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德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分析表(什么是對外貿易依存度)

时间:2024-06-10 04:46:52 编辑: 来源:

可能出現,逆差取代順差

排除其他因素不計,短期內出口優勢僅集中在紡織品和家電上,對整體出口形勢影響不大

2、對外貿易的國內環境分析(1)上半年的宏觀形勢及對GDP增長的影響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為36189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7

6%,固定資產投資放慢且對民間投資沒有明顯催化作用,估計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今后的GDP增幅

物價指數持續走低,消費需求依舊不足,對經濟增長的限制作用不會有實質性改變

外貿出口下降,貿易順差大幅減少,頭五個月我國出口總額676億美元,同比下降5

3%;進口605億美元,增加15

3%;順差同比減少118億美元,照此樂觀估計,今后一段時間內外貿形勢不惡化,凈出口也不會對GDP增幅有理想的貢獻度和拉動度

(2)中國經濟增長的未來趨勢及對進出口增長的客觀要求以上對宏觀形勢的分析可以看出,對GDP增幅有重大影響的三大因素投資、消費、出口在今后一段時間情況不容樂觀

從上半年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估計99年GDP增幅會在7

6%-8%之間

排除其他因素不計,出口至少要保持98年的貢獻度和拉動度或略有提高才會有保證

反之,若出口下半年有大的轉變,好于估計值的話,可能對GDP的增長有更理想的貢獻和拉動作用

(3)人民幣今后的走勢及對我國外貿進出口的影響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我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為整個地區經濟的穩定做出了貢獻,時至今日如果繼續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就會與啟動內需的政策相矛盾

人民幣堅守在8

27的水平上,在周邊國家都貶值的情況下,實際人民幣匯率是升值的

這種情況下,最直接的結果是進口大量增加,而出口大幅減少,這一點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外貿運行中已充分得到體現

更有甚者,人民幣保持堅挺使擴大內需的政策(財政、貨幣政策)難于有效實施,因此可能導致整個宏觀經濟繼續走軟

從這個角度說,如果今后政府采取了相應的政策遏止住人民幣升值的趨勢,其結果對于外貿而言將有效改變出口銳減,進口激增的局面

3、我國對外貿易的未來趨勢的研判(1)從歷史統計數據來看,79年-98年凈出口對GDP的平均貢獻度7

6%,平均拉動度為0

56%,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因素(投資、消費、出口)中占有的份額是較小的,對經濟的拉動度也不大

一方面說明雖然外貿在經濟增長幅度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總體水平仍然很有限,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另一方面說明如果進出口進一步增加,將毫無疑問會對GDP的增長有較強貢獻

綜合分析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結合我國對外貿易的具體情況,99年對外貿易的狀況和98年相比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照前半年的情況看,99年凈出口估計會低于98年的數字,因此對外貿易對GDP增長的貢獻度基本不會高于98年0

5%的水平,其在GDP增幅中充其量只能占0

5個百分點

凈出口總額會在(400-450)億美元之間

(2)經過20年的發展,我國對外貿易的結構基本已形成較合理的格局,從理論上講一種格局的形成是個時段的問題,因此一兩年內無論是產品結構還是地區結構都不會有實質的變化

工業制成品在進出口中都占有絕對的優勢,盡管初級品進口不斷增加,但短期內不會危及目前的格局

這種格局是:工業制成品進口占總額80%,出口占85%左右;初級品進口占總額近20%,出口占總額15%弱

在地區結構上,廣東、上海、江蘇等省(市)將會保持絕對優勢不變

我國主要的貿易對象仍是美國、日本、香港和歐盟,但并不排除我國與其他國家貿易量的增加,如非洲和拉美

什么是對外貿易依存度

外貿依存度是一國的經濟依賴于對外貿易的程度。其定量表現是一國進、出口貿易總額與其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外貿依存度不僅表明一國經濟依賴于對外貿易的程度,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參與國際經濟的程度。

外貿依存度是反映一個地區的對外貿易活動對該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和依賴程度的經濟分析指標。從最終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角度看,該指標還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外向程度。

抑或:外貿依存度,亦稱“外貿依存率”“外貿系數”。一國對貿易的依賴程度,一般用對外貿易額進出口總值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來表示。即貿易依存度=對外貿易總額/國民生產總值。比重的變化意味著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所處地位的變化。貿易依存度還可以用貿易總額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來表示。貿易依存度=貿易總額/國民收入總額。外貿依存度分為出口依存度和進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出口總額/國民生產總值;進口依存度=進口總額/國民生產總值。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8-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買粉絲s://b.pingan.買粉絲.買粉絲/paim/iknow/index.買粉絲

國際貿易與對外貿易的統計分析指標是什么? 有人知道嗎?

1、貿易額和貿易量貿易額就是用貨幣表示的貿易的金額,貿易量就是剔除了價格變動影響之后的貿易額,貿易量使得不同時期的貿易規模可以進行比較。這里有三個概念需要掌握。(1)對外貿易額(Value of Foreign Trade):就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的進口總額與出口總額之和。一般用本國貨幣表示,也可用國際上習慣使用的貨幣表示;聯合國發布的世界各國對外貿易額是以美元表示的;各國在統計有形商品時,出口額以FOB價格計算,進口額以CIF價格計算;無形商品不報關,海關沒有統計。(2)國際貿易額:(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以貨幣表示的世界各國對外貿易值的綜合,又稱國際貿易值。它等于一定時期內世界各國用FOB價格計算的出口貿易額之和。(3)貿易量:貿易量是為了剔除了價格變動影響,能準確反映國際貿易或一國對外貿易的實際數量,而確立的一個指標。在計算時,是以固定年份為基期而確定的價格指數去除報告期的貿易額,得到的就是相當于按不變價格計算(剔除價格變動的影響)的貿易額,該數值就叫報告期的貿易量。貿易量可分為國際貿易量和對外貿易量以及出口貿易量和進口貿易量。

2、貿易差額貿易差額(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之間的差額。(1)貿易順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我國也稱它為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表示一定時期的出口額大于進口額。(2)貿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我國也稱它為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赤字,表示一定時期的出口額小于進口額。(3)貿易平衡:就是一定時期的出口額等于進口額。一般認為貿易順差可以推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所以各國無不追求貿易順差。但是,大量的順差往往會導致貿易糾紛。例如日美汽車貿易大戰等。

3、國際貿易條件國際貿易條件(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出口商品價格與進口商品價格的對比關系,又稱進口比價或交換比價。它表示出口一單位商品能夠換回多少單位進口商品。很顯然,換回的進口商品越多,越為有利。貿易條件在不同時期的變化通常是用貿易條件指數來表示,貿易條件指數是出口價格指數和進口價格指數的比值,計算公式是:出口價格指數除以進口價格指數,再乘以100(假定基期的貿易條件指數為100)。報告期的貿易條件指數大于100,說明貿易條件較基期改善。報告期的貿易條件指數小于100,說明貿易條件較基期惡化。4、貿易的商品結構貿易的商品結構(Composition of Trade)就是各類商品在貿易總值中所占的比重。 這里涉及到一個商品分類的問題,一般有兩種分類方法。(1)聯合國秘書處的《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把有形商品依次分為10大類,其中0一4類商品稱為初級品,把5一8類商品稱為制成品,第9類為沒有分類的其他商品。初級產品、制成品在進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就表示了貿易的商品結構。(2)是按生產某種商品所投入的生產要素進行分類,可分為勞動密集型商品、資本密集型商品等某種生產要素密集型商品。

5、貿易的地理方向(1)對外貿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對外貿易的地理方向是指該國進口商品原產國和出口商品消費國的分布情況,它表明該國同世界各地區、各國家之間經濟貿易聯系的程度。例如,2003年我國前十位進口來源地分別是日本、歐盟、臺灣省、東盟、韓國、美國、香港地區、俄羅斯、澳大利亞和巴西。2003年我國前十位出口市場分別是美國、香港地區、歐盟、日本、東盟、韓國、臺灣省、澳大利亞、俄羅斯和加拿大。由此而確定的2003年我國前十大貿易伙伴(根據進出口總額確定)為日本、美國、歐盟、香港地區、東盟、韓國、臺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2)國際貿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國際貿易的地區分布和商品流向,也就是各個地區、各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它們的出口額(或進口額)占世界出口貿易總額(或進口貿易總額)的比重來表示。例如,2003年世界商品出口前 八位的國家或地區是美國、德國、日本、法國、中國、英國、加拿大、意大利。2003年世界商品進口前 八位國家或地區是美國、德國、英國、日本、法國、中國、意大利、加拿大。

6、對外貿易依存度對外貿易依存度(Foreign Dependence Degree)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國民經濟外向程度大小的一個基本指標。它是指對外貿易額在該國國民收入或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

這些都是從京虎網找的,你去那里看看吧

貿易強國的特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異常迅速,國際地位上升。現已躋身于世界

前十名對外經濟貿易大國之列。但是與世界其他對外經濟貿易大國相比,存在著一定的

差距,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本文通過對1999年商品和服務進出口貿易額居世界

前8位國家(即美國、德國、日本、英國、法國、加拿大、意大利、荷蘭) 主要對外經濟

貿易指標的比較研究,概括對外經濟貿易強國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分析目前我國

與貿易強國之間的差距。

一、世界貿易強國的基本特征

通過對外商品貿易規模和結構、對外服務貿易、對外貿易條件、資本流入和流出等

四個方面主要指標的綜合比較和分析研究表明,世界8個貿易強國在對外經濟貿易方面,

首先表現出規模大的特征,商品和服務貿易、對外直接投資等各項主要指標在規模

上均居世界前列;其次表現出實力強的特征,在國際貿易和資本市場上占居明顯的

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憑借其強大的經濟、技術和資本實力,從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取

得最大的經濟利益。概括地說,對外經濟貿易強國至少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一是貿

易強國首先應該是貿易大國;二是對外經濟貿易強國同時應該是經濟強國,比較優勢和

競爭優勢明顯;三是對外經濟貿易強國應該是一個高度開放的國家。

具體以世界前8個對外經濟貿易強國為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