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怎么訂閱英文期刊怎么寫(期刊號是什么)

时间:2024-06-02 17:12:25 编辑: 来源:

趣甚于論文的其它部分,那么補充信息將隨同論文一同在電子網絡版發表。許多鏈接和導航服務會提供給《自然》系列期刊以在線形(HTML)出版的所有論文。

我們的新聞發布服務將包括所有論文和通訊作者的詳細聯系方式,這意味著您的工作會引起世界上所有主流媒體機構的關注,他們也許會選擇在報紙或其它媒體中對您的工作進行特別報道。部分論文會在《自然》雜志、《自然》出版集團的出版物和專門的網站上被突出介紹或概述。

《自然》出版集團出版的期刊不要求作者的版權,但是會要求您簽署一份獨家的出版許可文件。這允許您可以在您自己或研究所的網站上以PDF格式刊登您的論文。

11、對決定的不同意見

如果一位期刊的編輯不能發表一篇論文,也不建議再投稿,那么我們強烈建議您將論文發表在別的期刊上。然而,如果您確信編輯或審稿人嚴重曲解您的論文,那么您可以給編輯寫信,解釋您認為該決定不正確的科學理由。請記住編輯會優先處理最新的投稿和被邀請重投的稿件,因此會需要數周時間才能得到有關不同意見的回信。在這一期間,您絕對不能將您的論文投到別處。為了您的研究論文能夠不被耽誤地發表,我們因此建議如果您的論文被拒絕了您就將論文投交到別處,而不要將時間花在與編輯進一步的交流上。

(信息來源:買粉絲.nature.買粉絲/nature,圖書館葉愛菊老師收集整理,相關信息買粉絲電話:86914532)

自然雜志

分為中國的自然雜志和英國的nature

分述如下:

《自然雜志》是一本內容涵蓋自然科學各個領域的學術性和知識性、動態性相結合的綜合刊物 , 是北京大學圖書館等機構審定的自然科學總論類國家中文核心期刊 , 也是我國多種檢索和光盤版的全文收錄源刊物。

《自然雜志》的辦刊宗旨是:介紹自然科學領域各學科和工程技術方面的最新成就和發展 , 傳播自然科學知識,支持有創見的新思想與新學說,開展學術交流與爭鳴,以幫助讀者拓寬知識面,提高科學素養。

根據本刊顧問錢偉長院士的建議 , 把刊物辦成“溝通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橋梁”,要求來稿既要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又要有較強的可讀性,做到深入淺出,盡量避免非必要的專業術語,少用數學式和化學結構式,以便使其他專業的讀者也能理解,并引起他們的興趣。

本刊設有:特約專稿、科學時評、專題綜述、科技進展、科學人物、科學技術史、探索與假說等欄目。

《自然雜志》的讀者對象是 : 廣大科技工作者、大專院校師生、中學教師及自然科學愛好者。

英國Nature,英國著名雜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自從1869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地報道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影響因子26(04年數據)。其辦刊宗旨是“將科學發現的重要結果介紹給公眾…,讓公眾盡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識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進展”。《Nature》網站涵蓋的內容相當豐富,不僅提供1997年6月到最新出版的《Nature》雜志的全部內容,其姊妹刊物《Nature》出版集團(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8種研究月刊,6種評論雜志,2種工具書。

期刊列表:

研究月刊:

《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

《自然遺傳學》(Nature Ge買粉絲ics)

《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

《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

《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

《自然結構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評論周刊:

《癌癥自然評論》Nature Reviews Cancer (2001)

《藥物發現自然評論》Nature Reviews Drug Dis買粉絲very (2002)

《遺傳學自然評論》Nature Reviews Ge買粉絲ics

《免疫學自然評論》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1)

《分子和細胞生物學自然評論》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神經系統科學自然評論》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科學>雜志是由著名科學家拖馬斯·愛迪生于1880年創辦的,是迄今世界上發行量最多的綜合性科學周刊.它從前一直由美國科學促進會負責管理,后來為了保證刊物的獨立發展又獨立出來.促進會對雜志社進行宏觀監控,該刊主要報導科學新聞、研究成果和科研發展趨勢,其辦刊宗旨是讓科學家掌握科學前沿發展動態,緊跟科技發展趨勢.

科學雜志

英文名:Science Magazine

《科學》是發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論文、以及綜述和分析當前研究和科學政策的同行評議的期刊。

該雜志于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于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為周刊,全球發行量超過150萬份。

多數科技期刊都要向讀者收取審稿、評論、發表的相關費用。但《科學》雜志發表來稿是免費的。其雜志的資金來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會員費;印刷版和在線版的訂閱費;廣告費。

《科學》雜志屬于綜合性科學雜志,它的科學新聞報道、綜述、分析、書評等部分,都是權威的科普資料,該雜志也適合一般讀者閱讀。“發展科學,服務社會”是AAAS也是《科學》雜志的宗旨。

在全球,《科學》雜志的主要對手為英國倫敦的《自然》雜志,該雜志創辦于1869年,曾發表了大量的達爾文、赫胥黎等大師的文章。21世紀的 前4年中,二者為率先發表人類基因排列的圖譜而激烈競爭。

《科學》雜志的主編唐納德·科尼迪畢業于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為斯坦福大學第八任校長,著名的環境科學教授

期刊號是什么

問題一:期刊號是什么期刊號怎么看期刊號查詢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ISSN 1044-1549

Respiratory Medicine ISSN 0954-6111

問題二:期刊的刊號是什么 國際標準刊號ISSN 國內統一刊號CN

ISSN(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編號,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是根據國際標準ISO3297制定的連續出版物國際標準編碼,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種不同題名、不同版本的連續出版物都有一個國際性的唯一代碼標識。

該編號是以ISSN為前綴,由8位數字組成。8位數字分為前后兩段各4位,中間用連接號相連,格式如下:

ISSN XXXX-XXXX

前7位數字為順序號,最后一位是校驗位。 ISSN由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ISDS中心管理。1975年起建立世界性的連續出版物標準書目數據庫,目前已有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的65萬種期刊(包括已停刊的)登記入庫,成為國際上最權威的期刊書目數據網絡系統。我國于1985年建立了ISSN中國分中心(設在北京圖書館),負責中國期刊ISSN號的分配與管理,目前已有近5000種中文期刊分配了ISSN號并進入了國際ISSN數據系統。ISSN通常都印在期的封面或版權頁上。

報刊司有關官員介紹說,國內正式期刊的刊號是由國際標準刊號(ISSN)和國內統一刊號(CN)兩部分組成,“CN”是中國國別代碼,只有ISSN國際刊號而無國內統一刊號的期刊在國內被視為非法出版物。其組織開展活動的行為屬于詐騙行為,公民可向公安機關反映或舉報。

據介紹,CN刊號標準格式是:CNXX-XXXX,其中前兩位是各省(區、市)區號。而印有“CN(HK)”或“CNXXX(HK)/R”的依然不是合法的國內統一刊號。

問題三:什么是書刊號 書刊號

書刊號ISBN概況

國際標準書號z下簡稱書號{ 系統,于一九六七年設立。香港則在一九七六年引入此系統。書號的用途,可以快捷、有效地識別書籍的出版地,出版社,書名,版本及裝訂方法。出版社、書商及圖書館普遍都使用此系統,作為處理書籍訂單及盤點存貨之用。

ISBN組成

由十個數碼組成長短不一的四部分,分別是:

國別語種識別代號:用以識別出版社所屬的國家、語文、地域等。香港的代號是「962」或「988」。

出版社識別代號:識別某一出版社。

書名版別代號:由出版社自行為新出版的書種或版本編配。

稽核數碼:用以核對書號是否正確。

每部分由連字號或空位分隔。

ISBN例子

ISBN962-215-001-2 ISBN9622150012

ISBN計算方法

將前九個數碼順序乘以10、9、8、7、6、5、4、3、2,將各乘積相加,求出總和,將總和加以0至10范圍內其中一數,使能被11整除。所加數字,即為稽核數碼。當稽核數碼為10時,以「X」代替。

國別語種出版社書名稽核數碼

識別代號識別代號版別代號

962215001?―x1098765432_(分別乘10、9、8、7、6、5、4、3、2),

90+54+16+14+6+25+0+0+2

總和是207,須加上「2」,方可被11整除。所以稽核數碼是「2」,而有效的書號是:962-215-001-2

適用的印刷品及物料,書本、小冊子、縮微復制品、教育錄影帶或電影、混合媒介刊物、微型電腦軟件(請參閱《國際標準書號評論雜志》的指引)、地圖、點字刊物、電子刊物。

不適用的印刷品及物料,日志、年歷、廣告、報紙、期刊、無書名頁及內頁之美術圖片、美術摺卡、純音響錄音。

國際標準期刊號ISSN簡介

國際標準期刊號 (InternationalStandardSerialNumber ,簡稱(ISSN) ,是根據國際標準組織 1975 年制訂之 ISO-3297 的規定,由設于法國巴黎的國際期刊數據系統中(InternationalSerialDataSystem-ISDSInternationalCentre) 所賦予申請登記的每一種刊物一個具有識別作用且通行國際間的統一編號。

「期刊」是指任何一系列定期或不定期連續出版的刊物,它們通常以一定的刊名發行,以「年月日」 , 「年月」或數字標明卷、號、期數。市面上常見的期刊、雜志、叢刊、年刊等大都屬于國際標準期刊號的編號與編碼范圍。每一種期刊在注冊登記時,就得到一個永久專屬的 ISSN ,一個 ISSN 只對應一個刊名;而一個刊名也只有一個 ISSN 。所以當該刊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