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棗莊網紅景點(棗莊學院網紅椅什么梗 棗莊學院網紅椅視頻哪里有)

时间:2024-06-03 05:51:36 编辑: 来源:

,上面鐫有“趙莊”二字。據說村西的山腳下,原有一古村,名曰“上耩莊”,元末明初時,被大水沖毀,后來遷至現址,取村名為“找莊”。隨著歲月的變遷,逐漸演變為“趙莊”。所以本村無趙姓。據《王氏譜系圖》記載:“始祖守信,元初遷此定居。”據此,元代已建村。《博山縣志》《續修博山縣志》均有“趙莊”村名記載。

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村址東西長不過200米,南北寬不足百米。中間一道筆直的東西向大街,將整個村莊分成南北兩半。大街上,有4棵古槐。在最東邊的1棵(也是最大的一棵)西北方的6米處,有一座關帝廟,廟旁豎著一塊石碑。這座廟宇坐北朝南,周圍有石墻土臺,占地十來平方米,建筑面積三四平方米。在第二棵古槐的西邊2米處,有一座菩薩廟。再往西出村口(門市部大門北),又有一座土地廟。

趙莊村的古建筑,除李家院子、丁家東店外,還有更豪華的陳家西院、陳家東院,都是標準的四合院。西院在東槐樹下的正北方大門。東院是連接一西院東墻東邊的第二個北大門,西屋還是二層洋樓。這兩個院落里邊的所有建筑,從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中,已被三家房主翻修改建,拆得蹤跡全無,大門也由二改三,面目全非。

趙莊古槐,遠近聞名。自古就有“趙莊槐樹陳疃榆樹”之說。趙莊古槐,胸圍10來米,干高10多米,得7名成年男子才能張開雙臂相接才能合抱。離地面3米多高出分成三個枝杈,每個枝杈都比大甕口還粗。離地面兩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個洞,約10厘米寬,50厘米長,洞內樹干中空,里面至少能容納五六個人。以前遭過兩次雷擊,已無頂冠。雷擊前樹高20多米,《淄博古樹》載:“我市最古老的一株古槐,生長在博山區池上鎮趙莊村,至今已1700余年,依然生長十分旺盛”。趙莊村這棵古老的槐樹,名副其實的“樹王”,仿佛是諳通人性的“樹神”。當時村中共有七株古槐,這是從東往西數的第一棵,也是最大的一棵樹;第二棵在王吉田墻南;第三棵在王吉光屋北,第四棵在王道廣墻南,前街碾旁一棵,這四棵古槐,從1968至1972年的四年中相繼枯死;街北一株在北胡同“墻東”丁昌來屋后,現在只剩一段死樹干,街南一株,在南胡同孫兆昌大門前。

一個久遠而又撩動內心鄉愁的地方。

姚南峪村村落的形成大致在明朝,整個村莊劃分為若干街道,住宅整齊,道路亮堂,因村莊南高北低,村南山有古泉兩眼河流由南向北,流經全村。 山中的兩眼古泉常年出水,大旱時節也不干涸,順流而下。

村里有八百米長的石墻景致,歷經百年風雨不倒。村內居住的有近百位七十周歲以上的老人,這些老人居住的房屋都為二、三十年代建造,更有的已經過百年,材質多為石墻瓦頂,房屋四墻的厚度都為五六十公分,真正的保溫防寒。

鄉村 歷史 、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活化石”。 臨淄有一處古村,已歷經六百余年。這里的好,你來過就知道

在臨淄區金山鎮政府西南3公里處、興邊路的西側,藏著一處不起眼的水塘。水塘有個好聽的名字——金水塘,面積不大,悠悠碧水不知點綴了淄博大地多少歲月。

《臨淄史略》中記載:“在金山與銀山之間有一山口,俗稱‘船口’。傳說很早很早以前,這里是一片汪洋,只露金山、銀山兩個山頭,南來北往的船只都從此穿過。不知經過了多少年,海洋慢慢地干涸了,露出了這個馬鞍形的山口。至今這個山口仍稱‘船口’。”金水塘即處在船口上。

濟南值得一去的古村落

濟南值得一去的古村落如下:

三澗溪村

位于章丘區雙山街道的三澗溪村。三澗溪村是城郊融合村,臨山近水,有著千年古韻和獨特的古村落資源。

村內馬蹄灣、魚灣、趙家灣如翡翠明珠梯次排列,平浪橋、勝利橋、文山橋如彩虹臥波連接周邊村莊。內灣外溪,水流潺潺,水韻澗溪如同畫卷。

石匣村

石匣村位于章丘區東南方向,距濟南主城區約1.5小時車程、章丘區主城區約30分鐘車程。石匣村地處章丘、萊蕪交界處,西至九頂山,東至大青山,北至馬鞍山,南至相峪關,依山而建,自西向東呈階梯狀分布,青石紅瓦,古屋草廬,鱗次櫛比,錯落而有致。

三德范村

在章丘區有一個千年古村——三德范村,位于文祖街道的中部,東臨章萊路(242線),西望錦屏山,周圍群山環抱,村內溪流縱穿南北,山青水秀、古色古香。

朱家峪村

朱家峪景區是山東省首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AAAA級景區,被譽為“齊魯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標本”。朱家峪村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這里的建筑還保持著以前的格局。一條青石板的路面貫穿南北,青石板被路人的腳底磨得發亮。

一線五村

在萊蕪區茶業口鎮,有一處最古老的村落——臥云鋪文化旅游景區(又稱為“一線五村”),“一線”是指貫穿茶業口鎮北部的齊長城,在這條線上,從上王莊村的黃石關到臥云鋪村的風門道關,約10公里的距離,分布著上、中、下法山,臥云鋪和逯家嶺5個古村落,故名“一線五村”。

山東最適合去旅行的鄉村有哪些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旅行去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山東最適合去旅行的'鄉村,希望對你有幫助!

青島·棉花村

前往嶗山景區北線有條必經的鄉間公路,這就是棉花村,取名棉花村卻不產棉花。沿山路前行,景色真是美不勝收。左側書院水庫在山坳中若隱若現,右側山林景色別致綠樹環繞。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棉花社區

交通:市區乘312、371、372、106、109路公交車,在松樹莊站換乘921路棉花站下車。

濟南·齊魯8號風情路

萬德鎮,位于濟南市長清區東南部,泰山西北麓。境內有一條原汁原味的民俗風情的美麗之路驚艷省內外。成為周末人們領略山水,遠離喧囂的自駕首選地,這就是私藏在泰山山脈間的秀美瑰麗之路——齊魯8號風情路。

地址: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

交通:

①京福高速萬德(靈巖)出口下高速—武莊—武莊水庫南行—由馬場村進入齊魯8號風情路

②濟南南部仲宮—高爾—武莊—武莊水庫南行—由馬場村進入齊魯8號風情路

③濟南南部仲宮—藥鄉森林公園北—由拔山村進入齊魯8號風情路

棗莊·石頭部落

石頭部落,棗莊北境小村落。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可謂人間仙境,世外桃源。這里有靈山秀水,與和陶淵明筆下的《歸園田居》驚人相似。獨特的頁巖結構,保存最完整的石板房建筑群,如同書頁般為你開啟歷史的塵封。

濰坊·井塘古村

井塘古村至今已有500余年歷史。在山東境內,這數的上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建筑風貌的古村落了。整個村落被古村防御墻包圍,城墻用青石砌成,造型別致蔚為壯觀。

地址:濰坊青州市井塘村

交通:青州市區——五里鎮大街——左轉向南4公里——(于千百惠超市處)向左轉向南3公里——到達井塘村,全程13公里。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