從芝加哥飛到加州,去現場親眼看到了傳說中的麥當勞兄弟快餐店。

雷見過無數快餐店的柜臺和廚房,但此時他竟然也震驚了。他看到了從未見過的制作漢堡包、炸薯條、奶昔的一條龍神奇操作,就像工廠里的標準化生產線一樣。

雷潛伏在顧客隊伍里,購買了一份最經典的漢堡薯條奶昔套餐。

品嘗之后,敏銳的直覺告訴他,這樣的經營模式是超越時空,來自未來的。

于是,雷一直等到麥當勞兄弟打樣,就迫不及待地表達了他的來意。

雷對麥當勞兄弟說:這樣的雙贏模式一定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這不就是挖到金礦了嘛!

但是,雷滔滔不絕地侃侃而談時,麥當勞兄弟卻是一陣沉默。

(引用書中原文)

【麥當勞兄弟倆——麥克和迪克,他們只是坐在那兒看著我,令我尷尬得就像是在宴會上把領帶浸到了湯碗里一樣。

過了一會兒,麥克微微笑了一下,將座椅轉過去沖著窗外餐廳對面的小山,慢慢地說道:“看到對面山上門前有寬寬的長廊的那座房子了嗎?我們就住在那兒,而且非常喜歡它。

我們愿意每天傍晚坐在長廊上看日落,享受這樣寧靜的生活。

人各有志。麥當勞兄弟知足常樂的匠人精神有利于專注搞研發,他們開創了極簡高效的工作流程和產品,得到雷的高度認可。

可一但觸及到擴張,哪怕再好的產品,也要研究經營和管理,這一點恰恰是麥當勞兄弟最不感興趣的,并且也完全聽不進雷的任何聲音。

此時的雷在這件事上已經做不到“拿得起放得下”了,老天好像賦予雷某種使命似的,他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第二天,雷終于成功說服了麥當勞兄弟,允許他自己來開辦麥當勞分店。

這下,雷找到了生命信條,他瘋狂地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麥當勞餐廳,一家接一家地開設分店。

雷就像穿上了麥當勞品牌的戰袍,完全停不下來了,在這個用漢堡包征服世界的戰場上,他絕不允許任何絆腳石的存在。

哪怕與不支持他的太太離婚,甚至與麥當勞兄弟反目成仇,也要擴張麥當勞的版圖,他要讓美國的公路上布滿“黃金雙拱門”。

(引用書中原文)

【由于麥當勞的生意需要我投入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精力,我把自動奶昔機的客戶都交給別人負責了。因為我總是急于看到我的寶貝——我的麥當勞餐廳。

可有時候我卻高興不起來,例如有時夜幕降臨了,可沒有開招牌燈,有時候停車場上有垃圾。這些小事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我卻不能容忍,我會為此大吼大叫。

人們常說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事,但我就是要在我的麥當勞餐廳里追求完美,其他任何事對我來說都是次要的。

我想脫離麥當勞兄弟的原因是他們拒絕對當初簽訂的有關公司發展的協議做任何修改,把不跟我配合的責任推卸給律師,他們的律師當然也與我在任何時候都勢不兩立了。我要盡快擺脫他們對麥當勞公司的控制。

麥克的健康不太好,迪克也曾經提到過退休。于是我打電話給迪克,直接要他們出價。兩天以后,他們的開價是270萬美元。我跟他說:“你們是想逼我從20層高寫字樓里跳出去。”

迪克解釋說,“我們兄弟倆希望每人得到稅后100萬美元。你收購所有的權利、名稱和餐廳,我們應該得到這么多。我們已經做了30年,每周工作7天,從未停止過。”

這話聽起來非常感人,但我怎么也流不出同情的眼淚。

最終紐約的布里斯托“十二門徒”金融團隊借給我們270萬美元。起初我預計要到1991年才能連本帶利還清,而實際上1972年就全部還清了。

麥當勞兄弟快樂地退休了。麥克幾年后去世,迪克搬回老家新漢普郡并娶了青梅竹馬的女友。

我對這樣的結果非常滿意,但只有一件小事至今仍如鯁在喉。麥當勞兄弟在簽約的最后一刻變卦,要保留他們自己的第一家餐廳,可我也需要那間餐廳的收入呀。我歇斯底里的大聲抗議也沒用,他們說如果沒有那家餐廳,就推翻整個計劃。

最終,他們保留了那家餐廳,改名為“大M”。而我就在它對面開了一家麥當勞餐廳,并很快把“大M”打敗了。

我無法原諒麥當勞兄弟,他們不遵守諾言,我不得不竭盡全力歷盡艱辛揮汗如雨,一寸一寸地開拓麥當勞的疆土。

我經常說:我信仰上帝、家庭和麥當勞,但到了公司里,這個順序要顛倒過來。】

關于雷的評價太多了,褒貶不一。但最主流的,還是贊美他50多歲時開始創業的事業心。

我卻不這樣認為。

如果沒有學鋼琴彈鋼琴的經歷,他不會養成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吃苦耐勞的習慣;

如果沒有之前幾十年賣紙杯的經歷,他也不會從眾多快餐企業中一眼識別出麥當勞的價值所在;

如果沒有推銷自動奶昔機,他就沒有機會認識麥當勞兄弟;

甚至包括他為房地產公司打工賣房,也為他日后,出租麥當勞店鋪特有的經營模式打下積淀;

雷并不是在50歲時只是抓住一次機遇,一夜暴富的,而是在三十年平凡的點點滴滴中,磨礪成一個解決問題能力超強的老辣生意人。

而相較于其他成功的企業家,雷最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在逐漸成熟中,心中始終懷揣著夢想,童年般的夢想。

(引用書中原文)

【我小時候讀書從來都不好,覺得書本太枯燥,而我喜歡行動。

我還喜歡長時間思考,設想各種情況發生時我應該如何處理。

媽媽就會說我又在白日做夢,并會說“夢想家丹尼又來了”。】

這顆十幾歲的童心,沒有被教育破壞掉,沒有被世故毀滅掉,并成為了雷持續一生的內置發動機,讓所有的,成功的、失敗的經歷,都成為了他登上事業頂峰的基石。

雷為《Grinding It Out》首次出版寫序言的時候,已經75歲。當時麥當勞已經有4000多家分店,成為10億美金的上市公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