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與對外貿易委員會(各國締結和簽訂的貿易條約和協定依據的法律原則有)

时间:2024-05-17 14:58:23 编辑: 来源: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一個小組上報告說:“德國工業75%安然無惹,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很容易恢復的。”

第二點在于英美法將西德分成了三個占領區,在各自的管制區內推行了不同的政策。法國需要薩爾地區生產的成品充當賠款運回法國。英國需要通過德國來擴張海外的市場,尤其是魯爾區和大西洋的海港。而美國,更是需要得到西德的支持來對抗蘇聯在歐洲的勢力擴張。東德西德就像是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斗爭的各自領地。根據“非工業化”方針,盟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1067號政策指令,規定要拆除德國所有軍工廠以及用于賠償的重工業工廠,規定拆除的清單涉及1600家企業及其設備。但是這項政策指令并沒有認真執行。1946年6月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在斯圖加特演說中公開表示:  “美國不再奉行一個強大的歐洲、一個虛弱的德國的政策。”他聲明,  “德國是歐洲的一部分,如果有著巨大的工業的德國變成貧民窟,,歐洲的重建,特別是德國鄰國的重建將會是十分緩慢的。”1947年7月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1779號政策指令,代替1067號政策指令,提出“一個有秩序的、繁榮的歐洲需要一個穩定的生產效率高‘的德國在經濟上作出貢獻。”1947年8月英美雙占區修改了對西德工業的限制政策。1948年6月1日,英、美、法三國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簽訂六國協定,宣市國際管制魯爾區。德國參加歐洲重建計劃。

西方國家推行扶植恢復西德工業方針的結果,使西德保留了可以很快恢復工業生產的基礎。據哈姆森教授的估計,高妒、平爐、軋鋼設備被拆除的占整個設條的及10—25%,精密機器和光學儀器生產能力減少20%,合成燃料生產能力減少20%,化學工業因拆遷而喪失的生產能力為6%,運輸機器被拆走8%,其他工業部門損失不大。戰前德國三大工業區,魯爾和薩爾都在西德,只有西里西亞在民主德國。據1946年估計,西德占1944年全德工業產量的63%,基本材料的67%,生產資料的62%,消費資料的60%。因此,戰后西德保留了強大的工業基礎。

 

    二。馬歇爾計劃對西德的影響

 

戰后初期,西德經濟復興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缺乏。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啟動資金,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談。而當時,人民的生計也是一大問題。吃不飽飯,干活就不會有勁。這種情況下,想要復興更是難上加難。而馬歇爾計劃對于西德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當時馬歇爾認為消除共產主義在歐洲的擴展只有盡快的回復歐洲的經濟。因此在他的努力下,130億美元的資金以貸款和直接援助的形式流入了西德用于重建。這些資金幫助恢復了工農業的生產,穩定了金融,擴大了貿易,同時也促進了化工、工程、鋼鐵工業設備的更新。該計劃還從美國引進了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的造血重生。到了1956年,西德利用這筆基金投資大100億馬克,大大緩解了資金缺乏的狀況。據估計,聯邦德國由于從1949年參加馬歇爾計劃,人均獲得了140馬克的補助。據1952年華盛頓出版的《美國政府的對外援助》一書的估計,到1948年美國共花掉214億美元,英國支出9億美元。這筆錢主要用于購買食品,很少用于生產。這些食品出售后所得款項大部分用于軍事當局的支出;一部分貸給德國工業家用于恢復生產的資金。

據統計,到1954年10月,西方盟國給西德的援助為44億美元,其中美國17億,英國8億,馬歇爾計劃提出的援助9億。另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字,1945年7月到1955年9月30日,美國給西德的敗府補助金和信用貸款為38.68億美元。1945—1947年英國給予的政府補助金和信用貸款為9億美元。這些錢主要用于恢復工業生產。我們看到的另個統計數字是,1948—1954的年西德從軍事占領當局和馬歇爾計劃得到的資金共72.98億美元,其中38.52億用于投資。這些錢以物資形式運到西德,所得錢款存入聯邦銀行,稱為“等值基金”,再作為資金投入工礦企業。

在西德經濟恢復的最初年代外援的作用還是很大的。當然這種作用隨著西德本身經濟的恢復而逐漸減少。1948和1949年外援占西德國民收入的5%。1948一1950年西德進口貨物的57%是靠美國的援助。外國貨款在西德長期投資中所占比例1949年為2.8%,1950華為10.3%;1951年為5%,以后逐年減少。

 

三、“軟實力”:人力資源的使用

在二戰后,西德保留下了一大批熟練的工人隊伍,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沒有因為戰爭而耗盡,這對于西德來說是一個強大的智力支持。這是戰后西德保留的最珍貴的財富。

而有研究表明,1950年,西德擁有在校大學生10萬人,也就是說每1萬居民中就有21個大學生。到1970年大學生達到了41萬人,也就是每1萬居民中有68名大學生。這同樣是西德復興的“非物質資本”。為迅速恢復經濟,西德政府極為重視科技投資和發展教育。而且教育為本一直都是德國的傳統,沒有良好的教育,就沒有一個繁榮的德國。

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從東德大量涌入的難民,數量達到了100萬左右。在最初可能給西德造成了一定的不安定因素。但是,很快他們就成為西德恢復經濟的勞動力。其一,這些難民都是廉價的勞動力。他們工資低。因而企業的生產成本低,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其二,依靠他們的知識和技術恢復生產。不久他們之中有些人重建工廠,主要生產出口產品,有利于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其三,他們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有利于經濟的恢復。

 

 

    四、地理環境上的先天優勢

西德在地理上占了相當大的優勢,全德78%的礦山、84%的冶金制造產品都出產自西德。二戰前德國的重工業、原材料工業大多數集中在西部。1936年西德在全國整個工業產值中占61%,原料和基礎材料生產占66%,基礎設施生產占61%。而東部相對寥寥無幾。同時,西德擁有魯爾和薩爾兩大工業區。而他們對于西德工業來說就是左臂右膀。相對的,西德擁有的原有工業基礎雄厚,是經濟的重建至于高水平起點上。

 

五、“自由市場經濟”及幣制改革

在這個問題上,首先要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當時擔任西占區經濟管理局長的路德維希- 艾哈德。他是國民經濟學的新自由派代表,極力推崇自由的市場經濟。他認為,真正的貨幣只有在真正的市場上才能發揮作用,而真正的市場不應該有價格控制和配給制。取消物價規定,取消產品配給制,實行真正的市場經濟。相對于整個德國的經濟史而言,這是一次成功的戰役。盡管在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初始階段,面臨了物價上漲、失業率增加、通貨膨脹等等的問題,但是很快市場經濟的優勢就顯現出來。物價日趨穩定,甚至其增長的幅度遠小于其它資本主義國家,而生產力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有力的發展。

在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同時,在美國的支持下,西德還實行了幣制改革。在二戰前,舊帝國馬克約為170億,二戰之后卻變為了700億。因此在二戰的后期,舊帝國馬克一文不值,在德國市場上充當貨幣作用的是美國的幸福牌香煙。1948年6月20日,美國占領軍當局對西德進行了貨幣改革。用10個舊帝國馬克換一個1個新德國馬克。在短短的幾周之內,舊帝國馬克的所有有價證券,儲蓄金,銀行存款,抵押金等等全部兌換完畢。這是一次非常苛刻的剝削行為,但是卻挽救了德國。德國馬克相對美元的兌換率逐漸上升。原本空空如也的商店中再一次充滿了各種商品,人們的生活也開始走上了正軌。

由于推行自由市場經濟,西德面臨許多的問題。貧富差距逐漸增大,底層勞動人民怨聲載道。但是,艾哈德引進了競爭的機制,誰工作的時間長,誰工作的效率高,誰就有工作,否則就是能面臨下崗。這樣的競爭機制就是依靠剝削廣大勞動人民來積累最原始的資本。由于競爭機制,資本家們一味的壓低工資,從中得到了更高的利潤。然而盡管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西德的整體社會環境還是處于穩定的狀態。由于戰爭的破壞,人民擁有最迫切的愿望去修復自己的家園,去重建一個有生機的新的德國,因此,西德人民勤勤懇懇的工作著,付出自己最大限度的力量。

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西德為了適應世界市場的需要,發展外向型的經濟。西德利用自身強大的工業基礎和廉價的勞動力,生產出價格遠低于其他國家的產品。這使得西德的外貿市場發展很快,進出口貿易增長迅速。1950年時還是貿易逆差7.21億美元,到了1960年時已經變成了順差。

 

六、朝鮮戰爭

此外,還需提到的就是朝鮮戰爭。這是對西德非常重要的一次機遇。盡管艾哈德竭力否認,但朝鮮戰爭確實挽救了西德經濟。  (艾哈德:《來自競爭的繁榮》商務1983年,第41頁)。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及其盟國需要西德供應武器和彈藥,也需要西德參加所謂的“歐洲防務”。因而美國不得不修改對西德工業和技術的“裁減政策”。1950年5月紐約外長會議決定,把禁止生產射擊、砍殺和刺殺武器改為限制生產,取消對造船業的限制。鋼產量不再受限制。1950年鋼產量為1210萬噸,1953年達1350萬噸。1954年制定“有關監督工業的決議”,進一步放寬了限制西德工業生產的條件。以前禁止生產合成橡膠和合成燃料,限制生產軸承,現在只管制其生產能力。取消了限制重型機床、鋁、合成氨、氯生產的規定,不再對化學科研進行限制。

朝鮮戰爭爆發后,大批船舶定貨單飛往西德,要求建造的新油輪和新貨輪達200萬噸。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漢堡港遭到嚴重破壞,到1953年已有70%修復使用。到本世紀60年代,德國商胎隊已有貨輪2700艘,總噸數達65b萬DE卜朝鮮戰爭改變了西德的貿易逆差。1950年外貿逆差為30億美元,1951年為1億美元,1952年則為順差7億美元。觀察家西奧多·H.懷特說:“朝鮮戰爭僅僅給德國人迅速地無條件地帶來了好處。”《經濟學家》雜志指出;“1950年6月,朝鮮戰爭結整個貿易界帶來了繁榮。”

 

綜上所述,是戰后西德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的主要原因。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等。

最后還應指出,50年代西德經濟發展速度高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是由于西德起點低,這是戰爭破壞和戰后盟國推行“非工業化”政策的結果。大體到本世紀60年代中期,西德“經濟奇跡”已經結束,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定向同步發展,發展速度降到5%的歐洲平均發展水平。

二、經濟發展的影響

1、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以聯邦德國為代表的西歐經濟的發展,開始改變了戰后美國經濟的霸主地位,使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開始走向多極化。

2、對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隨著聯邦德國經濟的發展,西歐經濟在很多領域已經趕上或超過美國,不愿意受美國控制和操縱,開始為提高自己的政治經濟地位而努力。希望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希望與美國建立平等的伙伴關系,開始沖擊美國的霸主地位,促使國際政治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3、有利于加強歐洲一體化的進程。聯邦德國從歷史中吸取教訓,認為只有聯合的歐洲才能發展,所以從建立歐洲煤鋼聯營,到歐洲共同體的成立,德國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德國經濟的發展趕超英法后,德國利用其強大的經濟實力迫使英國組織的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破產,使英國于1973年正式加入歐洲共同體,從而加強了歐洲的團結和促進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作為戰敗國,首先被趕出了資本主義市場。根據“四化”方針,即非軍事化,非納粹化,非中央集權化和非工業化方針,德國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