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江門市生達行貿易有限公司(江門有什么特產)

时间:2024-06-17 06:48:04 编辑: 来源:

峙如 門,故名"江門"。江門建市前為新會縣屬地。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這里便形成墟集。十七世紀初,江門墟因商貿而興盛,逐漸成為珠江三角洲的一個貿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帶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1904年,江門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設江門北街海關,為廣東八大關之一。西方近代工業與文化也隨之引入和發展。1925年,江門定為省轄市。1931年撤銷市建制,復歸新會縣轄。1949年10月23日江門解放。1951年1月江門改為省轄市。以后又先后分屬過粵中行署、肇慶專區、佛山專區管轄。1983年,江門市定為省轄地級市,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新會、臺山、開平、恩平、鶴山和陽江、陽春7縣。1988年,陽江、陽春分出另設陽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縣先后撤縣設市,由江門市代管。2002年9月新會撤市設區,并入江門市區。新會、臺山、開平、恩平、鶴山素稱“五邑”而聞名海內外。

江門市歷史文化悠久,歷史上哺育不少著名人物,其中有明末著名理學家、教育家陳白沙;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梁啟超;民主革命先驅陳少白;中國首位飛行師馮如;著名僑領司徒美堂等。擁有眾多的名勝古跡,有東漢時期的新會玉臺寺、唐代一行禪師觀察天文的外海茶庵寺、元朝滅宋的新會崖門古戰場等。

5.荷塘鎮的發展概況

農業荷塘鎮是個典型的農業大鎮,經濟以農業為主,糧、菜、藥、豬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得到長足的發展,形成了優質米、中藥材、草食動物、木材楠竹4大主導產業,農產品生產逐漸專業化、規模化。

目前,全鎮農業產業結構初步形成以山塘管理區為中心的優質稻種植基地,以古樓管理區為中心的生豬養殖基地,以塘灣管理區為中心的藥材種植基地。工業荷塘鎮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商業貿易日趨繁榮,城鎮開發初具規模。

近幾年,荷塘鎮緊抓機遇,不斷加速經濟發展步伐,充分調動全社會發展民營經濟的積極性,引導和鼓勵個體私營經濟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發展服務業,逐步形成一批小而專、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優、小而好的民營企業。農副產品加工富有特色。

富田橋油漿豆腐有數百年的歷史,鮮嫩香甜韌脆兼備,有著牛肉干風味,由于它耐貯藏和便于攜帶的特點,使得小小豆腐飄洋過海,遠銷歐美港澳等地。華湘超甜玉米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超甜玉米罐頭,是一種綠色營養保健食品,以其獨特的風味,贏得大眾的喜愛,在婁底市2003年度農業名優特產品展示會暨首屆中興杯農副產品大獎賽評比中獲二等獎。

6.新會有什么歷史

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年),官府以今司前鎮河村鄉附近為治所置平夷縣,這是新會設立行政區劃的開始。

晉末(420年)置新會郡。隋開皇十年(590年)設新會縣。

隋唐間置岡州。1992年撤縣設市。

2002年6月22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2]56號):(1)撤銷縣級新會市,設立江門市新會區。新會區轄原縣級新會市的會城鎮、大澤鎮、司前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崖門鎮、雙水鎮、羅坑鎮、大鰲鎮、睦洲鎮。

區人民 *** 駐會城鎮。(2)原縣級新會市的棠下鎮、荷塘鎮、杜 新會阮鎮劃歸江門市蓬江區管轄。

2000年,新會市轄18個鎮:會城鎮、大澤鎮、七堡鎮、司前鎮、牛灣鎮、羅坑鎮、小岡鎮、雙水鎮、崖西鎮、崖南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睦洲鎮、大鰲鎮、荷塘鎮、棠下鎮、杜阮鎮。總人口932425人,各鎮人口: 會城鎮 276853 、大澤鎮 42316、七堡鎮 12333、司前鎮 71846、牛灣鎮 9017 、羅坑鎮 25435、小岡鎮 23275 、雙水鎮 69838、崖西鎮 29634 、崖南鎮 11971 、沙堆鎮 33260 、古井鎮 40872 、三江鎮 45612 、睦洲鎮 41251 、大鰲鎮 34127 、荷塘鎮 49530 、棠下鎮 62770 、杜阮鎮 5248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2002年,新會區轄11個鎮(會現在有漢族、蒙古族、 *** 、藏族、 *** 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畬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33個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會城、大澤、司前、沙堆、古井、三江、崖門、雙水、羅坑、大鰲、睦洲)。

2005年,撤銷會城鎮,設立會城街道辦事處,作為區 *** 的派 新會出機關。會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會城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13個居委會和29個村委會,總面積140.6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65170人。

會城街道辦事處駐原會城鎮 *** 駐地。(廣東省民政廳2005年2月22日粵民區[2005]13號批復)(江門市人民 *** 2005年3月3日江府函[2005]16號批復)(新會區人民 *** 2005年4月25日新府函[2005]11 號批復)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新會區轄1個街道(會城)、10個鎮(大澤、司前、沙堆、古井、三江、崖門、雙水、羅坑、大敖、睦洲)。

7.新會區的歷史沿革

今新會地,新石器時代已有百越人聚居,戰國時為百越地,秦、漢屬南海郡。

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官府以今司前鎮河村鄉附近為治所置平夷縣,這是新會地設立行政區劃的開始。晉恭帝元熙二年(420)置新會郡,新會之名自此始。隋開皇十年(590)撤新會郡置新會縣。隋唐間置岡州,歷經廢興,貞觀十三年(639年)重置岡州后移治于今會城。新會境域最廣時為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面積約8419平方公里。此后近1600年間,先后劃地置(歸)香山(今中山)、順德、恩平、新寧(今臺山)、開平、鶴山、斗門、江門等。

清末,新會境內開始修筑新寧鐵路。民國時又修筑新鶴、江佛等多條公路交匯在縣城東北10千米的江門鎮,新會縣城的交通樞紐地位逐漸由江門鎮取代。1925年11月26日,江門正式脫離新會獨立成市,直到1931年2月26日才復歸新會管轄。

1951年1月12日,江門重新設市。1977年9月22日,外海公社及荷塘公社的潮連島劃歸江門市,結束新會縣域包圍江門市的歷史。1984年3月,全縣撤公社建區。1986年11月24日,全縣20個區全部撤區建鎮。

1992年撤縣設市。2000年,新會市轄18個鎮:會城鎮、大澤鎮、七堡鎮、司前鎮、牛灣鎮、羅坑鎮、小岡鎮、雙水鎮、崖西鎮、崖南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睦洲鎮、大鰲鎮、荷塘鎮、棠下鎮、杜阮鎮。2002年6月22日,撤銷縣級新會市,設立新會區。新會區轄原縣級新會市的會城鎮、大澤鎮、司前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崖門鎮、雙水鎮、羅坑鎮、大鰲鎮、睦洲鎮。新會區人民 *** 駐會城鎮。原縣級新會市的棠下鎮、荷塘鎮、杜阮鎮劃歸江門市蓬江區管轄。2005年,撤銷會城鎮,設立會城街道辦事處,作為新會區 *** 的派出機關。會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會城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17個居委會和29個村委會,總面積140.6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65170人。

江門有什么特產

江門的名優土特產,送人不錯哦 ★荷塘沖菜 荷塘種植沖菜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在長時間的種植,已形成了荷塘地域自己的特色的產品

沖菜一年種植一次,在每年10月份種植,次年春節前后收獲,經腌制加工而成

沖菜的加工在過去都是采用家庭式的腌制,在改革開放后,家庭式的腌制沖菜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的發展了,到目前為止,荷塘鎮已成立了12家沖菜食品加工企業,2005年種植面積約2910畝,產量達7981

9噸

荷塘沖菜的腌制工藝也不斷創新,各式沖菜制品各具特色,成為海外僑胞喜愛的食品和饋贈親友的禮物

荷塘沖菜頭大,葉窄長,纖維少,經腌制后呈金黃色,肉質爽脆無渣,味清香微咸帶甜,味鮮獨特,是佐膳佳品

★杜阮大頂涼瓜 杜阮大頂涼瓜(又名苦瓜)始種于杜阮一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由于杜阮一帶多為沙質土壤,十分適宜種植涼瓜,且瓜型也有別于其他地方,當地人稱之為大頂瓜或 “柿餅蒂”

特點是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頂粒粗,肉厚色綠,味微苦而甘,爽脆無渣,質優型美著稱,是其他產地的涼瓜是無可比擬的

所以慕名來吃正宗杜阮涼瓜的人不計其數,凡到杜阮游覽的外地人,都以“不吃涼瓜枉此行”為傲,而且聲名遠播省港澳,每年輸往港澳地區上百噸,為此杜阮農業辦已將“杜阮涼瓜”這著名品牌申請專利

杜阮涼瓜每年可分春、秋三造種植,去年年種植面積為1025畝,產量達2000噸

★鵬中皇臘味 江門市江海區華江食品廠是一家以生豬養殖、屠宰、食品加工、肉品銷售等多元化經營的民營企業

2004年被國家商務部確認為國家生豬活體儲備基地;2005年被評為省市民營科技科業,江門市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公司通過了IS0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并被國家確認為質量誠信消費者(用戶)信得過單位和AAA級質量誠信會員單位,國家綠色食品會員企業

該公司所產生的“鵬中皇”臘味產品主要有臘腸、鴨肝腸、臘肉、臘鴨等系列產品,其中的主要原料是用鵬飛畜牧有限公司自繁自養

“鵬中皇”臘味產品于 2002年9月被廣東省農業廳鑒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并獲取了證書

并榮獲第三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暢銷產品”獎

2005年4月鵬中皇產品被評為中國著名品牌,2006年4月被評為中國馳名品牌

“鵬中皇”臘味產品臘香濃郁,口感松爽,絕不添加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參假物質及色素,產品遠銷港澳地區及省內市場,深受廣大客戶和消費者的青睞和好評

★江門鴕皇鴕鳥肉 江門市畜牧局于1992年11月成立亞洲第一家鴕鳥試驗場,從美國首先引進種鳥,經一年多的試驗飼養,獲得成功

鴕鳥是草食動物,適應很強,幾乎在全國各地均可飼養,且抗病力強,容易飼養

鴕鳥是世界上體型最大、壽命較長的禽類(體重達100-150公斤,壽命有70多歲),現在上市的鴕鳥肉是1-1

5 歲的嫩鳥;鴕鳥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美味食品,并含有豐富的鈣、鐵、鋅、硒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肉質鮮、滑、補,適合火鍋、串燒、鐵板燒、肉扒、鮮炒等菜式,一年四季、老少皆宜

鴕鳥皮是目前世界止最名貴的皮革,以輕、柔、耐用和美觀而還貴于鱷魚皮

鴕鳥蛋殼、羽毛、骨骼又是制作工藝品的最好原材料

鴕鳥全身是寶

是目前前景最為廣闊,經濟價值高,最為誘人的新興禽畜養殖品種

★新會陳皮 新會陳皮,特指用新會柑果皮經在新會境內曬制和貯存陳化的干品,是“廣陳皮”正品

是新會傳統土特名產

歷史上曾經有過栽培面積近10萬畝,初級產品產量超5000噸的高峰

目前,種植面積近1萬畝,初級產品產量約1000噸

新會陳皮開皮方法有正三刀法和對稱二刀法

正三刀法:果蒂朝下,從果頂向果蒂縱劃三刀,留果蒂部相連,正三瓣剝開

對稱二刀法:果蒂朝上,從果肩兩邊對稱反向弧劃兩刀,留果頂部相連,三瓣剝開

反皮,自然曬干和自然貯存即可

當年制作和存期不足三年的一般稱果皮或柑皮,存期3年以上的稱陳皮

新會陳皮協會企業標準《新會陳皮》中規定,按采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