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成都悠悠海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有哪些草原)

时间:2024-05-19 00:29:06 编辑: 来源:

個有地緣關系的人才后,蕪湖方面死纏硬磨,力邀尹回蕪湖主持汽車項目。為對方的真誠所感動,尹同耀最終接受了邀請。當尹到達蕪湖組建班子時,整個項目共有8個人,后來以"八大金剛"之稱列入奇瑞的史冊。"八大金剛"之后的核心團隊是到 1997年聚集起來的50多人。其中車身部魯部長、東方之子的項目經理大高是尹同耀在合肥工大的同班同學,是被尹"騙來的"。魯部長原來在安徽安凱客車公司,尹首先找到他,兩人掰著手指頭算計同學中誰還在干技術工作,于是想起了一直在石家莊汽車制造廠的大高。他們還記得尹同耀站在長滿荒草的空地上,興奮地告訴他們哪里是發動機廠,哪里是研發中心,哪里是整裝廠……雖然這些還都是憑空畫的大餅。正如大高所說,到奇瑞的最大吸引力就是能干自己的車。打動他的不是尹同耀在荒地上畫的大餅,而是當他被領進工棚時看到的奇瑞樣車模型。當時他只覺得眼前一亮,頓感人生的意義不過如此,于是就加入了這支當時還只有50多人的團隊。QQ的項目經理小高在1997年則是合肥工大汽車專業的應屆碩士畢業生,在招聘會上被尹同耀盯上,被說動后加入奇瑞。利用他在一汽的人脈關系,尹同耀還請來一些一汽的人幫忙。據說至今還有一汽來的100多人在為奇瑞工作。

1996年,"951工程"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英國福特公司的發動機產品技術和一條生產線。起初,英方派來20多個人協助安裝,但這些人懶洋洋地不干活,晚上還喝酒滋事。尹同耀干脆讓英國人提前回國,同時以他們并未按協議完成任務為由扣下400萬美元的貨款。趕走了英國人就自己干。當生產線全部安裝完畢后,扣下的400萬美元還沒有花完。

此后,奇瑞提供的履歷是:奇瑞汽車公司于1997年3月在蕪湖經濟開發區8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上破土動工;由安徽省政府和蕪湖市政府下屬的5家公司共同投資的、注冊資本為17.52億元人民幣的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同時正式成立;同年10月,發動機廠房(建筑面積達75600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經過13個半月的安裝調試后,1999年5月第一臺發動機順利下線并一次點火成功;1999年9月CAC478/480發動機一次性通過產品鑒定。

這段報道可能隱瞞了兩個事實。第一,這個項目的投資方當時可能根本就掏不出這么多的錢。因為當時的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新建的汽車企業掛靠大集團,這個從安徽蕪湖冒出來的新企業有足夠的動機把自己往大了說,以免被大集團看不上;另外,產業政策對汽車項目的投資門檻也有限制,投資不足15億元根本不讓上。第二,奇瑞人士介紹公司歷史總會說:項目開始只是想生產汽車發動機,但上了發動機,就要找市場,所以自然而然進入整車制造。其實從各個角度分析都足以判定,"951工程"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是制造整車,上發動機項目就是為了造整車。所以當時在實施發動機項目的同時,整車項目也已經啟動。

事實上,奇瑞的第一款轎車在1995年就開始策劃。這個車型(即風云)是模仿捷達轎車的底盤。尹同耀在一汽大眾就是干捷達的,對捷達的底盤技術了如指掌。車身也是在模仿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然后請一家臺灣模具制造商福臻公司進行模具開發,奇瑞請了一位一汽退休的老工程師到臺灣監控模具開發過程。當模具試驗時壓制出第一副未噴涂的白車身時,這位為造中國車而再次出山的老工程師當場熱淚盈眶。

還在樣車出來之前的1998年3月,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的整車廠(包括沖壓、焊裝、噴涂、總裝四大工藝生產線)建設項目就已開工(可見 "951工程"造整車是蓄謀已久)。1999年12月,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的首輛轎車下線。2000年,安徽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產了2000多輛汽車。為了讓這個沒有生產汽車許可證的企業能夠生存下去,在安徽省和蕪湖市兩級政府的幫助下,指定奇瑞汽車為蕪湖的出租車用車,并為其上牌照。

但奇瑞造出來的車無論是否達到安全標準,都因為沒有登上國家目錄而不合法,被國家有關部門要求停產。經過多方努力,在國家經貿委的協調下,奇瑞進行了加入上汽集團的談判。這是不平等的談判,因為上汽掌握的底牌是奇瑞的生死牌:不加入上汽集團就沒有戶口。最后,奇瑞同意將35040萬元的資產(注冊資本的20%)無償劃到了上汽集團的賬下,但奇瑞對上汽提出了"四不"原則,即不投資、不參與管理、不承擔風險和不分紅。其實還有很多反過來得的"不 ",如上汽的銷售網絡奇瑞不能使用;上汽管理經驗奇瑞不能學習……很顯然,上汽當時并沒有把奇瑞放在眼里。

2001年1月,安徽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上汽奇瑞。奇瑞轎車也得以上了國家機械局被撤銷前最后一次公布的車輛生產管理目錄,獲得了久盼的"7字頭"目錄。從此,奇瑞汽車所有的車型在尾部左上角都打上了"上汽奇瑞"的標志,導致很多購車的人曾以為這是上海生產的汽車。"上汽奇瑞"四個字給了這個新企業良好的市場形象,這是奇瑞加入上汽集團獲得的最大好處。

奇瑞"風云"確實可以說是"震撼上市"。這是一款造型大方的三廂轎車,配有1.6升的發動機,與桑塔納、捷達和富康"老三樣"屬同一檔次,但價格卻低1/3,在市場一亮相就反響熱烈。2001年全年,奇瑞轎車銷售2.8萬輛車,銷售額達20多億元。2002年,奇瑞轎車銷售5萬輛,銷售額40多億元。

由于"風云"車一下子就打開了市場,所以奇瑞迅速走上大批量生產的軌道。而奇瑞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利用了已經在國內為引進車型國產化而發展起來的配套體系。媒體上的一些傳聞說,由于奇瑞"套用"了大眾的零部件供應體系,惹怒了大眾。這個說法不準確。實際上被大眾抓住把柄的原因是在早期的奇瑞轎車上曾經出現過印有大眾標記的零部件。這并非是奇瑞有意侵犯大眾的知識產權,只能說是在初出茅廬之時配套體系管理尚未完善。

企業現狀

奇瑞真正對中國汽車市場產生震撼性影響的事件是2003年一口氣推出三款新車型,即QQ、東方之子和旗云。2004年1月17日,北京亞運村車市公布了2003年北京市場十大暢銷車型(對當年在亞市銷售的共859種車型按照銷量排名,所以當選者都是由消費者用"貨幣投票"評選出來的),吉利美日和奇瑞QQ都入選。根據翌日《京華時報》報道,"十大暢銷車型中表現最突出的是奇瑞QQ,在北京上市銷售的時間從去年9月至年底不過4個月,卻能擠進前十名,成績十分引人注目"。

同在6月上市的東方之子也贏得了一片喝彩。2004年1月,經過對5萬多名讀者和網友投票統計,東方之子榮登《北京晨報》"2003我最喜愛的十大家用汽車"行列。

事實上,當風云剛剛投入批量生產時,奇瑞就開始策劃新的車型。一個新企業,從2000年干出第一款車型后不到3年就又推出3款新車型:為什么奇瑞的技術能力能夠這樣快地提高?原來,奇瑞于2003年推出的3款新車,在技術上都是由一支來自二汽的精銳部隊開發出來的。

2000年底,十幾位二汽技術中心的研發工程師醞釀出走,直接的導火索是下定決心走合資之路的二汽打算撤銷技術中心。但這些人當時苦于沒有去處,因為偌大之中國,難以找到想自主開發的汽車企業。此事后來被奇瑞知道,便力邀他們加盟。2001年7月,先期人員抵達安徽蕪湖;8月,計劃出走的11 -12人全部到達蕪湖。這批人員安頓下來后,又把他們已經流散在外的原二汽技術中心的十來個同事找回。于是,一支20多人的汽車開發團隊組建起來。之所以稱之為"團隊",因為這些技術人員不僅就個人來說是一批精兵強將,是二汽技術中心開發轎車的骨干,而且他們曾經長期共事,一起干過產品,所以他們不僅各有所長,而且擁有一個團隊所必需的默契和配合。無論個人水平高低,這樣一個團隊是需要多年的合作才能鍛造出來的。實際上,其中多人在法國受過培訓,是二汽技術中心在轎車開發領域的中堅力量。

為什么這批精銳部隊要離開二汽?據這個團隊的負責人之一(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1993年畢業生)解釋,最根本的原因是"國有企業對技術人員的漠視"。他列舉的理由是:(1)急功近利的國企領導眼睛只盯著外國技術,不認為自己的技術人員有價值,所以技術人員的積極性沒有發揮出來。(2)國企不尊重技術人員的意見。汽車是技術非常復雜的產品,在開發階段必須尊重技術人員;但國企是長官意志,領導在決策上經常不考慮技術可行性。(3)國企普遍存在腐敗現象。圖紙需要一輪一輪地改進才能進步,但供應商總是找領導批條子,讓不符合質量的零部件蒙混過關;技術人員在有缺陷的零部件上做,只能越做越差。(4)國企中總有一群不干活的閑人,只會說風涼話,讓干活的人有挫折感。這些因素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讓大家都對自主開發喪失了信心。因此,萌生去意的原因是年復一年不思進取的工作氣氛,作為當時二汽研發團隊惟一一名30歲以下(28 歲)的主任科長,他激動地說:"我30歲時就可以看到我40歲和50歲時會是什么樣子。"

這支團隊組建后不久就接受了為奇瑞設計新車型的任務。他們隨后連續苦干了8個多月,設計出來東方之子和QQ。開發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原因是這些技術人員都憋了一口氣,于是大家沒有節假日,每天除了睡覺吃飯就是工作。一位設計人員曾經創造了連續48個小時沒有睡覺的記錄。完成東方之子和QQ的設計任務之后,這個團隊又在"風云"的基礎上改進,設計出來"旗云"。奇瑞即將于2004年向市場推出的第一款SUV越野車T-11以及另一款A系列車的改型也是他們設計的。

2003年4月,這支團隊的全體人員曾經在一起吃飯慶祝新車型的設計和試產成功。酒酣之時,有人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還是在二汽,還是這群人,我們是否也能干出兩款車來?最后大家一致認為,干不出來!他們離開后,二汽原有的轎車自主開發能力基本不復存在。那么,二汽是否對他們的離去心疼?是否阻止過他們的離開?這個事實證明,只要不進行自主開發,設計工程師是沒有價值的,無論對外國企業還是中國企業都是這樣。

正如那位團隊負責人所坦誠表白的:"我們要永遠感謝奇瑞。因為當我們原單位的領導認為我們不行的時候,奇瑞給了我們一個能夠證明我們自己的機會。當全部圖紙做出來后,別人不知道好壞,連我們自己也不敢完全保證,而奇瑞在這樣的關頭就敢于投下幾億元的資金將產品設計付諸實施。"一個自主開發的企業給了一批中國技術人員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而這批技術人員則為這個企業設計出來"震撼上市"的產品。顯然,自主開發企業和本土研發工程師是血脈相連,互為因果。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團隊并沒有在組織上加入奇瑞,而是與奇瑞成立專門進行汽車設計的佳景科技有限公司(奇瑞占2/3的股份,其余的由來自二汽的人員持有)。原因不在于奇瑞,而是來自二汽的人擔心遇上第二個"二汽",所以選擇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到2003年年底,佳景公司的技術人員已經增加到60 人,新增人員以大學畢業生為主。雖然目前佳景公司的主要任務是為奇瑞開發產品,但從理論上講,它有可能向著專業設計公司的方向發展。

奇瑞面臨的一個挑戰是發展出自己的開發團隊。事實上,奇瑞已經開始組建汽車研究院,第一期投資是2.5億元,最終計劃投資10-15億元。研究院已經擁有500人的隊伍,希望在近期發展到1000人。按照公司的計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