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日本貿易赤字論文(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論文2000字)

时间:2024-06-01 05:38:46 编辑: 来源:

03.11

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論文2000字

當代世界經濟領域中的重大變化,或遲或早必然會反映到當代世界政治的斗爭(包括它在特殊手段上的繼續——軍事斗爭)和國際關系中去,而這些斗爭和國際關系的變化又必然會反作用于世界經濟。我為大家整理的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論文2000字,希望你們喜歡。

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論文2000字篇一

世界經濟的現狀和近期走勢

去年,世界 經濟 受美國衰退的影響 ,增長大大放慢。今年以來,美國經濟開始復蘇,但前景并不十分明朗,不確定因素也日益增多。與此同時,世界經濟有陰有晴,差異性十分突出,且都在變化之中。這里且就今年到現在為止的經濟形勢做一些說明,對影響世界經濟的若干因素進行一些分析 。

一、美國經濟復蘇起落不定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 局于去年11月26日宣布,美國經濟從當年3月份起陷入衰退。但實際上,美國GDP只在當年第三季度是負增長。9·11恐怖襲擊使美國受到意料不到的打擊,但其影響并未像人們當初估計的那么嚴重。去年全年,美國GDP仍增長了1.4%。今年1季度,美國經濟復蘇勢頭強勁,GDP以年率計算 ,增長5%。特別是生產率竟躍升8%,這種情況也是異乎尋常的,人們對美經濟前景普遍表示樂觀。但到第二季度,形勢又發生新變化,回升轉趨疲弱,GDP只增長1.1%。其間,安然公司、世界 通信 公司等大公司假帳丑聞接踵而至,全國為之震驚, 投資 者對股市乃至整個經濟的信心受到極大挫傷,成為影響美國經濟穩定回升的重要因素之一。盡管如此,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于7月16日在國會作證時,仍確認美經濟在走向全面復蘇。他預計今年全年美GDP的增幅為3.5%一3.75%,高于2月份的預測(2.5—3%)。但他也不無保留地說:“目前 困境的影響還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隨著不良影響的消除,如果不出現進一步重大影響,美國經濟將重新呈現可持續增長的態勢”。與美聯儲的預測不同,國際貨幣基金 組織對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的預測下調,先前的預測數字分別為2.5%和3.5%,現在下調到2.2%和2.6%。

但無論如何,這次美國經濟衰退時間短暫,經濟下降輕微,是前所未有的。美 經濟學 家米爾頓·弗里德曼說,美國的衰退“非常非常輕微”,保羅·克魯格曼認為,這次不是標準的衰退,還有人認為這是“新式衰退”。

美經濟衰退輕微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是在此期間,消費者開支始終保持在高水平上,不見減少。消費開支占美GDP近2/3,它的穩定增長,支撐了美國經濟不會大幅下滑。為什么美消費開支不減,這是因為自1996年以來美國家庭收入不斷增加,構成其收入的三大部分一一工資,房地產價格和股票價格都大幅增長。首先,隨著勞動生產率提高,職工工資和薪金收入有所增長,直到2002年頭兩個月,仍增長近4%(年率)美國約60%的家庭擁有股票。幾年來股市持續攀升,家庭收入也相應增長,美2/3的家庭擁有住房,一年來房價上漲9%,家庭的資產也隨之增長。總之,美國居民“家底”厚了,他們有可能放手花錢,是美經濟衰退格外緩慢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美聯儲于去年11次降低利率,把利率降到1.75%的低水平上,布什政府上臺后,又實行減稅和增加 公共 開支政策,這些也都對減輕經濟衰退,促進經濟復蘇,起了一定作用。

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起相反作用的因素,影響著美國經濟難以快速回升。

首先,這次衰退是信息技術投資過度,信息技術股市形成的泡沫破裂,信息技術部門公司大批破產,并波及其他部門,美企業 投資大幅下降。2001年第4季,美固定資本投資猛跌13.6%,2002年第1季又下降6.2%。與此同時,民用資本貨物訂單不斷減少。格林斯潘曾多次強調,資本貨物的 統計 數據是重要的投資晴雨表,而固定資本投資又是經濟增長的基礎。當前企業投資疲軟無力,今年下半年能否恢復尚難下定論,不能不影響經濟復蘇。

其次,正因為消費開支沒有大減,住房 建筑 業保持繁榮,在經濟復蘇中,也不可能再有新的增長。

再次,美國外資大量回流,也將給美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在美國經濟繁榮時期,外國投資者熱衷于購買美元資產。2001年外國投資流入美國總額高達4550億美元。但現在已大為減少,其中美國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已從2000年的3080億美元驟降到2001年的1310億美元,預計2002年還將進一步下降到1030億美元。

最后,美國大公司丑聞使美國投資者對資本 市場 的信任發生動搖,其深遠影響遠未消除;美國人對可能再次遭到恐怖襲擊惴惴不安;布什政府反恐戰爭,特別是打伊拉克如何進行,心中無數。凡此種種,都增加了美國人對經濟前景的疑慮。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對美經濟可能發生的變化提出了種種猜測,有人認為美國經濟將出現“雙谷底”;有人認為美國經濟有可能步日本后塵,進入“失去的十年”,還有人認為如果美股市繼續下跌, 銀行 可能無法收回貸款,導致銀行危機,從而使美經濟陷入嚴重危機之中。盡管諸如此類的看法是少數人提出的,但也足以令人警醒。

二、世界經濟 參差錯落

美國經濟衰退和復蘇中的波折,通過“擴散效應”,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 ,世界經濟大大放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4月18日一份 報告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2.4%(2000年4%,2001年為2.5%),明年可能恢復到4%。而到6月份,聯合國的一份報告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不高于2%,2003年有望超過3%。

全球經濟放慢與各國經濟不同。從70年代以來,還從未有過一次世界GDP負增長,即使是在主要發達國家發生衰退年份,世界經濟仍是正增長,只不過是“放慢”或“下滑”,如1975年,世界GDP增長1.9%,1982年增長1.2%,“放慢”或“下滑”幅度也不大。據IMF的報告說,這反映了近年來,一些 發展 中國 家,特別是 中國經濟 的迅速增長,其在世界經濟中的權數加重。此外,全球經濟雖受美國衰退的影響,但應變能力比過去增強,這是因為,首先,近些年來,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通貨膨脹率低,有更大可能采取放松銀根的貨幣政策和 財政 政策 ;其次,各國為穩定 金融 所作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最后,一些國家采取擴大內需政策。但是,各國具體情況大有差異,因此,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狀況也參差不齊,頗不平衡。

歐洲。當美國經濟高度繁榮時,歐洲明顯落后。美國發生衰退,歐洲又受到牽連,2001年其GDP僅增長1%。美經濟開始回升后,歐洲經濟仍低迷不振,今年1季度只增長0.1%。多數人認為歐洲經濟到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才能真正恢復。據IMF報告預測,歐盟2002年的增長率在1.5%左右,2003年可達2.9%,另一預測稱,歐元區今年經濟增長僅約1.2%。歐盟各成員國也有很大差別,其中英國最好,德國最差。據德六大經濟研究 所春季報告預測,德今年僅增長0.9%,明年可達2.4%。德國改革進展遲滯,企業 大批破產,失業增加。尤其是德國東部,更處于停滯狀態,今年只能增長0.5%。

日本。多年來,日本經濟在困境中掙扎。2000年僅增長1.7%,2001年降至負1%,據IMF的報告預測,日本今年和明年的增長率分別為負1.0%和0.8%。日本失業率不斷上升,今年4月份已達5.2%。

日本的嚴重問題 之一是政府 債務 不斷積累,到2002年末,將達693萬億日元,占GDP的140%。如繼續增長下去,就可能導致市場對政府償債能力產生懷疑, 國債 價格急劇下跌,長期利率上升,不排除會出現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另一嚴重問題是銀行壞帳太多,估計多達1.3萬億美元,約占亞洲壞帳2/3。日本銀行機能嚴重削弱,這一老大難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

日本政府在美歐等國壓力下,承諾深化改革,為此制訂一個又一個振興經濟的 計劃,但說的多,做的少。最近日本內閣人士說,日本經濟已經“觸底”,即將回升,但實際情況仍相當嚴峻。

日本和德國是世界第二、三號經濟大國,它們過去都曾快速增長,對世界經濟和地區經濟起著火車頭作用。但現在時過境遷,風光不再。究其根源,在于它們 歷史 包袱重,隋性大,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體制的改革放不開手腳,進展遲緩。當然,它們的經濟實力仍然強大,科技 水平和生產率水平高,未可小覷。

東亞和東南亞。亞洲經過金融風暴的洗禮,認識到必須加強和改善金融監控和企業結構治理,為此采取了相應改革措施,解決呆賬問題,加速銀行重組,加強金融立法和企業 管理 法規等等,呆帳有所減少,銀行對企業放款回升,盡管這一改革尚未完成,但過去一度泛濫的官商勾結如今已大為收斂,傳統的家族集團式企業衰敗,物價下跌,經濟活力增強。這次美國經濟衰退和全球經濟放慢,東亞和東南亞雖也受到重大沖擊,但經濟仍保持較高增長率。據亞洲開發銀行預測,這一地區2002年平均增長率將達4.7%,2003年為5.6%。世界銀行的預測與此相近。與此同時,這一地區通貨膨脹率卻保持在4%以下的較低水平上。但這一地區各經濟體GDP的增長各有不同,東亞的韓國改革成效顯著,經濟增長率最為強勁:今年第一季度其GDP比去年同期增長5.7%,預計全年可望增長6—7%;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有較快增長,而印尼、菲律賓和泰國則增長率較低。

南亞地區(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增長也較快,據IMF預測,2002年,這一地區平均增長率為5.4%,2003年更將高達6.4%,這主要是由于印度經濟快速增長的緣故。

拉美地區。這里一些主要國家接連發生 金融危機 。1999年巴西金融動蕩甫告緩和,阿根廷就發生金融危機,且愈演愈烈,今年經濟走到崩潰邊緣,第一季度經濟下降16.3%,失業率超過18%,據預測,今年阿根廷將有10—15%的負增長。接著委內瑞拉和烏拉圭也發生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全年經濟將分別下降0.8%和1.7%。與此同時,巴西再度發生金融動蕩,經濟前景暗淡。墨西哥今年第一季度經濟下滑2%,全年即使會有增長,也只在1.5%上下。這種狀況,與亞洲成為鮮明對比。究其原因,多數人認為這些國家奉行“新自由主義”,金融自由化過快,失去控制,受強大鄰國美國的影響,經濟不穩。

三、 國際經濟 活動縮減

美國經濟衰退和世界經濟放慢,導致世界貿易、國際投資大幅度下降,美元匯率走低,與此同時,石油價格漲落不定,這一切反過來,又都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制約因素。

世界貿易。過去長期以來,世界貿易增長速度高于生產增長,這對發達國家和發展 中國 家的經濟發展都有利。但2001年,這種情況已不復存在,當年世界貿易僅增長1%(2000年為12%),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