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新興國際貿易理論代表人物有哪些(國際貿易理論的新興派)

时间:2024-05-21 00:52:17 编辑: 来源:

果兩國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不吻合,就可能發生產業內貿易。

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el E. Porter)提出的這一理論,從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這一微觀角度解釋國際貿易,彌補了比較優勢理論在有關問題論述中的不足。

波特認為,一國的競爭優勢就是企業與行業的競爭優勢,一國興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否在國際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

而競爭優勢的形成有賴于主導產業具有優勢,關鍵在于能否提高勞動生產率,其源泉就是國家是否具有適宜的創新機制和充分的創新能力。

波特提出的“國家競爭優勢四基本因素、兩輔助因素模型”中,生產要素、需求狀況、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政府、機遇都是國家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

波特根據以上各大要素建立了鉆石模型,說明了各個因素間如何相互促進或阻礙一個國家競爭優勢的形成。

從發展階段來看,一個國家優勢產業的發展可分為四個不同階段,即生產要素推動階段、投資推動階段、創新推動階段,財富推動階段。

該理論對當今世界的經濟和貿易格局進行了理論上的歸納總結。

5新興派編輯

新興古典經濟學是

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興的經濟學流派.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依托新興古典經濟學的新框架,將貿易的起因歸結為分工帶來的專業化經濟與交易費用兩難沖突相互作

用的結果,從而對貿易的原因給出了新的解釋思路,使貿易理論的核心重新回到分工引起的規模報酬遞增,是一種內生動態優勢模型,是貿易理論和貿易政策統一的

模型,是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統一的模型,能夠整合各種貿易理論,是貿易理論的新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楊小凱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用超邊際分析法將古典經濟學中關于分工和專業化的經濟思想形式化,將消費者和生產者合二為一,發展成新興古典貿易理論。

該理論使研究對象由給定經濟組織結構下的最優資源配置問題,轉向技術與經濟組織的互動關系及其演進過程,力圖將外生的比較利益因素引入到基于規模報酬遞增的新興古典經濟學的貿易理論模型中,把傳統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統一在新興古典貿易理論框架之內。

此理論的內生分工和專業化新興古典貿易模型(Sachs, Yang and Zhang,1999)表明,隨著交易效率從一個很低的水平增加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均衡的國際和國內分工水平從兩國都完全自給自足增加到兩國均完全分工,在轉型階段,兩種類型的二元結構可能出現。

經濟發展、貿易和市場結構變化等現象都是勞動分工演進過程的不同側面,貿易在交易效率的改進過程中產生并從國內貿易發展到國際貿易,兩者之間有一個內在一致的核心。

6當代變化編輯

代國際貿易的變化主要表現為產業內貿易和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迅速增長。所謂產業內貿易(intra-instiry

trade)是與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解釋的產業間貿易(inter-instry

trade)相對的一個概念,指的是同一產業內的產品之間的貿易,也就是說一個國家既進口又出口同一類產品。

這些現象的出現對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提出了挑戰。占世界貿易額相當大比重的一部分貿易并不是因為比較成本的差異或者

資源稟賦的差異而發生的。為了解釋這些國際貿易的新現象,以克魯格曼、雷蒙德·弗農等為代表的大批經濟學家提出了各種新的學說。這些學說與傳統國際貿易理

論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我們把這些學說稱為新國際貿易理論。

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和上升時期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理論體系。產生于17世紀中葉,完成于19世紀初。

英國的配第和法國的布阿吉爾貝爾代表這個過渡的開始,并標志著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產生。 

配第的經濟著作包括《賦稅論》(1662年)、《獻給英明人士》(1691年)、《愛爾蘭的政治解剖》(1691年)、《政治算術》(1690年)、《貨幣略論》(1695年)等。他在近代最先提出勞動價值論,并在地租形式上研究了剩余價值。布阿吉爾貝爾是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重農學派的先驅。

他的經濟著作包括《法國詳情及補篇》(1695年、1707年)、《論財富、貨幣和賦稅的性質》(1705年)、《谷物論》、《法國的辯護書》(1707年)等。他堅決抨擊重商主義政策,提出農業才是創造財富的源泉。他也是勞動價值理論的最初奠基人和自由競爭的熱情擁護者。不過,配第和布阿吉爾貝爾還都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法國在布阿吉爾貝爾以后,于18世紀中期形成重農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魁奈、米拉波、杜邦等。他們自稱為“經濟學家”,有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明確的綱領,定期集會并創辦刊物。

魁奈是重農學派的創始人,主要經濟著作有:《租地農場主論》(1757年)、《谷物論》(1757年)、《經濟表》(1758年)。他提出自然秩序的理論,實際上承認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存在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他的純產品學說是重農學派理論體系的核心。他把農業看作唯一的生產部門,認為農業中生產出來的產品,扣除補償種子和勞動者及農業資本家的生活資料耗費以后,所剩余的部分形成純產品。純產品是自然力參與工作的結果,是由自然所賦予的。他認為,只有生產純產品的勞動才是生產勞動。他的純產品學說是剩余價值理論的最初的萌芽。

魁奈依據純產品學說,把社會成員分為生產階級、不生產階級和土地所有者階級。他是最早把社會分為階級,并試圖以此分析社會現象的經濟學家。魁奈還在《經濟表》中分析了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做出了最初的科學說明。重農學派的另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杜爾哥使重農學派經濟理論發展到最高峰。他在生產階級和不生產階級內部又劃分為資本家和工人,把資本家定義為通過墊支資本,使用別人勞動而獲取利潤的人,把工人定義為失去生產資料、只靠勞動謀生的人。他強調純產品是土地對于勞動者勞動的賜予,明確說明純產品由農業工人創造而為土地所有者占有,比魁奈更為正確地理解到剩余價值問題。重農學派把經濟分析從流通領域轉到生產領域,從而為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奠定了基礎。  

斯密是古典政治經濟學中杰出的代表,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者。他總結了配第以來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并第一次把經濟知識歸結為一個統一和完整的體系,并加以豐富和發展。斯密的主要經濟學著作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他系統地論述了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強調勞動是財富的源泉;批評了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的財富觀,指出財富即是一國所生產出來的商品總量,財富的源泉是任何部門的勞動。

他指出,增加國民財富主要依靠兩種方法:

第一、是提高勞動生產力,為此,需要加強勞動分工;

第二、是增加生產工人的人數,為此需要增加資本。他第一次正確地把資本主義社會劃分為三個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和地主階級,并系統地分析了工資、利潤和地租這三種收入。他正 確地把利潤和地租看作是從工人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一種扣除,即資本家和地主不勞而獲的收入。他還對重商主義、重農主義理論進行了評述,描述了羅馬帝國崩潰以來歐洲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并研究了國家財政及賦稅原則。

李嘉圖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一位最杰出的代表,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李嘉圖的主要經濟著作是《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817年)。他建立起一個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經濟理論體系。他更堅決和一貫地堅持以生產商品時所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的原理,并從這個原理出發,研究工資、利潤和地租這三種收入之間的關系。他把工資歸結為工人維持自身及其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把利潤同工資相對比,看作是工人所創造的商品價值在工資以外的部分,把地租看作利潤的派生形式,是地主所占有的利潤中的一個部分。

他揭示了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從而在客觀上也初步揭示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與對立、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與對立。他和斯密一樣,主張經濟自由主義,并在斯密自由貿易論、國際貿易論基礎上,闡述了比較成本學說。

西斯蒙第是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他的主要經濟著作是《政治經濟學新原理》(1819年)。他站在法國小生產者的立場上,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矛盾,指出了資本家的利潤是對工人的掠奪,這種掠奪使社會階級兩極分化。資本主義使用機器,導致工資下降,加深了無產階級的貧困。

他批評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只研究財富,無視人的享受,從而導致貧者更貧,富者更富。由于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廣大勞動者收入不足以致消費不足,從而使產品不能實現,產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他對資本主義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必然性的論述,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貢獻。

供給側有哪些理論學說

供給側改革理論淵源

供給側改革的相關理論與經濟學歷史一樣源遠流長,而非始于薩伊定律和供給學派,只不過薩伊和供給學派提出了較鮮明的“供給創造需求”和供給管理政策而已。從經濟思想史和經濟史來看,供給管理理論而非需求管理理論在歷史上居于主導地位。

由于供給側即生產側,勞動、資本、土地、資源、技術、知識、信息等生產要素是生產側的重要內容,下面僅從生產要素這一個角度(供給側還有生產主體、制度變革、結構優化、要素升級、存量調整、增量培育等角度)來看看其豐富的經濟學理論支撐。

從經濟學說史和經濟史來看,供給理論與整個經濟學的成長相伴隨。如重農學派(Physiocrates,18世紀后半葉)強調恢復“自然秩序”,強調土地要素供給和農產品(12.14, -0.20, -1.62%)供給的重要性;斯密(Smith,A.,1776)強調勞動和資本等“供給側”因素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強調了分工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作用,強調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關鍵作用;薩伊(J.B.Say,1803)論證了供給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認為供給會創造它自己的需求,而供給因素主要是勞動、資本和自然力;李嘉圖(D.Ricardo,1817)強調了有限土地及其所導致的報酬遞減對經濟發展的約束作用;李斯特(F.List,1841)強調了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的作用;羅雪爾(W.Roscher,1843、1854)將勞動分為“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并強調了“生產性勞動”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馬克思(1883)論證了勞動對創造價值的核心作用等;馬歇爾(A.Marshall,1890)在《經濟學原理》中強調了人力資本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發展經濟學基本是從供給側分析經濟發展的。如柯林.克拉克(C.Clark,1940)將技術知識的增進和規模報酬遞增看做是決定經濟進步(經濟發展)的主要源泉;哈羅德—多馬(Harrod & Domar)模型(1946、1948)論證了資本積累對經濟發展的決定性作用;張培剛(1949)將經濟發展視為工業化過程,而工業化的發動因素為企業家的創新管理才能、生產技術、(有利的)社會制度,限制因素為資源或物力、人口、(不利的)社會制度;索洛(Solow,1956)、斯旺(Swan,1956)、米德(Meade,1960)等論證了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的決定性作用;舒爾茨(T.W.Schultz,1961、1981)等強調了人力資本對經濟發展的關鍵性意義;丹尼森(E.Denison,1962、1967)、肯德里克(J.W.Kendrick,1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