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日本海外國民分布(日本四大島嶼的分布)

时间:2024-05-17 14:18:54 编辑: 来源:

方便(每隔3分鐘就有一趟列車通過)、舒適。

1979年3月14日東京都與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

.大阪市

大阪市是大阪府的首府,地處本州島西南部的大阪灣畔。全市面積221平方公里,人口2,484,326人(2003年),是日本人口第三多的城市(次于東京、橫浜)。大阪經濟實力雄厚,僅次于東京,居全國第二位。大阪也是全國水陸交通中心。

大阪是綜合性的現代化工業城市,以鋼鐵、機械制造、造船、化工、紡織和造紙工業為主,住友金屬、日立造船、川崎重工等大企業均在市內設廠。工業產值居全國第二位。沿大阪灣海岸,南起和歌山,西到姬路,包括神戶、京都在內,是有名的阪神工業區,周圍有約30個衛星城鎮。

大阪也是日本西部的文化教育中心,有大學40多所,府立圖書館、朝日新聞社都集中于此。

1974年4月18日,大阪市與上海市結為友好城市。

3.橫浜市

橫浜市是僅次于東京、大阪的第三大工業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海港,神奈川縣的首府和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面積437.00平方公里,人口3,433,612人(2003年)。

橫浜市是京浜工業區的中心之一,工業產值僅次于東京、大阪,居全國第三位。運輸機械(汽車、船舶)、電機電器和食品加工是三大主要工業部門,共占全市工業產值的一半以上。其它工業有鋼鐵、煉油、化工等。

橫浜港是全國最大的海港,橫浜港貿易額長期居全國首位,橫浜與東京相距25公里,兩市之間的各種交通設施齊備,時間距離僅20分鐘左右。

1973年11月橫浜與上海市結成友好城市。

4.名古屋市

名古屋市是愛知縣的首府,是僅次于東京、大阪、橫浜的第四大工業城市。位于本州中部地區的西側,瀕臨伊勢灣。面積326平方公里,人口2,109,681人(2003年)。

名古屋是綜合性大工業城市,為中京工業帶(指伊勢灣沿岸一帶的工業區)的核心,木材加工、毛紡和陶瓷工業居全國首位,汽車、鋼鐵、一般機械、金屬加工、精密儀器、化學工業等也很發達。全市有工廠1.8萬余家,三菱重工、住友輕金屬工業公司等都在此設廠。

名古屋商業也很發達,是全國三大批發商業中心之一。該市的愛知豐田汽車銷售公司和松坂屋百貨公司是全國聞名的大商業企業。

1978年12月,名古屋市與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

日本的風俗習慣

日本以“禮儀之邦”著稱,講究禮節是日本人的習俗。平時人們見面總要互施鞠躬禮,并說“您好”,“再見”,“請多關照”等。

日本人初次見面對互換名片極為重視。初次相會不帶名片,不僅失禮而且對方會認為你不好交往。互贈名片時,要先行鞠躬禮,并雙手遞接名片。接到對方名片后,要認真看閱,看清對方身份、職務、公司,用點頭動作表示已清楚對方的身份。日本人認為名片是一個人的代表,對待名片就像對待他們本人一樣。如果接過名片后,不加看閱就隨手放入口袋,便被視為失禮。如果你是去參加一個商業談判,你就必須向房間里的每一個人遞送名片,并接受他們的名片,不能遺漏任何一個人,盡管這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但這是表示相互友好和尊敬的一種方式。

到日本人家里去作客,要預先和主人約定時間,進門前先按門鈴通報姓名。如果這家住宅未安裝門鈴,絕不要敲門,而是打開門上的拉門,問一聲:“借光,里面有人嗎?”,進門后要主動脫衣脫帽,解去圍巾(但要注意即使是天氣炎熱,也不能光穿背心或赤腳,否則是失禮的行為),穿上備用的拖鞋,并把帶來的禮品送給主人。當你在屋內就坐時,背對著門坐是有禮貌的表現,只有在主人的勸說下,才可以移向尊貴位置(指擺著各種藝術品和裝飾品的壁龕前的座位,是專為貴賓準備的)。日本人不習慣讓客人參觀自己的住房,所以不要提出四處看看的請求。日本特別忌諱男子闖入廚房。上廁所也要征得主人的同意。進餐時,如果不清楚某種飯菜的吃法,要向主人請教,夾菜時要把自己的筷子掉過頭來使用。告別時,要客人先提出,并向主人表示感謝。回到自己的住所要打電話告訴對方,表示已安全返回,并再次感謝。過一段時間后再遇到主人時,仍不要忘記表達感激之情。

日本人設宴時,傳統的敬酒方式是在桌子中間放一只裝滿清水的碗,并在每人面前放一塊干凈的白紗布,斟酒前,主人先將自己的酒杯在清水中涮一下,杯口朝下在紗布上按一按,使水珠被紗布吸干,再斟滿酒雙手遞給客人。客人飲完后,也同樣做,以示主賓之間的友誼和親密。

日本人無論是訪親問友或是出席宴會都要帶去禮品,一個家庭每月要花費7.5%的收入用于送禮。到日本人家去作客必須帶上禮品。日本人認為送一件禮物,要比說一聲“謝謝”的意義大得多,因為它把感激之情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來了。給日本人送禮要掌握好“價值分寸”,禮品既不能過重,也不能過輕。若過重,他會認為你有求于他,從而推斷你的商品或服務不好;若過輕,則會認為你輕視他。去日本人家作一般性拜訪,帶上些包裝食品是比較合適的,但不要贈花,因為有些花是人們求愛時或辦喪事時使用的。日本人對禮品講究包裝,禮品要包上好幾層,再系上一條漂亮的緞帶或紙繩。日本人認為,繩結之處有人的靈魂,標志著送札人的誠意。接受禮品的人一般都要回贈禮品。日本人不當著客人的面打開禮品,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因禮品的不適而使客人感到窘迫。自己用不上的禮品可以轉贈給別人,日本人對此并不介意。日本人送禮一般不用偶數,這是因為偶數中的“四”在日語中與“死”同音,為了避開晦氣,諸多場合都不用“四”,久而久之,干脆不送二、四、六等偶數了。他們愛送單數,尤其是三、五、七這三個單數。但“九”也要避免,因為“九”與“苦”在日語中發音相同。

日本的花道

在四季分明的日本,開放著各種四季不同的鮮花。人們不僅僅把鮮花簡單地摘下裝飾一番,而且要設法表現一種藝術觀念,由此而產生了插花藝術。這種藝術再現了自然風貌,或者將鮮花的素材結構與天、地、人的形態相結合,持這種花道觀念的流派很多。

插花藝術按照時代的需要,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形式,今天仍然保持生命力的有:立花、生花、投入插花、盛花。其流派有2000-3000種,最大的流派要數池坊,據說弟子有100萬人。其次是小原流、草月流等。

立花 書院壁龕的裝飾花,是池坊專慶在室町時代創造的。采用的是松樹、桃花、竹子、柳葉、紅葉、扁柏等,采取在瓶口直接插入灌水的形式,所以稱作立花。

生花 江戶時代中期,作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經誕生,它主要放在壁龕上。和投入法、盛花不同,插花的器具象征著大地,主要不是表現草、花局部的美,而是表現草木伸展開來的生命力。

投入插花法 在深深的花器里插上花枝,使它保持自然形態,就象是隨意投入似的,所以取這個名稱。有吊在壁龕上的,也有掛在柱子上和放在壁龕下面3種形式。

盛花 用水盤或籃子,將鮮花裝滿這些器具,由此而得名。明治末期,由于西洋花的栽培和西洋建筑的增加,才想出這種不限于壁龕裝飾的盛花插花法。流派有小原流、安達式等,盛花可以說是現代插花藝術的主流。

日本茶道

茶原產于印度,與佛教同時傳入中國。日本茶道茶初次傳到日本是奈良時代,由遣唐使們帶來的。一度衰落的茶,到了鐮倉時代,再度廣泛興起,室町時代在足利義政將軍的帶領下,村田珠光開始了在鋪著4張半榻榻咪上的制茶方式,成為了茶道。在庭園或寺院內,設一個臨時的茶席,當然也可以搞一個室外飲茶的儀式,但對茶道來說,茶室是不可少的。點茶稱作“點前”,它的次序是在茶碗里放上末茶,倒進開水,然后用攪和茶葉末的小圓竹刷攪和起泡沫。喝的時候,是用右手拿起茶碗,放到左手掌上,再把茶碗從對面向身前轉。喝了之后用手指抹一下,手指是用隨身備用的白紙擦。不過,茶道不僅僅只是飲茶,其根本的意義在于欣賞以茶碗為主的茶道用具、茶室裝飾、茶院子,以及主客之間心靈的交流。

茶道規則解釋為“四規七則”。所謂“四規”,即和敬清寂,和敬是在茶會上賓主之間的規則;清寂指的是茶室、茶院子的清潔、閑適的氣氛。“七則”是用于接待客人時的準備工作,“要把茶的味道點好;炭火合適,要燒到水開;茶水是冬暖夏涼;花要象在野外一樣放入;時間以早為宜;即使不下雨,也要準備好雨具;一切為客人著想”7條秘訣。

唐代陸羽著「茶經」之后,品茶就由寺院走向民間,出現了文人茶。奈良時代與平安時代,日本流行的「團茶」就是唐代文人茶所用的一種茶。

制作「團茶」的方法并不難,只要把茶葉搞干,用茶臼搗成粉末,放一點水揉成球狀,干燥后儲存備用。

平安中期(九世紀未),日本廢除了遣唐使,「團茶」也因之而漸漸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宋代盛行的「抹茶」。

「抹茶」的制作方法是把精制的茶葉用茶臼把搗成粉末狀,喝的時候往茶粉內住入水,用茶筅(竹刷)攪均后飲用,既有營養,也具品味。

鐮倉初期(十三世紀),名僧榮西大師二次往中國,回日本后就開辟了茶園,并著作了「飲茶養生記」,極力宣揚飲茶益壽延年,推動了「抹茶」的普及。

宋代開創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藝的形式出現在文人雅士之間。「斗茶」會的茶室一般為二層建筑,當時稱作「茶亭」。客人先在樓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請,再到二樓「臺閣」斗茶。「臺閣」四面有窗,可眺望戶外景色。室內的屏風上掛著名家的畫,屏風前的桌上鋪著識錦,上面放著香爐、花瓶和燭臺。西廂房內放置一對飾柜,里面堆滿奢華的獎品,勝者即可成為獎品的主人。

「斗茶」采用「四種十服」方法,參賽者每人飲十服四種抹茶,然后說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葉和非本地茶葉,「水品」是指沖茶所用水的水質,亦即水的出處。

從南北朝(1336年)到室町中期(十五世記中葉),「斗茶」的方法及茶亭幾乎完全模仿中國。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廢除,改用舉行歌道和連歌道的會所。「斗茶」的趣味也逐漸日本化,人們不再注重豪華,而更講究風雅品味。

于是出現了貴族趣味的茶儀和大眾化的品茶方法。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后世稱為「品茶的開山祖」,珠光使品茶從游藝變成了茶道。

珠光流茶道歷經幾代人,到了室町末期,出現了一位茶道大師千利休,千利休創立了利休流草庵風茶法,一時風靡天下,將茶道發展推上頂峰,千利休被譽為「茶道天下第一人」,成了茶道界的絕對權威。千利休在民間的人望威脅到了當政者的權威,將軍豐臣秀吉籍口平亂,頒布

了士農工商身分法令,以莫須有的罪名勒令千利休切腹自殺。

千利休死后,其后人承其衣缽,出現了以「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為代表的數以千計的流派。

茶道各流派基本上都采用抹茶法,但是到了江戶初期(十六世紀末葉),在文人學士中掀起了中國明代開創的煎茶法熱潮。煎茶法對茶葉要求不高,只要將普通茶葉干后再蒸,然后用手搓開,放入茶壺用滾水沖泡,將茶倒入茶碗飲用。其實當時人稱這種方式叫「淹茶法」,真正的「煎茶法」則不同,是先將滾水注入茶碗內,然后把茶葉放進去飲用,現代人統稱為煎茶。由于煎茶方便,又不受場地限制,所以現代家庭普遍使用煎茶方式。當然,在正式茶會或接待重要人物時,仍以傳統抹茶法為主。

日本茶道講究典雅、禮儀,使用之工具也是精挑細選,品茶時更配以甜品。茶道己超脫了品茶的范圍,日本人視之為一種培養情操的方式。日本茶道源之于中國,可是如今要想一睹中國茶道之風采,恐怕還非去日本不可。

日本柔道

“柔道是以有效地使用肉體和精神的力量為目的,透過攻守時精神和肉體的訓練以明白人生的疑義,令自己成為一個人”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