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建立海外帝國的必要條件(國家獨立是大國崛起的條件的論據 求解答,謝謝)

时间:2024-05-28 09:36:19 编辑: 来源:

子弟。10歲時進王宮服役,16歲進入國家航海事務廳。年輕時對航海就十分神往。25歲那年,他參加了對非洲的殖民戰爭。以后,又與阿拉伯人為爭奪貿易地盤打了仗。30歲離開印度回國。但是,他在歸國途中觸礁,被困在一個孤島上。麥哲倫和他的海員們等了很長時間才等到援救船只。上級了解這一情況后,將他升任為船長,并在軍隊里服役。 此后,他在東南亞參與殖民戰爭時了解到,香料群島東面,還是一片大海。而且,他的朋友占星學家法力羅亦計算出香料群島的位置。他猜測,大海以東就是美洲,并堅信地球是圓的。于是,他便有了做一次環球航行的打算。

編輯本段哥倫布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意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西班牙語:Crist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óbal Colón,1451年8月25日或10月31日—1506年5月20日),中世紀歐洲航海家,他在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并成為到達美洲新大陸并發表其事業的首位西歐人。 哥倫布生于意大利熱那亞市的工人家庭,是信奉基督教的猶太人后裔,自幼便熱愛航海。在當時,因為教會的關系,人們大多相信天圓地方,但哥倫布卻對此產生質疑,他認為之所以帆船向大海啟航後,船身由下而上漸漸消失的原因正是因為地球是圓的。為了印證他的想法,他先後向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國的國王尋求協助,以實現出海西行至中國和印度的計劃,但均得不到幫助。但同時間,歐洲國家極需要南東南亞的香料和黃金。但通往亞洲的陸路卻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阻,海路則要經由南非對開的風暴角 — 好望角,因此歐洲的君主開始改變以往的想法。哥倫布在到處游說了十幾年後,于1492年終于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資助。哥倫布的一生算是很倒霉了,三次出航都走錯了方向,當他看見達伽馬在東方獲得許多珠寶時,他就想自己為什么得不到?,他的一生真是悲劇啊!

編輯本段達·伽馬

瓦斯科·達·伽馬(Vas買粉絲 da Gama,1469年-1524年12月24日)是一 達·伽馬

位葡萄牙探險家,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從歐洲航海到印度的人。中文譯名多簡稱他為「達伽馬」或「達迦馬」,另外在澳門他的名字譯作「瓦斯科·達·伽馬」。 在15世紀早期,航海家亨利船舶學校(the nautical school of Henry the navigator)就已經在葡萄牙教授了非洲沿海的相關地理知識。在1460年代,葡萄牙航海家的目標漸漸轉為繞行非洲南端後抵達印度,并獲得印度產品的貿易機會(主要是印度香料,如黑胡椒等)。當時陸上的貿易路線花費昂貴而且非常不安全。 達·伽馬出生在葡萄牙的港口城市錫尼什(Sines),他在快要10歲的時候就擬定了長期航海的計劃,當時著名航海家迪亞士已經從非洲的好望角海線返回,并探索過附近的魚河(Fish river)。而Pero da Covilhã曾由印度往非洲的海線上探險,留下了短程的航海紀錄。 達·伽馬的父親(Estêvão da Gama,是一個脾氣暴躁的同性戀者)曾獲得了這些航海的紀錄,并有心計劃連起這一道海路,卻在出發前逝世。于是達·伽馬繼承他的遺志,在1497年7月8日駕駛了4艘船啟程。由葡萄牙里斯本往非洲的黃金海岸航行。這四艘船分別是São Gabriel號、São Rafael號(由他的兄弟Paulo da Gama率領)、Berrio號和另一艘姓名不詳的補給號。 1497年12月16日,達·伽馬的船隊通過了魚河,進入了在歐洲航海紀錄上仍是空白的水域(東非沿岸),于是達·伽馬將接下來探索的區域稱為Natal(當時已近耶誕節,Natal是葡萄牙語的耶誕節之意,另可譯為“新生”)。1月時,他們抵達了今日莫桑比克的所在地,在1498年,當地屬于阿拉伯的疆土,也是印度洋海上貿易網的一部分。

“新帝國主義”的主要動機是什么?

“新帝國主義”是當前國際左翼理論界的研究熱點之一,它被看作是帝國主義發展的新形式或新階段。毋庸置疑, “帝國主義”在社會科學領域屬于高頻率使用的流行詞匯,作為一個社會歷史概念,其內涵又一向具有豐富、變動的特點,然而越是如此,概念也就變得越不確定。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冷戰之前的帝國主義研究中,也體現在今天泛濫如觴的種種 “新帝國主義”論中。因此,挖掘 “帝國主義”多元表述背后存在的問題,繼而把握住變動中的概念的本質,不僅對于理解整個帝國主義理論史非常必要,更是理解今天的新帝國主義問題所迫切需要的。

一、當代帝國主義研究中的混沌問題

在國際左翼學術界,盡管人們已經普遍認同一個觀點:所謂新的帝國主義與二戰前的古典帝國主義存在根本區別,即新帝國主義不再追求表現為領土兼并和殖民征服的直接政治統治,而是注重經濟控制的作用,但圍繞 “新帝國主義”依然有諸多爭論和分歧,其中暴露出的最主要問題是,“新帝國主義”的指向并不很明確。

首先,國際左翼在 “何為新帝國主義”上認識并不統一。有的學者把新帝國主義看作是全球化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有的強調二戰后或冷戰結束后的美國資本主義霸權,還有的專指新世紀美國的軍事侵略行徑。

例如,美國 《每月評論》主編約翰·貝拉米·福斯特 (JohnBellamyFoster)指出, “帝國主義”是用來揭露和批判壟斷資本主義的一個術語,因此,他把 “新帝國主義”叫做 “以全球化高級階段的壟斷資本主義為特征的時代”。在其他左翼經濟學者的論述中, “新帝國主義”也常常作為 “全球跨國壟斷資本權力”、“新自由主義的世界統治”,或者 “美國金融霸權”等諸如此類與經濟霸權相聯系的概念的同義語出現。在這些學者看來,新帝國主義問題很大程度上等同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問題,這樣,他們對戰爭等超經濟暴力形式的獨特意義基本缺乏足夠的或獨立的分析;但另一方面,美國的軍事霸權和戰爭行為又往往構成他們關于 “新美帝國主義”命題的重要內容和論證歸宿,這就形成了一定的邏輯矛盾,同時也造成在 “新美帝國主義”概念的指向上,有關資本主義經濟的話語與美國軍事霸權的話語往往不同程度地混雜在一起。福斯特也經常將 “帝國主義政策”與 “壟斷資本擴張”、“軍國主義”等術語混用,但是,很明顯,這些概念并不能直接等同。概念運用和議題的混沌,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不少左翼在 “新帝國主義”的本質內涵,以及 “新帝國主義”理論所蘊含的問題核心上缺乏明晰的意識。

綜上來看,當代的新帝國主義研究方法 (借用阿格列塔的話)具有濃厚的經濟還原論色彩,在此分析框架中,包括軍事征服在內的超經濟強制的地位是模糊不清的。應該說,這一研究思路來源于第二國際的古典帝國主義理論,因為后者把帝國主義的根源完全歸結為資本積累特性。然而,古典帝國主義理論與當代的新帝國主義理論是具有完全不同的前提的。與 “新帝國主義”的議題相比,一戰前后的古典帝國主義時期,無論是 “帝國主義”所指對象,還是帝國主義研究的問題意識都很明確,那就是,如何看待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加劇的西方列強對外搶占殖民地和由此引發的地緣政治沖突 (帝國主義爭霸戰爭)。此外,即便是古典帝國主義作家,在從經濟方面來解釋帝國主義的根源和本質上,也并非無懈可擊。

盧森堡的帝國主義論以資本主義再生產不能自我實現的消費不足論為前提,但這一點已遭到來自理論和現實的諸多有力質疑,因而日益被削弱了。考茨基從工業國與農業國的矛盾出發來解釋帝國主義,也早就受到列寧的駁斥。列寧正確地指出他立論的錯誤:帝國主義不只發生在工業國與農業國之間,而且也發生于工業國之間。布哈林把帝國主義歸結為世界經濟日益一體化與以民族國家為單位的資本競爭間矛盾的產物,但是,民族資本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導致的沖突,并不必然要以戰爭的極端形式來解決,這種情況對于今天來說更是毋庸置疑的。希法亭關于資本輸出的論述中,已經存在著某種矛盾——資本輸出的不同形式恰恰表明,并不是對一切外部區域的投資都能產生擴張領土的動機,只有在那些非資本主義的落后地區和 “無人認領區”,才引起了以暴力來實現投資利益的需要。同樣,列寧在強調對外 (政治經濟)擴張是壟斷資本的根本要求時,又區分了壟斷資本在美洲等資本主義有所發展的地區和亞非拉等資本主義不發展地區的不同統治方式,因而也無意中區分了殖民地的兩種形式:經濟殖民地和政治殖民地。經濟殖民地,即非暴力統治的經濟附庸,正是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落后國家統治的主要類型,這反而說明了經濟上的控制和壟斷并不必然引起政治上的控制和壟斷。以上表明,古典帝國主義理論完全從那一時期的資本積累過程中尋找帝國主義的根據,是不夠充分的。

就此需要再次明確,古典帝國主義作家到資本積累過程中去尋找的,不是帝國主義本身,而是帝國主義的根源,不過,他們通過把帝國主義作為資本主義必然產物的論述路徑,將原先表現為殖民征服與列強爭霸戰爭的帝國主義議題,轉換為關于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議題。例如,當列寧把帝國主義與壟斷資本主義等同起來時,他實際上是以 “壟斷資本主義必定導致殖民征服戰爭和爭霸戰爭”為前提假設的。但問題就在于,沿用列寧帝國主義論斷的當代理論家們卻擯棄了這個前提,承認在當代殖民主義和列強之間的戰爭并非必然,造成的結果是:在他們那里,一方面, “帝國主義”成了一個包羅資本主義萬象的含混術語;另一方面,繼續借用古典理論指向領土壟斷的分析思路來解釋當代 “非領土壟斷的軍事沖突”的實質,這本身就存在著邏輯矛盾,反而在理論上更加削弱資本積累與暴力的超經濟強制這二者間的邏輯聯系,使有關當代帝國主義的問題意識更加模糊。

二、兩種積累邏輯:對概念內涵和問題意識的廓清

對于 “帝國主義”與 “新帝國主義”內涵不清 問 題,加 拿 大 學 者 利 奧 · 帕 尼 奇 (LeoPanitch)和薩姆 · 金丁 (SamGindin)較為明確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因而,他們提出要從概念上區分 “資本主義”與 “帝國主義”,認為不能直接把 “帝國主義”歸結為資本主義的一定階段,混淆二者的范疇。資本主義是經濟和生產關系的領域,帝國主義則與國家行為或國家關系相關,二者分別屬于經濟與政治的不同范疇。不過,盡管帕尼奇和金丁嚴格限制了 “帝國主義”的領域,他們對新美帝國主義本質的闡釋照樣把對資本主義經濟的分析囊括了進去,同時卻沒有指明 “資本主義”與 “帝國主義”這二者間的內在聯系。世界體系的代表人物之一——喬瓦尼·阿銳基 (GiovanniArrighi)較早注意到了古典帝國主義理論的內在矛盾。在20世紀70年代末寫的《帝國主義幾何學》一書中,他通過對比和分析帝國主義國家不同的擴張模式指出,由霍布森開創、并由列寧極大發展的帝國主義理論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帝國主義國家,因為英國、美國、德國和法國的帝國主義的內在動力都是各不相同的。

阿銳基試圖開辟一條新的解釋路徑。他從葛蘭西的理論中引入了 “霸權”的概念,用以替代 “帝國主義”的概念。在阿銳基那里, “霸權”似乎是個綜合性概念,它既包含了經濟權力和政治權力的關系,又體現了權力的強制和認同的結合,它只指向一個在世界體系中具有統治地位的國家,即霸權國家 (而我們通常所說的帝國主義國家可以有多個)。沿著同一思路,阿銳基區分了不同歷史時期霸權的不同特征,并揭示霸權背后實際上存在兩種權力邏輯: “領土階級統治”(territorialism)的權力邏輯和 “資本主義”的權力邏輯,前者的根本目的是取得領土,后者則追求利潤 (貨幣資本)。兩種權力邏輯在不同國家存在不同的組合結構,從而形成不同的國家戰略,同時也是不同的帝國主義模式。阿銳基的分析方法其實并非獨一無二,在許多具有歷史敏銳性的作者那里也都可以看到類似的結論。早在考茨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