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我的紙飛機網紅版(我心愛的玩具作文500字)

时间:2024-06-01 13:02:59 编辑: 来源:

這只玩具狗。

它跟我有過很多故事,但最讓我難忘的是在20xx年的寒假。那天我媽在家里大掃除,我不在家,等我回家后才發現玩具小狗不見了,這嚇了我一跳。我急忙地尋找,可是沒找到。當天晚上,因為找不到它,所以我一個晚上都沒睡著,好像喝了咖啡導致無法睡眠一樣。第二天凌晨,我的眼睛實在睜不開,就只好睡了。早上九點多我迷迷糊糊地醒來,又開始了一波大搜查。我把整個家都翻了個遍,還是沒找到。最后在媽媽曬被子的時候我發現了它,原來它跟著被子一起被放進洗衣機里洗掉了,我終于松了一口氣。

它雖然只陪伴了我兩年多,但是在這段時間里,它給我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快樂。

我心愛的玩具作文500字15

我的心愛之物有很多,其中讓我覺得最有意義的是爸爸送給我的生日禮物玩具車。

它是一輛敞篷賽車,車身是紅色和黑色相間的,奔馳起來如疾風般,看起來酷酷的,非常有型。操控它的是一個圓形銀色的方向盤,上面有很多功能。車的前后有車燈,輕輕按一按車燈鍵車燈就可以打開。此外方向盤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紅色按鈕,按下去,玩具車的門就從下到上打開了,完全的還原了真實的敞篷車門打開的景象。可以在一定意義上滿足我馳騁天下的“賽車夢”。

玩具賽車里面有兩個黑色的座椅,座椅上面有一層紅色的坐墊,而且坐墊可以拿下來。神奇的是玩具車上的方向盤和操縱它的方向盤一模一樣,簡直就是它縮小版的“同胞兄弟”。

玩具在車上還可以放東西,并且以它的速度優勢可以幫我節省不少時間與體力。比如,當媽媽炒菜突然鹽不夠了的時候,我就可以在買完鹽后將它放在賽車上并操縱方向盤將它運給著急等在門口的媽媽。我還可以將玩具賽車裝上零食分享給姐姐,這樣就可以減少我“跑腿”的次數了。

玩具賽車是環保型可充電的,可有一次我想給它充電,可充電器卻找不到了。我很著急吃飯都心不在焉的,于是拜托媽媽在網上給我買了一個一模一樣的充電器。結果充電器剛郵到家,舊的充電器又找到了,可真是鬧了個“大烏龍”啊!

我非常喜歡這個玩具賽車,不僅因為它給我帶來了許多樂趣,而且還因為它包含了爸爸對我滿滿的期待與愛。

手工耿:我就是一個焊工

人稱“保定愛迪生”、“手工樊少皇”、“無用發明家”的耿帥, 憑借那些離奇古怪的無用發明、 冷峻而略帶神經質的表現,成為新一代網紅。

手工耿又出新視頻了。

‏這次是他設計并制作的跑步機——一個巨大的鐵籠,鐵籠里有一條綠色的傳送帶。當設定好時間,關上籠門后,傳送帶就會自動啟動,門也會鎖死,不到時間絕不打開。

‏為了示范,手工耿進入鐵籠,一本正經地介紹,“綠色會讓你有一種在大草原上奔跑的感覺”,并信誓旦旦,“我就是滾,也得在里面滾一個小時。”

‏“草原”滾動起來,籠門鎖死。一個小時還沒到,長發、大胡子、散發著殺馬特式文藝氣息的手工耿已經開始搖晃著鐵欄桿,累得飆出了保定話。

這件被網友戲稱為“破釜沉舟”跑步機的作品,延續了手工耿一貫的風格——取材來自生活,又完美避開了生活。

但網友或許就是吃這一套。在手工耿家的影壁,以及其上掛著的美國隊長的盾牌鐵板,還有工作間墻上貼著的不銹鋼片上,都刻著打賞過他的粉絲姓名。保定市定興縣楊村,一個華北平原上默默無聞的小村落,如今成了大批粉絲的朝圣地。

在這個忙碌的時代,手工耿代替百萬粉絲完成了他們的夢想——做一個無用但自由的人。他簡直成了俗世中詩人般的存在,他的作品則被視為“對童真最后的救贖”。

‏手工耿出名了,可楊村還是那個楊村(屬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楊村鄉)。

這原本只是一個破敗、平庸的村落,距保定市區60公里。在“手工耿”誕生前,這里最出名的是外焦里嫩的耳朵眼火燒。在楊村,大多數的女人們會在家接服裝活,男人們則在外安裝消防器材。留給那些年輕人的選擇更是少得可憐,無非是學門手藝,找份工作,蓋個房子,娶個媳婦。

如果不出意外,初中畢業的手工耿也會和村里的大多數人一樣,過上這樣的日子,年復一年。

忘了介紹,成為手工耿之前,他叫耿帥,是村里的一名普通焊工。如果簡單粗暴地劃分一下耿帥的人生,那么三十歲就是這個男人一生的分水嶺。

三十歲之前,村民耿帥的人生乏善可陳——出生于焊工家庭,是家里聽話的老大,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搬過磚,當過掄著大錘砸墻的“撞工”,也在看不到盡頭的流水線旁做過值班工人。

娶妻生子,上班下班,這樣的人生一眼就望得到頭。于是2013年,他在微博上寫道:“馬上就要到而立之年了,還能改變人生嗎?”又不由感嘆,“心里好難過,感覺自己很沒用,實際上我也很沒用。”

可現如今,無用的耿帥已經變成了網紅手工耿,村里人也更熱衷于談論他成名后的日子,譬如成群的記者跑來村子探訪這位“河北版愛迪生”,其中甚至包括國外的媒體。那些認識的,不認識的人見到他,主動打招呼,“嘿!網紅!”

但村民們卻一直搞不懂,這個之前誰也看不上的漢子怎么一夜之間就成了名。這之前,沒有人認為不上班,只宅在家里做手工能有什么出息,耿帥后來接受采訪時說:“說白了,農村就是怕鄰居笑話,都說你們小子干嗎呢,說我們小子在外面工作呢,高興。一到我們,你小子干嗎呢?不能說在家里吧。”

耿帥還是堅定地選擇了宅。

2017年春天,他買了些原料開始練手。用管鉗做螞蚱——毫無用處,只是個巨大的節肢動物;用螺母做拖鞋——雖然不硌腳,但走起路來很沉;用不銹鋼做錢包——只能塞進兩千塊,耿帥想寫個說明書,后來又覺得寫了反而不太酷。

這些失敗的半成品,奠定了“手工耿”以后的“廢品”風。

2017年10月,耿帥被網絡上的一個搞笑段子激發了靈感,于是他花了兩天時間,用百來個螺母做了一個加特林機槍模型,并拍了一個十秒左右的視頻,發在快手上。

后來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耿帥回憶道:“我現在都記得,24小時內視頻刷到一百多萬播放量,我的賬號陸續漲了近十萬粉絲,那一宿,睜眼到天亮”。

耿帥成了“手工耿”,紅了。

他先是登上了快手的公號,標題是“世上怎么會有這么荒謬的人啊哈哈哈”。三個多月后,作為“發明界的泥石流”,他上了微博熱搜榜42位。再后來,他自制的“腦瓜崩輔助器”也登上微博熱搜——鐵制的輔助器輕而易舉地彈碎了雞蛋,粉絲們戲稱這應該叫“腦花崩輔助器”。在快樂大本營上,耿帥穿著常穿的背帶工裝褲,帶來了一堆自制的無用品,和一本正經的介紹。何炅在一旁大笑著拍手,場面一度熱烈到失控。直播間里,狂熱的粉絲們不斷送來各種禮物。耿帥放著五條人的《阿珍愛上了阿強》來烘托氣氛:

‏ “阿珍愛上了阿強,

‏在一個有星星的夜晚。

‏飛機從頭頂飛過,

‏流星也劃過那夜空。”

‏“以前身邊人笑話我總做沒用的東西,那會兒我是‘瘋子’。現在好了,有百萬人嘲笑我,我是網紅了。”這變化來得讓耿帥猝不及防。

剛準備以“廢品”創業時,耿帥有些猶豫,他跟父親商量著這門生意的前景。在他看來,用鋼材制作錢包、拖鞋等小玩意,易保存,不容易壞,應該有市場。

父親想了想,說:“那應該賣不出去。”

父親一語成讖。盡管2018年一整年,耿帥在快手里發布了133個作品,收獲了3億流量和535萬個贊,完美承包了熱門,與此同時,他被評為“史上最慘淘寶店主”,一個月賣不出幾件作品的大網紅。耿帥有些失落,在他的價值觀里,賣得好,意味著能賺錢,能養家糊口。

于是,在那個擠滿了各式無用品的手工間里,耿帥總琢磨著做出既有趣又好賣的物件來。比如,能讓人坐在自己腳上的便攜板凳;能完美接住西瓜流下的湯水,還能盛垃圾的“吃西瓜神器”;以及一些用不銹鋼制成的指尖陀螺等等,但這些視頻往往反響平平。

‏粉絲們不樂意了,他們不喜歡一個有用的“手工耿”。

‏這些視頻下方,最多的留言是“哈哈哈哈”,以及粉絲“敢做有用的就取關”的威脅。而在可量化的點贊與轉發數據中,耿帥最終還是回到了無用品的世界。

后來他又陸續做了能把人腦花彈出來的“腦瓜崩輔助器”;一定會把雨弄到別人身上的雨傘;長得像菜刀一樣的手機殼。以及有統稱“童年三件套”的不銹鋼“紙飛機”,不銹鋼大風車,不銹鋼撥浪鼓;可以把人梳成禿瓢以至于再也不用擔心發際線問題的鐵梳子;一個能把脖子以上完全罩起來的大殼子,耿帥解釋稱這個殼子“能讓你想靜靜就靜靜”。

‏耿帥還做過一個號稱能在地震中吃泡面的泡面碗,因為周邊鐵環的原因,即使360度的搖晃,碗仍舊能保持著水平狀態。路人哭笑不得,粉絲習以為常,有人在其下評論道:“請給地震一點基本的尊重好嗎?”

‏因為長得有點像演員樊少皇,于是耿帥也被粉絲稱為耿少皇。他發明的東西被統稱為 “無用良品”,也有了自己專屬的標簽:少皇出品,必屬廢品。

實際上,耿帥似乎并不想一直停留在“廢品”的世界。2019年1月,他去參加一場演講活動。在他上臺前,有人說這個人做的東西都是沒用的。

“你給我說出來哪件沒有用?”耿帥有些著急地辯解著,在對方舉出例子后,他便一一解釋了每件物品的使用方式。“怎么說呢,我感覺現在我做的東西只是第一代而已,肯定有缺陷,但慢慢改進還是有用的”。

臺下笑了起來。

之后的視頻中,耿帥還是會煞有介事地介紹每件“廢品”的使用方式,粉絲從中感受到奇特的反差萌感,盡管沒有人相信這件物品真的能投入使用。

有人評論他道,“講話雖然有點斷斷續續,但不知道為什么有一種呆滯的深沉感。”

‏手工耿猝不及防的走紅,連耿帥自己都有些意外。

‏有粉絲分析他的走紅原因:每當他一本正經地介紹搞笑發明時,其實暗合了周星馳電影中常出現的錯位感,有一種獨特的荒誕冷幽默氣質。

“我做東西比較容易激發別人的話題。怎么說呢,在有用和沒用之間徘徊。猛一看覺得沒有用,但是仔細一想,感覺它還有點用。再一看,它還是沒有用。”耿帥如是詮釋自己的作品。

2018年中秋假期期間,他來到北京的朝陽大悅城,參加快手舉辦的鄉村市集——上一次來北京的時候他還是個焊工,而這一次他成了明星。

百萬粉絲級的網紅在線下體現出了他的號召力:粉絲很快把攤子上擺賣的“廢品”買了個干凈,也有人千里迢迢從別的城市飛過來,只為了跟“耿哥”合個影。

他們是生活在這個城市里的年輕人,化著精致的妝,拿著昂貴的手機,有人解釋自己的狂熱追逐來自于一種獵奇心理,但或許那些只做無聊事的網紅,只做無用品的博主,不過提供了一種新的生活模式——沒有KPI,沒有房租,他們只是有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愛好,然后就獲得了靠996拼來的成功。

至于耿帥本人,或許直到今天,他還不能完全理解,為什么這些視頻,以及那些無用的發明會被這些衣著光鮮的都市人喜歡。此前,有央視導演找到他,說希望他能傳承中華文化。耿帥答應著,說我盡量想,能想到就做。

但他心里想,“我就是一個焊工。”

撰文 | 徐牧心

編輯 | 王    曉

文章來自:Vista看天下

資料參考:買粉絲買粉絲“谷雨實驗室”、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