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廣州千千鋼貿易有限公司(這個廣東女人,曾經是工廠流水線打工妹,后來成了上市公司老板)

时间:2024-06-03 19:01:10 编辑: 来源:

不如說,一個人的能力與野心是不斷遞進的。

先做你想做的事,時間和經驗讓你成長,當能力累積到足夠多,野心就是雄心。

否則,貿然談野心,并不高明。

王來春說:“能與鳳凰同飛的必是俊鳥。”

實際上,她并不只想做富士康的“富士康”,而是想成為真正的鳳凰。

當借鑒到足夠多的優秀經驗,王來春為立訊謀劃布局:

以富士康合作伙伴的關系,作為籌碼去談判,贏得聯想的訂單,不久又拿下同方、方正、偉創力幾家大客戶的訂單。

將單一的代加工業務向自主研發方向轉型,開發出臺式機連接線的自主品牌。

在這幾家大客戶的支持下,立訊精密飛速發展,很快上市。

上市第二年,王來春正式開始并購之路。

整整5年,不斷地并購使得立訊形成“總部在東莞、生產在江西、研發在昆山”的基本格局,涉及電子消費產品、通訊產品、 汽車 及醫療產品。

這讓人們稱王來春為“八爪魚”,瘋狂向外界吸取營養和養分。

真正厲害的人,并不是天生很牛,只是懂得不斷讓自己變強。

肯德基、麥當勞餐具供應商,全球最大注塑工廠的老板,江桂蘭恰好是這樣的人。

最初幾年,工廠什么都生產,臉盆、衣架、餐具等,雖然略有起色,但毫無競爭力。

苦苦尋找出路的江桂蘭,得知1995年有一次廣交會,她立馬行動起來,讓工廠生產一批質量最好的產品,帶著人和樣品,到現場挨個詢問,誰愿意把攤位讓一點給她。

因為,小廠是沒有機會上廣交會的。

經過足足三天的問詢,磨破了嘴皮,終于買到六分之一個攤位。

拿到攤位,江桂蘭立即把產品掛上去,在1.5平米都不到的地方,接到一個香港客戶、一個歐洲客戶的訂單。

自此,江桂蘭打開國外市場,通過8年的努力,又在美國建立起工廠。

但在管理上,又面臨一個很大的難題,很多人常常不請假也不來上班,工作只接受計時制,效率很低。

苦惱之余,她決定跟當地人合作,高薪聘請他們來管理,多方綜合意見,以基礎工作量加獎勵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積極性。

同時,借用跟本地人合作的營銷方式,又拿下了KFC、漢堡王等許多美國本土餐飲企業的訂單,產品也多次轉型,從普通餐具到環保餐具全部囊括。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成功的路,不能一天到達,但借鑒別人會走得更快。

將有限的個人能力,去整合利用別人的長處,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曾說過一句說:stay hungry,stay foolish。

這句話是說,保持饑餓感,保持 探索 心。

永遠向外尋求,不斷突破自我,冬眠之后就是春天。

2007年,iPhone1上市。當時,富士康靠著在手機領域的代工經驗,成功拿到iPhone1全部的訂單。

此后幾年,蘋果的訂單大部分都交給富士康,二者關系極為密切。

但鮮有人知道,在立訊收購聯滔電子后,就已經拿到iPad內部線及iPhone轉接頭等關鍵訂單。

當然,這些訂單都是富士康不想要的。

實際上,蘋果公司早就對供應商一家獨大有很多不滿,因為談價根本沒有優勢。

庫克上臺后,大力砍掉供應商,關閉庫房,并縮短生產周期,這些都給了富士康極大的壓力。

這時,王來春卻以從容的腳步走進庫克的視線中。

立訊精密先是拿下蘋果Lightning數據線業務;第二年,又攻克Apple Watch無線充電模組,成為核心供應商;2016年,代工第一代Watch組件。

這一路,靠的是實力。

在研發投入上,王來春非常舍得,研發投入占比營業收入的7%,且全部費用化。而工業富聯研發占比僅為2.3%。

2016年,蘋果新推出一款無線耳機,但制作要求特別高,里面要塞入幾百個精密元器件。原本的代工廠,臺灣英業達的良品率一直沒太達到要求。

2017年,庫克來到昆山立訊精密,王來春親自帶領參觀。

雙方在工廠看女工操作,愉快暢談,庫克說:

除了成為蘋果的供應商,立訊精密還是華為、小米、vivo的供應商,很早就進入 汽車 線束組裝領域。

自此,立訊精密真正擺脫富士康的影子,并與之比肩。

或許,王來春20年前也不會想到,自己能做到如今的成功。

實際上,立訊精密每一步很穩妥踏實,代工帶來收入,研發自己品牌,接下別人不要的小訂單,攻克難關,換取市場,整合資源,創新改良,贏得信任。

每一份水到渠成,不過都是步步為營。

想要破繭成蝶,就得扎實苦練基本功。

跟別人走,只有殘羹冷炙,拿本事去換的,才是光明前程。

有人說:優秀的你,才能遇到優秀的世界。

你若真正優秀,哪里還需要全世界,你可以自己創造想要的世界。

一個人的成功,無非就是5步,朝你想要的方向去成長,跟隨值得學習的人,沉淀打磨一身硬功夫,創造自己的價值體系。

就像有句話說:

“在別人的否定中獲得成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為它證明你不但戰勝了自己,也戰勝了別人。”

--END--

作者:梁小小

惠普打印機是哪個國家的品牌 ?

HP共同創始人戴維·帕卡德和威廉·休利特:

戴維·帕卡德和威廉·休利特(Dave Packard、William Hewlett):HP共同創始人

1938年夏,在老師特曼的幫助下,他們利用特曼借來的538美元,在車庫著手創辦惠普公司。硅谷車庫創業模式,共同創業的模式,以及獨具一格的“惠普之道”管理模式,成為后來成就硅谷高科技產業輝煌的精神核心。1987年,這間車庫被官方正式評定為加利福尼亞州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建筑物,成了名揚四海的“硅谷誕生地”。

姓名(中文)

威廉·休利特

戴維·帕卡德

姓名(英文)

William Hewlett

Dave Packard

機構與職務

HP共同創始人、前主席兼CEO

出生年月

1913年5月20日-2001年1月12日

1912年9月7日-1996年3月26日

出生國家、地點

美國密西根州安阿伯市(Ann Arbor)

美國科羅拉多州Pueblo

教育背景

1936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理科碩士學位

1934年,獲斯坦福大學文學士學位

1939年,獲電氣工程碩士學位

1934年獲斯坦福大學文學士學位

職業背景

1978年,退休只擔任董事會職務

1969年,擔任HP首席執行官

1964年,推舉為HP總裁

1947年,擔任HP副總裁

1941年,大戰期間擔任美軍通訊官

1939年,創辦惠普公司

1971年,回到公司重新擔任主席

1969年,擔任美國國防部副部長

1964年,選為主席兼CEO

1947年,擔任總裁

1939年,共同創辦惠普公司

1936-1938年,通用電氣工程師

著作

《惠普之道》

威廉·休利特簡歷

1913 出生于美國密西根州的安阿伯市(Ann Arbor)

1930 進入史丹福大學就讀,并結識后來創業伙伴帕卡德

1934 取得斯坦福大學的文學士學位

1936 取得麻省理工學院的理科碩士學位

1939 與帕卡德以手邊僅有的538美元,成立了惠普科技

1941 大戰期間擔任美軍通訊官

1947 擔任HP副總裁

1964 再獲推舉為HP總裁

1969 開始擔任HP首席執行官

1978 退休后只擔任惠普董事會之職務及公益活動

2001 1月12日逝世于家中,享年87歲

威廉和戴維走到一起

人是群居動物,害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