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廣東省外貿協會會長(仲偉合的個人簡介)

时间:2024-05-13 05:12:51 编辑: 来源:

益驅動的校企合作運營機制研究》等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22部。主持12個省部級科研課題研究。《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能力提升》、《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就業滿意度實踐報告》分別獲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課題一等獎、全國“十一五”科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一等獎。主持學校行政與學科發展全面工作。分管校園綜合治理工作,審計工作,廣東開放大學校長辦公室(校友工作辦公室掛靠),發展規劃辦公室(系統建設辦公室合署),督導室(高職教育研究室合署)。聯系信息與工程學院,數碼設計與制作系。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海燕

李海燕,女,1964年1月出生,廣東潮陽人,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兼任工會主席,副研究員。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華南師范大學畢業。分別于華南師范大學獲教育學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1985年7月至1990年9月,在華南師范大學 電化教育系任教師。1990年至今,在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工作,先后在人事處、遠研室、教務處等部門工作,歷任副主任科員、科長等職。1999年6月,任開 放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2001年6月,任組織人事處副處長。2003年6月至2008年7月,任組織人事處處長。2008年7月至今,任廣東理工職業學 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長期從事高校教育管理與研究工作,主持多項省、校級科研課題,參與多項調研工作,公開發表論文等十多篇。

主持紀委和教代會。分管干部和人才工作,紀委辦(監察處合署),人事處(教師發展中心、離退休人員辦公室掛靠),學生工作部(處,武裝部合署),招生與就業指導辦公室,工會,團委,關工委。聯系管理工程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

副院長、黨委委員 :李江

李江,女,1962年10月出生,廣西上林人,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主編,研究員。 北京大學和國家行政學院聯合培養公共管理碩士(MPA)。1982年7月至1984年11月在廣西大學工作。1984年11月至1989年6月在廣西工學院工作。1989年6月至今在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工作,歷任廣東廣播電視大學教學部主任助理、教務處副處長、教務處長、校長助理。2001年11月至今任學校黨委委員。2005年至今任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副院長。 廣東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廣東現代遠程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標準化協會第六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價格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曾任廣東現代遠程教育協會會長、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常務理事、廣播電視大學繼續教育協會副理事長、廣東省標準化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常務理事。長期高等教育和公共管理研究以及機械工程教學和研究,主持省級和校級課題10項,出版專著3部、教材2本,發表論文30多篇。

主持學術委員會。分管科技處(學報編輯部、終身教育研究院掛靠),網絡信息服務中心,學分銀行管理中心,終身教育服務指導中心(社區教育服務指導中心、繼續教育學院合署),圖書館(學習資源中心)。聯系經濟管理與標準化學院,財經系,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

副院長:孫平

孫平,男,1964年3月生,陜西韓城人,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副院長,法學博士,教授,三級警監警銜。中山大學畢業。分別于西北政法大學、中山大學獲得法學學士學位和法學博士學位。1985年 9月至1991年 7月在西北政法大學任教。1991年 7月至2003年3 月,任廣東司法警察學校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校長。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在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做國內高級訪問學者。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任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副院長。2004年7月至12月,被廣東省委組織部、省委統戰部委派到揭陽市掛職鍛煉,任榕城區區長助理。2008年10月至今,任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副院長。

現為政協廣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監獄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法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法學會醫藥食品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知識界人士聯誼會常務理事。

曾榮獲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稱號、全國司法系統警察學校優秀教師稱號、廣東省司法廳優秀教師稱號,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

主要從事刑罰執行、法律文化、教育人類學的研究。主編、參編學術著作10余部,發表論文30余篇。

分管廣東理工職業學院綜合辦公室,廣東理工職業學院教務處(評建工作辦公室合署),基建與后勤管理處,實訓中心(校企合作辦公室合署),直屬學院(附屬職業技術學校合署),教材中心。聯系計算機系,工程技術系(物聯網工程系),文法系。

副院長、黨委委員:陳顯強

陳顯強,男 ,1962年3月出生 ,湖南省新化縣人,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教授,理學博士。

中山大學畢業。分別于湖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獲得理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2年7月至1994年8月,在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原湖南婁底師專)數學系工作,曾任分析教研室主任和副系主任、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和學報編委。1997年7月至今, 在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工作,歷任教學指導中心副主任、教務處處長,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和學報編委。2008年7月起任學校黨委委員。2010年7月至今任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副院長。

現為廣東省數學會理事,中國數量經濟學會遠程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長期從事數學教學和研究,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項課題的研究工作,參與教育部和教育廳立項的多項教學改革課題研究并執筆撰寫研究報告,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

分管廣東開放大學教務處(督導辦公室合署),教育技術中心,財務處,資產與設備管理處(學校招標與采購中心掛靠)。聯系法律與行政管理學院,基礎教學部。

仲偉合的個人簡介

仲偉合,江蘇人。曾先后在南京師范大學、英國Westminster(西敏斯特)大學、英國Warwick(華威)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攻讀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獲英語語言文學學士、碩士、口筆譯學碩士、英語語言文學(翻譯學)博士學位。廣東省第四批高層次管理人才出國進修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山磯分校成員、英國華威大學榮譽研究員。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級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 仲偉合同志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常委、校長、教授。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語言文化學院副院長、院長,高級翻譯學院院長、教授等職務。目前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全國翻譯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英語專家委員會委員(人事部)、全國外語翻譯等級證書考試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翻譯協會副會長、廣州翻譯協會、廣州科技翻譯協會副理事長、廣州外事翻譯協會副會長、廣東省青年科學家協會副會長、廣東省第九屆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廣州市第八屆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等職務。仲偉合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翻譯學研究、口譯理論與口譯教學研究。主要成果有在《中國翻譯》、Translation Journal、《外語與外語教學》等學術期刊發表《口譯教學芻議》、《口譯訓練:模式、內容、方法》、《英漢同聲傳譯技巧與訓練》、Memory Training in Interpreting、《譯員知識結構與口譯課程設置》、Coping Tactic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專業口譯教學的原則與方法》等口譯研究系列論文及翻譯學研究論文50余篇,出版教材、論(譯)著、詞典等9部。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有“計算機輔助口筆譯(CATIS)教學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橫向課題)、“雙語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教育部“十五”規劃國家級重點教材項目《英語口譯教程》、教育部“十一五”規劃國家級重點教材項目《英語口譯基礎教程》、《英語同聲傳譯教程》等。2000年度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優秀青年教師獎”、2001年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及獎章、2003年當選廣東省杰出留學回國青年創業之星、2004年廣州市科委杰出貢獻獎、2005年獲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獲第七屆“廣東青年‘五四’獎章”、2006年被評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首屆教學名師。

角逐“新能源之都” :誰能在新變局中持續領跑?

易車原創 汽車,是現代制造業上的皇冠。全球歷史上,汽車興城的例子不勝枚舉,大眾汽車讓沃爾夫斯堡(狼堡)舉世矚目,豐田汽車托舉起豐田市將其打造為不敗的“東洋底特律”……

而在中國,汽車產業同樣承載著許多城市走向興盛繁榮的夢想,廣州、長春、武漢、上海等多個城市百舸爭流,為當地經濟貢獻巨大力量。

隨著新能源時代來臨,在產業轉型、消費變革下,這些城市又該如何再造新活力角逐“新能源之都”?廣東省率先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汽車大省的華麗轉身

據《2022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洞察報告》表示,江蘇省、廣東省分別有6個和5個區縣,入圍新能源汽車產業吸引力30強區縣,成為新能源汽車吸引力最強的兩個省份。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省孕育出許多的明星車企,包括廣汽本田、廣汽豐田、東風日產組成的日系合資三強,以及如今嶄露頭角的比亞迪、廣汽埃安、小鵬等新能源車企。

2022年,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量約130萬臺,同比增長140%,占全國新能源汽車份額約18%。毫無疑問,廣東省已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大省。

在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等新興領域,廣東省還誕生了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安途智駕等自動駕駛公司。為促進新興領域的茁壯發展,廣東省先后出臺《廣州市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深圳市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目前,廣州累計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433條,開通測試路段雙向路程1668公里,共有13家企業25款車型共308臺測試車開展道路測試,累計測試里程超970萬公里,位居全國前列;

深圳目前已吸納超過1100家智能網聯汽車相關企業,覆蓋全棧式解決方案、操作系統、智能座艙、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激光雷達、三電系統、車規級芯片等。

智能電動汽車時代滾滾向前,廣東省作為排頭兵,正站在浪潮之巔眺望未來。但新能源汽車正在進入高速+高質發展的成長周期,產業競爭異常激烈,同時面臨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缺芯等一系列供應鏈問題,廣東省又該如何在動蕩多變的大背景下,永葆競爭力?

4月6日,在廣東省商務廳指導、南方新聞網主辦的廣東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沙龍上,廣東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黃欣,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社長兼南方新聞網黨委書記、總裁侯小軍,廣州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偉華,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嚴斐等就廣東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與專家、學者、媒體等一同獻言建策。

 純電動與混合動力雙線并舉

據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數據表明,廣東省新能源汽車在整個汽車市場的份額約為24%,絕大部分依然為燃油車。

雖然廣東省已成為國內擁有充電樁數量最多的地區,但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等發達城市,分布并不均勻,因此補能、續航問題限制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