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海外優青博士后行嗎(原神大學是真的嗎?)

时间:2024-06-13 15:06:16 编辑: 来源:

含雙語教學示范課程)8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4門,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同時也是全國試辦高水平運動隊的學校。截至2019年12月,有1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學術科研

學校科研實力逐步增強,截至2019年3月,暨南大學設有309個研究機構和97個實驗室。設有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僑華人)、教育部中國語言文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和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有國家工程中心3個,省、部級設置的工程中心4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2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4個,分別是暨南大學拉美中心、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暨南大學菲律賓研究中心、暨南大學印度尼西亞研究中心。

2011-2018年,學校共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7項、其他類型國家社科項目近250項、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3項;獲得第六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10項,第七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8項;在《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發表論文12篇,在SSCI、A&HCI等國外權威索引期刊發表論文近千篇。2017年8月,暨南大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一批獲得各類資助220項,這得益于學校成功實施“工科振興”計劃。

學校學風濃郁,人才輩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尤以香港、澳門等地較為集中。前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李嵐清,著名僑領、新加坡大學首任校長李光前,前泰國議會主席、副總理許敦茂,中國兩院院士譚其驤、鄧錫銘、侯芙生、曾毅,烈士江上青、陳鎮和(華僑)、符保盧、符克(華僑),以及近年來內地和港澳臺地區許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知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學不同時期的杰出校友。

優勢專業及學科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經濟學、廣告學、中醫學、金融學、歷史學、藥學、法學、生物科學 、工商管理、國際政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漢語言文學、包裝工程、財務管理、新聞學、臨床醫學、旅游管理

國家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新聞學、電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經濟學、生物技術、臨床醫學、工程力學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經濟統計學、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漢語國際教育、網絡空間安全、市場營銷、廣播電視學、環境科學、行政管理

省級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新聞學、電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經濟學、生物技術、臨床醫學、工程力學、華文教育、中醫學、財務管理、廣告學、生態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藥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英語、知識產權

廣東省重點專業:新聞學、金融學、會計學、華文教育、電子信息工程、翻譯學、法學

廣東省名牌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新聞學、會計學、生物技術、工商管理、金融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對外漢語、旅游管理、應用化學、漢語言文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工程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藥學(自定)

廣東省一級學科(攀峰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工商管理、生物醫學工程、力學

廣東省一級學科(優勢重點學科):理論經濟學、法學、政治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公共管理、化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中藥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網絡空間安全

廣東省二級特色重點學科: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外科學、眼科學

廣東211大學名單: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985大學名單: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211工程簡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經過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以及一批重點學科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別是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成為立足國內培養高層次人才、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基地。

其中,一部分重點高等學校和一部分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學校和學科的先進水平,大部分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上取得較大成績,適應地區和行業發展需要,總體處于國內先進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目前,211工程和985工程已經統籌為新的雙一流大學建設,但是211大學依然受到廣泛關注,畢竟能夠入選211工程的大學,說明其辦學實力已經得到了社會和教育部門的認可,也算是比較好的大學了。

擴展資料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985工程一期建設率先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開始實施。

985/211工程的不同

定義不同

985大學即參加“985工程“的大學,即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211大學即參與“211工程”的大學,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

實施時間不同

1999年,“985工程”正式啟動建設。

1995年11月,211工程正式啟動。

涵蓋大學不同

985大學都是211大學,但211大學不一定是985大學。

建設內容不同

“985工程”建設任務為機制創新、隊伍建設、平臺建設、條件支撐和國際交流與合作等五個方面。

“211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學校整體條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大部分。

“雙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 )的簡稱,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有利于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和給予公開警示(含撤銷)的首輪建設學科名單。第二輪建設名單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將探索建立分類發展、分類支持、分類評價建設體系作為重點之一,引導建設高校切實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關領域、方向的創新與實質突破上,創造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

海外博士后回國后可否申請優青

可以。

申請優青需要申請人具有中國國籍、年齡合適、科研成果突出、具有博士及以上學歷、在國內機構任職以及無境外聘用關系。所以海外博士后回國只要符合的話就可以申請。

海外博士后回國指的是海歸,“海歸”指的是海外留學回國就業的人員,諧音為“海龜”。

香港博士后可以申請海外優青嗎

可以。

香港博士后屬于境外留學經歷,是海外學者,可以申請海外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香港特別行政區,簡稱港,位于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澳門隔海相望,北與深圳相鄰,南臨珠海萬山群島,區域范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

優青、優青(海外)、優青(港澳),這些人才項目你了解嗎?

1月中旬,最新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指南發布,同期公布的還有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改革舉措,在十一項具體舉措中,優化人才資助體系明確提出了“加大吸引和鼓勵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回國(來華)工作的力度”,但在項目列表中并沒有與之對應的項目出現,這讓很多海外準備或近期已經回國(來華)工作的青年學者十分困惑。

昨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終于發布重磅消息:2021年起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項目。從項目的介紹來看,這正是完善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體系,吸引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回國(來華)工作的具體方案!

      在獲悉新項目信息的第一時間,海外青年學者朋友都十分興奮。在經歷了2020年的彷徨等待之后,在人才回流的大背景下,這一項目的出現極大地增強了青年學者回國(來華)發展的信心。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以下簡稱“優青”)由來已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2年設立,至今已累計資助4000人左右,近三年平均資助率10%左右。該項目是長期立足國內發展或回國后有一定學術積累的青年學者重點申請的人才項目。近年來隨著青年人才支持政策的逐步升級,2019年起項目資助名額由400人增加到600人,2021年起資助經費提高到200萬。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港澳)(以下簡稱“優青(港澳)”)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9年起面向港澳特區依托單位科學技術人員,試點開放的人才項目,要求申請人正式受聘港澳特區依托單位,且只接受香港大學等8所已注冊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提交的項目申請。每年資助名額僅25人,2019年首批次平均資助率僅8.5%,低于當年度優青項目資助率(10.67%)。2020年平均資助率達到14.79%,又明顯高于當年度優青項目資助率(9.47%),由于資助人數少,資助率隨申請總量波動較大。

2021年起設立的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項目(以下簡稱“優青(海外)”),主要面向自然或工程領域取得博士學位且有海外工作經歷(可破格),有計劃或已經(一定期限內)回國(來華)的青年學者。從政策細節來看,實施部門充分考慮到人才引進的連續性,尤其是在關鍵時間點上的無縫銜接,最大限度保障申請人利益。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主要有上述三類,那么申請條件有什么不同呢?時代學者匯總了2021年的項目指南信息:

      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比申請條件:

一、年齡要求

優青、優青(港澳):

      申請當年1月1日男性未滿38周歲【1983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未滿40周歲【1981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優青(海外):

      出生日期在1980年9月1日以后;

二、身份及經歷要求

優青:

      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博士學位,與境外單位沒有正式聘用關系; 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或者其他從事基礎研究的經歷;

優青(海外):

      具有博士學位;在2021年4月30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

搜索关键词: